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2023.08 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 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rmi.org / 2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关于落基山研究所(RMI) 落基山研究所RMI,是一家于1982年创立的专业、 独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智库。我们与政府部门、企 业、科研机构及创业者协作,推动全球能源变革,以 创造清洁、安全、繁荣的低碳未来。落基山研究所致 力于借助经济可行的市场化手段,加速能效提升,推 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转变。落基山 研究所在北京、美国科罗拉多州巴索尔特和博尔德、 纽约市、加州奥克兰及华盛顿特区设有办事处。 关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简称生态环境中心) 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研究机构。 生态环境中心围绕“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 展”战略定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中心环境科学、环 境工程和生态学三大学科的综合优势,为我国生态文 明建设、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创新贡献,努力成 为我国生态环境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 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态 环境综合性研究机构。 rmi.org / 3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作者与鸣谢 作者 落基山研究所(RMI) 郝一涵 李婷 马欣悦 汪明明 其他作者 丁雅文 宫再佐 作者姓名按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除非另有说明,所有作者均来自落基山研究所 联系方式 汪明明 , mingmingwangrmi.org 版权与引用 落基山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 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2023年8月 鸣谢 本报告作者特别感谢以下专家对报告撰写提供的洞见与建议。 周大地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 任铁民 ,中国乡村振兴50人论坛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规划财务司原司长 李景明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首任首席专家 李玉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陈志钢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全球低碳食物系统研究项目(中国)负责人 杨旭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杨洪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孟兵站 ,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咨询事业群副总经理 本报告所述内容不代表以上专家及其所在机构观点。 *_除特别注明,本报告中所有图片均来自iStock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秦硕璞 王辰星 严岩 rmi.org / 4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1. 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背景与内涵 .7 1.1 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背景 .8 1.2 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内涵 .11 (1)关注对象 11 (2)转型目标 11 (3)工作原则 11 (4)核心任务 11 2. 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工具 .15 2.1 指数构建的目的、框架和原则 .16 2.2 指数指标体系 .18 2.3 指数结果 .20 3. 指数结果的主要启示和转型之路探索 21 3.1 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整体现状与前景 .22 (1)乡村碳中和现状 .22 (2)乡村减排固碳资源禀赋 25 (3)乡村民生发展现状 .27 (4)乡村创新投资环境 .29 3.2 领域聚焦重点行动领域与关键事 项 31 (1)农业低碳发展 31 (2)乡村能源转型 34 (3)生态系统碳汇增汇 .40 3.3 区域聚焦具体地区指数特征和转型重点 43 (1)沿海地区指数表现及特征 43 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 44 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 45 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 46 (2)内陆地区指数表现及特征 47 东北综合经济区 .48 目录 rmi.org / 5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大西北综合经济区 .49 大西南综合经济区 .50 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 51 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 52 4.下一阶段行动建议及案例 . 54 案例1 甘肃省通渭县以商业模式创新带动“整县光伏”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 58 案例2 江苏省洪泽区农产品碳标识认证试点开辟低碳农业价值实现新途径 . 60 案例3 浙江安吉创新竹林碳汇收储交易模式 . 62 案例4 “中国沼气第一村”打造清洁能源新农村典范和五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新模式 64 案例5 公益金融支持助力中小型农业企业带动当地民生发展与农业转型 66 案例6 培育高素质青年气候领袖,助力更多“郭小妹”返乡创业 . 68 附录 . 乡村碳中和相关政策和试点汇总 . 70 参考文献 76 rmi.org / 6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前言 近年来,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极端天气频发,能源和粮食危机加剧,对发展中国家、弱势群 体和小农户的生存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全球不平等现象加深。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 过程中更加强调公平,对公平转型这一理念的认知也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在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公 平转型与农食系统在气候行动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际社会各界围绕相关议题也在不断展开 积极的探索。 我国乡村约有5亿常住人口,以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近全球1/5的人口,其所承载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是国 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根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国家在政策层面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减排 固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和潜力所在,并强调了乡村气候行动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国家战略 目标的重要关联。在实践层面,近年来政策指引下的光伏扶贫、碳汇扶贫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气候行动促进公 平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近期出台的农业农村能源及气候行动相关政策文件与各地创 新实践,都印证了乡村是我国实现气候目标与公平转型的重要领域。同时,气候行动与公平转型是我国实现乡 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需求,为探索“中国特色”的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落基山研究所长期关注气候公平,通过以公平为核心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确保公平的能源转型加勒 比岛国对于韧性、公正的能源未来的示范意义等报告,深入探讨了能源转型的可负担性、包容性和经济可行 性等核心议题。本报告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目标和乡村特 点,本报告尝试阐述了“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这一理念的具体内涵,明确其与国家碳中和、共同富裕、乡村 振兴等战略的关联,并探讨了转型的核心任务和原则。基于此,研究团队进一步构建了“乡村碳中和发展指 数”工具,从宏观层面勾勒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工作基础、潜力机遇和环境条件的基本面貌,并从分领域和 分区域的角度探索转型的意义和关键所在。报告最后结合相关实践和具体挑战提出下一阶段行动建议,为加快 推进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提供参考。 我国乡村问题深刻而复杂,双碳工作庞大而艰巨,公平转型的理念也需因地制宜、动态发展。本报告提出的乡 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概念和工作思路力争紧密结合我国的发展阶段和现实情况,推动相关政策和实践,并希望 为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贡献于全球气候公平。 rmi.org / 7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结合国家战略目标和乡村特点,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公 平转型”理念的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的“乡村碳中 和公平转型”,为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 贡献于全球气候公平。 1. 乡村碳中和公平 转型的背景与内涵 rmi.org / 8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1.1 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背景 自从1992年里约地球峰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来,公平原则就是全球气候行动的 重要基础之一。随着气候行动的开展,全球气候公约与宣言等对于公平转型的探讨也持续深化(图表1) 。 i 国际 社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所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必须是公平的即各行为主体在转型中责 任的分担应当公平,转型必须以保障所有社群、国家、地区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权利为前提,转型行动的决策过 程和机制应当公平地反映所有相关方的诉求,转型也必须关注气候变化和气候行动在能源、社会经济、劳动力 方面的影响,在把握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尤其应当注重对发展中国家、弱势群体和小农户等相对脆弱 一方的保障与补偿。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能源危机加剧,气候变化更是加剧了全球性的物价上涨和粮食减产,全球面 临饥饿和贫困的人口持续上升,全球不平等现象加深。 1 在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下,如何更好地在农 业与粮食安全领域开展注重公平的气候行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22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首次设立了“ 公平转型馆”和“农食系统馆”,建立了公平转型工作组,并通过了“开展农业和粮食安全气候行动的联合工 作”的决议,更加凸显了公平转型在新一轮气候行动中的关键位置,以及农食系统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2,3,4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已经为全球公平转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国际层面,我 国始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积极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 候治理体系,并通过南南合作、“一带一路”等倡议积极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全球的公平发 展。2021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标 志着我国在促进全球公平转型的行动中进入了新阶段。在国内层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解决了4000万 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完成了7.7亿人口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迈向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的新时代。2020年,我国承诺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并在此后陆续发布 的“1N”双碳政策体系中进一步要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贯彻“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惠民利民”的现代化能源体 系,这也与公平转型的理念高度一致。 i 除了在引用官方文件本的情况下,本报告不对“公平转型”(equitable transition)“公正转型”(just transition)等概念作语义上 的辨析和区分,统一使用“公平转型”,代指气候行动中广义、普世的 “公平转型”“公正转型”的理念。 rmi.org / 9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里 约地球峰会 通 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各 缔约方应当在公平(equity)的基础上,并 根据它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 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 null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 哥 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OP15 国 际工会联盟引入 “ 公正转型” just transition 的概念 坎 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OP16 缔 约方在坎昆协议 “ 长期合作行动的共同愿景”中达成一致 巴 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 巴黎协定纳入上述议题及 代际公平代际公平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气气 候正义候正义 (climate justice) 等内容 国 际劳工组织 通 过关于向人人享有的环境上可持续 的经济和社会公正转型的指导方针 联 合国峰会 联 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纳入 公平转型相关内容 卡 托维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4 超50 国签署团结与公正转型西里西亚宣言 多边开发银行公正转型高级别原则 九 家多边开发银行承诺支持公正转型 格 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 30余发达国家签署公正转型宣言 公 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启动, 欧 盟、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承诺为南非公正转 型提供85亿欧元支持 印 度尼西亚G20领导人峰会 印 尼加入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 沙 姆沙伊赫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 首 次设立“公平转型馆”和“农食系统馆” 建 立公平转型工作组 通 过“开展农业和粮食安全气候行动的联合工 作”的决议 设 立“损失和损害”基金 沙姆沙伊赫实施计划再次强调相关内容 -社会和经济发展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 的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进一步商 定在最佳可得科学知识和公平获得可持续 发展(equitable acces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基础上,努力确定温室气体 排放量全球封顶的时间框架,并在缔约方会议 第十七届会议上审议; -承认需要在全球、区 域、国家和地方各级广泛吸收各类利害关系 方参与包括青年和残疾人,而性别平等 (equality)和妇女及土著人民的有效参与对 于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行动甚为重要; -认 识到处理气候变化需要实现一种范式的转变, 着眼于建立低碳社会,这种社会既能提供很大 的机会,又能确保持续的高增长和可持续发 展同时确保能够创造体面工作和高素质就 业机会的公正的劳动力转型(just transition of the workforce)。 null 坎昆协议,2010 - 强化的有效气候行动应以公正和包容(just and inclusive )的方式实施,同时尽量减少 气候行动可能产生的社会或经济负面影响; - 气候危机的可持续和公正解决必须建立在所 有利害关系方有意义和有效的社会对话和参与 的基础上,并注意到全球向低排放转型对可持 续经济发展和根除贫穷来说,既提供了机会, 也提出了挑战; - 公正和公平转型(just and equitable transition)所含有的路径包括能源、社会经 济、劳动力和其他方面,所有这些都必须以国 家自定的发展优先事项为基础,并将社会保护 包括在内,以减缓因转型而可能产生的影响, 并突出表明与社会团结和保护有关的政策工具 在减轻所采取的措施的影响方面有重要的作 用。 null 沙姆沙伊赫实施计划,2022 1992 2009 2010 2015 2018 2021 2022 公 平原则 写入公约 公 平转型 进入讨论 相 关议题 进入决议 相 关共识深化 多方开启行动 图 表 1. 全球气候公约与宣言中的公平转型 rmi.org / 10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无论是从实现共同富裕还是落实气候目标的角度,乡村都是公平转型的重点领域。根据中国乡村振兴促进 法,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 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我国乡村承载了5亿人口,并以全球9的耕地 养活了近1/5的人口,其所承载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是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根基;另一方面,我国发 展的不平衡集中体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当前乡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城镇人口的一半,乡村经济、 医疗、教育、能源和基础设施等较城镇也仍有差距,而随着劳动力流向城市,乡村发展与治理也面临着空心化 现象带来的挑战。因此,在我国迈向碳中和的进程中,乡村的气候行动只有保障乡村的民生与发展、为乡村的 发展提供机遇,才能实现转型的公平。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农业生产直接依赖自然资源和气 候条件,乡村基础设施、资金和技术条件也相对落后,虽然乡村人口和农业生产并不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 源,但承担着不成比例的气候风险,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条件也更薄弱;另一方面,广袤的乡村土地蕴含着 巨大的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和生态系统碳汇资源,对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国 家的气候行动也必须关注乡村,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支持乡村气候行动合理、可持续地开展。 由此也可见,国家碳中和目标在乡村的落实,需要重视并贯彻公平转型的理念,即乡村气候行动只有在保障 乡村发展、促进公平转型的前提下,其所需的额外成本和资源才能得到保障,相关目标才能在乡村真正得以有 效落实;乡村气候行动也只有尊重乡村和地方特点、重视对相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和保障,为乡村创 造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才能与国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事实上,近年来,我国 已经通过农村清洁取暖、光伏扶贫等国家工程践行了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理念。以光伏扶贫为例,截止到 2019年底,我国光伏扶贫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全国累计建成2636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惠及近6万个贫困 村、415万贫困户,在实现边远乡村地区全面通电的同时,每年可产生发电收益约180亿元,相应安置公益岗位 125万个。 5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6 要求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坚持农业 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不断建立健 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7 在2020年宣布 双碳目标后,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农村能源转型的政策和试点(详见附录),明确 指出了乡村气候行动须与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等议题综合考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这些都从战略 定位上体现了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理念,也对进一步推进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提出了更具体和深入的要求。 rmi.org / 11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1.2 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内涵 基于上文提到的国内外政策和实践背景,“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这一理念的核心是 在国家碳中和与共同富 裕两大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以面向碳中和的乡村气候行动为驱动,促进乡村振兴、提高民生福祉、缩小城 乡、区域、行业和群体间的发展差距。 以下将从工作对象、目标、原则和核心任务等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乡 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内涵。 1 关注对象 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聚焦乡村地区面向碳中和的公平转型。根据中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是指城市建成 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 考虑到我国乡村正在经历着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剧烈的经济、社会和空间重构,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不局限于特 定时期内符合该定义的乡村地区,也关注更大尺度比如县域层面碳中和工作的开展对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及地 区的影响。 2 转型目标 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目标是以面向碳中和的乡村气候行动为驱动,促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提高民 生福祉、缩小城乡、区域、行业、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最终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此外,考虑到 我国乡村整体发展滞后,且气候变化的外部性特点在乡村尤为突出,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有赖于长期有效的政 策、金融、市场、人才、技术等各方面的体制机制,以保证转型过程的高效和结果的延续性。因此,长期有效 的内生机制既是转型的重要保障,也宜作为转型工作的具体目标。 3 工作原则 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面向发展”的基本原则,一切工作不应以影响国家粮食、生态等民 生安全和福祉为代价,而应以保障基本福祉、促进民生发展为宗旨。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乡村碳中和公平转 型应贯彻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科学决策的原则,即首先要充分考虑所有利益相关方,尤其是相 对弱势群体(比如经济相对落后或自然条件艰苦地区的乡村、中小农户、乡村人口中的弱势年龄与性别群体以 及少数民族同胞等)在转型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包括成本、效益和风险等;在此基础上,力求转型工作帮助乡 村居民(尤其是相对弱势的群体)创造最大的效益,并尽量做到成本、效益和风险的公平分配分担;同时, 在此过程中,赋能公众参与决策、执行、投资、运营和管理,以保证转型成果落到实处,这也将有助于建立长 期可持续的、促进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内生机制。考虑到一些减排固碳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我国广大乡村自 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落实还应科学决策,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科研 和实践的最新结果,根据具体地区的自然禀赋、地理区位、发展水平、人口构成、产业结构以及农业生产和农 村生活形态等具体情况开展实践。 4 核心任务 实现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关键在于让乡村气候行动最大程度地贡献于乡村民生发展。这意味着一方面要在 保障农村生活质量和国家粮食安全等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加快推动面向碳中和的乡村气候行动;一方面要充 分发挥这些行动对提高乡村民生福祉、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群体间的发 展差距。 具体来说,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所要求的乡村气候行动主要涉及能源、农业、非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废 弃物处理、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等活动部门的减排固碳,不仅关注二氧化碳,还包括其他温室气体。其中,乡 rmi.org / 12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村能源转型、农业低碳发展、生态系统碳汇增汇是本报告所关注的主要行动领域。 ii 在乡村能源转型方面,农村 用能侧的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替代都有巨大的行动空间,也对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在 农业低碳发展方面,除了农业用能的低碳转型外,还应注重减少损耗浪费,提高单产,针对农、林、牧、渔各 产业排放的结构特点推广减排降碳技术;在生态系统碳汇方面,因地制宜的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经营管理、 国土绿化是三个基本的增汇手段。 此外,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也必须考虑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需求,并且积极探索减排与适应行动的协同互促, 避免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等各种风险进一步加剧城乡及区域间的不平衡、影响减排行动的有效开 展和落实。相关工作主要包括加强乡村住房建筑和基础设施(包括可再生能源系统设备)的气候韧性建设,通 过改善品种、布局和种养殖方式等提升农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提高乡村自然生态系统涵养作用和屏障 功能,以及全面加强针对乡村地区的气候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防灾减灾措施、适应技术推广和相关金融支持与 机制保障等。 在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框架下,以上气候行动都应在保障农村人民和村集体权益、保护耕地和自然生态系 统、保障农村生活质量和国家粮食安全等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以不对农村形成额外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为前 提。同时,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要求以上行动的开展通过各种途径为乡村及其居民创造广泛的经济、环境、社 会效益,从而改善民生福祉,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群体间的发展差距。图表2对相关效 益及其实现途径做了详细梳理。可以看见,乡村碳中和行动大致可以从“增”和“减”两个角度促进乡村民生 发展。比如,在经济效益方面,可再生能源开发一方面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并从带动工资水平上涨、盘活闲置 甚至废弃资产、参与碳市场交易(如能有效实现农民/村集体的直接参与和获益)等多维度提升农民收入;另一 方面,可再生能源开发可加快电能替代、促进技术升级、提升生产效率,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降低生活生产 成本。 ii 囿于有限的公开统计数据,本文暂不对乡村非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以及乡村生活废弃物和交通运输活动相关的排放和减排 进行详细讨论,但它们也是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rmi.org / 13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图表2. 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效益实现途径 乡村碳中和行动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之间也可彼此互促,增强它们之间的联动和互促也有助于最大程度地 促进乡村民生发展。比如经济效益的增长可以赋能绿色消费以及ESG投资等,进一步推动市场主体对环境质量 的关注和投入,环境生产力与生态价值的提升又可以进一步带动经济增长;社会效益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生产 效率、节约卫生健康支出等,改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又有利于提升公众参与社会 治理的意愿、促进社会稳定。 图表2仅呈现了乡村碳中和行动本身可以直接产生的效益。此外,乡村碳中和行动还有潜力促进相关上下游及 其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比如光伏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秸秆综合收集处理、有机肥料生 产加工、低碳文旅等。乡村产业发展不仅可以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价值、 做大绿色供应链,间接为乡村及农民带来更多的效益。同时,直接与间接效益的再分配也能够增进乡村民生福 祉,例如,政府补贴、税收减免、信贷与保险等支持将有利于减轻农村气候行动的经济负担;生态修复、环境 保护、绿色基础设施投资等将带来更多环境效益;基础设施的完善、经济活动的增加也有利于提升乡村公共服 务的水平。也就是说,要最大程度地促进乡村民生发展,就要最大化地实现乡村碳中和行动的直接和间接效 益,把蛋糕做大,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效益分配与再分配,推动社会经济整体结构性的公平转型,这也将有助于 全面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碳 中和相关生产/建设/运营/维护/服务提供就业机会 新 行业发展与就业机会增加带动工资水平上涨 土 地/屋顶/房屋等资产生成转让/租赁/股权收益 农 林及生活废弃物作为生物质资源出售获益 低 碳/优质农产品溢价出售额外获益 参 与绿色能源/碳资产/碳汇交易获益 设 备技术升级提升生产效率 节 约能源开支及其他生产生活成本 节 水节能降低环境资源压力 增 加自然碳汇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碳 中和行动减缓气候灾害 增 加碳汇、节水节能增强农村适应能力 淘 汰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开 发生物质能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 设电气冷热供应网络、信息/新能源-基础设施等 促 进全民参与社区治理、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推 动生态文旅产业发展、振兴乡村生态文明 赋 能当地人才引进、能力培训、技术创新等 就 业机会增加 人 均收入提高 生 产生活成本降低 人 居环境优化 灾 害应对加强 健 康风险降低 基 础设施升级 公 共治理提升 减 少人才流失 经 济效益 环 境效益 社 会效益 rmi.org / 14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助 力国家碳中和与共同富裕 乡 村气候行动充分合理开展 构 建能长期有效支撑转型 的内生机制 促 进乡村振兴、提高民生福 祉、缩小发展差距 让 乡村碳中和行动的广泛效益最 大程度地贡献 于 乡村民生发展 转 型目标 加 快推动乡村碳中和关键行动 核 心任务 工 作原则 适 应 气 候 变 化 工 作 能 源 转 型 农 业 减 排 固 碳 增 汇 最 大化实现乡村碳中和行 动的直接和间接效益并优 化分配与再分配 减 少人才流失 人 均收入提高 就 业机会增加 生 产生活成本降低 人 居环境优化 灾 害应对加强 健 康风险降低 基 础设施升级 公 共治理提升 经 济效益 环 境效益 社 会效益 机 会公平 充 分考虑所有利益相 关方受到的影响 过 程公平 充 分赋能公众有效参与 决策、执行、投资、运营 和管理 为 乡村居民特别是相对弱势群 体创造最大效益并尽量做到成 本、效益和风险公平分配分担 结 果公平 充 分考虑地域和群体差 异以及一些前沿技术的 不确定性 科 学决策 以 人为本 面向发展 以 不影响国家粮食、能源、生态等民生安全为前提 , 以 保障基本福祉、促进民生发展为宗旨 图表 3. 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内涵 综合以上,现阶段“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内涵可以总结如图表3所示。对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这一理念的 探索旨在为现阶段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的参考。乡村问题深刻而复杂,碳中和工作庞大而艰巨,国际上对 于公平转型的探讨也随着气候工作的开展而不断深化。可以预见,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内涵以及未来的工作 重点应当、也必将是动态发展和因地制宜的。 rmi.org / 15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基于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内涵,构建乡村碳中和发展指 数工具,勾勒全国及各省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工作 基础、潜力机遇和发展环境的基本面貌,为因地制 宜地推进转型工作开展提供现实的依据。 2. 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 工具 rmi.org / 16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2.1 指数构建的目的、框架和原则 前文已经指出,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且尚处于起步窗口期,尤其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和 投资指引,加快政策、金融、市场、人才、技术等各方面的机制体制创新,而所有工作的开展必须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以人为本,面向发展。为了帮助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社会各方更充分的认知和推进转型工作开 展,我们开发了“中国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工具(以下简称“指数”),以期反映中国各地乡村碳中和公平 转型的客观现状、潜力机遇和发展环境的基本面貌。指数的目的不在于为地方工作评级打分,而是为宏观和战 略层面的政策协调、投资决策、技术创新和机制建设等提供启示和依据,也为未来工作的开展和进度跟踪提供 参考基线。 基于以上目的和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内涵,指数从“碳中和”与“发展”两个维度出发,围绕二者的客观现 状和发展条件展开,包括乡村碳中和现状、乡村减排固碳资源禀赋、乡村民生发展状况、乡村创新投资环境四 个一级指标(图表4)。其中,乡村碳中和现状指标和减排固碳资源禀赋指标意在刻画乡村气候行动的工作基础 和主要潜力;二者综合乡村民生发展现状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乡村气候行动促进民生发展的现实需求、 未来潜力以及需要重点考虑的民生问题,从而折射出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意义和关键所在;再结合乡村创新 投资环境指标,则有望为如何加强转型所亟需的创新与投资提供一定启示。 图表4. 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设计框架 作为一套支持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工作开展的评估工具,该指数具有不同时间和空间层面的可复制性。在时 间层面,当前指数使用2020年数据。2020年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重要时间节点。我国于这一年正式宣布了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并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随着“十四五”开年,国家陆续发布 了“1N”双碳政策体系和一系列乡村振兴政策。因此,当前指数选择从2020年入手并以此作为现阶段乡村碳中 和公平转型的基础和依据。随着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工作的推进,指数的更新将有望反映各省工作的成果进展、 乡村空间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和方法改进。在空间层面,当前指数采取省级尺度,以国家统计 年鉴等数据为依据。但具体工作展开的过程中,也可以用于更小尺度,为具体地区和项目规划提供支持。 受当前数据、方法、时间等方面的局限,当前指数体系不可避免地有所局限。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需要关注的 指标绝不只有指数目前覆盖的这些方面,指数结果也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相关的所有细节, 因此仅供反映相关指标的总体面貌,为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工作的开展提供洞见和参考。在未来的指数更新 中,我们也将致力于对指标的设计和方法进行补充、完善,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进一步展开。总地来说,指数 的构建考虑了五个关键设计原则 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 碳中和 发展 乡村碳中和现状 乡村减排固碳资 源禀赋 乡村民生发展 现状 乡村创新投资 环境 指数结构 (仅显示一级指标) 设计维度 rmi.org / 17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客观性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应能够客观地反映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现状及问题,发挥在乡村碳中和公平 转型方面的导向、引领作用。这要求指标的测定方法要标准,计算方法要规范。 系统性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涉及面广,指标的选取必须力求做到系统全面、突出重点、科学合理,准确地 反映指标的内涵,从不同角度描述评价对象在各个方面的主要特征和状况,反映相关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 简洁性所选取的指标应当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意义,并且避免指标之间的内涵有所重叠,防止对最后的评价 结果有所影响,对于乡村碳中和的发展的刻画有所偏差。 可考评性所选取的指标应当可以通过数值大小衡量其表现,并且具有不同地区之间的可比性,为最后的评 价提供依据。 可操作性评价的指标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统计数据和便于收集到的数据,选取可操作性强的指标。同 时,由于研究指标是省级指标,因此,各项指标的选取需要考虑到各省相关统计数据的完整性。 rmi.org / 18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现状与展望暨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报告 2.2 指数指标体系 具体而言,乡村碳中和发展指数选取能够反映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所需关注的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进行刻画, 由4个一级指标及其以下的9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构成(图表 5) 乡村碳中和现状 乡村碳中和现状指标参考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目录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等方法学 文献,对各省乡村当年居民生活、农业生产、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汇量进行核算,按照产生 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类型和形成碳汇的生态系统类型进行分类,对各省乡村当年的净排放量进行估算,从体量 和结构两方面描绘各省乡村碳中和的现状。碳排放现状指标包括乡村居民生活用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农业生 产用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农、林、牧、渔业),种植业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各主要作物的化肥使用、焚烧秸 秆、作物残留物、稻田排放),畜牧业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各主要牲畜的肠道发酵、粪便管理)四个三级指 标;碳汇则包括森林、草地碳汇和农田土壤碳汇两个三级指标。 iii 8,9,10,11 乡村减排固碳资源禀赋 乡村减排固碳资源禀赋指标反映的是各省乡村空间范围内可贡献于碳中和目标的资源禀赋,包括乡村空间范围 内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潜力和森林生态系统未来的碳汇潜力,为相关投资活动和政策规划提供决策的依据。其 中,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指标使用近期通用的技术参数、风速、光照、下垫面、农业生物质资源等公共数据, 考虑耕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经济性等前提,估算了乡村风、光和生物质能发电潜力; 12,13,14,15,16,17 生态系 统碳汇潜力按照2016-2050全国森林经营规划估算了2050年的预计森林碳汇潜力。 iv 乡村民生发展现状 乡村民生发展现状指标旨在刻画当前各省乡村居民生活发展的条件、状况以及各省乡村在全国粮食安全这一民 生发展支柱 中的地位。通过乡村气候行动最大程度地促进民生发展是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关键。这一指标通 过乡村人均生活用电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人口高中及以上学历比例和省级粮食自给程度四个三 级指标反映各省乡村的能源消费现状、社会经济现状、粮食生产地位,为各相关方在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工作 中更好地识别当地发展需求、制定转型战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效益再分配提供参考。 乡村创新投资环境 乡村创新投资环境指标是刻画各省当前与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相关的创新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指标。考虑到科技 创新和相关投资对乡村碳中和公平转型的关键作用,该指标参考国际学术研究和政策文献中有关环境创新和投 资环境的决定因素的讨论, 18,19 通过人均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以及综合考虑各省新建企业数量、吸引外来投 iii 乡村空间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还包括非农业生产排放、农村生活废弃物排放、农村交通排放、农用地氮淋溶等;生 态系统碳 汇 还包括湿地、冻土等生态系统的碳汇。综合考虑当前数据和方法论的可得性,指数工具暂未对以上几项进行估算。指标描述 的森林、草地、农田采取第九次全国森林清查、国土三调中的相应定义。考虑到这些土地类型在城市的分布较少,相关指数暂 均以森林、草地、农田的总面积和最佳可得的有关系数估算。森林碳汇主要参考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按照 生物量碳储量的变化计算;草地、农田土壤碳汇参考Fang et al., 2018进行估算。 iv 乡村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还包括小型水电、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开发形式也不只包括电力开发;此处按发电潜力计算的农村生 物质资源的开发利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