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预见 2023 Foresight 2023 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2023 年度特别报告 FORESIGHT FORESIGHT 2023 2022年,中国经历了 “ 完美风暴” 2022年,全世界仍然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之下,突然爆发 的乌克兰冲突带来了石油危机以来最大的经济冲击。2018 年就开始的通货膨胀不仅没有放缓,反而由于中美贸易争 端、全球物流中断和一些国家放松疫情管控后的需求暴增 而愈演愈烈。能源价格飚升和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进一步 推动了物价上涨,触发了对中国商品的更多需求。而在中国 国内,2022年初的疫情反复让国内需求放缓。 与此同时,全球变暖危机进一步加剧。2022年夏天的极端气 候现象造成了很多破坏,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 无法幸免于难。上述种种颠覆性事件汇聚到了一起形成了一 场“完美风暴”,让中国经济的韧性承受重压,也引发了大量 讨论。 “动态清零”政策无疑打断了很多正常的经济活动,消费受 到的冲击尤其明显。然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表现得非常坚 韧2022年中国的出口继续高速增长。虽然在下半年有所放 缓,但前11个月较去年同期增长了9。鉴于2021年本身的出 口增长已经很快,因此2022年的中国出口成绩特别突出。与 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较为平稳。这 为将来的复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不过,前路依然充满荆 棘。 2022年底,中国终于改变了疫情管制政策,并且将重新向世 界敞开大门。这一系列举措立刻振奋了市场情绪。中国的复 苏很可能提振2023年全球的经济增长前景。考虑到中国即 将出现的大量新冠感染人数,情况可能在2023年的最初几个 月里变得更具挑战,此后才会好转。这和其他亚洲经济体在 放松疫情管制后遇到的最初情况类似。 2023年将会是波动复苏的一年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将继续走弱,中国的复苏将无法依赖 外部需求。2022年第三、第四季度中国的增长快速放缓就是 很明显的预示。2022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3年的 全球增长预测调低至2.7。最近,他们所描绘的前景更为悲 观,认为全球增长率低于2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主要原因是 乌克兰冲突持续,欧洲和美国经济同步放缓,甚至可能进入 衰退。我们也观察到中国的出口在2022年前9个月保持强劲 同比增长,但进入10月份后就开始转弱,11月的同比增长仅 为8.8;这一现象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 能源危机正在给全球和中国的供应链带来结构性改变。能 源危机首先重创了欧洲,接着扩散到了全世界。因此为了减 少高油价、气价和电价的影响,应对可能出现燃料供应中 断,很多能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到了美洲、中东和亚洲。 我们看到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的合成氨、化工原 料、玻璃、某些金属原料和建筑材料的出口增加。2023年 初,中国的工业商品出口可能在世界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一切都将取决于欧洲的制造业是否能应对进一步恶化的能 源危机。2022年至2023年的冬天在某些程度上来说可能是 2021年初冬的重演,中国灵活和完整的产业链将再一次支 持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复苏。这一局面可能会有利于中国的反 弹,前提是中国自己的制造业没有被新冠拖垮。2023年上半 年的唯一确定性是不确定性仍将继续。 从中期来看,中国坚韧的基本面给经济复苏创造了巨大的空 间。鉴于出口增速已经放缓,房地产市场的复元仍需时日, 消费必须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重新增长的强大引擎。在新冠管 控措施放松后,原先受影响最大的一些行业有望最快反弹, 例如服务业、食品、餐饮、零售、旅游和娱乐业等。中国有14 亿人口,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这让中国成为全球最 大的消费市场,也是最有潜力的市场。 增加可支配收入是充分释放消费潜在需求的关键。基础设 施投资、建筑业和房地产等传统增长引擎陷入低迷,只有更 高的生产效率才能创造新的收入。因此,中国经济必须提高 质量才能创造价值,只靠盲目追求规模和数量已经不再有 效。工业现代化将会赋能消费提升,它也将成为实现“共同 富裕”目标的关键抓手。2021年和2022年的出口大涨实际上 Preface 序言 已经在推动这一进程更多的出口收入为制造业的现代化提 供了资金支持。制造业已经贡献了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 之一在2022年1至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高于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的平均增速。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增 长更是高达24。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已经将工业现代化列为 核心目标之一。随着中国制造业不断提升效率,持续推进降 碳转型,并且整合全亚洲资源协同发展,中国仍将拥有能服 务全球的强大制造业。 2023年挑战与机遇降低风险、绩效优化、 拥抱全球化、降碳转型与共同富裕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看到外部环境由于持续发生的“黑 天鹅” 与 “灰犀牛”事件而变得日益不稳定。企业和各种组织 常常被紧急事件和不确定性搞得措手不及。因此,必须针对 各类风险隐患提前做好应对计划,还要为政 策法规及 运营 方面的挑战妥善安排预案。这对于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来说 都是必答题。 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各国对高科技行业制高 点的争夺加剧,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面临越来越激烈 的竞争,面临市场被对手整合的威胁。因此,中国企业必须 加快降本增效,推进新品研发和新渠道拓展,制定清晰的全 球化战略。最后这一条对于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的企业尤 为重要。 由于中国国内的经济增长放缓,中国企业越来越需要从国际 市场上找到新的增长和利润来源。不少企业已经具备出海的 基本条件强大的创新力,出众的商业灵活性,卓越的产品 和服务,还有高超的生产效率。然而他们在一些关键领域仍 然存在短板,如全球消费者认可的品牌,跨国管理能力,整 合全球产业链网络的能力和各国市场上的接受度等等。在 2022年的财富500强企业中,有145家中国公司,然而只 有不到25家中国企业称得上是跨国公司。差距是巨大的,但 潜力也是无穷的。 戴璞 Denis Depoux 罗 兰贝格 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 欧盟即将从2023年开始试点“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其他国家也在酝 酿相似或不同的碳关税安排。作为向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出口 商品的主要国家,中国必须不断减少碳排放才能保住自己的 出口大国地位,维持这一增长引擎的强劲运转。中国公司也 需要加速自己的能源转型,启动降碳化进程,唯有如此才能 保持甚至加强自己的竞争力。 最后,无论是中国本土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需要关注“共同 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尽管有些评论家 认为这意味着更高的税收或是财富的重新分配,但事实并非 如此。我们认为它会通过另一个途径实现让更多人进入中 等收入阶层,做大国内市场。这并不是让财富重新分配,或 是让富人更富,而是让今天在中等收入偏下水平的大量民众 成为真正的中等收入群体。我们已经看到浙江等一些省份开 始了试点工作,包括让农民搬到城市郊区来提高他们的可支 配收入。对于大众消费品牌而言,这一新的趋势将成为最主 要的机遇。 2804 08 14 34 40 化工与材料 Chemicals Materials 能源 Energy 序言 Preface 汽车 Automotive 工业产品与服务 Industrial Products Services 数字化 Digital 消费品与零售 Consumer Goods Retail 交通运输与物流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文化娱乐与体育 Culture, Entertainment Sports 信息技术、高科技与互联网 Technology Internet Contents 目录 20 24 44 50 医药与健康服务 Pharma Healthcare 金融服务 Financial Services 房地产 Real Estate 政府与公共 Civil Economics 投资与并购 Investor Support / Mergers Acqusitions 企业运营与绩效提升 Operations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新一代制造体系 Next Generation Manufacturing 活力组织 Robust Organizations 可持续发展和气候行动 Sustainability Climate Action 智慧出行 Smart Mobility 56 62 68 72 76 82 88 92 96 100 8 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汽车 Automotive 对于全球汽车产业而言,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尽管受俄乌冲突、芯片短缺、锂价飙 升、自动驾驶资本降温等事件的影响,中国汽车行业仍呈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产业 生态的变革升级之速不减。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升、出口初具规模、本土智能技术推陈 出新、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和后市场新模式探索层出不穷,2022年诸多产业亮点 凸显。自主市场市占率、新能源车渗透率和整车出口规模的三个数据新高标志着本土汽 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印证了罗兰贝格汽车团队在2022年伊始提出的趋势研判。 迈入2023年,我们认为,尽管面临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国正在以不变的基本面和不 断转型的竞争力谱写一篇发展新故事。开放与共赢预计将成为2023年的经济发展新基 调,给予汽车产业极大的发展助力。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将在高质、创新、低碳方面做出更坚实的贡献。我们也预计,在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 将进一步提速智能电动化和商业模式革新之势,突破核心产业链技术创新,并深化全球 供应链体系中的中国影响力。 9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10 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趋势 01 趋势 03 趋势 02 全球供应链体系再平衡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全球政经环境不稳定因素愈发增多,在经历了2022 年日臻热烈的供应链安 全和回流思辨后,我们认为中国将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继续扮演 “ 新高地 “ 的重要角色,成为围绕新 能源与智能网联供应链的 “ 新中心“,各家车企和零部件也势必将以更多不同的形式深化中国供应链 布局。 总体而言,中国汽车供应链将在 2023 年呈现以下产业环境新特点 - 更稳健的市场端需求罗兰贝格第12 期汽车行业颠覆性数据探测调研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在 电动车与智能化接受度上再度领先全球。2023 年疫情政策的调整与经济复苏将贡献强劲的购车需 求拉力,消费者将对高价值的智能网联电动车表现出尤其强烈的兴趣。 - 更领先的供应链水平随着“新四化”系统部件的供应链结构已发生颠覆性变革,国内电池供应商 占据超过 50 的全球市场份额,全球下一波芯片产能转移将中国作为重要目的地之一;加之本土 玩家水平持续提升,中国产业集群优势效应将愈发凸显。 - 更深入的本土化要求无论是国内更稳定的营商环境对供应安全性的保障,还是国内消费者对用户 体验的极致追求,都在不断驱动主机厂构建本土化供应链,以更好、更快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由此可见,中国市场的短期重要性依旧长期战略性优势更是不言而喻。对于全球化车企和零部件企 业而言,如何再看待中国市场、再定位中国业务、再探讨布局平衡,将是贯穿 2023 年的持续主题。 自主品牌向上破局见成效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渗透及其纺锤形的市场结构催生了高端市场机会。自主品牌借势新能源汽车 的先发优势和技术突破,在品牌上不断跃升。诸多自主品牌推出全新豪华新能源品牌(如比亚迪“仰望”、 东风“猛士”等),并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生态体系打造、新物种产品推出等打破自主品牌“天花板”。 面向大众市场的新势力(如埃安、哪吒、零跑等)和传统品牌(如吉利、长安等)也在立稳市场的同时, 发扬文化自信,通过品牌的全球化塑造、科技化引领、内涵新锐化、外延生态化,积极探索品牌向上。 此外,自主品牌对本地人群的趋势洞察越发前瞻、精准,正逐步精准定位新高端、新人群,并加强精准 营销,提升营销效能。产品组合丰富、品牌内涵深化与品牌生态打造将使得车企间的竞争更为激烈, 预计 2023 年将是自主新能源品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年。 中国车企乘风出海再加速 在政经动荡、技术迭代、低碳加速、消费价值观演变等共同推动下,2023 年或将开启百年汽车产业的 新一轮全球化窗口期。我们观察到,2022 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成绩斐然,不仅实现了出口总量的突破, 更是达到了欧洲国家的中高端市场渗透。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产品的溢价认可和新服务模式在 欧洲市场的落地。比亚迪、领克、上汽、长安、蔚来、理想等十多个不同类型的中国品牌也纷纷发布了 欧洲市场规划,加速海外布局。我们认为,中国车企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先发能力优势和产品优 势,以及相对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将是中国品牌实现出海突破、品牌向上的关键。此外,国内领先自主 品牌车企在过去十余年积累的全球化运营的宝贵经验探索、新势力新品牌的用户运营与服务创新能 力等同样是中国品牌有望在海外市场持续突破并实现全球化经营的关键能力。预计 2023 年中国车企 和零部件企业出海将取得更高成就,更多的中国车企和零部件企业也将站上世界舞台。 11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趋势 06 趋势 04 趋势 05 商用车迎零碳物流新时代 能源革命的大趋势带来了新能源商用车的快速增长,也促使头部商用车产业链企业思考如何在零部件、 整车、购用管修换全生命旅程和物流生态中促进新能源产业及零碳物流的发展。目前,创新的商业模 式正成为行业头部玩家的新制胜法宝,并从围绕车的租赁 金融 后市场服务到围绕能源生态、物流 生态、碳资管全方位进行创新模式探索和“护城河”构建。同样地,能源企业、物流承运、场站、服务 商等生态玩家也积极入局,通过自建、投资、合作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共建零碳物流新时代。 与此同时,传统企业积极寻求核心零部件系统、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研发和转型,以期厚积薄发,长期 制胜新能源新时代。随着特斯拉 Semi 上市、奔驰推出 eActros Longhaul500km 续航等产品,全球 头部企业的积极布局将加速产品技术迭代升级。轻商领域还将涌现围绕滑板底盘的可灵活多变上装 的全新产品,基于技术驱动模式创新,出现如订阅式、TaaSTruck as a Service 等创新商业模式。 2023 年的新能源商用车将迎来新玩家的持续入局与老玩家的快步迭代,并通过新模式、新产品、新 机制以决胜新赛道。 用户运营价值新篇正开启 用户运营的概念已深入汽车全产业链,整车厂、供应商、服务商等都在用户运营的大概念之下探索属 于自身的定义和实施抓手有的将“用户运营”作为补充性的市场推广阵地,有的将其作为可直达的创 新销售渠道,有的将其作为可变现的用户资产沉淀基石,也有的将其作为必经的数据串联流程。 随着各企业积极布局用户运营相关的基本体系构建,用户基盘及活跃度已实现初步积累。面向2023年, 用户运营的聚焦重点将转向价值实现促进,在已有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厘清能力构建发展路径以及清 晰的效果考量指标,共同高效推进业务举措迭代,支撑用户运营价值实现。与此同时,为支撑价值提 升目标,用户运营从全面粗放化步入精益化阶段,对用户运营相关的组织协同能力及数字工具要求提 出挑战。用户运营体系构建的上半场围绕散点化运营举措推动理念变革,而下半场将聚焦精益化能力 构建和价值创造开启新篇。 全链路数字化转型再提速 车企在向用户型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产品的设计、生产、交付等全环节将更多考虑用户的需求,并体现 在研发流程管理、销量预测管理、订单管理、排产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全环节,方法、流程、 责任部门、协同部门、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等都会发生调整,更加体系化、智能化、全局化的数字化体 系部署能够全面打通车企端到端的全环节,实现用户需求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充分输入,能够根据用 户订单进行生产订单管理,且高效管理用户定制化车型需求的自动排产和供应链管理,在全面建立订 单到交付透明化和数据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主动分析和优化调整的能力,真正将数字化赋能全产 业链优化。2022 年,我们已经看到部分车企在该领域的实践,2023 年必将有更多车企探索出更适合 自身发展的解决方案。 12 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趋势 07 趋势 08 智能部件本地布局见新机 汽车产业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创新将决定其差异化程度和长期的利润增长空间,尤其是智能部件。 在新冠疫情、地缘摩擦等诸多不确定性风险以及国内供应商生产和研发能力逐步成熟的共同推动下, 国内领先的主机厂集团已经在积极寻找国产替代的解决方案,以保障供应、降低成本。对此,技术创 新和国产替代将成为汽车产业上游投资方向的重要考量因素。 本土安全的讨论不仅围绕部件供应,在日益严苛的监管要求下,数据安全及其合规治理将提上议程。 涉及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功能开发等业务的外商企业需提前准备。综上,我们认为,围绕智能部件、数 据、服务等本土化进程将持续加速,为积极应对快速迭代的中国市场需求,外商在中国所设实体的自 主决策权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财务投资和人事组织方面。 核心材料量价供需归理性 全球汽车芯片短缺预计于2023 年下半年开始逐步缓解,这得益于疫情等“黑天鹅”事件的缓解以及 半导体产能的加速恢复。芯片工业体系将呈现以下三大特点第一,不同芯片种类的短缺程度差异较 大,微控制单元 MCU 所需的传统制程计算芯片在 2023 年仍将出现较高程度的供不应求,并带来车 企相对保守的产量预期和配置搭载;第二,汽车半导体价值链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仍将长存在,产业 参与者须采取中长期的风险管理和规避措施;第三,国产化替代进程将持续加速,尤其是绝缘栅双极 型晶体管IGBT 等功率半导体、存储芯片以及片上系统 SoC 等领先制程的计算芯片。当前,已有不 少国产芯片厂进入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的认证流程中,甚至量产上车。 伴随 2022 年新能源汽车快速上量,锂电池材料呈现出供需失衡和价量齐升的产业挑战。由于2021 年受疫情抑制的需求恢复、供应端计划扩张产能并未如期等原因,全球电池材料的价格在 2022 年上 半年达到了创纪录高位,并在短期内因供需紧张仍维持在高位。我们认为尽管未来十年锂矿与镍 将维持“紧平衡”状态,但考虑到全球和国内主要电池材料企业的产能扩张计划提速,预计 2023 年的 供需紧张将得到一定缓解,供需关系和价格也将逐步回归理性。 对于产业参与者而言,在未来大环境高度不确定、汽车芯片和电池材料供需仍不匹配的趋势下,全面 做好供应链渗透、采取战略举措方能有效应对材料短缺。 13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趋势 09 趋势 10 自动驾驶商业落地新探索 面对当前自动驾驶功能搭载率和用户满意度仍存瓶颈的挑战,主机厂与供应商正在探索新的运营范 式以增强自动驾驶的用户接受度和体验,通过运营自动驾驶实现变现。我们相信 2023 年,自动驾驶 将以全新的“服务形态”出现在用户面前。为了解决“高频场景体验差”(如自动泊车等)以及“成熟 场景使用频率低”等痛点,不同车企根据自身技术、用户运营体系等核心资源与能力禀赋,探索多种范 式,将自动驾驶当作一种资产运营。例如,按照用户常用路线开通自动驾驶功能(而非传统的低 / 中 / 高版本),并提供订阅付费服务;在后台成立运营中心(人力 自动化),并基于此提供丰富的远程接 管场景(需有赖于政策的支持),将其融合在车企已经打造的庞大的用户运营体系中。与此同时,行业 内也在持续探讨保险配套措施,如部分主机厂推出“泊车险”并将其融合在用户服务包中进行销售。 已拥有保险牌照的特斯拉已经在美国以“主机厂 保险公司”的身份为用户提供自动驾驶套件和相关 运营服务,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车险价值链将会随着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而重新分布,主机厂也会 成为重要的投保人,险种及产品(如产品责任险等)也会逐步多样化。 后 市 场 孕 育“ 被 动 ”新 变 革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加速渗透叠加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国内汽车后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 独立后市场玩家。据统计,自2020 年以来,国内近 8万家独立后市场门店关停或转手,大部分为中小 规模门店,行业整合与淘汰进程加速。新能源车对传统维保服务需求显著下降,据罗兰贝格测算,相 对燃油车,纯电动车售后维保价值降低近 34,且带来全新电动部件与智能部件的维保挑战。玩家需 积极寻求合作转型或扩大业务范畴,如精细养护与钣喷等。国内二手车服务商同样面临挑战,基于广 泛门店网络的发展模式,需辅以精细化的运营升级,从而优化“收- 整 -售”的协同统筹,构筑更强的 竞争壁垒与优势。 与此同时,电池在涵盖租赁、补能、检测、复杂维修、回收再生等全生命周期的“运营”价值将迸发,围 绕与主机厂和电池供应商的不同合作模式,后市场将催生资产管理、三电维修中心等新的业务模 式,这对参与者在资金储备、精细化运营能力、属地化关系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14 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工业产品与服务 Industrial Products Services 2022年,面对疫情反复冲击和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中国制造业受到冲击。面对大浪 淘沙,中国很多制造业企业中强化自身的经营,克服了宏观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同时更 多的企业也在不断发掘新的发展机会,思考长期展方向,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 转型。展望2023,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同时数智化的发展 与赋能将成为推动转型的主要动力,实现中国制造企业在产品、服务、营销、成本等领 域竞争力的全面提升,重构未来竞争格局。我们相信,2023年“中国质造”价值链将逐 步形成,各大工业制造企业融通发展的新格局初现,成为中国经济增量场的中坚力量。 15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15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16 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趋势 01 趋势 02 下游终端行业需求结构转换,产品升级转型迫在眉睫 回首过去十年,基建投资、城市更新、消费电子等支柱行业肩负中国制造业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历史使 命,也铸就了中国企业世界级的制造能力和供应链。未来十年,应对气候变化和把握数智化变革机遇 将成为贯穿制造业发展的全新机遇,且由此衍生的新能源汽车、风光储装备、半导体等行业已成为制 造业新的发展极。纵观 2022 年全球工业市场,全球化大型工业集团当下无不抓紧气候变化和数智化 两大主题的发展契机,加快布局新的技术和产品,抢抓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从工程机械装备的电动化 升级,到船舶绿色化燃料的大规模商用;从高效工业节能电机产品工业热泵高温热泵技 术突破。预计2023 年工业产品将进入新一代电气化升级的加速迭代过程中,各大工业制造企业在新 产品新技术的布局将进一步提速。中国工业制造企业应提前谋划技术储备和产品升级,重点加码工业 装备中能源动力、传动执行、控制等领域中电气化、智能化和数字化产品的布局。 开启工业零部件产品模块化转型之路,提升系统化解决能力是升级之道 随着制造业供应链、制造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众多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管理能 力大幅提升,已经能够满足车规级或苹果供应链的产品采买要求。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也意识到产品 缺乏差异化、“增收不增利”的矛盾日益突出。罗兰贝格认为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工业产品的 复杂度和功能性大幅度提升,造成了技术研发和供应链管理难度呈现几何级提升。为了应对这一挑战, 下游终端企业逐步推动产品向技术平台化和硬件模块化方向发展从新能源汽车的三合一、六合一驱 动系统,再到机床加工的柔性产线。在新的行业趋势下,工业零部件企业通过系统设计研发、数字化 功能研发,供应链整合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加大模块化子系统开发能力,从低 阶的零部件供应商向高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趋势 03 产品即服务模式展露头角,“数字化”改造寻求后服务市场价值增量 工业装备的销售一方面受到工业投资的周期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供应 链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干扰了工业装备的采购决心,以新机销售的工业品企业未来将持续面对市场波 动的挑战。欧洲和日本的工业装备制造企业在数年前已经开始着手发力后服务市场,通过数字化改造 存量装备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寻求长生命周期内工业装备的价值增量。例如国际电梯企业已经开始 加速推动对中国市场存量电梯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发力获取维保市场份额;外资加工装备企业通 过对其售出的设备进行工厂级数字联网,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罗兰贝格认为 2023 年中国 工业装备企业应加入后服务市场竞争,加大数字化产品研发和存量设备升级,充分挖掘长生命周期内 装备产品的市场价值增量。 趋势 04 紧抓市场导向营销变革机遇,全面提升企业综合营销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风光储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客户名 单的变迁,更是客户采购行为和需求的升级。例如汽车行业采购流程繁复、耗时久、要求高,对流程性 行业研产供销及一体化统筹协调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而对于部分行业领军企业而言,过去的行业紧 俏 供 需 促 成 了 以 生 产 为 中 心 的 高 速 增 长 ,呈 现 出 明 显 的 向 内 发 展 趋 势 。然 而 ,在 行 业 结 构 及 供 需 变 革 下,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而以营销为牵引带动企业 的全面变革将成为构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 17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趋势 08 碳中和浪潮向产业链上游推进,企业构建体系化的可持续战略迫在眉睫 国家碳中和战略的稳步推进使得脱碳影响逐渐由终端向上游流程性行业延伸,供应链脱碳需求使得企 业构建体系化可持续战略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基于罗兰贝格行业观察,采用回收原料、研发高性能产品、 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品组合成为当前流程性行业脱碳的积极探索和领先实践。 趋势 05 趋势 06 趋势 07 国产化趋势叠加本地化供应需求双重利好中国本土制造企业蓬勃发展 一方面,中国本土终端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推动了汽车、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各环节供应商的国产化, 而该类企业天然更倾向于选择本土流程性行业供应商。另一方面,由于终端行业的降本压力、全球疫情 下的保供需求、贸易摩擦下的被动选择,使得外资零部件企业将提高本地供应占比提升到战略高度并 积极推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为国产流程性企业带来新机遇,但需注意的是,如何把握有限的机会窗口 期将成为未来竞争格局重构的核心考量。 全产品线作战企业面临内外资在低端和高端市场的双重挤压,亟待寻求破局方向 无论是基于企业自身规模化发展诉求还是国内供应链保障构建的战略考量,部分行业的领先企业以全 产品线作为发展策略,在过往发展历程中以此作为重要依托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当前的行业竞争形势下, 低端产品面临原料和生产的双重成本上涨压力,高端产品实力又与专业化企业或国际巨头存在显著差 距,全产品线作战企业面临两头受堵困境,亟待寻求破局方向。 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定位与价值清晰传递、运营优化降本左右企业变革成败 在当前的变革浪潮中,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成为战略突破转型的首要任务和关键路径,是坚持全产品组 合的多线作战还是精准发力定位中高端的专业玩家是企业需要思考的核心命题,且对于牵引企业研产 销一体化变革更具现实意义。伴随结构调整,企业对于战略定位和品牌价值的传递亦需提升到战略高度。 如何将企业的价值导向和产品特点向市场清晰传达,将成为企业变革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此外,运营 优化降本是流程性行业在面临竞争压力时不容忽视的永恒话题。 18 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趋势 09 趋势 10 海外市场重要性日益凸显,本土企业亟待寻求全球化制胜之路 一方面,在国内行业持续变革和激烈竞争的重压之下,为探索新的增长曲线,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 通过产品出口、海外原料布局、配套下游跟随建厂等方式谋求出海发展。另一方面,本土化企业经过长 期的内功积累,面对当前全球动荡经济形势,能够紧抓供应链重构机遇,快速切入全球大市场带来重要 窗口期。但如何制胜全球化竞争、需要构建怎样的配套支撑体系、如何构建关键能力是企业需要斟酌的 关键命题。 制造业企业需构建价值链、精益化、创新力三层次竞争力,以在转型大潮中生存与胜 出 优化价值链和产能布局,提升资源配置竞争力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首先要着眼价 值链优化布局,并通过上下游合作提升灵活性;同时,顺应区域局势优化产能布局,并重构供应链体系 提升多元化和安全性。 精益化提升运营竞争力,成为市场整合者或细分领域领跑者 中国制造业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仍有巨大 提升空间,随着行业加速优胜劣汰,主营业务竞争加剧,率先实现管理精益化的企业将整合市场、领跑行业。 以数字化为支撑,助力业务和运营升级当下,企业需首先通过“由点及面”的数字化优化提升运营效能;同时, 以数字化新产品研发、数字化营销和商业模式重塑新的能力;长期来看,制造业企业要与互联网企业结 合,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运营模式和云平台,进一步能力外化、带动行业升级。 需尽早谋划长期内在竞争力创新与人才 制造业企业需要尽快对研发体系及运作模式进行全面 升级,提升创新资源配置与转化效率;未来制造业所需的高级与复合技能人才已呈现短缺迹象,企业需 长线布局储备一支高效、应变、具备数字化技能的人才团队。 除利润率外,更关注净资产收益率 ROE 和业务组合管理相比过去的单一业务经营,制造业企业面对 未来是长期发展、多元业务、多变转型,资本的投入和退出管理变得更为重要;相比利润率,制造业企业 也需关注净资产收益率 ROE 和业务组合管理,以实现多层次的价值增长。 19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20 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化工与材料 Chemicals Materials 2023年,受益于国内稳经济政策逐步落地等因素,化工行业有望触底反弹;自主替代技 术持续推出、企业出海或迎来新一轮热点;传统企业在品牌传播与营销模式优化创新 方面渐渐普及,既拼“硬技术”、也比“软形象”。 21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21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22 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趋势 01 趋势 03 趋势 04 趋势 02 行业走势触底反弹,产业供需回暖向好 2022 年以来,通胀上行、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导致全球经济承受较大下行压力,国内疫情反复及地产等 行业下行因素对我国经济带来较大冲击;下游需求不振,致使化工产业景气度呈现低迷态势。 展望 2023 年,伴随美联储加息逐步放缓、国内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的加快落地,国内需求 有望整体复苏;尤其在化工领域,受益于国内对房地产等行业支持政策的出台,相关上游化工品与原 材料景气度有望回升。与此同时,受俄乌战争冲突影响,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深度影响当地化工企业 开工满产能力,这为我国化工企业进一步供应海外市场创造了较大空间。值得关注的是,来年全球经 济增长挑战重重,国际市场需求情况仍是影响我国化工产业持续回暖的不稳定因素。 外资筹谋搬迁扩产,中国仍是投资良港 受俄乌战争深刻影响,欧洲能源消费成本激增,部分化工企业谋求向海外搬迁产能。能源成本可控、 供应链配套齐全、本地消费可观成为其选址的重要标准;放眼全球,我国仍是外资企业的优先选择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企业突破部分卡脖子技术,外资企业过往依靠技术护城河、保持市场份额与盈利 能力的竞争模式受到影响,面对部分产品国产替代的挑战,大多外商选择快速扩大这些产品及其下游 的产能、参与充分市场竞争,凭借优异的技术、工艺与运营能力在尽可能长的周期下持续保持市场影 响力与占有率。例如,近年多家外商已经或规划在国内对己二腈下游尼龙 66 装置进行投资扩产。 展望 2023 年,化工固定资产扩表进程中,外商将通过转产和扩产、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也向全球 表明中国凭借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与配套,国际投资良港地位依旧稳固。 新能源投资热情高,优胜劣汰蓝海不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旺盛需求带动锂电池、原材料的大规模扩产浪潮,行业投资热情高涨,然而从 总体供需表现来看,新能源产能过剩警报或已拉响。以锂电池主要材料为例,到 2025 年磷酸铁锂、负 极材料、电解液溶剂、六氟磷酸锂等产品到 2025 年的规划总产能都将相当于当年预计需求的 1.5-4 倍不等。 展望 2023 年,产能过剩的来临或将市场的充分竞争推向顶峰,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将倒逼本土企业 持续提升工艺技术、生产效率与客户粘性。大浪淘沙,唯有具备优质产品性能、成本优势与核心客户 资源的供应商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国产替代进程持续,中企出海升级可期 近年来,逆全球化因素持续驱动国内化工企业打造产业自主技术核心竞争力,进口替代将成为未来化 工市场的主旋律。当前,中国化工企业正持续加速国产替代进程,积极推动领先技术自主研发、供应 链重塑、替代性产品筛选等。2022 年,多家本土企业推动己二腈项目建设投产,这标志着中国企对海 外己二腈技术的封锁及垄断的基本打破;另有本土聚乳酸项目正式进行环评公示则标志着国内企业 对丙交酯合成技术的掌握。更进一步来看,部分基础化工产业、已初步完成替代的产业以及我国固有 优势的产业正逐步寻求出海的机会可能,这些企业不满足于止步国内市场或通过贸易渠道触达海外客 户。 23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趋势 05 软实力重要性凸显,品牌营销渐成焦点 伴随国内化工企业技术研发与精益生产硬技能的提升,以品牌营销为代表的软实力提升也逐渐提上 日程。数字化时代下,由于信息获取的壁垒大幅降低,B端客户对服务体验、产品性能的要求也变的更高, 同时对优质解决方案体验的期待逐渐发展到整个生命周期。在此背景下,化工企业逐渐开展思考对原 有企业文化、品牌营销等软性实力是否服务当下的客户需求。化工行业的国际领先者通常重点关注品 牌价值传播,努力实现卓越的客户体验,他们将客户体验融入企业的思维模式中在战略层面从以产 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与解决方案为中心。 展望 2023,我国化工企业正逐步开启构建软实力的探索之路,除了持续优化技术研发及生产实力外, 深度优化品牌营销管理也将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护城河。 24 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能源 Energy 近 年动荡的全球能源局势与逐步深化的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正在深刻的改变着 中国能源行业的转型进程,很多能源企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二十大”报 告突出了“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坚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 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双碳战略和能源转型。因此对转型节奏的把握则成 为企业制胜未来的关键。 25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25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26 罗兰贝格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趋势 01 趋势 02 趋势 03 火电重回能源安全压舱石 整个火电行业在 21 年和 22 年经历了大面积亏损之后,未来在业绩增长方面仍然面临着显著的挑战, 例如发电装机利用率低、发电成本收入倒挂等问题,煤电行业整体盈利性承压,资产负债率保持高位。 上游煤电联营、中游提质增效、末端治理、清洁化改造,下游灵活改造、供热改造等,将成为煤电企业 冲出重围,回归压舱石的关键,其关键是实现“三大转变”。 第一大转变是实现火电从电量主体向容量主体的转变,即加强灵活性改造。我国以火电为主的电源结 构决定了未来电源灵活性的主体仍然需要从火电入手,这意味着机组的灵活性改造的深度和广度有 待进一步提高。灵活性改造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响应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变化,实现降低最小出力、快速 启 停 、快 速 升 降 负 荷 三 大 目 标 。 第二大转变是实现从高碳排放到低碳排放电源的转变,即加强超低排放改造。短期内火电厂将通过 持续提高煤电先进超低排放、节能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力度,采用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系统技 术,优化排放标准,降低度电煤耗水平等,持续降低机组的碳排放水平。 第三大转变是实现从单一供电到多能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