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 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将碳达 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赋能产业“四地”建设,从供给、消费、固碳“三端” 发力,立足资源禀赋,突出青海特色,科学制定全省 碳达峰目标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构建 “168”省级、领域、地区达峰体系,稳步实施 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 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率先推动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率先实现能耗“双 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率先实现碳 达峰目标,率先走出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 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将青海打造成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奠定坚实基 础。 二工作原则。 统筹谋划,稳妥推进。锚定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 强化对碳达峰工作的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提升 政策的系统性、协同性,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分类 施策、协同联动,守牢能源安全和发展底线,有效化 解各类风险隐患,确保方向一致、步调一致、安全降 碳,坚决不搞“一刀切”,严肃纠正罔顾客观实际的 运动式“减碳”。 赋能“四地”,重点突破。全方位落实国家生态 战略,多维度深挖资源禀赋,聚焦产业“四地”建设,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厚植新兴产业,坚持先立后 破,在清洁能源、特色产业、生态增汇、体制机制等 方面精准发力、大胆创新,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 和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达峰,为全国能源结构转型、降 碳减排作出更多青海贡献。 创新驱动,节约优先。按照有利于提高能效水平、 有利于发展新能源、有利于强化全面节约的导向,统 筹衔接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进一步优化 能耗双控政策,完善保障方案及配套制度,聚力推进 能源治理和相关领域改革,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和 产业创新体系,为实现达峰目标注入不竭动力。 两手发力,全民参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 构筑“省级牵头抓总、部门高效协同、行业协调推动、 地方细化落实”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科技制度创新发展,完善碳 交易、用能权交易等各类市场化机制,形成有效激励 约束。大力倡导社会各界深入践行绿色生活、扩大绿 色消费,形成共建共享、全民参与、协同推进的碳达 峰工作整体合力。 二、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国家总体部署,充分发挥青海资源优势, 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工作,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 色低碳转型,为全国能源结构转型、降碳减排作出贡 献。 一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 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清 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绿色低碳技术 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 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 步完善,体制机制日趋健全。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清 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 95,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 费总量比重达 52.2;森林覆盖率达到 8,森林蓄 积量达到 5300 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 58.5,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探索构建覆盖全省的零碳电力系统,重点领域低碳发 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 消费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 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行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 系基本健全。到 2030 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保持 全国领先,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55左右;森林 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步提高, 确保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 循环经济发展成为新引擎。到 2025 年, 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重复用水率达到 9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 利用率达到 60。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新动能。到 2025 年,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 90.6,2030 年达到全国领 先水平。清洁电力外送量 2025 年达到 512 亿千瓦 时,2030 年达到 1450 亿千瓦时。电化学储能装机 2025 年达到 600 万千瓦,建成国家储能先行示范区。 海南州、海西州两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顺利建 成。 农业农村减排增汇展现新气象。到 2025 年, 全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到 100, 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85以上。到 2030 年, 基本实现绿色低碳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工业领域达峰取得新成效。到 2025 年,行 业能效全面达到国内基准水平,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 能耗下降 12.5,力争下降 14.5。到 2030 年, 基本实现工业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 服务业绿色低碳呈现新活力。到 2025 年, 国家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 7 吨标准煤/百万 换算吨公里,新增和更新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公交车、 出租车比例达到 80,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碳 排放较 2020 年下降 3.5。到 2030 年,基本建成 便捷通达、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城乡建设低碳发展成为新常态。到 2025 年, 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 100,新建城镇 居住建筑全面执行 75以上节能设计标准,新建公 共建筑全面执行 72节能设计标准,城镇新建建筑 中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达到 15以上,城镇新建 住宅全装修率达到 30以上,城镇社区物业覆盖率 达到 90以上。到 2030 年,基本实现建筑全过程 绿色化、低碳化。 生态碳汇巩固提升成为新支撑。推进国家生 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到 2025 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 58.5,森林覆 盖率达到 8。 全民低碳行动成为新时尚。开展生态文明建 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普及低碳节能教育,积 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学习培训,全民践行简约适 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基本形成。到 2025 年,党 政领导干部参加碳达峰碳中和培训的人数比例达到 100。 二特色发展目标。 立足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坚持生态保护优先, 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推进清洁能源、特色产业、生态 增汇、体制机制等方面探索“青海经验”,培育“青 海亮点”,助力碳达峰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清洁能源提质扩能。深度挖掘青藏高原风、 光、水能潜力,加强全省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多 类型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建设新 型电力系统增强对新能源的调节能力,率先打造国家 储能先行示范区,推进煤电等电源碳捕集、利用与封 存技术应用,探索构建全国首个省域零碳电力系统, 加大绿电输出,为全国碳达峰目标实现做出“青海贡 献”。 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青海省自然资 源禀赋,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高原蓝天碧水净土, 推进全域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 品输出地。利用得天独厚的盐湖资源,通过延链补链 强链,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用足用活绿电资源, 加快培育零碳产业体系,打造创新零碳产业园区。依 托丰富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通 过打造多元化循环经济体系,助力产业脱碳。 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扎实推进国家公园示范 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大力推进山水林田 湖草沙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实施国土 空间绿化和人工造林行动,提升森林覆盖率;强化沙 化草地和黑土滩治理,提高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开展 湿地保护与修复,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全面提高 生态系统质量与韧性、巩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提升 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支撑青藏高原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建设。 体制机制优化创新。以绿色低碳为导向,推 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具有青海特色的绿色低碳 循环发展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探索 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效增加生态产品稳定供给, 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 现机制。建立全省绿电核算体系,推进省域间绿电互 换合作,创新探索绿电核算与合作模式,加快构建有 利于绿色低碳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 三、重点任务 将碳达峰贯穿于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系统谋 划、有序推进,重点实施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能 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服务业绿色低碳行动、农业农 村减排增汇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生态碳汇巩 固提升行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行动、绿色低碳全民 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各市州有序达峰行动 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一以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实施循 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 1.强化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以青海省盐湖资源优势 为依托,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打通关键 技术环节,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探索形成循环经济新模 式。加强钾资源可持续性保障,合理有序开发系列产 品,提高资源转化率和生产回收率,建设世界级钾产 业基地。发展镁系资源下游产业,拓宽镁系材料应用 范围,建设世界级镁产业基地。提高锂资源生产工艺 水平,释放锂资源产能,打造世界级锂电新能源与轻 金属材料产业基地。发展金属钠下游轻金属合金及精 细无机盐化工产品,实现钠资源深度开发,建设世界 级钠产业基地。发展硼回收利用技术,适度扩大硼酸 产能,拓展下游精细化学品、新材料,打造硼产业基 地。开展盐湖卤水提铷研究,开发溴、铷、铯为主的 稀散元素提取和深加工,不断提升盐湖资源综合利用 水平。推动盐湖产业与煤化工、油气化工相互融合, 解决盐湖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伴生的氯平衡关键问题。 到 2025 年,盐湖产业产值突破 340 亿元,世界级 盐湖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到 2030 年,盐湖产业 结构继续优化,产值达到 700 亿元,世界级盐湖产 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2.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低碳化升级。发挥全省清洁能 源优势,完善“装备制造 清洁能源生产 绿电输 送 消纳”循环产业链条,提高清洁能源就地消纳 比重。推进盐湖产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鼓励盐湖资 源开发企业优先使用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提升盐 湖产业绿色发展水平。鼓励电解铝、钢铁、铁合金等 行业提高清洁用能占比,加大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新 工艺、新装备力度,完成绿色化改造,提升能源利用 效率,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降低产业碳排放,形成以新能源为驱动的多元循环经 济体系。 3.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 伸、循环链接”原则,建设和引进关键项目,合理延 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 促进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 用,优化煤化工、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循环经济 产业链,切实提高资源产出率。推动园区重点企业清 洁生产,促进原料和废弃物源头减量,推进产业废弃 物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推进能源 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 提高园区绿电供能占比,持续推进更多增量电网建设, 支持建设一定规模的离网微网,降低生产碳排放。加 强水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加快园区废水资源化 和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污水集中处置系统,推动 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到 2025 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达到 94。 4.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全面实施青海省“十 四五”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系统推进工业、农 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领域清洁生产, 积极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探索黄河流域、湟水流域清 洁生产协同推进模式,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强回收网点、分拣加工中 心、集散交易市场“三级网络”体系建设,推进废钢 铁、废旧动力电池、废旧电子电器、报废汽车、废塑 料等废旧物资规模化、清洁化利用。建设区域性大宗 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和技术平台,扩大粉煤灰、 煤矸石、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在生态 修复、冶金、建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利用规模。 推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林业废弃物等农林废弃 物资源化利用,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加大农田残膜、 农兽药包装废弃物、灌溉器材、农机具等回收处置力 度。到 2025 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6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7,农牧 区秸秆资源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 90 以上和 85以上。 5.推进不同行业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区域资源整体 开发、产业协同联动发展,促进资源、产品的综合开 发、循环利用和产业融合,着力打造资源综合开发、 深度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循环型产业链,形成 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各产业间纵 向延伸、横向融合,资源、产品多层联动发展循环型 产业新格局。把循环发展作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的 基本途径,加强生产过程中副产物在生活系统中的循 环利用,生活系统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用于生产过程, 推动实现生产、生活、流通、消费各环节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物质流、资金流、 产品链之间流通互补,实现各类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二以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为引领,实施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1.加快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依托资源优势, 统筹兼顾内需和外送,形成以海南州、海西州两个千 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为依托,辐射海东市、海北州、 黄南州的清洁能源开发格局。充分利用高原太阳能资 源、土地资源富集优势,持续推进新能源发电规模化、 集约化发展,积极打造国家级光伏发电和风电基地、 技术发展高地,引领全国清洁能源发展。统筹水电开 发和生态保护,科学有序组织黄河上游水能资源开发。 积极推进规划内大中型水电站有序建设,全力推进玛 尔挡、羊曲水电站建成投产,加快推进茨哈峡、尔多 和宁木特等水电站的前期工作。稳步开展黄河上游已 建水电站扩机改造,提高水电站运行效率。坚持集中 式与分布式并举,积极推进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 光伏开发试点,发展分散式风电,扩大分布式清洁能 源就地开发、就地消纳。深入推进共和至贵德、西宁 至海东地区地热资源、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开发利用, 实现试验性发电及推广应用。加快培育能源新品种, 科学布局氢能、核能等能源供给,形成未来能源发展 新支撑;创新氢能与光伏、储能等融合发展模式,在 海西、海南等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到 2025 年,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达 8900 万千瓦, 力 争占比超过 90.6。到 2030 年,全省清洁能源装机 占比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2.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充分挖掘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建设高原千 万吨级油气当量勘探开发基地,筑牢国家后备能源基 础。合理选址建设天然气储气库,和省内天然气管网 与国家管网实现互联互通。严格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 求,科学规范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向绿色化、集 约化、智能化方向深度转变,显著提升煤矿安全水平。 3.优化新型电力系统资源配置。加快推进特高压外 送通道建设,积极扩大绿色电力跨省跨区外送规模, 支撑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实现青海清洁能源在全国范 围内优化配置。重点围绕海西清洁能源基地,加快推 进青海第二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工程及配套电源前期工 作,适时研究论证后续跨区特高压外送输电通道和配 套清洁能源基地。加强交流骨干网架建设,重点围绕 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和输送、负荷中心地区电力需求增 长、省内大型清洁电源接入需求,建设各电压等级协 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发挥青海与周边省区资源互 补、调节能力互补、系统特性互补的优势,加强省际 电网互联,扩大资源优化配置范围。提升配电网柔性 开放接入能力、灵活控制能力和抗扰动能力,积极服 务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电采暖等多元 化负荷接入需求,打造清洁低碳的新型城农网配电系 统。力争到 2025 年,电力外送量达到 512 亿千瓦 时。 4.提升多能互补储能调峰能力。积极推动水储能、 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太阳能光热发电等储能技术 示范,形成多种技术路线叠加多重应用场景的储能多 元发展格局。按照国家新一轮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 积极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建设黄河上游梯级电站 大型储能项目,充分挖掘水电调节潜力,实现水电二 次开发利用。挖掘黄河上游梯级水库储能潜力,推动 常规水电、可逆式机组、储能工厂协同开发模式,实 现电力系统长周期储能调节。开展太阳能热发电参与 系统调峰的联调运行示范,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 平。发挥燃气电站深度应急调峰和快速启停等优势, 结合天然气供应能力和电力系统发展需求,以气定改、 以供定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一定规模的燃气电站。 围绕海南州、海西州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推进电化学储能合理布局。积极推广“新能源储能” 模式,探索建立共享储能运行模式,推进商业化发展。 力争到 2025 年,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600 万 千瓦,建成国家储能先行示范区。 5.合理调控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化石能源消费替代 和转型升级,逐步降低煤油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 统筹电力供应安全保障,合理控制煤电新增规模,新 建机组煤耗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序淘汰煤电落 后产能,加快现役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稳妥 推进供热改造,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 电源并重转型。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有序引 导天然气消费,合理优化利用结构,优先保障民生用 气,推动气电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力争到 2025 年, 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52.2。到 2030 年,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 55以上。 三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契机,实施服 务业绿色低碳行动。 1.推进旅游业低碳化发展。优化生态旅游布局,构 建“一环引领、六区示范、两廊联动、多点带动”的 生态旅游发展框架。建设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大环线, 建成青海湖、塔尔寺、茶卡盐湖等国际生态旅游目的 地省级实验区,推动旅游服务设施低碳化升级,构建 低碳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推动交通旅游生态化发展, 采用清洁能源车辆,发展公转铁、公转空等多式联运 方式,低碳化升级改造旅游交通服务设施。积极创建 “生态住宿”“绿色餐饮”“生态农家乐”“生态牧 家乐”,提升现有农家乐、牧家乐低碳化水平,培育 一批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示范企业。通过旅游业的 绿色低碳发展,带动交通、住宿餐饮、仓储邮政等行 业绿色转型。到 2030 年,低碳生态旅游的产品体系 更加成熟、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全面建成集约化、低 碳化、绿色化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2.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加快推进以绿色低碳旅游交 通为突破口、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 建设。构建“快进漫游”综合旅游交通网络,优化旅 客运输结构。打造青海湖慢行环线,构建生态廊道, 提升道路生态功能和景观品质。推动旅游服务基础设 施低碳化升级,在旅游景区建设生态停车场、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营地。积极推广电瓶车、混合动力车等交 通工具在景区内应用。结合旅游交通网络,推进现代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打造青海省“一轴十射四环多联” 高等级公路格局、“两心、三环、三横四纵”复合型 铁路布局,着力将公路与铁路、机场高效衔接,优化 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完善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 系。加强智能交通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巡游、网约车 融合发展,持续降低出租车道路空驶率。积极建设城 际充电网络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配套设施,推动 加氢站建设使用。探索交通运输工具清洁能源替代技 术,强化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到 2025 年,城市公交车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 95.5,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碳排放较 2020 年 下降 3.5,普通国省道宜绿化路段绿化率达 100,公路干线废旧路面材料回收率和循环利用率 分别达 98和 85。 3.形成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低碳新业态。促进批 发零售、住宿餐饮绿色低碳发展,引导批发零售企业 参与低碳节能活动,支持住宿、餐饮老店开展低碳化 节能改造,鼓励新店建设应用低碳节能技术,提高太 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完善绿色采购制 度,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餐饮行业推行清 洁生产工艺,推广绿色食材、绿色餐具,减少一次性 用品使用。建立低碳消费常态化宣传机制,倡导绿色 消费理念。在旅游景区酒店不主动免费提供一次性用 品,标示“低碳营业商店”、建立绿色产品专柜,引 导游客绿色旅行,保护景区自然资源环境。到 2025 年,酒店、宾馆等场所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4.加速仓储物流低碳化。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物流网 络,构建低碳物流体系,推动绿色物流快速发展。支 持物流企业构建数字化运营平台,推进智慧物流发展, 提升货运集约化水平,优化仓储布局,减少运输频次 及运输过程碳排放。加快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 快车用加气站、充电桩布局,在快递转运中心、物流 园区等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推广清洁能源车、新能源 车等绿色低碳运输工具,落实新能源货车差别化通行 管理政策。以绿色物流为突破口,带动上下游企业发 展绿色供应链,使用绿色包材,减少过度包装和二次 包装,实施货物包装减量化。探索建设“零碳物流” 产业示范园区,加大推进高比例清洁电力建设力度, 为园区物流企业创造 100清洁电力使用环境。到 2025 年,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流通企业 向供应链综合服务转型,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 生产总值比重下降至 13左右。 四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为支点,实 施农业农村减排增汇行动。 1.加快农牧业低碳发展。推行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 做大做强有机品牌,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围绕牦牛、藏羊、青稞、蔬菜、休闲农牧业五大特色 产业,坚持“有机肥N” 模式替代化肥减量,加快 有机肥替代化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田深耕 深松、水肥一体化、优质饲草种植等农牧业增产增效 技术,提升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科技水平。以“有 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为原则,着力构建生 产各环节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实现重点品种、重点环 节标准化生产全覆盖。利用青海冷凉气候优势,大力 实施“青字号”农畜产品品牌培育行动,积极培育一 批特色鲜明、带动力强、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和农畜 产品品牌。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快建设农 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到 2025 年,绿 色有机种植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 70以上,农 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65以上, “青字号”品牌 影响力持续扩大,做强农牧企业品牌 100 个,培育 做大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30 个,农畜产品品牌 300 个。到 2030 年,建成国内乃至国际具有鲜明特 色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2.大力推动农牧业降碳增汇。重点围绕农药化肥减 量增效、绿色降碳技术推广、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土 壤质量治理,开展农牧业降碳增汇。围绕“一控两减” 目标任务,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加强 宣传引导,改变农民施肥观念,引导农民自觉采用科 学施肥技术。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 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实施 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因地制宜推广农作物秸杆肥料 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等利用方式。 实施农田残膜回收行动,完善废旧地膜和农兽药包装 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实施畜禽粪污、秸秆等资源 化利用工程,提高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开 展盐渍化耕地治理及耕地土壤质量提升试点,提升土 壤固碳能力。引进符合青海特色具有碳汇潜力新品种 进行培育,筛选出适合推广种植的高生态价值作物。 力争到 2025 年全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 施比例达到 100,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覆盖,废弃 农膜回收利用率达 95左右,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率达到 85以上。 3.打造低碳示范美丽乡村。实施乡村能源革命,完 善农牧区能源基础设施,推进农牧地区用能清洁化、 低碳化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推进 低碳示范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大力推广农牧地区分布 式光伏发电应用。重点实施农村电网升级工程,提升 农牧地区供电质量。按照“宜管则管”“宜罐则罐” 的原则,因地制宜,在具备条件的农牧区积极推进燃 气下乡,实现燃气到户。有序实施“煤改电”“煤改 气”等项目,引导农牧民取暖与炊事用能清洁化、低 碳化,积极探索地热、工业余热进行供暖使用。推广 集保温隔热等多功能一体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引导农 牧民建设节能型住房。开展“乡村节能行动”,推动 高效生产机械、节能家电器材入户到家,提升农牧民 用能效率。力争到 2025 年,农牧区低碳生活生产格 局基本形成,建设 200 个低碳示范美丽乡村。到 2030 年,农牧地区实现生产生活用能清洁化。 五以现代绿色低碳工业体系建设为目标,实施 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 1.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绿色 转型升级,推动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特色轻工等传 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 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生态经济和数字经济。 严格落实“十四五”重点领域能耗管控方案,有 序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加快存量产能技术改造, 倒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加强新建项目能耗准入管理, 整体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鼓励工业企业开发绿 色产品,创建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打造绿色 制造工艺、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做好废弃 产品回收利用,构建完整贯通的绿色供应链,全面提 升绿色发展基础能力。 2.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以盐湖化工、石油天 然气化工、煤化工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为侧重点,优 化产能和布局,推动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大落后产能 淘汰力度,完善产业供能体系。提升盐湖镁系、锂系 新材料、烯烃、纯碱等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所 占比重。开展绿氢绿氧直供煤化工技术研究,发展二 氧化碳、绿氢结合转化制备甲醇等液体燃料以及合成 氨等清洁基础化工原料技术,建设液态阳光示范项目。 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为精细化学品、高端新材料、 氢能材料等领域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3.推动有色行业碳达峰。依托青海省有色金属资源 禀赋,优化产业供能结构,推进有色金属深加工及衍 生高性能新产品深度开发。提高加工过程硫平衡能力, 推进有色冶金产业与盐湖化工、氟化工融合发展,实 现副产硫酸的高值化利用。升级改造电解铝工艺,提 升青海省电解铝及铝锭、铝板带箔等领域的清洁生产 水平。推动钛、钠等金属资源深加工,拓宽产业链条 推动产业低碳发展。加快有色金属再生产业发展,完 善废弃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分选和加工网络。 4.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推进存量优化。重视冶炼尾渣、高炉煤气等 副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开展铁合金行业自动化系统技 术升级,促进钢铁行业清洁能源替代,深入开展钢铁 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探索氢气替代焦炭作为还原 剂的技术路径,提升钢铁、铁合金行业整体能效水平, 降低碳排放强度。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先进钢材生产水平,增加钢铁产业链附加值。 5.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围绕建材产业绿色高端化、 高质化、高新化发展,开展行业绿色化改造升级、新 型材料研发和废弃资源回收利用。通过节能技术设备 推广、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产能整合及技术改造,降 低能耗水平,加快低效产能退出。严格落实新增水泥、 玻璃项目产能置换要求,引导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 约化、制品化转型。在国家产业政策允许前提下,发 展太阳能光伏玻璃、光热反射超白玻璃、钢化玻璃、 中空玻璃等,推动特种玻璃在省内建筑、光伏制造等 领域的使用。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合理缩短水 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推广发展高分子材料、复合材 料、环境友好型涂料、防水和密封材料等新型化学建 材。 6.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采取强有力措施,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实行清 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依据高耗能行业重点 领域能效要求,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拟建、在建 项目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力争全面达到标杆 水平。对能效低于本行业能效基准水平的项目,合理 设置政策实施过渡期,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 术改造,提高生产运行能效,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 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严控市州高耗能高排 放低水平指标总量,实施碳排放减量替代,严格落实 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节能审查,新建项目能效水平应达 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或行业标杆水平,对未能完成 能耗强度下降进度目标的市州 ,实行高耗能高排放 项目缓批限批。 7.严格落实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以控碳、降碳、 减碳为导向,充分考虑产业布局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的长周期性、能源消费的季节性,按照先强度、后总 量,预期指标与约束指标相结合的思路,有机衔接能 耗“双控”与碳排放“双控”。全面落实新增清洁能 源和原料用能不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引导 企业就地就近消纳新能源,释放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 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高效节能技术应用、节能管 理普及,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 “双控”转变。统筹推进能耗预算管理,建立省、市 州、县三级能耗双控预算管理机制,削减能耗存量, 严控能耗增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能行为。 六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载体,实施生态碳 汇巩固提升行动。 1.巩固提升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固 碳作用。全面开展现有自然保护地的科学分类与整合 优化,进一步强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 系建设。实施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提质项目和国 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项目,推进青海湖、昆仑山国家 公园规划编制和申报。发挥国家公园体制机制优势, 实现资源统一管理,促进生态环境科学保护。建立健 全保护地调查监测体系,明确国家公园和各类自然保 护地范围边界,建立保护地矢量数据库,统筹自然保 护地体系。依托环境监测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高 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推进巡护监测信息化、智能 化的“智慧保护地”建设。加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创 新,到 2030 年,率先建成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 力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模式和样板,确保独特的高寒生 态系统和原真性顶级生态群落得到系统性的有效保护, 巩固自然保护地的固碳作用。 2.强化生态屏障碳汇功能。以重大生态系统保护和 修复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全省草原、森林、湿地生 态系统碳汇功能。严格落实划区轮牧、禁牧休牧、草 畜平衡制度,加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治理。推进国 土绿化,重点扩大河湟谷地、三江源、祁连山地区森 林资源总量。建立以碳汇功能为核心的分级分类体系 和动态评估机制,摸底全省现有森林资源质量。实施 天然林保护修复,巩固原生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 探索建立森林抚育模式和经营模式样板,提高森林碳 汇能力。因地制宜实施林木保活提质措施,实现低质 量森林全面修复。开展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实现保 护生物多样性和提升碳汇功能协同增效。建立湿地分 级体系,规范湿地用途,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 公园建设,形成全省湿地保护网络。加强全省历史遗 留废弃矿山治理,形成适用于高寒生态系统的矿山生 态修复样板。到 2025 年,湿地面积稳定在 510 万 公顷,矿山修复治理总面积达到 1000 公顷。 3.建立健全生态系统碳汇支撑体系。加快推进新兴 观测技术在生态碳汇核算中的广泛应用,建立健全青 海省碳汇动态监测系统,加快开展草原、土壤、湿地、 冰川、冻土等固碳增汇计量监测方法学和实施途径研 究,筑牢碳汇精准核算的数据基础。开展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计量体系本地 化工作,建立符合青海省情、获得国家认可的生态碳 汇核算理论、技术、方法、标准体系。鼓励社会资本 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培育省内生态碳汇产业,打造生 态碳汇市场化运营的青海方案。 4.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 “十四五”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 施方案,协调推进黄河青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 资源水安全管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高质量发 展,完善生态补偿、要素保障、金融支持、用能管理 等政策保障体系,着力构建“两屏护水、三区联治、 一群驱动、一廊融通”的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格局。实施黄河两岸规模绿化连片提升工程, 推进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加强生物多样性 保护,制定生态断裂点修复、野生动植物管护、栖息 地建设,全面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着力打造沿黄绿色 生态屏障。 七以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为依托,实施城 乡建设绿色发展行动。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