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1 包头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 年) 前 言 氢能来源丰富、应用广泛,具有绿色低碳的能源属性,正逐步 成为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可作为传统常规能源与可 再生能源的耦合点,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载体。加快氢能产 业发展,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的关键举措, 对重构低碳产业体系、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 意义。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包头作 出“一个创新、三个实现”的重要指示,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抢抓氢能产业新赛道,统筹布 局氢能产业,推动包头市形成一体化产业链、供应链,根据氢能 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氢能发展规划 和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 目标纲要等,制定包头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 年) (以下简称规划 ) 。 规划内容包括发展现状、总体要求、发展思路、重点任务、 经 济 性 与 综 合 效 益 评 估 、 保 障 措 施 六 个 部 分 , 涵 盖 制 氢 、 储 氢 、 运 氢 、 加 氢 、 用 氢 及 相 关 装 备 制 造 等 领 域 。 规 划 期 限 为 20232030 年 。 2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环境 1.国外氢能产业发展。 随着氢能产业的兴起,全球迎来“氢能社会”发展热潮,美国、 日本、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出台相应政策,将发展氢能产业提 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美国将氢能源和燃料电池定位为“维系经 济繁荣和国家安全的技术之一” ,在战略层面,充分引导能源体系 向氢能过渡,将氢能作为能源体系跨领域融合发展的核心纽带。各 级政府提供大量资金资助氢能的研发与商业化,重点发展燃料电池 技术,推动绿氢作为一种无碳燃料用于交通、工业和电力生产。日 本以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与家用燃料电池为突破口,带动氢能及可 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欧盟将氢能利用视作脱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 2022 年发布欧洲氢能路线图欧洲能源转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提出了面向 2030 和 2050 年的氢能发展路线图,为欧洲大规模部署 氢能和燃料电池指明方向。欧洲重点开展了氢燃料电池应用、过剩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等方面的示范,部署了一批海上风电制氢项 目,是全球海上风电融合氢能领域的“领跑者” 。截至 2022 年年底, 全球主要国家燃料电池汽车总保有量达到 67315 辆,在营加氢站数 量达到 727 座。氢能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各个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 要组成部分,制储氢等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相关重大项目陆续 启动,全球氢能产业市场格局进一步扩大。 2.国内氢能产业发展。 3 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 命,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印发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了氢的能源属 性,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明确了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 增长点。提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到 2025 年,基本掌 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到 2030 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 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到 2035 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 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同时,部署了一系列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 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国氢能发展正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时期, 为了助力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及产业转型升级,各地方政府积极发展 氢能,相继出台一系列产业规划政策,设立产业基金为氢能发展注 入新动能,产业体系逐渐完善,氢能规模不断扩大。以上海和江苏 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和佛山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以北京 和山东为代表的京津鲁豫地区,在地方支持政策和推广补贴的支持 下,已经初步显现了氢能产业集群效应;以内蒙古等地为代表的西 北地区,风光禀赋丰富,具备布局风电、光伏电解水制氢的产业基 础;以川渝、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地区,水电资源丰富,具备布局水 电制氢的产业基础。 在装备制造方面,我国氢能制储运加技术及装备取得长足发展。 4 制氢环节,电解水制氢分为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 水制氢技术、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技术、碱性电解水制氢技 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成本优势明显,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 跟跑国际先进水平,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技术处于实验验证 阶段。储运环节,以 20MPa 压缩氢气长管拖车运输为主,长距离输 氢管道正在开展初步探索,液氢、固态储氢、30MPa 及以上压缩氢 气运输技术及装备取得显著进步。加氢环节,45MPa 隔膜式和液驱 氢气压缩机已具备产业化能力、90MPa 氢气压缩机核心技术自主可 控、加氢机整机开发实现国产化,阀门、流量计等关键部件国产化 率逐步提高。用氢环节,掺氢燃机技术已经实现示范应用,燃料电 池及核心部件制造水平不断取得新突破,产品对外依赖度逐步降低。 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催化剂技术处于跟跑 国际先进水平,已初步实现小批量生产。膜电极、双极板、空气压 缩机、氢气循环泵等核心部件国产化进程加快,正快速缩小与国际 先进水平的差距。电堆与系统集成水平大幅提升,并向大功率、长 寿命、低成本方向发展,技术和性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终端应用场景逐步从单点向多元化拓展,在交通领域,2022 年 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达 3367 辆,同比增长 112,加氢站超过 310 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能源领域,能源、化工、钢铁、电气等 行业企业相继切入氢能“赛道” ,将氢能作为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的重要抓手,开展风光氢储一体化、绿氢化工、氢冶炼、燃料电池 分布式热电联供、氢电耦合微电网等示范,开拓了氢能在绿色建筑、 5 工业、新型储能和电力系统等场景的多元化应用。 (二)基础条件 1.资源富集,制氢潜力巨大。 资源 充 足 、 绿 色 低 碳 、 成 本 低 廉 的 氢 气 资 源 是 氢 能 产 业 发 展 的 基 础 。 包 头 市 可 再 生 能 源 资 源 条 件 好 、 品 质 较 高 , 可 转 化 为 规 模 化 绿 色 氢 气 生 产 能 力 。 风 能 方 面 , 全 市 目 前 风 能 可 开 发 量 达 1542 万 千 瓦 , 山 北 地 区 70 米 高 度 处 全 年 平 均 风 速 为 8.1 米 /秒 , 年 平 均 风 功 率 密 度 为 446.7 瓦 /平 方 米 , 是 国 内 风 资 源 最 富 集 的 地 区 之 一 。 太 阳 能 方 面 , 全 市 目 前 光 伏 可 开 发 量 达 2660 万 千 瓦 , 包 头 市 年 可 照 时 数 达 到 31643168 小 时 , 年 可 利 用 天 数 300330 天 , 年 总 辐 射 1658.051675.14 千瓦时/ 平方米· 年,直辐射 2236.89 2299.34 千瓦时/平方米 ·年,太阳能资源丰富且稳定,可开发潜力 巨大。 氢能产业与太阳能、风能发电产业存在着天然互补性、协同性。 首先,氢具有 GW 级的储能容量和较长的放电时间,一直被视作太 阳能、风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桥梁。由于氢气与电力之间可以 相互转化,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先转化为电力再通过电解 水来制氢,而产生的氢气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化学 能再来发电,在这一过程中氢气成为一种储能介质和电一样的能源 载体,可以大幅提高电网运行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 依托包头市已获批的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提 高风能、太阳能发电就地消纳能力是包头市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综 6 合应用示范区和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必须突破的重大短板,氢电协同 是包头市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必由之路。 2.场景丰富,应用前景广阔。 氢能在包头市有广阔且难以被其它技术替代的应用场景。在交 通领域,包头市作为矿产资源大区和采矿业集聚地区,矿产开发及 运输对绿色低碳货运方式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 更好的耐低温和更长的续航里程,在重卡替代等方面优势明显。在 工业领域,充分发挥化工耦合绿氢低碳发展的应用场景。包头市钢 铁、煤化工等企业正面临着“降成本” 、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耗 等重任,氢能能够提供清洁的化工原料,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整体技 术解决方案。在通讯、电力和建筑等领域,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 以及 5G 基站、大数据中心建设,对能源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而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应急保障电源、固定式燃料电池 热电联供等技术,可以提升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此外,在草原防火、病虫害防治、无电区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等氢能 牧区领域也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较大的应用潜力。 3.工业集聚,协同优势明显。 作为自治区传统的工业基地,具有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和富 余产能,包括国能包头煤化工具备 1600 标方/小时的氢源供给能力, 包钢集团的焦化产能制氢稳定外供能力可达 1000 标方/小时,可作 为近中期氢气的重要来源,与可再生能源制氢一起形成多元化氢源 保障体系。包头市装备制造业发达,拥有一机集团、北重集团、北 7 奔集团、中核北方等众多制造企业。未来相关技术的应用可以与既 有产业形成互动和促进,将有利于氢能产业“上水平”和“降成本” ,实现全市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提升“包头制造”品质和 品牌形象。同时,包头市拥有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中科院包头 稀土研发中心、包头稀土研究院、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北大 包头创新研究院、浙大包头工研院、五二研究所、内科大等知名科 研机构,并已在新型固态储氢材料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能够对全 市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面临挑战 一是氢能源产业整体仍处于初期培育阶段,加氢站等基础设施 配套不足,建设资金投入大,氢气运输、使用成本高。氢能产业呈 现上游制氢、固态储氢材料和下游装备制造产业优势较为突出,中 游氢燃料电池技术和关键材料产业存在明显短板,储运、加氢基础 设施空白的现象。产业发展对财政补贴等政策具有一定依赖性,这 对包头市发展氢能源产业将产生一定影响。 二是氢能源产业先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对优质 企业和高端人才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加大了包头市招商引资、强 链补链、培育产业、引进人才的难度。区内其他地市也在积极布局 氢能产业,竞争压力明显显现。 三是氢能产业布局、立项、审批和实施、运营等相关环节缺乏 相应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符合中国氢能技术发展趋势的氢能技 术标准体系尚未建立。此外,相关企业布局分散,上下游产业联系 8 不够紧密,缺乏集群协作效应。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 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包头作出的“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 指示,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 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做 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深入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12035 年) 相关要求,加快布局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发 展新经济,把发展氢能作为包头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能源结 构优化的引领工程。 要 发 挥 包 头 市 资 源 富 集 、 产 业 基 础 良 好 、 应 用 场 景 丰 富 等 综 合 优 势 , 以 大 力 开 发 氢 能 资 源 、 构 建 应 用 推 广 体 系 、 加 快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培 育 产 业 集 群 、 强 化 产 业 发 展 支 撑 为 重 点 , 着 力 构 建 特 色 鲜 明 、 优 势 突 出 、 布 局 合 理 、 效 益 显 著 的 氢 能 产 业 体 系 , 努 力 将 包 头 市 建 设 成 为 我 国 西 北 地 区 领 先 的 清 洁 氢 能 规 模 化 供 应 基 地 、 先 进 装 备 制 造 基 地 、 关 键 技 术 创 新 基 地 、 多 领 域 应 用 示 范 基 地 , 打 造 北 疆 绿 氢 城 。 9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衔接,科学布局。加强氢能产业的顶层设计、统筹规 划和科学布局,发挥政府政策对氢能产业发展的激励作用,根据我 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科学制定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合理优化 空间布局,有序安排项目建设,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合理配置产业 空间,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项目集聚。 坚持示范引领,有序发展。结合国家、自治区相关产业政策, 加快开展氢能在多领域、多场景的试点示范,依托可再生能源制氢 示范项目,推动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公交车、物流车、专用车辆 先行落地应用,引导企业探索运营模式,以点带面推进燃料电池汽 车的规模化和商业化,探索其他氢能产品应用场景,构建企业主动、 政府推动、各方联动的良好产业发展生态。 坚持创新驱动,补短锻长。充分发挥绿氢资源丰富、成本“洼 地”优势,推进先进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高安全高体积密 度的固态储氢技术等,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 创新,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识品牌,突破氢能 应用发展瓶颈。推动商业模式创新,鼓励政策机制创新,构建创新 平台,营造创新环境,带动产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坚持产业协同,突出特色。加强市、县(区、旗)政策协同, 推动有关政府部门构建权责一致、规范有序、互相协同的氢能产业 发展保障体系。积极对接自治区相关规划、政策,加强与呼和浩特 10 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乌兰察布市等地市合作交流,共同构建 协同互补、深度融合的区域氢能产业生态圈和共同体。 坚持安全规范,稳步推进。建立涵盖氢气制备、储运、加注和 使用各环节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体系,把安全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底 线,强化氢能产业各环节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建立有效的风险监 控管理机制。落实氢能产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鼓励开发低风 险技术、产品及工艺替代高风险产品技术工艺。推动建设氢能安全 检测和标准化中心,为包头氢能产业安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发展目标 包头市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分为近期(20232025 年)和中期 (20262030 年)两个阶段,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1.近期20232025 年。 该 阶 段 为 产 业 和 市 场 培 育 期 , 到 2025 年 , 制 氢 、 储 运 、 基 础 设 施 网 络 、 氢 燃 料 电 池 汽 车 推 广 应 用 等 示 范 项 目 有 序 推 进 , 氢 能 产 业 体 系 、 产 业 技 术 支 撑 平 台 雏 形 初 具 , 政 策 体 系 和 管 理 体 制 基 本 建 立 , 氢 能 产 业 集 聚 发 展 格 局 基 本 形 成 , 氢 能 产 业 高 地 建 设 成 效 初 步 显 现 。 在 产 业 规 模 方 面 , 到 2025 年 年 底 , 全 市 绿 氢 生 产 能 力 达 到 10 万 吨 , 氢 能 关 键 装 备 制 造 产 值 达 到 200 亿 元 , 氢 能 生 产 和 消 费 各 环 节 产 值 力 争 达 30 亿 元 ; 在 企 业 培 育 方 面 , 到 2025 年 年 底 , 引 进 或 培 育 一 批 产 业 链 重 点 企 业 , 骨 干 企 业 示 范 作 用 增 强 , 聚 集 氢 能 企 业 超 过 20 家 , 其 中 可 再 生 能 源 制 氢 、 加 氢 站 建 设 运 营 、 氢 气 储 运 、 储 氢 材 料 、 燃 料 电 池 电 堆 及 相 关 装 备 制 造 等 领 域 优 质 企 业 10 家 , 累 计 投 资 规 模 11 约 50 亿 元 ; 在 应 用 推 广 方 面 , 到 2025 年 年 底 , 推 广 氢 燃 料 电 池 汽 车 1000 辆 , 建 设 加 氢 站 10 座 , 绿 氢 化 工 和 绿 氢 冶 金 实 现 应 用 。 加 快 氢 能 在 交 通 、 化 工 、 冶 金 等 领 域 的 应 用 , 大 力 推 广 氢 燃 料 电 池 重 卡 、 矿 用 车 等 , 推 进 绿 氢 生 产 合 成 绿 氨 , 探 索 开 展 氢 冶 金 示 范 , 促 进 重 点 用 能 行 业 绿 色 低 碳 发 展 。 2.中期20262030 年。 该阶段为产业和市场成长期,到 2030 年,全市氢能产业规模 实现跨越式增长,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氢能产业 链布局趋于完善,氢能产业集群形成规模。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氢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进一步普及。氢能产业高地建设深入推进。 在产业规模方面,到 2030 年年底,全市绿氢生产能力达到 20 万吨。 氢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 600 亿元,其中氢能生产和消费各环节产值 约 70 亿元;在企业培育方面,到 2030 年年底,形成一批国内一流、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制氢、储运及加氢站运营企业 和相关装备制造企业,聚集氢能企业超过 30 家,累计投资规模达 到 220 亿元。整车企业实现年产氢燃料电池重卡 3000 辆,客车及 物流车 1000 辆。在应用推广方面,到 2030 年年底,氢燃料电池汽 车保有量达到 5000 辆以上,加氢站(包括合建站)达到 30 座左右。 重型卡车、城市公交车、轻型物流车等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 用规模持续扩大,市政环卫车及其他专用车辆等领域推广应用取得 积极进展。氢能在工业领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站、应急保障电源、 无电区农牧民生活生产用能、草原病虫害防治及防火等领域的应用 12 规模实现较大突破。 表 1 包头市氢能产业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20232025 年) 中期目标(20262030 年) 产业 规模 绿氢生产能力达到 10 万吨;氢能关键装备制 造产值达到 200 亿元;氢能生产和消费各环节 产值力争达 30 亿元。 绿氢生产能力达到 20 万吨;氢能装 备产业产值达到 600 亿元;氢能生产 和消费各环节产值约 70 亿元。 企业 培育 引进或培育一批产业链重点企业,聚集氢能企 业超过 20 家;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站 建设运营、氢气储运、储氢材料、燃料电池电 堆及相关装备制造等领域优质企业 10 家,累 计投资规模约 50 亿元。 形成一批国内一流、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制氢、储运及加 氢站运营企业和相关装备制造企业, 聚集氢能企业超过 30 家,累计投资 规模达到 220 亿元。 应用 推广 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 1000 辆,建设加氢站 10 座,绿氢化工和绿氢冶金实现应用。大力推广 氢燃料电池重卡、矿用车等,推进绿氢生产合 成绿氨。 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 5000 辆 以上,加氢站达到 30 座左右,涵盖 重型卡车、城市公交车、轻型物流车、 市政环卫车等。 三、发展思路 (一)发展路径 立足包头市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场景丰富等发展优 势,深度融入广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鄂呼包乌氢能产 业先行示范区,建立氢能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构建“两基地三集群 六示范”总体空间布局。 一是以 上 游 氢 能 供 给 驱 动 下 游 应 用 需 求 。 发 挥 包 头 市 绿 色 氢 能 资 源 供 给 潜 力 大 的 优 势 , 优 先 开 展 可 再 生 能 源 电 解 水 制 氢 、 工 业 副 产 气 提 纯 制 氢 等 氢 能 供 应 示 范 项 目 , 以 上 游 供 应 充 足 、 成 本 低 廉 的 氢 能 资 源 为 依 托 , 驱 动 下 游 应 用 领 域 培 育 用 户 、 形 成 市 场 、 扩 大 规 模 。 二是以基础设施先行支撑终端推广应用。着力破解储运、加氢 等基础设施对燃料电池汽车等终端应用的瓶颈制约,适度超前建设 氢能储运、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网络。要结合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 13 加氢需求,做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科学确定规模和空间 布局,构建覆盖全市、互联互通、标准统一、安全高效的运氢、加 氢服务网络,为终端推广应用提供坚实支撑。 三是以培育市场需求牵引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氢能多领域、多 场景示范推广应用,通过示范运营培育和扩大市场需求,以不断增 长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空间为牵引,坚持“内培、外引、集聚、做强” 发展路径,强化产业链、创新链部署,增强包头市氢能产业规模化、 商业化发展能力。 氢能产业链涵盖氢气制取、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及装备制造、 以及终端应用等。基于包头市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及应用领域等现 状和特点,明确包头市氢能各环节发展重点和方向如下 氢气制取。近期以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和焦炉煤气、煤化 工副产气等提纯制氢示范应用为主;中期扩大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 氢规模,推动成为氢能供应主要来源。 氢气储运。近期重点发展高压气态储氢、长管拖车运输和管道 输氢;中期按照从低压到高压、从气态到多相态(低温液态、固态、 有机氢载体等)的方向逐步提升氢气的储存运输能力,探索推进高 效、智能氢气输送管网的建设和运营。 加氢站建设。按照由点及面、由专用向公用、由城际向城市发 展的思路,合理配套、适度超前推进加氢站布局建设。近期重点推 进氢能重型卡车、城市公交、物流、环卫等专用加氢站建设,开展 加油、加气、充电和加氢站合建模式试点;中期有序推进城市和城 14 际公共加氢站网络建设。 氢能推广应用。近期优先在氢能重型卡车、轻型物流车等商用 车、氢能冶金、化工等、天然气管道掺氢、分布式综合能源站及通 信基站备用电源等领域示范应用;中期打造多元化氢能应用场景, 全面推进氢能在工业、交通、农业、能源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氢能装备制造。结合现有产业情况,近期开展制氢、固态储氢、 高压气态储氢、氢燃料电池及动力系统等核心装备及关键材料制造 产业的布局。远期发展有机液态储氢材料、液态储氢设备、新型制 储氢材料等装备的制造。 图 1 氢能产业链发展路径 (二)空间布局 立足包头市氢能产业发展基础和绿氢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骨干 企业和科研院所带头引领作用,汇聚优势资源,构筑两大绿氢供应 基地,布局三大产业集群,建设六大应用示范区,推动多点联动融 15 合,着力打造“草原氢城” 。 图 2 包头市氢能发展空间布局 两大绿色氢能供应基地依托我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情况, 结合在达茂旗、固阳县 2 个 500 万千瓦就地消纳新能源开发基地, 以风光氢用一体化方式,优先开展一批“风光制氢” “源网荷储氢” 等绿色制氢试点示范项目,推动风光制氢规模化发展,建立绿氢生 产基地。 三大产业集群 (1)燃料电池整车和配套燃料电池及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产 业集群以氢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示范群为依托,推动燃料电池系统 装备发展。以加氢、储氢、氢燃料电池技术装备制造等为重点,带 动形成全市氢能装备制造新高地。 (2)新 型 固 态 储 氢 材 料 及 装 备 制 造 产 业 集 群 依 托 中 科 轩 达 固 态 储 氢 材 料 及 稀 奥 科 贮 氢 合 金 装 备 产 业 , 打 造 氢 能 装 备 制 造 产 业 园 。 16 (3)电解水制氢、PSA 制氢系统关键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集 群以自治区风光制氢项目市场为依托,加快推进电解槽、隔膜、 电极、氢气压缩机、副产氢提纯装置等制氢设备产业发展。 六大应用示范区包括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区、氢能冶金及绿 氢化工应用示范区、城市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区、 “氢能牧区” 应用示范区、物流园区及机场氢能应用示范区、基于固定式燃料电 池系统的园区综合能源站应用示范区。 四、重点任务 (一)构建低碳、绿色的氢能生产体系 推动绿色制氢技术。以包头市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的建 设为载体,充分发挥风光资源禀赋优势,在可再生能源建设集中区, 采用风、光制氢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全面推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 氢,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构建绿色氢能供给体系,推动以包 头为核心的蒙西地区“绿氢工厂”建设,建成蒙西地区绿氢供给基 地及输出基地。 专栏 1 我市已批复风光制氢一体化重点项目 “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自治区已批复的 5 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建设,包括 1.华电包头市达茂旗 20 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 0.78 万吨/年; 2.上海申能包头市氢能产业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项目,电解水制氢 0.6 万吨/年; 3.电投新未来包头市达茂旗风光制氢与绿色灵活化工一体化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 1.78 万吨/ 年; 4.水发交投包头市达茂旗风光制氢绿色化工一体化项目,2.23 万吨制氢全用于合成氨; 5.国际氢能冶金化工产业示范区新能源制氢联产无碳燃料配套风光发电一体化示范项目, 2.8 万吨制氢全用于合成氨。 开展工业副产氢提纯技术。坚持副产氢提纯制氢与可再生能源 电解水制氢并举,开发具有成本优势的包钢焦炉煤气提纯制氢、神 华煤化工副产气提纯制氢项目,扩大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形成 17 “因地制宜,多氢互补”供应格局。 专栏 2 工业制氢建设示范项目 包钢焦炉煤气提纯制氢项目,利用现有 2 套制氢设备富余制氢能力制氢(老区有一套装 置制氢能力 1000Nm3/h,现实际供出量约 400Nm3/h;新区有一套装置制氢能力 2000Nm3/h, 目前实际供出量约 600Nm3/h) ; 神华煤化工副产气提纯制氢项目,利用煤化工甲醇装置富余副产驰放气生产高纯氢气 (产量约为 2800Nm3/h,其中约 1200Nm3/h 供下游工序加氢应用,1600Nm 3/h 的气量可实现外 售) 。形成 2600 Nm³/小时制氢能力,制氢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 8000h,年制氢量达到 1875 吨,其中焦炉煤气提纯制氢 1018 吨,甲醇驰放气提纯制氢 857 吨。总计形成制氢能力 31857 吨。 探索其他制氢技术。因地制宜,探索生物质气化制氢等多种制 氢技术路线。 (二)布局安全、经济的氢能储运网络 开展氢储运技术示范应用。20232025 年期间,积极开展规模 化氢能储存应用,在高压储氢瓶方面,采用 35MPa 储氢气瓶,在技 术成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逐步应用 70MPa 储氢气瓶,支持碳纤 维等储氢瓶原材料研发,促进氢气瓶耐压和减重,提升运输效率, 做好氢源与终端需求的衔接。在固定式储氢压力容器方面,支持多 层、复合材料储氢容器研发,应用 4550MPa 和 80100MPa 两种 设计压力的储氢容器分别配套 35MPa 和 70MPa 加氢站。鼓励开展 低温液态、有机液态、合金固态储运示范。根据京津冀等周边地区 市场需求,依托包头市绿氢合成氨、绿氢甲醇等项目进展,研究探 索将液氨、甲醇等富氢产品作为储氢介质的输送技术路径和商业模 式。 20252030 年期间,发 展 低 温 液 氢 储 运 、 有 机 液 态 、 天 然 气 掺 氢 及 纯 氢 管 道 运 输 等 方 式 , 形 成 高 压 气 态 储 运 为 主 、 多 种 方 式 并 存 18 的 氢 能 供 应 体 系 。 重 点 通 过 3050MPa 高 压 气 态 储 氢 加 长 管 拖 车 运 输 方 式 , 形 成 “以 需 定 供 、 点 对 点 ”氢 气 供 应 模 式 。 扩 充 氢 气 运 输 业 务 、 适 时 增 加 长 管 拖 车 数 量 , 建 立 两 条 高 压 气 态 储 运 “绿 氢 ”主 干 线 路 , 一 条 连 接 满 都 拉 可 再 生 能 源 综 合 应 用 示 范 项 目 与 白 云 矿 区 , 另 一 条 连 接 固 阳 风 电 产 业 创 新 和 氢 能 利 用 融 合 示 范 项 目 与 包 头 市 中 心 城 区 , 将 可 再 生 能 源 制 氢 以 高 压 气 氢 运 输 方 式 输 送 至 本 地 加 氢 站 。 统 筹 包 头 市 可 再 生 能 源 基 地 建 设 及 氢 能 发 展 总 体 情 况 , 建 设 年 生 产 能 力 为 10 万 吨 级 规 模 化 液 氢 供 应 基 地 。 采 用 低 温 液 氢 储 运 技 术 , 将 包 头 市 生 产 的 “绿 色 氢 气 ”以 较 低 成 本 输 送 至 呼 和 浩 特 、 京 津 冀 等 地 区 。 推 进 满 都 拉 基 地 至 白 云 矿 区 氢 气 输 送 管 道 建 设 项 目 , 年 输 氢 规 模 达 2 万 吨 。 推 动 重 点 地 区 高 压 气 态 氢 气 储 运 网 络 建 设 , 应 用 70MPa 及 以 上 储 氢 气 瓶 , 提 升 储 氢 质 量 密 度 , 进 一 步 扩 大 氢 气 输 送 半 径 。 推进加氢网络建设。2 0232025 年 期 间 , 在 满 都 拉 基 地 、 固 阳 基 地 各 建 设 加 氢 站 2 座 , 加 氢 能 力 为 10003000kg/天 ; 在 白 云 矿 区 建 设 加 氢 站 1 座 , 加 氢 能 力 为 10003000kg/天 ; 在 昆 区 、 九 原 区 、 青 山 区 、 稀 土 高 新 区 等 区 域 建 设 加 氢 站 5 座 , 加 氢 能 力 为 1000 3000kg/天 , 共 计 建 设 加 氢 站 10 座 。 所 有 加 氢 站 均 配 备 35MPa 加 氢 装 置 , 预 留 75MPa 加 氢 设 备 扩 建 位 置 , 鼓 励 和 支 持 有 能 力 、 有 基 础 的 企 业 利 用 自 有 加 油 、 加 气 站 点 网 络 改 扩 建 成 具 有 加 氢 功 能 的 能 源 合 建 站 。 19 图 3 20232025 年包头市氢能储运和加注领域发展布局 20252030 年期间,构建“三点一线”加氢基础设施网络。以 满都拉基地、固阳基地、白云鄂博矿区为重点,建设加氢站 20 座 左右;依托全市较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在有条件的服务区配套建 设公共加氢站等基础设施,重点打造沿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包茂 高速公路、110 国道等重要线路的“加氢走廊” ,建设加氢站 10 座 左右。科学布局城市和城际公共加氢站网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 等手段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运营,完善加氢保障体系。 20 图 4 20252030 年包头市氢能储运和加注领域发展布局 专栏 3 氢储运、加氢站重点建设项目 1. 氢储运示范工程 重点推进满都拉液氢供应基地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和价格优势,发挥液 氢运量大、长距离运输成本低等优势,对接京津冀、呼和浩特等地区氢气需求,引进法液空等 国际企业氢气液化设备和技术,建设年产量 3 万吨的制氢、液化一体化示范工程。 2. 加氢站建设工程 重点推进达茂旗 20 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配套的 3 座加氢站的建设。 重点推进氢能产业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项目配套的 5 座日加氢能力大于 2000kg 加氢站的 建设。 3. 储氢装备制造项目 重点推进浙江蓝能年产 5000 套车载储氢系统项目。 (三)开拓多元、高效的氢能应用场景 准确把握包头市产业结构、产能布局、物流体系、基础设施网 络和能源消费特点,积极推动氢能在交通、冶金、化工、分布式供 能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开拓氢能多元化应用场景,逐步优化能源 结构、构建氢能社会。 交通领域依托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重点在 重型卡车、公交、物流车辆、市政车辆等领域,开展氢燃料电池车 21 辆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在白云矿区、 九原区等重工业区示范应用,实施氢能重卡替代工程,有效减少化 石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在昆区、青山区、东河区等经济活动密 集区域开展城市交通试点示范,加大氢燃料电池城市公交车、环卫 车辆等示范应用。紧抓国家大力推广电动物流车的历史机遇,加快 氢燃料电池车在物流、快递和邮政等领域上的示范应用。 专栏 4 氢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工程 重点推进白云矿区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应用先行示范项目。2025 年推广氢能重卡 200 辆左右,替代现有柴油重卡,单车售价约 130 万元。氢能重卡百公里耗氢量 12kg 左右,年 行驶里程按 12 万公里计,年耗氢量将为 2880 吨左右。配套加氢站 1 座,加氢能力为 10003000kg/天,总投资约 2 亿元左右。 工业领域立足包头市工业基础,近期重点利用氢能助力包头 市工业脱碳,重点开展绿氢耦合煤化工示范应用,开展清洁能源制 氢在钢铁、冶金、合成氨等领域作为清洁原材料的应用。探索氢能 替代焦炭作为还原剂示范,探索天然气掺氢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做好天然气管网掺氢的可行性研究,确保安全前提下,在“绿色氢 气”富集区有序开展天然气掺氢试点。开展氢能炼钢、绿色氢气生 产合成氨的技术与商业可行性论证。中期要构建以天然气掺氢、氢 能炼钢和绿氢化工为重点的工业领域氢能应用场景。扩大天然气掺 氢应用范围,2030 年掺氢量达 10000 吨;建设 50 万吨/年氢能炼钢 示范项目和 50 万吨/ 年绿氢制合成氨项目建设,提升全市工业绿色 低碳发展水平。 专栏 5 绿氢耦合煤化工示范项目 推进风光制绿氢耦合煤化工,依托神华煤化工、辉腾能源化工等化工企业,打造“风 光发电绿电制绿氢储氢绿氢耦合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年产绿氢 1.4 万吨以 上,实现绿氢替代灰氢。 22 民用、农业、市政等领域推进青山氢能产业园建设。鼓励有 条件的地区建设分布式综合能源站,推进氢能应用从工业走向生活。 利用北奔首台 100kW 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下线为契机,发展在环 卫领域方面的应用,提升能源服务水平和范围;在机关、学校、医 院等公共建筑探索布局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供热设施;建设智慧 氢能物流示范基地项目,重点在包头东河机场、相关工业园区推广 氢燃料电池叉车。探索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在矿区巡检、农药喷洒、 牧场消防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在通信行业 中的示范应用,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在新建和改造通讯基站工程中, 优先采购氢燃料电池作为通信基站备用电源,并逐步在金融、医院、 学校、商业、工矿企业等领域引入。 表 2 包头市民用、农业、市政等领域预计氢能需求 领域 单位 2025 年氢能需求 2030 年氢能需求 家用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产 吨 640 2000 天然气掺氢(民用) 吨 1000 3700 无人机 吨 100 300 叉车 吨 400 1000 氢气年需求合计 吨 2140 7000 专栏 6 基于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示范工程 23 (四)打造开放、共赢的氢能产业链条 加快上海申能氢能产业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等项目配套的氢能 产业发展,推动年产 5000 台套燃料电池组装生产线、年产 5000 台 套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线、年产 5000 台套车载储氢系统集成生 产线、500 辆氢燃料汽车、5 座日加氢能力大于 2000 公斤加氢站等 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浙江蓝能燃气设备有限公司年产 5000 套 储氢瓶项目、华电科工制氢设备及配套项目尽快完成项目开工前期 准备工作,按时开工、投产,加快构建氢能装备全产业链。积极推 动华电科工、氢通(上海)新能源、鲲华新能源、氢晨科技等 6 家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物理载体之一,其将一定区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