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书书书 第 21 卷 第 3 期 2021 年 5 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1 No.3 May 2021 DOI 10.12120/bjutskxb202103001 中国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及主要途径 胡鞍钢 1, 2, 3 1. 清华大学 国情研究院 , 北京 100084; 2. 清华大学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 , 北京 100084; 3. 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 北京 100084 摘 要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 2030 年前碳达峰 、2060 年前碳中和目标 , 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 , 进而零 排放 , 成为雄心勃勃的 “中国方案 ”与路线图 。在阐释中国减排承诺及意义的基础上 , 认为应对全球气 候变化既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大挑战 , 也是实现绿色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最大机遇 ; 中国要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核心目标 , 须建立倒逼机制 , 分为四个十年阶段 、八个五年 规划 , 逐步推动绿色改革绿色创新 ; 进而明确提出了 20 个方面的主要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 , 即控制 能源消耗总量及增速约束性目标 、大幅度提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大幅度消减煤炭生产 量和消费量 , 等等 , 以形成 “政策合力 ”“协同效应 ”, 在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有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绿色转型 , 并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重中之重 。 关键词 中国高质量发展 ; 全球气候变化 ; 减排承诺 ; 倒逼机制 ; 碳达峰 ; 碳中和 ; 绿色工业革命 中图分类号 F120; F2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 -0398 2021 03 -0001 -15 收稿日期 2021-01-11 基金项目 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国家高端智库专项项目 20155010298 ; 清华大学 “文科 ”双高专 项项目 53120600119 作者简介 胡鞍钢 1953 , 男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博士 生导师 。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气候变化时代 , 成为人类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非传统安全挑战 。中国作为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 也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最大挑战 , 但同时也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绿色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大机遇 。对 此 , 习近平主席明确向世界表态 中国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 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脚踏实地落实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 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 和目标 , 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 1] 。 一 、中国减排承诺与意义 2020 年 9 月 22 日 ,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 , 中国将提高国家 自主贡献力度 ,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 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 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了后疫情时代推动世界经济绿色复苏的设想 , 各国要树 立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 , 推动 疫情后世界经济 “绿色复苏 ”, 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 2] 。 1 2021 年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这是中国首次提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 ,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由于中国是世 界最大的碳排放国 , 占世界能源碳排放总量比重的 28. 8 ① , 对全球碳达峰与碳中和具有至关重要 的作用 。正如能源转型委员会 ETC 在 中国 2050一个全面实现现代化国家的零碳图景 报 告所言 , 无论对于整个世界 、还是对于中国自身而言 , 中国探索到 21 世纪中叶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战 略路径意义重大 ② 。 一 从相对减排目标到绝对减排目标 2009 年 9 月 , 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时首次提出中国 2020 年相对 减排目标 , 即争取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45, 非化石能 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5左右 , 森林面积比 2005 年增加 4 000 万公顷 , 森林蓄积量比 2005 年增加 13 亿立方米 ,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同时 , 他也指出 , 我国是 发展中国家 , 不可能承担超出我国能力或发展水平的绝对量化减排指标 [ 3]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 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的首批缔约国 , 并为达成 京都议 定书 巴黎协定 及其实施细则作出重要贡献 。 2014 年 11 月和 2015 年 9 月 , 习近平主席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两次发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 联合声明 , 宣布了中美两国各自 2020 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根据这些声明 , 2015 年 11 月 ,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OP21 的首脑峰会上 , 代表拥有 14 亿人口的中国 阐述了对巴黎气候大会的期待以及对于全球治理的看法 。中国第二次提出 2030 年相对减排行动 目标 , 即二氧化碳排放 2030 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0 ~65,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 , 森林蓄积量比 2005 年增 加 45 亿立方米左右 ③ 。印度在 COP21 巴黎气候协议上承诺 , 到 2030 年将碳排放量在 2005 年的基 础上降低 33 ~35, 明显低于中国的相对减排承诺 。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 , 应对气候变化是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 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 , 而是我们自 己要做 。 2017 年 , 周大地 、何建坤 、齐晔等研究明确提出 , 中国完全可以做到超额和提前完成 “十三五 ” 规划的 GDP 能耗下降和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标 。预计至 2020 年 , 中国能源强度可以比 2005 年下降约 50, 甚至更高 , 在 2025 年前实现碳排放峰值 [ 4] 17-18 。这为决策者提出的新目标提 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报告 , 若全球气温升温不超过 1. 5 ℃, 那么在 2050 年左右 , 全球就要达到碳中和 ; 若不超过 2 ℃, 则 2070 年全球要达到碳中和 。这成为全球实现 碳中和目标的时间点 , 所剩时间只有 30 ~50 年 。为此 , 发达国家在碳排放已持续下降的过程中 , 均 选择了 2050 年的时间点 , 而中国在尚未达到碳排放高峰的情况下 , 做出 2060 年前达到碳中和的政 治承诺 。 政治承诺见之于国家治理实践 。到 2019 年 , 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15 年 和 2005 年分别下降约 18. 2和 48. 1, 已超过了中国对国际社会承诺的 2020 年下降 40 ~45 的目标 , 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 也明显优于同期印度碳强度下降 20。此外 , 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 2005 年的 7. 4 提高到 2019 年的 15. 3; 可再生能源总 2 ① ② ③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20, http ∥www. bp. com/statisticalreview。 The Energy Transitions Commission, China 2050 A Fully Developed Rich Zero-Carbon Economy, https ∥www. energy-transitions. org/publications/china-2050-a-fully-developed-rich-zero-carbon-economy。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中国国家自主贡献 , 2015 年 11 月 18 日 , http ∥www. scio. gov. cn。 胡鞍钢 中国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及主要途径 第 3 期 消费量占世界比重从 2005 年的 2. 3上升至 2019 年的 22. 9, 已经超过美国比重 20. 1 ① ; 森 林面积比 2005 年增加了 4500 万公顷 , 森林蓄积量也增加了 51 亿立方米 。当今人类社会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共识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 , 应对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 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 转型的大方向 , 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 , 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 。为此 , 中国 带头于 2020 年 9 月第三次提出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 、2060 年前碳中和目标 。 2020 年 12 月 12 日 , 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的新目标 , 到 2030 年 , 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 ,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 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 , 森林蓄积量将比 2005 年增加 60 亿立方米 , 风电 、太阳能发电总装机 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 [ 1] 。这是世界上最为雄心勃勃的 “2030 中国减排目标 ”, 将带动全球减 排提前达峰 , 并发动空前未有的全球性绿色能源革命 , 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世 界 2050 年零碳排放目标 , 发挥全球领导作用 。 二 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的国际背景 第一 ,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 , 极大促进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 共识和重大行动 。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人类社会构成重大威胁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2018 年 10 月报告认为 , 为了避免极端危害 , 世界必须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 1. 5 ℃以内 。 只有全球都在 21 世纪中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 才能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 化框架公约 UNFCCC 秘书处 2019 年 9 月报告 , 目前 , 全球已有 60 个国家承诺到 2050 年甚至更 早实现零碳排放 。 第二 , 欧盟带头宣布绝对减排目标 。2020 年 9 月 16 日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 盟情咨文 , 公布欧盟的减排目标 2030 年 , 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 1990 年至少减少 55, 到 2050 年 , 欧洲将成为世界第一个 “碳中和 ”的大陆 。欧盟从 1990 年之后碳排放持续减少 , 累计减少 23. 3 ① 。 第三 , 中国提出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之后 , 日本 、英国 、加拿大 、韩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到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政治承诺 。日本承诺 , 将此前 2050 年目标从排放量减少 80 改为实 现碳中和 。英国提出 , 在 2045 年实现净零排放 , 2050 年实现碳中和 。加拿大政府也明确提出 , 要 在 2050 年实现碳中和 。除美国 、印度之外 , 世界主要经济体和碳排放大国相继做出减少碳排放的 承诺 。但是 , 中国不同于西方及日本发达国家 , 还处在碳排放上升阶段 ; 在 20082018 年期间 , 经 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碳排放年均增速为 - 1. 1, 中国则为 2. 6, 是世界增速 1. 1 的 2. 36 倍 ① 。 三 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意义 2020 年 12 月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是 2021 年八项重点任务 之一 , 成为中国加快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元年 , 但是也仅给中国留下 40 年的时间 。这是党中央具有 极其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 , 如同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改革开放 时代 , 以人民福祉为中心开启绿色低碳无碳时代 。 第一 , 碳达峰 、碳中和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 , 然后 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 , 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 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 展实现脱钩 , 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所谓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 一般指 一年 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 , 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 , 实现 二氧化碳 “净零排放 ”。碳达峰与碳中和紧密相连 ,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 , 达峰时间的早晚和 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长和实现的难度 [ 5] 。 3 ①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20, http ∥www. bp. com/statisticalreview。 2021 年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二 , 碳达峰 、碳中和是一场极其广泛深刻的绿色工业革命 。2012 年 , 笔者将碳达峰及经济发 展与碳排放实现彻底脱钩 , 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基本特征之一 , 即不同于前三次工业革命 经济增长碳排放增长的基本特征 , 实质上是从黑色工业革命转向绿色工业革命 , 从不可持续的黑色 发展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① [ 6] 。 第三 , 中国成为绿色工业革命的发动者 、创新者 。客观地讲 , 欧盟等发达国家在第四次工业革 命中先行一步 , 中国则是后来者居上 , 要继续完成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任务 , 即 到 2035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 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 与此同 时 , 要率先创新绿色工业化 、绿色现代化 , 即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 降 ,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 美丽中国建设基本实现 ” ② 。绿色现代化本质是不同于黑色高碳要素的传 统现代化 , 而是创新绿色要素 特别是绿色能源 、绿色技术要素 , 加速实现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 济 , 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标 , 构筑低能耗 、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 , 进而实现零碳 经济目标 , 或者通过碳汇实现碳中和的绿色经济发展体系 。 中国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通过分 四个十年专项行动计划 、八个五年规划落实并实现碳中和目标 , 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 绿色贡献 。 二 、中国实现碳达峰的发展机遇与多重挑战 一 创造经济多方面的发展机遇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是有利于实现碳排放达峰 , 创造多方面的发展机遇 。一是尽管中国总 人口规模居世界首位 , 但是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 。中国从 2019 年的 14. 00 亿人上升至 2030 年的 14. 63 亿人 , 年均增速为 0. 4, 明显低于 19912019 年 0. 7的增速 , 而且未来一段时期还将进入 零增长阶段 , 年均增速小于 0. 2, 也将带动总人口能源消费等增速下降 。二是中国经济增速明显 下降 , 进入中高速阶段 。20192030 年 , 中国年均增速在 5 以上 , 明显低于 19912019 年的 9. 5增速 , 也直接带动能源消费增速下降 。三是中国人均 GDP 从 2019 年的 16 117 国际元 2017 年价格 上升至 2030 年的 25 270 国际元 , 相对美国人均 GDP 水平从 25. 8提高至 35. 8, 接近中 等发达国家水平 , 并在应对气候变化 、实现碳达峰的能力明显提高 。四是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国内储 蓄率 、国内资本形成总额占 GDP 比重最高的国家 , 在绿色能源 、绿色交通 、绿色建筑 、绿色基础设 施 、低碳经济等方面有强大的投资能力和国内市场规模 。五是中国研究与开发强度不断提高 , 从 2019 年的 2. 33上升至 2030 年的 2. 8以上 , 预计研发总支出将从 5 250 亿国际元上升至 10 895 亿国际元 , 居世界首位 ; 并且有效地开发各类绿色技术 , 其中国际发明专利 PCT 申请量将翻一番 以上 , 建成世界最大的国内绿色技术市场 [ 7] 。这是中国能够在 2030 年前碳达峰的基本条件 , 加之 由于能源效率大幅度提高 , 随之有可能出现能源消费总量下降 。 二 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 中国在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条件下实现碳达峰目标 ,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 。 第一 , 全球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或后工业化国家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 BP 2020 世界能源统计 提供的数据 , 美国于 2007 年达到能源消费高峰 , 同年达到碳排放高峰 , 4 ① ② 笔者认为 ,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目标 , 就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 “脱钩 ”, 甚至能够使得碳排放出现 下降 , 最终得以尽早实现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 2 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2020 年 10 月 29 日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 胡鞍钢 中国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及主要途径 第 3 期 到 2019 年下降 15. 6; 欧盟于 2006 年达到能源消费高峰 , 同年达到碳排放高峰 , 到 2019 年下降 22. 4。这是典型的 “双达峰 ”“双下降 ”模式 。而中国则不同 , 到 2019 年能源消费 、碳排放比 2006 年 分别提高了 69. 7和 47. 2, 仍处在 “双上升 ”阶段 , 而且上升的时间越长 、峰值就越高 、付出的代 价就越大 。因此 , 中国尽早能源消费与碳排放 “双达峰 ”“双下降 ”成为最重要的发展目标 。 第二 , 中国与欧美国家处在不同的发展水平阶段 。2006 年 , 欧盟碳达峰时 , 占世界碳排放比 重为 14. 8 , 人均 GDP PPP, 2017 年价格 为 38 822 国际元 ; 2007 年 , 美国碳达峰时 , 占世界碳 排放比重为 22. 8 , 人均 GDP PPP 为 55 917 国际元 ; 而中国到 2030 年 , 人均 GDP 才能达到 25 270 国际元 , 大低于欧盟美国碳达峰时的人均 GDP 水平 , 分别相当于欧盟 2006 年 和美国 2007 年 的 65. 1 和 45. 2。因此 , 中国绿色发展创新需要在人均 GDP 相对低的水平下实现碳 达峰 。 第三 , 中国与欧美国家处在不同的经济增速阶段 。若以世界 GDP 国际元 增速 20092019 年为 3. 5 为相对标准 , 欧盟国家属于低速型 20092019 年为 1. 6 , 美国为中低速 2009 2019 年为 2. 3 , 而中国为高速 20092019 年为 7. 7 , 却已经进入中高速 小于 7 阶段 。 从客观上讲 , 中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需要绿色能源创新 , 可再生能源增长明显 高于经济增速 。20082018 年期间 , 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年均增速高达 33. 4, 创下了世界纪录 , 相当于 GDP 年均增速 8. 0 的 4. 18 倍 。因此 , 中国需要在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 加速发展绿色 能源并成为重中之重 。这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 也是实现碳达峰的最重要的举措 , 更是成为对 绿色能源减税 、免税 、碳交易的重要依据 。 第四 , 中国与欧美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类型 。2006 年 , 欧盟碳达峰时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 重为 63. 7; 2007 年 , 美国碳达峰时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73. 9。一方面 , 中国服务业增 加值占 GDP 比重从 2019 年的 53. 9上升至 2030 年的 62左右 , 低于欧盟和美国 ; 另一方面 , 即使 到 2035 年 , 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才能达到 65 左右 。2006 年 , 欧盟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为 15. 8; 2007 年 , 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12. 7。而 2019 年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高达 27. 2, 到 2030 年仍在 22 左右 , 对能源消费需求量大 、比重高 ; 另外 , 2017 年 , 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总量比重的 65. 6, 明显高于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的 33. 1 2017 年数 据 , 相当于全国单位 GDP 能耗的 2 倍 2017 年为 1. 98 倍 。这既反映了中国工业与制造业生产 结构比重高 , 也反映了工业与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高 , 因此也成为全国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 。 第五 , 中国与欧美具有不同的单位 GDP 能耗水平 。2014 年 , 中国 GDP 相当于欧盟的 2. 43 倍 , 相当于美国的 1. 61 倍 。尽管未来一段时期 , 中国与欧美之间单位 GDP 能耗是趋同的 , 但还是要高 于欧美 。这主要反映了中国与欧美在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方面的差距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 第六 , 中国与欧美具有不同的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以化石能源为主 , 2019 年高达 85 左右 , 其 中煤炭消费比重占 58, 石油消费比重占 19; 而美国和欧盟煤炭消费比重仅为 12 和 11。 因此 , 中国加速从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转向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结构 。根据能源转型委员 会报告 , 到 2050 年 , 一次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 , 其中化石燃料需求降幅超过 90, 风能 、太阳 能和生物质能将成为主要能源 , 风能 、太阳能比重将达到 75 ① 。 第七 , 中国碳排放总量明显超过欧美 。2019 年 , 中国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比重高达 28. 8, 美国的比重为 14. 5, 欧盟的比重为 9. 7; 中国相当于美国欧盟合计比重 24. 2 的 1. 20 倍 。 由于中国碳排放存量太高 2019 年能源碳排放量高达 98 亿吨碳当量 , 实现碳排放下降乃至零排 放 , 总量基数大 、技术难度高 、所剩时间紧 仅有 30 ~40 年 , 并没有现成的减排模式 , 除非创新减 5 ① The Energy Transitions Commission, China 2050 A Fully Developed Rich Zero-Carbon Economy, https ∥www. energy-transitions. org/publications/china-2050-a-fully-developed-rich-zero-carbon-economy。 2021 年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排新模式 。 由此可知 , 中国实现 2030 年碳达峰极具挑战性 , 是在比发达国家人均 GDP 低得多 、尚未基本 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达到这一目标 , 又是在 “四化同步 ”背景下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只有实现了 碳达峰目标 , 才能够实现碳中和 ; 而实现前者目标的时间越早 , 就越有利于实现后者目标 。为此 , 中国政府制定了能源安全新战略 , 即推动能源消费革命 , 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 ; 推动能源供给革 命 , 建立多元供应体系 ; 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 带动产业升级 ; 推动能源体制革命 , 打通能源发展快 车道 ① 。 三 、中国实现碳达峰的倒逼机制与绿色工业革命 一 倒逼机制 以 2030 年前碳达峰为中期目标 , 2060 年前碳中和为最终目标 从现在起到 2060 年的 40 年 , 中国的减排是机遇大于挑战 , 更有能力将最大的挑战转化为最大 的机遇 。根据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碳达峰 、碳中和 “两步走 ”的战略设想 , 带头发动前所未有的第四 次绿色工业革命 , 成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者 、领先者 、贡献者 。 这是一个必须充分利用和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 又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目标导向倒逼机 制 [ 8] 。我国以 2030 年前碳达峰为中期目标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最终目标 , 既是硬约束目标 , 又是阶段性目标 , 由此分解后提出的各阶段约束性目标和指标主要体现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20212030 年 核心目标为碳达峰 , 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 。到 2030 年 , 我国 GDP 的二氧化碳强度比 2005 年下降 65 ~70, 年均下降率 4. 5 ~5. 0; 2030 年 , 非化石能源 电力占总电量 50,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 25 左右 ; 单位能耗二氧化碳强度年下降 率由当前 1. 2上升到约 2. 0 [ 8] ; 同时 , 从高碳能源 煤炭消费为主 转向低碳能源 煤炭消费比 重明显下降 、从高碳产业 钢铁 、建材 、有色金属 、石化等为主 转向低碳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 业 ② 、从高碳经济 碳排放占世界比重高于 GDP PPP 占世界比重 ③ 转向低碳经济 碳排放占世 界比重低于 GDP PPP 占世界比重 、从高碳社会转向低碳社会 。 第二阶段 20312040 年 核心目标为碳排放大幅度下降 。我国基本实现低碳产业经济社会 体系 。 第三阶段 20412050 年 主要产业特别是能源碳排放降至趋于零 。周大地 、何建坤等预测 , 中国可以在 2050 年前提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高峰 [ 4] 17-18 。能源转型委员会报告预测 , 中国到 2050 年的能耗总量为 22 亿吨标煤 , 比 2016 年水平低近 30; 发电量从目前的 7 万亿千瓦时增加到 2050 年的 15 万亿千瓦时左右 , 可以实现零排放 ; 其中工业直接电气化占 52, 建筑直接电气化占 21, 交通直接电气化占 9, 制氢和合成氨用电占 18 ④ 。这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绿色工业革命 。 第四阶段 2051 -2060 年 实现碳中和目标 , 基本建成零碳产业 、零碳经济 、零碳社会 、零碳 国家 。 因而 , 我国要实现减排承诺与目标 , 至少分为四个十年阶段 , 需要八个五年规划 , 分别实现碳达 峰 、减碳 、碳中和的约束性指标 , 可逐步分解到地方落实到各地 , 从生产方落实到各部门 、产业 、行 6 ① ② ③ 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 白皮书 , 2020 年 12 月 21 日 , http ∥www. scio. gov. cn。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节能环保 、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 、高端装备 、新能源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 。到 2020 年 , 该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5左右 。 2019 年 , 我国碳排放量占世界比重 28. 8, GDP PPP, 2017 年 占世界比重 17. 3。世界银行 WDI 数据 库 , https ∥data. worldbank. org/indicator/NY. GDP. MKTP. PP. KD locations CN-1W。 The Energy Transitions Commission, China 2050 A Fully Developed Rich Zero-Carbon Economy, https ∥www. energy-transitions. org/publications/china-2050-a-fully-developed-rich-zero-carbon-economy。 胡鞍钢 中国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及主要途径 第 3 期 业 、大中型企业等 , 从需求方落实到消费者 。 二 绿色工业革命 , 以碳中和为导向 , 各行业面临着持久的重大考验 笔者认为 ,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 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本质上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工业化革命 , 是 21 世纪绿色能源革命的大势所趋 , 就需要一场持续的绿色改革 , 势必会触动并影响能源密集型 产业行业部门的短期利益 ,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去探索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 , 解决过河的桥或船 的问题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 , 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我们的 任务是过河 , 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 。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 , 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不解决方 法问题 , 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 [ 9] 我国要实现达峰减排的目标 , 这就需要以碳中和这一宏大的远景目标作为导向 , 各个行业都按 照这个总目标设计分目标 , 实行绿色改革 、绿色发展 、绿色创新 、绿色工业革命 。因为只有变革 , 才 有出路 , 所以这对全国每个行业地区来说 , 都是一场必须面对的持久战的重大考验 。 实际上 , 中国具有发展绿色能源的新优势 。一是中国具有发展绿色能源的丰富资源 , 特别是绿 色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 。我国青海已经建成了 2 个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了 10 万千瓦的绿色 能源基础 , 其中青海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 1 500 万千瓦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 治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 1 000 万千瓦 , 通过特高压直接输送到中部地区 。青海清洁能源发 电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 84. 0, 处于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同时 , 青海有可用于新能源开发 的未利用荒漠土地约 10 万平方公里 , 可开发光伏电站达 5. 6 亿千瓦 。又如 , 我国水电资源极其丰 富的云南 , 2019 年南方电网及云南电网水能利用率超过 99, 创下世界最高记录 ① 。二是中国发 展绿色能源未来有巨大的潜力 , 根据能源转型委员会报告 , 中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面积占国土 面积的三分之二 , 只要投入不到 1 的土地面积来提供所需的 25 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 , 而中国 的风能资源估计可达 34 亿千瓦陆上装机和 5 亿千瓦海上装机 , 已超过了所需的容量 ② 。三是中国 可通过绿色改革 , 建立世界最大规模的统一竞争的全国性绿色电力市场 。四是中国已经是世界最 大本国居民专利申请国 , 国际专利 PCT 申请国 , 为绝色能源 、绿色技术等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技术 支撑 , 并分享给全世界 。 中国承诺世界实现碳中和的宏大目标已经获得国际能源界的首肯 。能源转型委员会报告专门 指出 , 中国实现零碳经济目标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考虑到中国的高储蓄率和投资率 , 中国有实现该目标所需的投资能力 , 并且对 2050 年中国人均 GDP 的影响也将是非常有限的 ; 同 时 , 追求到 2050 年实现零碳排放将刺激投资和创新 , 从而进一步加速零碳发展 , 这不仅不会阻碍中 国到 2050 年实现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 , 还将大幅改善地方空气质量 , 并为中国在多个行业的技术 领先地位创造巨大机遇 ② 。这充分表明 , 中国将成为 21 世纪上半叶绿色能源革命 、绿色工业革命 、 绿色现代化的创新者和引领者 , 并为世界绿色能源革命 、绿色工业革命做出巨大贡献 。 四 、中国实现碳达峰的主要途径与政策建议 政策取向是以目标为导向 , 换言之 , 就是目标决定了政策方向和选择 。为此 , 本文根据 “中国 2030 年前碳达峰核心目标 ”, 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 的明确要求 , 提出实现具体的目标指标以及主要途径和政策建议 , 使其既具有务实性 、可行性 , 又具 7 ① ② 南方电网提前两个月全面完成清洁能源消纳任务 预计全年全网水能利用率超过 99, 南方电网报 , 2019 年 11 月 18 日 。 The Energy Transitions Commission, China 2050 A Fully Developed Rich Zero-Carbon Economy, https ∥www. energy-transitions. org/publications/china-2050-a-fully-developed-rich-zero-carbon-economy。 2021 年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有连续性 、继承性 。 一 明确提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约束性目标 总体而言 , 人类社会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条件是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长率 。2019 年 ,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达到 48. 6 亿吨标准煤 ; 到 2030 年 ,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需要控制在 55 ~60 亿吨标煤之间的高峰 , 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为 1. 0 ~2. 0 之间 ; 2030 年之后 , 一次能源消 费总量进入高峰平台及持续下降期 ① ; 到 2050 年 , 可控制在 55 亿吨标煤之内 [ 4] 15 。我国控制能源 消费总量唯一的途径就是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 。 二 大幅度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能源绿色化对碳排放强度及总量下降具有最重要的作用 。它既可以作为能源发展的重中之 重 , 也作为约束性指标 。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 2019 年的 15. 3 提高到 2030 年 25左右 , 比原定 20的目标增加 5 个百分点 , 到 2035 年可提高至 30以上 ; 若加上天然气消费 , 清洁能源比重可从 2019 年的 23. 4 提高至 2030 年 45 以上 。我国水能 、风能 、太阳能发电装机 容量占世界比重 2019 年已经分别达到 30. 1、28. 4和 30. 9, 且 20082018 年期间 , 年均增速 分别为 6. 5 世界平均增速为 2. 5 , 102. 6 46. 7 和 39. 5 19. 1 ② ; 风电 、太阳能发电 总装机容量从 2019 年 4. 1 亿千瓦提高至 2030 年的 12 亿千瓦以上 , 相当于 2019 年的 3 倍 , 年均增 速在 10以上 。2019 年 , 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达 96, 光伏发电利用率达 98, 主要流域水能利 用率达 96 ③ , 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形成了中国绿色能源的巨大优势 。 笔者认为 , 由于它们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和市场规模性 , 我国可实行减或全免所得税 , 为此需 要从几个方面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 。一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极其丰富的风能 、光能 、水能资源 。 例如 , 尽管我国境内淡水资源占世界总量比重仅有 6. 7 ④ , 但是水电装机容量占世界比重已高达 30. 1, 其开发利用率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4. 49 倍 。二是随着技术进步 , 我国应不断降低能源 价格 , 使能源用户直接受益 。三是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