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资源分类
文档管理
收藏夹
最新动态
登陆
注册
关闭
返回
下载
相似
相似资源: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水泥生产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和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体系研究(执行摘要)-12页.pdf
中银国际:政策推动+盈利模式完善,迎接大储放量元年.pdf
中原证券:锂电池销量环比回落,短期谨慎关注.pdf
中泰证券:沿海动力煤价支撑仍强,焦煤需求旺季即将到来.pdf
中信建投:七月社会总用电量维持高增,水力发电量环比改善.pdf
中国上市公司碳中和信息披露质量报告(2020-2022)--西北工业大学.pdf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3).pdf
中国海外煤电投资建设风险预警研究报告——印度尼西亚国别研究-绿色和平.pdf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建材应用现状评估报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pdf
招商证券:工具行业锂电化+智能化趋势下,中国制造从幕后走向台前.pdf
浙商证券:盘古智能-风机润滑系统行业龙头,布局液压变桨引领国产替代.pdf
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协同的空气质量改善战略研究报告--北京大学.pdf
引领城市空中出租车变革(英) Volocopter 2019-6.pdf
徐伟:双碳目标下的热泵发展.pdf
信达证券:电力消费增速有所收窄,重磅电改政策有望落地.pdf
中国臭氧-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的中长期战略研究--北京大学.pdf
向人人享有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公正过渡-国际劳工组织.pdf
正当其时、适逢其势:2023中国基础设施REITs可持续发展行动调研报告-普华永道.pdf
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碳标签推广研究--浙江经济信息中心.pdf
文明的温度: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产业及文化遗产系统性影响评估(甘肃)--绿色和平.pdf
投资气候,投资增长-OECD.pdf
资源描述:
王 怡 保持绿色心态 一起为世界降温 Green Mindset, Cooling the World 2023年8月1日 地球“炎值”爆表 气候变化使人脆弱 干旱、洪水、粮食减产以及疾病死亡,世界各地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 越来越广泛,无人能置身事外。许多人被迫拖家带口地迁移到陌生处所,背井离乡、举目无亲。 所到之处,一定是他们的应许之地吗 亦或,指不定哪天,他们再次流离失所,踏上一条不归路 �� 今年入夏以来,北半球出现了极端的高 温天气。从阿拉伯半岛到北非、南欧,从乌兹 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到印度、泰国、越南,中 国、美国中西部和墨西哥北部,多地热浪翻 滚。2023年7月3-6日接连四天,全球平均气温 创下最高纪录。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US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有数据显示,2023年7月3 日的全球平均气温为17.01°C 62.62ºF,4日 和5日的平均温度达到17.18°C 62.92ºF, 6 日的这一数字更是攀升到17.23℃63.01ºF。 自1979年有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还从未 超过17℃。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发出警告, “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预计 会出现更多(高温)记录,这些影响将持续到 2024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引发的 热浪,全球为此已损失了数万亿美元。国际劳 工组织(ILO)预测,到2030年,极端高温将使 全球工作时间减少2以上,这相当于8000万 个全职工作岗位和2.4万亿美元的成本。 7月初以来,欧委会执行副主席蒂默曼斯 来华参加第四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 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访华, 美国气候特使约翰 - 克里(John Kerry)抵达 北京,百岁高龄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 也来到中国。这些大人物们冒着酷热炎蒸的 天气,不远万里聚集在一起,他们需要健康的 体格,更需要勇气和魄力,为增进民生福祉而 携手努力。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总是更容易被感知。然而,气候变化对社会系 统的慢性破坏有多严重气候危机直接和间 接产生的社会成本有多高迄今却难以精确 估算。 地球上的物种不断更迭,人类与疾病灾 难的斗争一刻不曾停休,使生命得以演化。人 类活动使地球变暖,极端天气的范围呈现扩 大化的态势,自然环境与社会生存环境变得 愈发脆弱,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损害程 度加重。 在形形色色的疾病中,“情绪中暑” (emotional heatstroke),即人体的体温 保持绿色心态,一起为世界降温 1 Green Mindset, Cooling the World 调节功能紊乱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近些年 成为一种高发病。医学工作者指出,尤其当气 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 80时,情绪中暑的患病率明显增加。长时 间暴露在高温、高湿或炎热环境中,人会变得 情绪不稳定、容易被激怒、思维紊乱、行为异 常,出现悲观绝望等抑郁症状,甚至引发猝 死,还会导致冲动性自杀。夏季天气炎热,动 物脾气也会变得暴躁,攻击性增强。传染病防 治专业机构再三提醒饲养宠物者,注意防范 犬类咬伤人。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通过一项研究揭示了气象条件与人类 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联。根据 (2002-2012)十年间近200万美国居民的随 机抽样数据,研究者们组织了大规模定量分 析。结果发现,(30 天内)月平均气温从25 °C- 30 °C 之间升高至30 °C时,心理健康状况恶 化的概率会增加 0.5(按美国人口总数进行 推断,在这个时期中,大约有近200万人心理 健康不佳);五年内,平均气温每升高1°C,心 理健康方面的患病率就会增加2;卡特里娜 飓风(Hurricane Katrina),增加了4的心 理疾病问题。气候变化产生的环境压力,威胁 人类心理健康。 还有研究表明,洪水事件造成的心理健 康问题很严重。2017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 士州北部流域农村地区发生严重洪灾六个月 后,当地的医学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大型调查 研究,有745名企业主参与。根据该样本群估 算,抑郁症患病率为17.0,洪水风险与洪 水灾害相关的财务因素对企业主的精神健 康影响非常大。英国约克大学2020年发表一 份研究论文,系统回顾了英国极端天气事件 发生后12个月内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些 遭受风暴或洪水破坏的英国人口的心理健 康状况较差。研究表明,遭受洪水影响的人 群中,焦虑症的患病率是19.8%,抑郁症为 21.35%,PTSD达到30.36%,如此之高甚至 超过了普通人群的终生患病率。即使在洪灾 发生多年后,受洪水影响的人群在大雨期间 仍感到焦虑。 为什么人类情绪容易受天气影响 比较 有代表性的理论是气象情绪效应,气象条件 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 理影响也非常明显。科学家还发现,人体血 清素与忧郁症有关系,血清素(即5-羟色 胺,大脑中的一种化学物质)与好心情和快 乐感觉有关,阴天的血清素水平低于晴天。 不利天气下,户外活动遇到障碍,影响人体 通过日照合成维生素D,室外锻炼与内啡肽 (一种改善情绪的激素)释放的水平也有联 系 。 上述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了人类暴露在 极端天气下使脆弱性增加,而这不仅仅是提 醒国家公共卫生机构要重视。社会服务方 面,更要增强防灾减灾的支持,规划和制定 系统解决方案应对气候风险,涉及社会资本 与基础设施、医疗教育领域的系统结合。 2 地球上的物种不断更迭,人类与疾病灾 难的斗争一刻不曾停休,使生命得以演化。人 类活动使地球变暖,极端天气的范围呈现扩 大化的态势,自然环境与社会生存环境变得 愈发脆弱,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损害程 度加重。 在形形色色的疾病中,“情绪中暑” (emotional heatstroke),即人体的体温 调节功能紊乱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近些年 成为一种高发病。医学工作者指出,尤其当气 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 80时,情绪中暑的患病率明显增加。长时 间暴露在高温、高湿或炎热环境中,人会变得 情绪不稳定、容易被激怒、思维紊乱、行为异 常,出现悲观绝望等抑郁症状,甚至引发猝 死,还会导致冲动性自杀。夏季天气炎热,动 物脾气也会变得暴躁,攻击性增强。传染病防 治专业机构再三提醒饲养宠物者,注意防范 犬类咬伤人。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通过一项研究揭示了气象条件与人类 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联。根据 (2002-2012)十年间近200万美国居民的随 机抽样数据,研究者们组织了大规模定量分 析。结果发现,(30 天内)月平均气温从25 °C- 30 °C 之间升高至30 °C时,心理健康状况恶 化的概率会增加 0.5(按美国人口总数进行 推断,在这个时期中,大约有近200万人心理 健康不佳);五年内,平均气温每升高1°C,心 理健康方面的患病率就会增加2;卡特里娜 飓风(Hurricane Katrina),增加了4的心 理疾病问题。气候变化产生的环境压力,威胁 人类心理健康。 还有研究表明,洪水事件造成的心理健 康问题很严重。2017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 士州北部流域农村地区发生严重洪灾六个月 后,当地的医学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大型调查 研究,有745名企业主参与。根据该样本群估 算,抑郁症患病率为17.0,洪水风险与洪 水灾害相关的财务因素对企业主的精神健 康影响非常大。英国约克大学2020年发表一 份研究论文,系统回顾了英国极端天气事件 发生后12个月内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些 遭受风暴或洪水破坏的英国人口的心理健 康状况较差。研究表明,遭受洪水影响的人 群中,焦虑症的患病率是19.8%,抑郁症为 21.35%,PTSD达到30.36%,如此之高甚至 超过了普通人群的终生患病率。即使在洪灾 发生多年后,受洪水影响的人群在大雨期间 仍感到焦虑。 为什么人类情绪容易受天气影响 比较 有代表性的理论是气象情绪效应,气象条件 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 理影响也非常明显。科学家还发现,人体血 清素与忧郁症有关系,血清素(即5-羟色 胺,大脑中的一种化学物质)与好心情和快 乐感觉有关,阴天的血清素水平低于晴天。 不利天气下,户外活动遇到障碍,影响人体 通过日照合成维生素D,室外锻炼与内啡肽 (一种改善情绪的激素)释放的水平也有联 系 。 上述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了人类暴露在 极端天气下使脆弱性增加,而这不仅仅是提 醒国家公共卫生机构要重视。社会服务方 面,更要增强防灾减灾的支持,规划和制定 系统解决方案应对气候风险,涉及社会资本 与基础设施、医疗教育领域的系统结合。 保持绿色心态,一起为世界降温 3 Green Mindset, Cooling the World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米兰·昆德拉 气候变化扰乱人类社会系统,不容小觑。 如果无法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不仅是造成 个体的身体伤害和心理创伤,还会引发“集体 焦虑”、群体性精神疾病以及大规模的社会动 荡。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体系的负担, 因此会大幅度增加,严重影响社会基础设施 的正常功能,各国的社会治理能力将面临前 所未有的“大考”。 地缘政治环境恶化,很多经济活动被迫 中断,失业、贫困和不平等加剧。当人们身处 前途未卜的“乌卡”时代(VUCA是volatility、 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的缩 写),坏心情和恐惧无孔不入。家庭和社群关 系变得紧张,内卷的怒火无处安放,暴力、报 复等伤害行为的数量明显上升。人们本就极 度缺乏安全感,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一再削弱 人们的幸福感。多重压力叠加之下,人与人之 间的敌意感受更为强烈。“社会气候变化”,成 为加剧区域冲突的一个新推手,随时“引爆” 社会不满情绪,致使矛盾升级,破坏社会秩 序。 气候-健康问题对社会的杀伤力,迄今为 止,各国尚未投入足够的政策关注。政治家和 决策者,更多还在纠结于眼前的利益争斗和 摩擦。2021-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 感知调查显示,“气候行动失败”被列为未来 十年内的最大风险。 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服务,是国家治 理的基本职责,公共管理者把人民的幸福安 康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当人类不幸一点 一点地蔓延到疆域之外,远超出正常的安全 感和道德感所能承受的代价,相互关心⸺责 无旁贷 地球上的物种不断更迭,人类与疾病灾 难的斗争一刻不曾停休,使生命得以演化。人 类活动使地球变暖,极端天气的范围呈现扩 大化的态势,自然环境与社会生存环境变得 愈发脆弱,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损害程 度加重。 在形形色色的疾病中,“情绪中暑” (emotional heatstroke),即人体的体温 调节功能紊乱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近些年 成为一种高发病。医学工作者指出,尤其当气 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 80时,情绪中暑的患病率明显增加。长时 间暴露在高温、高湿或炎热环境中,人会变得 情绪不稳定、容易被激怒、思维紊乱、行为异 常,出现悲观绝望等抑郁症状,甚至引发猝 死,还会导致冲动性自杀。夏季天气炎热,动 物脾气也会变得暴躁,攻击性增强。传染病防 治专业机构再三提醒饲养宠物者,注意防范 犬类咬伤人。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通过一项研究揭示了气象条件与人类 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联。根据 (2002-2012)十年间近200万美国居民的随 机抽样数据,研究者们组织了大规模定量分 析。结果发现,(30 天内)月平均气温从25 °C- 30 °C 之间升高至30 °C时,心理健康状况恶 化的概率会增加 0.5(按美国人口总数进行 推断,在这个时期中,大约有近200万人心理 健康不佳);五年内,平均气温每升高1°C,心 理健康方面的患病率就会增加2;卡特里娜 飓风(Hurricane Katrina),增加了4的心 理疾病问题。气候变化产生的环境压力,威胁 人类心理健康。 还有研究表明,洪水事件造成的心理健 康问题很严重。2017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 士州北部流域农村地区发生严重洪灾六个月 后,当地的医学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大型调查 研究,有745名企业主参与。根据该样本群估 算,抑郁症患病率为17.0,洪水风险与洪 水灾害相关的财务因素对企业主的精神健 康影响非常大。英国约克大学2020年发表一 份研究论文,系统回顾了英国极端天气事件 发生后12个月内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些 遭受风暴或洪水破坏的英国人口的心理健 康状况较差。研究表明,遭受洪水影响的人 群中,焦虑症的患病率是19.8%,抑郁症为 21.35%,PTSD达到30.36%,如此之高甚至 超过了普通人群的终生患病率。即使在洪灾 发生多年后,受洪水影响的人群在大雨期间 仍感到焦虑。 为什么人类情绪容易受天气影响 比较 有代表性的理论是气象情绪效应,气象条件 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 理影响也非常明显。科学家还发现,人体血 清素与忧郁症有关系,血清素(即5-羟色 胺,大脑中的一种化学物质)与好心情和快 乐感觉有关,阴天的血清素水平低于晴天。 不利天气下,户外活动遇到障碍,影响人体 通过日照合成维生素D,室外锻炼与内啡肽 (一种改善情绪的激素)释放的水平也有联 系 。 上述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了人类暴露在 极端天气下使脆弱性增加,而这不仅仅是提 醒国家公共卫生机构要重视。社会服务方 面,更要增强防灾减灾的支持,规划和制定 系统解决方案应对气候风险,涉及社会资本 与基础设施、医疗教育领域的系统结合。 气候合作,行动务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 次缔约方会议COP28,11月30日-12月12 日在阿联酋举行。本次谈判议程,将聚焦四 大议题,包括加速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解决 气候融资问题、关注生命和生计以及确保包 容性。目前来看,气候行动的南北分歧仍然 较大,如何调动资源、投入多少资金的争执 不休。 我的看法,作为提高效率的优先选项 气候政策与行动方案中值得重视以下几个 着力点。由此,各方开辟可行的新途径,促成 互惠互利的多边协定。 1、金融风险监管政策及相关标准制定 中,组织间、政府间、公私部门之间均应加强 气候信息共享 ,增强市场透明度, 确保金融 稳定 ,适应不断扩大的气候投资需求。 目前,欧央行、英格兰银行、美联储、日 本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及这些主要经济体的 金融监管机构,均已开展了各自的气候压力 测试。大家都认同,气候变化是金融风险的 一大来源,必须制定或使用微观审慎工具加 强金融机构的气候风险管理,各国能力方面 都存在不足,应对气候挑战有较多棘手问 题,比如如何对气候风险进行计量、估值, 如何运用资本框架管控风险,等等。 气候风险并非只发生在传统地理边界 之内,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很容易扩散至全 球范围。面对相互关联的全球危机,以往证 明行之有效的金融管理范式、许多惯常的行 为方式变得无所适从。在关乎人类未来的事 情上,在关乎千万百姓的生计面前,各方需要 重建认知,改进“反馈循环”,共同分担责任。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于2021年牵头制定应 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路线图,明确四项重 点工作,即信息披露、数据缺口、脆弱性分析 和监管要求。 气候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先决条件在于 信息披露。如果人们对气候风险的信息知之 甚少,主观上就不大可能采取行动进行预防。 气候信息共享,扩大合作,包括风险敞口数 据、碳资产、压力测试方法、情景分析的经验 教训、应急协同等多方面。各方做好信息分 享,探索最佳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成效,最 终有利于维护局部及整体的金融稳定。 2、气候技术相关的企业合作发展“气候 共同基金”,应当受到鼓励,推动科学发展,激 发全球创新。 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后果,危及全人类,科 学技术是人类战胜灾难的有力武器,人工智 能(AI)、机器人、无人机、物联网、清洁能源、 智慧农业等方面的技术进步,都有益于缓和 气候风险,预防和解决气候问题。为此,人们 彼此之间需要摒弃旧日宿怨,打破常规共同 合作加快推进全球创新。国际技术合作和科 学创新,不应越来越多被政治因素干扰,才能 使科学技术惠及贫困和弱势群体。 4 各国的科技企业和投资者,以独立身份 和资金渠道,支持全球应对气候风险,既是谋 求长期回报,也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合作发 展“气候共同基金”的投资者,可以来自不同 国家的企业及商业领袖个人,还可以包括国 际银行组织、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和慈善资本 等机构。在市场配置资产的过程中,“气候共 同基金”与专业机构、行业组织和社会伙伴扩 大合作,为决策者提供气候技术路线指引,参 与适合本地情况的规则和标准制定,真正能 够推动碳减排落到实处。例如高效的废物和 排水系统、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节 能建筑和照明技术等。 全球的企业界日益重视实现“环境、社会 及治理”(ESG)目标,确保公司行为经得起未 来考验,立足长远而不被短期效益、不被股东 个体左右。尽管如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的许多企业,仍然搞不清楚投资气候变化的 效益,也担心投资风险过高。扩大私人气候融 资,需要政策引导,提供激励措施帮助企业走 “高端路线”、高技能生产力之路,并向价值链 上游移动(国际劳工组织,2014)。 3、发达国家Global North与发展中国 家Global South,开展气候变化教育的广泛 交流,扩大全球人才和技能供给,为实施气候 项目做好能力建设。 气候活动,影响全球所有职业,影响国家 经济结构的调整。气候问题不仅仅是环保的 事情,气候变化具有复杂性,涉及跨学科的知 识和技术,包括气候科学、经济学、社会学、 公共政策、国际政治及新闻传播等诸多专业 领域。增进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 大家充分了解气候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理解气候变化谈判的具体难度。确凿的研究 支撑,有助于减少政策失败,向目标迈进。 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政策落地,往往需要 凝聚社会共识,获得公民和社区的大力支持。 对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包括中国在内很多 国家,仍然存在广泛的认知局限,因而缺乏参 与意愿和行动力。从中小学教育、职业技能教 育与培训,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的相关学习,在 社区内提供环境变化与心理健康的服务,增 进城市间的国际交流。培养新一代要有更开 阔的视野,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共同推 动绿色发展和产业有序转型,加入到气候行 动的队列中来。 人类文明演进,唯有从过往经历中不断 反思纠偏,才能走好未来之路。我们每一个 人,都需要绿色心态,为改善气候变化的环境 做出努力。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 次缔约方会议COP28,11月30日-12月12 日在阿联酋举行。本次谈判议程,将聚焦四 大议题,包括加速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解决 气候融资问题、关注生命和生计以及确保包 容性。目前来看,气候行动的南北分歧仍然 较大,如何调动资源、投入多少资金的争执 不休。 我的看法,作为提高效率的优先选项 气候政策与行动方案中值得重视以下几个 着力点。由此,各方开辟可行的新途径,促成 互惠互利的多边协定。 1、金融风险监管政策及相关标准制定 中,组织间、政府间、公私部门之间均应加强 气候信息共享 ,增强市场透明度, 确保金融 稳定 ,适应不断扩大的气候投资需求。 目前,欧央行、英格兰银行、美联储、日 本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及这些主要经济体的 金融监管机构,均已开展了各自的气候压力 测试。大家都认同,气候变化是金融风险的 一大来源,必须制定或使用微观审慎工具加 强金融机构的气候风险管理,各国能力方面 都存在不足,应对气候挑战有较多棘手问 题,比如如何对气候风险进行计量、估值, 如何运用资本框架管控风险,等等。 气候风险并非只发生在传统地理边界 之内,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很容易扩散至全 球范围。面对相互关联的全球危机,以往证 明行之有效的金融管理范式、许多惯常的行 为方式变得无所适从。在关乎人类未来的事 情上,在关乎千万百姓的生计面前,各方需要 重建认知,改进“反馈循环”,共同分担责任。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于2021年牵头制定应 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路线图,明确四项重 点工作,即信息披露、数据缺口、脆弱性分析 和监管要求。 气候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先决条件在于 信息披露。如果人们对气候风险的信息知之 甚少,主观上就不大可能采取行动进行预防。 气候信息共享,扩大合作,包括风险敞口数 据、碳资产、压力测试方法、情景分析的经验 教训、应急协同等多方面。各方做好信息分 享,探索最佳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成效,最 终有利于维护局部及整体的金融稳定。 2、气候技术相关的企业合作发展“气候 共同基金”,应当受到鼓励,推动科学发展,激 发全球创新。 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后果,危及全人类,科 学技术是人类战胜灾难的有力武器,人工智 能(AI)、机器人、无人机、物联网、清洁能源、 智慧农业等方面的技术进步,都有益于缓和 气候风险,预防和解决气候问题。为此,人们 彼此之间需要摒弃旧日宿怨,打破常规共同 合作加快推进全球创新。国际技术合作和科 学创新,不应越来越多被政治因素干扰,才能 使科学技术惠及贫困和弱势群体。 保持绿色心态,一起为世界降温 5 Green Mindset, Cooling the World 各国的科技企业和投资者,以独立身份 和资金渠道,支持全球应对气候风险,既是谋 求长期回报,也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合作发 展“气候共同基金”的投资者,可以来自不同 国家的企业及商业领袖个人,还可以包括国 际银行组织、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和慈善资本 等机构。在市场配置资产的过程中,“气候共 同基金”与专业机构、行业组织和社会伙伴扩 大合作,为决策者提供气候技术路线指引,参 与适合本地情况的规则和标准制定,真正能 够推动碳减排落到实处。例如高效的废物和 排水系统、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节 能建筑和照明技术等。 全球的企业界日益重视实现“环境、社会 及治理”(ESG)目标,确保公司行为经得起未 来考验,立足长远而不被短期效益、不被股东 个体左右。尽管如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的许多企业,仍然搞不清楚投资气候变化的 效益,也担心投资风险过高。扩大私人气候融 资,需要政策引导,提供激励措施帮助企业走 “高端路线”、高技能生产力之路,并向价值链 上游移动(国际劳工组织,2014)。 3、发达国家Global North与发展中国 家Global South,开展气候变化教育的广泛 交流,扩大全球人才和技能供给,为实施气候 项目做好能力建设。 气候活动,影响全球所有职业,影响国家 经济结构的调整。气候问题不仅仅是环保的 事情,气候变化具有复杂性,涉及跨学科的知 识和技术,包括气候科学、经济学、社会学、 公共政策、国际政治及新闻传播等诸多专业 领域。增进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 大家充分了解气候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理解气候变化谈判的具体难度。确凿的研究 支撑,有助于减少政策失败,向目标迈进。 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政策落地,往往需要 凝聚社会共识,获得公民和社区的大力支持。 对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包括中国在内很多 国家,仍然存在广泛的认知局限,因而缺乏参 与意愿和行动力。从中小学教育、职业技能教 育与培训,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的相关学习,在 社区内提供环境变化与心理健康的服务,增 进城市间的国际交流。培养新一代要有更开 阔的视野,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共同推 动绿色发展和产业有序转型,加入到气候行 动的队列中来。 人类文明演进,唯有从过往经历中不断 反思纠偏,才能走好未来之路。我们每一个 人,都需要绿色心态,为改善气候变化的环境 做出努力。
点击查看更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