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资源分类
文档管理
收藏夹
最新动态
登陆
注册
关闭
返回
下载
相似
相似资源: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水泥生产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和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体系研究(执行摘要)-12页.pdf
中银国际:政策推动+盈利模式完善,迎接大储放量元年.pdf
中原证券:锂电池销量环比回落,短期谨慎关注.pdf
中泰证券:沿海动力煤价支撑仍强,焦煤需求旺季即将到来.pdf
中信建投:七月社会总用电量维持高增,水力发电量环比改善.pdf
中国上市公司碳中和信息披露质量报告(2020-2022)--西北工业大学.pdf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3).pdf
中国海外煤电投资建设风险预警研究报告——印度尼西亚国别研究-绿色和平.pdf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建材应用现状评估报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pdf
招商证券:工具行业锂电化+智能化趋势下,中国制造从幕后走向台前.pdf
浙商证券:盘古智能-风机润滑系统行业龙头,布局液压变桨引领国产替代.pdf
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协同的空气质量改善战略研究报告--北京大学.pdf
引领城市空中出租车变革(英) Volocopter 2019-6.pdf
徐伟:双碳目标下的热泵发展.pdf
信达证券:电力消费增速有所收窄,重磅电改政策有望落地.pdf
中国臭氧-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的中长期战略研究--北京大学.pdf
向人人享有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公正过渡-国际劳工组织.pdf
正当其时、适逢其势:2023中国基础设施REITs可持续发展行动调研报告-普华永道.pdf
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碳标签推广研究--浙江经济信息中心.pdf
文明的温度: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产业及文化遗产系统性影响评估(甘肃)--绿色和平.pdf
投资气候,投资增长-OECD.pdf
资源描述:
金融的生物多样性风险 成因与案例分析 蓝虹教授课题组 2022-11-7 中国人民 大学环境学院 支持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 开化县人民政府 野生生物保护学会( WCS) 目录 一、生物多样性危机 1 1.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 1 1.2 生物多样性减少情况 2 1.2.1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损坏 2 1.2.2 基因多样性面临的危机 . 10 1.2.3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减少和损坏 . 11 1.3 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来的损害 . 12 1.3.1 对人类生存条件的影响 . 12 1.3.2 对社会层面的冲击 13 1.3.3 对经济运行方面的影响 . 14 二、生物多样性危机给金融机构带来的物理风险 15 2.1 传导机制 . 15 2.2 金融的生物多样性物理风险分析 . 15 2.3 案例 16 2.3.1 墨西哥珊瑚礁保险 16 2.3.2 荷兰 17 2.3.3 法国 17 2.3.4 巴西 17 2.3.5 马来西亚 18 2.3.6 墨西哥 . 18 三、生物多样性危机给金融机构带来的转型风险 18 3.1 传导机制 . 18 3.2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 演进分析 . 19 3.2.1 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 19 3.2.2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法规体系 . 22 3.2.3 我国区域性生物多样性相关法律法规 . 31 3.3 案例分析 . 36 3.3.1 中国云南省绿孔雀案 36 3.3.2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银团贷款的萨哈林 2 号油气开发项目 . 39 3.3.3 巴克莱 银行冰岛水电大坝项目 . 43 3.3.4 巴西保卫亚马逊雨林行动 45 3.3.5 哥斯达黎加禁用损害蜜蜂农药案 . 46 3.3.6 芬兰非法猎狼案敦促芬 兰政府遵守欧盟生境指令 47 3.3.7 澳大利亚布尔加煤矿案 . 49 3.3.8 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公路案 50 3.3.9 菲律宾保护海洋哺乳动物案 51 3.3.10 印度亚洲狮案 . 52 四、管理金融生物多样性风险的国际经验 53 4.1 赤道原则框架 53 4.1.1 IFC 八项绩效标准及指南 . 54 4.1.2 EHS 指南 56 4.2 各个国际领先银行的良好实践 57 4.2.1 汇丰银行 57 4.2.2 渣打银行 59 五、总结与启示 . 60 附件 61 参考文献 . 75 后记 79 1 一、 生物多样性危机 1.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 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 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 过程的总和,由 遗传(基因)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 和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个层次 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 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生 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常用物种丰富度来表示。所谓物种丰富度是指一定面积内种的 总数目。到目前为止,已被描述和命名的生物种有 200 万种左右,但科学家对 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生物种的总数估计出入很大,由 500 万到 1 亿种。其中以昆 虫和微生物所占的比例最大。 基因多样 性 代表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每一个物种 包括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若干种群。各个种群由于突变、自然选择或其他原因, 往往在遗传上不同。因此,某些种群具有在另一些种群中没有的基因突变(等 位基因),或者在一个种群中很稀少的等位基因可能在另一个种群中出现很多。 这些遗传差别使得有机体能在局部环境中的特定条件下更加成功地繁殖和适应。 不仅同一个种的不同种群遗传特征有所不同,即存在种群之间的基因多样性; 在同一个种群之内也有基因多样性──在一个种群中某些个体常常具有基因突 变。这种种群之内的基因多样性就是进化材料。具 有较高基因多样性的种群, 可能有某些个体能忍受环境的不利改变,并把它们的基因传递给后代。环境的 加速改变,使得基因多样性的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基因多样性提供了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育种材料,使人们能够选育具有符合 人们要求的性状的个体和种群。 生态系统多样性 既存在于生态系统之间,也存在于一个生态系统之内。在 前一种情况下,在各地区不同背景中形成多样的生境,分布着不同的生态系统; 2 在后一种情况下,一个生态系统其群落由不同的种组成,它们的结构关系(包 括垂直和水平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中的关系,如捕食者 与被捕者、草食动物 与植物、寄生物与寄主等)多样,执行的功能不同,因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也不一样。总之,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 的中心;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 库,可以说每一个物种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载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 性的外在形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形式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2 生物多样性减少情况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不断破坏森林、草地、湿地和其他重要的生 态系统,导致生态环境退化,人类福祉也因此受到威胁。总体来说,人类已经 显著改变了地球 75的无冰地表,污染了大多数海洋并且导致 85的湿地丧失 , 这些改变和破坏直接干扰了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同层面的生物多样性损失 。 过去几十年间,陆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重要原因是土地用途的变化, 主要是原始自然栖息地被改造成农业用地;与此同时,人类在大量海域过度捕 捞。尽管目前气候变化并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重要原因,但是在未来 几十年,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会越来 越大,甚至成为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首要因 素。 根据 INCU 等机构的整理与统计,人类目前面临的生物多样性危机可从 物种 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三个层次的 来度量减少和损坏现状。 2019 年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物 种灭绝速度比过去 1000 万年的平均值高数十倍至数百倍,在地球上大约 800 万 个动植物物种中有多达 100 万个面临灭绝威胁,其中许多物种将在未来数十年 内消失。 1.2.1 物种多样性 的减少和损坏 从物种 分类 的角度看,生物大致可分为动物、植物 、细菌等域, 根据 IUCN 的红色名录数据看 , 10 年内受威胁物种(包括极度濒危、濒危和脆弱三类)从 2010 年的 10533 种,激增到 2022 年的 41459种,增长了近 3 倍。就物种数量而 言,植物类占比最大, 为 59。其次,受威胁数量比例超过 5的有两栖动物、 鱼类、昆虫和软体动物。 3 图 1 2022 年 IUCN 统计各类型物种受威胁数量占比 从濒危程度 角度看, 归类为 IUCN 脆弱、濒危和极度濒危三种类型的 数量如 下 图 2 20002022 年 IUCN 受威胁物种的数量 从图中数据可见,最近 10 年的 受威胁物种数量都在迅速上升, 并且可见自 2018年以后上升的速度在加快,显示了 2018年以来的物种多样性处境的相对恶 化,到了需要重视的程度。 哺乳动物 3 鸟类 3 爬行类 4 两栖动物 6 鱼类 9 昆虫类 6 软体动物 6 其他无脊椎动物 3 植物类 59 真菌和原生动物 1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极度濒危 濒危 脆弱 4 而从物种类型角度看,共可以分为 哺乳动物、 鸟类 、 爬行类 、 两栖动物 、 鱼类 、 昆虫类 、 软体动物 、 其他无脊椎动物 、 植物类 、 真菌和原生动物 共 10 类 。 ⚫ 哺乳动物 图 3 20002022 年 IUCN 统计 受威胁哺乳类动物数量 趋势 从图中可见,哺乳类动物受威胁的数量相对平稳,但是可见自 2008 年后的 大量的脆弱分类被重分类到濒危分类,而 2020 年后濒危和脆弱类也有明显上升 的趋势。 ⚫ 鸟类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极度濒危 哺乳动物 濒危 哺乳动物 脆弱 哺乳动物 5 图 4 20002022 年 IUCN 统计受威胁鸟类数量趋势 从图中可见,鸟类受威胁的数量从 2010 年后有较大增长, 20182019 年后 略有缓解。 ⚫ 爬行类 图 5 20002022 年 IUCN 统计受威胁爬行类动物数量趋势 从图中可见,爬行类受威胁的数量从 2008 年后有开始激增,不论是脆弱、 濒危还是极度濒危,数量都有加速上升的趋势。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极度濒危 鸟类 濒危 鸟类 脆弱 鸟类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极度濒危 爬行类 濒危 爬行类 脆弱 爬行类 6 ⚫ 两栖类 图 6 20002022 年 IUCN 统计受威胁两栖类动物数量趋势 从图中可见,两栖类受威胁的数量从 2004 年后跳跃,可能是因为统计的问 题。 然而从图中趋势可见, 不论是脆弱、濒危还是极度濒危,数量都有加速上 升的趋势。 ⚫ 鱼类 图 7 20002022 年 IUCN 统计受威胁鱼类数量趋势 从图中可见,两栖类受威胁的数量 在 2006 年、 2010 年和 2019 年都有加大 幅度的跃升,特别是 从 2019 年开始 有加速上升的趋势 。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极度濒危 两栖动物 濒危 两栖动物 脆弱 两栖动物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极度濒危 鱼类 濒危 鱼类 脆弱 鱼类 7 ⚫ 昆虫类 图 8 20002022 年 IUCN 统计受威胁昆虫类数量趋势 从图中可见,昆虫类的濒危和极度濒危数量从 2011 年开始呈现加速上升的 趋势。 ⚫ 软体动物 图 9 20002022 年 IUCN 统计受威胁软体动物类数量趋势 从图中可见,软体动物的濒危和极度濒危数量从 2010 年开始呈现加速上升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极度濒危 昆虫类 濒危 昆虫类 脆弱 昆虫类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极度濒危 软体动物 濒危 软体动物 脆弱 软体动物 8 的趋势。 ⚫ 其他无脊椎动物 图 10 20002022 年 IUCN 统计受威胁其他无脊椎动物数量趋势 从图中可见,其他无脊椎动物的濒危和极度濒危数量在 2008 年和 2014 年 都出现了跃升 ,而 2017 年后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 ⚫ 植物 图 11 20002022 年 IUCN 统计受威胁植物数量趋势 从图中可见,植物的濒危和极度濒危数量呈现不断加速上升的趋势, 2004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极度濒危 其他无脊椎动物 濒危 其他无脊椎动物 脆弱 其他无脊椎动物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极度濒危 植物类 濒危 植物类 脆弱 植物类 9 年 开始有加速的趋势,而 2019 年后上升 的速度变得更快,可见植被的破坏 是各 类物种中受威胁最严重的类型 。 ⚫ 真菌和原生动物 图 12 20002022 年 IUCN 统计受威胁 真菌和原生动物 数量趋势 从图中可见, 真菌和原生动物是最近 20年来 开始受到显著影响, 2002年开 始出现极度濒危 , 2015年也开始出现并濒危和脆弱种 。 特别是 2018年开始数量 激增,显示在目前的环境 变化中,真菌和原生动物开始面临生态脆弱性。 综上所述,各物种普遍都有加速上升的趋势,特别是 20082010、 20182019 两个 时间段,不同类型物种的受威胁特别是濒危数量开始有跳升和 更快的上升数量,说明 世界正在面临非常严峻的生物多样性危机中,而且 危机 有加速深化的风险,因此保护生态多样性变得刻不容缓。 此外,从 2022 年统计的 灭绝数量来说,占了 IUCN 统计数量 超过 5的 比例, 意味着物种多样性永久性丧失的威胁不容小觑 。特别是极度濒危数量占了 21, 如果不加快行动保护物种多样性,会有更多 物种永远消失在地球上,造成难以 估量的损失。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极度濒危 真菌和原生动物 濒危 真菌和原生动物 脆弱 真菌和原生动物 10 图 11 2022 年 IUCN 统计 所有物资 受威胁及灭绝数量占比 1.2.2 基因多样性面临的危机 种群层面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危机,不仅表现在全球 各类型生物的物种数量 的锐减,还表现在种群内 的基因多样性的损失,包括亚种 、变种 数量的减少 。 其中,导致基因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种群的个体数量的减少。 典型实例之一是野生虎的品种单一化。虎仅分布于亚洲,原本分化出 9 个 亚种华南虎、西伯利亚虎 (东北虎) 、孟加拉虎、东南亚虎、苏门答腊虎、巴 里虎、里海虎、爪哇虎和 新疆 湖。 而到了 20 世纪以后,由于栖息地的灾难性破 坏,老虎的 类型和数量在急剧减少,大量亚种灭绝或者野外灭绝。 目前据世界 自然基金会的统计, 这 9 个亚种 中,新疆虎、巴厘虎、 里海虎和爪哇虎共 4 个 亚种已经灭绝 。而剩下的 5个亚种中,数量最稀少的是华南虎, 20世纪 90年代 已经处于野外灭绝状态 。 华南虎目前有数百只 处在 人工 圈养 ,而且 大多是从近 亲繁殖而来,面临严重的基因 单一化 问题, 对虎群的整体健康非常不利。 如果 再不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将有越来越多的物种即便幸运存活也会面临 品种单 一化,被迫依赖近亲繁殖的无奈境地。 另外一个基因多样性损害的实例是 非洲野生咖啡 。近年来,人们发现非洲 肯尼亚野生咖啡的 13 个种群中,已经有 2 个消失, 3 个 受到严重威胁,只有 2 灭绝 EX 2 野外灭绝 EW 0 可能灭绝 CRPE 3 可能野外灭绝 CRPEW 0 极度濒危 21 濒危 37 脆弱 37 11 个种群处于正常状态。 又如英国的谷仓猫头鹰 、黎巴嫩雪松等动植物因为人类 的活动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其种群数量和 分布都大幅减少,物种变得单 一化。 而挪威生物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现 19952016 年 栖息在挪威斯瓦尔巴群 岛四个地区的北极熊基因多样性减少了 310,并且由于浮冰融化导致栖息地 四分五裂, 北极熊内种群基因交流受阻,近亲繁殖 退化 的风险 越来越大。 农作物中 的生物多样性 丧失 是非常显著的案例,这本身又与 农业科技的进 步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的 新型 高产品种 (包括水稻、小麦、 玉米等) 对本土原生品种 的过度替代和排挤,引发了 农作物基因多样性的迅速 丧失。 比如在 印尼 有 1500 个本地水稻品种因为 引入高产品种而消失 ,引入高产 品种本身并没有错,但是 人们 在引种的时候缺乏保护本土品种和野生品种的意 识,损失大量 本土品种也意味着大量无法估量价值的遗传信息可能遭到永久性 埋没 。 农作物中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另一个表现是, 人们在种植高产的新品种时, 大多数都是母系同源, 如孟加拉国有 62的 水稻品种、印尼有 74、 斯里兰卡有 75来自于 同一母系;美国近 75的 玉米都只有 6个 品种 ; 50的 小麦来自于 9个 品种。 因基因相似度过大而导致 病虫害的泛滥是反映农作物品种单一的 一个侧 面 ,比如 1970 年的 玉米病害、 1972 年 前苏联的小麦病害、 1984 年 的美国柑橘 溃烂病、 1991 年 的巴西柑桔溃烂病都反映了农作物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重性。 1.2.3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减少和损坏 目前,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标正在迅速下降 。总体而言, 75的地表显著改变; 66的海洋区域受到持续增加的累积影响;超过 85的湿地区域消失。 土地退化 正发生在所有土地覆盖、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以及所有国家。这导致生物多样 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丧失,原因包括森林、牧场和湿地的丧失 ;侵蚀的增加导 致净初级生产和作物产量的减少 ;破坏性野火的增加,有时由于外来入侵植物而 加剧 ;害虫和疾病的爆发增加,造成自然和作物动植物的损失 。 就湿地而言,估计有 75已经消失(已证实但不完整)。森林丧失的程度和 速度已确定,但森林内部的状况变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12 1.3 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来的损害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损失,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对人类带来不利影响。 生物多样性丧失已不单纯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经济、全球安全和道德伦理 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保护人类自己。生物多样性确保我们获得食物、纤 维、水、能源、药物和其他遗传物质,并且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减少污染、 授粉、管控洪涝和风暴潮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除此之外,大自然支撑着人类 健康的众多方面,并且在非物质层面帮助人类汲取灵感和知识、积累身心体验 并形成身份认同,而这些非物质层面的作用也是生活品质和文化完整性的核心 所在。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如果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必然会对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产生极大 的影响和危害。总结而言,生物多样性 丧失的影响和后果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3.1 对人类生存条件的影响 首先,对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影响看,最根源的问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平 衡受到冲击。生态系统是千万年以来地理、气候、生物交互作用而演化形成的 相对稳定、平衡的系统,在其中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作用,都与其他生物 和物种形成了稳定的生物链条,一旦其中的某一物种灭绝,将深刻地影响生态 系统的平衡,甚至直接引发生态系统的退化,而这更可能形成其他物种灭绝的 “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二 , 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受到冲击, 意味着人类生存所伴随或依 赖的群落 关系会受到破坏。无论是在农村或城市,长期以来已经在不同的聚居区形成不 同的群落关系。在农村地区,除了人类的种植业或畜牧业外还有自然存在的其 他物种群落,有些可能是对人类(或农业)有害的物种,有些是有益物种,还 有更多无害也无益的物种。这些不同的物种之间形成各类的竞争、共生或食物 链等关系,如果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损失,将导致部分物种过度繁殖或 消失,这将对农业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和破坏。城市地区也相似,但(相同气 候条件下)城市的生态系统比农村生态系统更单一,相对更脆弱,生物多样性 破坏可能会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 更恶劣,特别是维护城市植被的成本代价更高。 第三 ,即便是远离人们聚居区的生物多样性受损,也有可能对人类聚居区 的生存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 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损坏,可能会导致其上下游 13 的水质或者养殖业产生破坏 ;中国西北地区的植被退化会导致东部地区更容易 受到沙尘暴的侵袭 。 第四,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受损,会直接导致基因(遗传)多样性的损失, 同样对人类生存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基因(遗传)多样性代表生物种群之 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这些遗传差别使得有机体能在局部环境中的 特定条件下更加成功地繁殖和适应。基因多样性是进化材料,具有较高基因多 样性的种群,可能有某些个体能忍受环境的不利改变,并把它们的基因传递给 后代。当基因(遗传)多样性遭到损害时,整个生态系统通过进化抵抗不利环 境冲击的能力将会下降,可能造成生态系统韧性下降与基金多样性损害的相互 强化。并且,基因(遗传)多样性为人类的生 存提供不可忽视的价值,包括科 研、医药以及其他潜在的未知价值。 2019 年 5 月份的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杂 志上,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癌症演化中心( ACE)的一个研究团队发表论文称,绍 特以及其他鲸目动物,包括鲸、海豚和鼠海豚等,进化出了对抗癌症的高明手 段,例如一系列的肿瘤抑制基因 0F 1。 由于受到人类的持续威胁,这些动物的数量 以及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都在急剧下降,以至于科学家们正在眼睁睁地见证 渐渐失去研究这些巨型动物的机会。即使这些物种的数量恢复了,从大量物种 中收集基因数据也会面临不可逆的问题,如提取的样本代表性变得更差,失去 通过冗余的基因多样性理解种群结构的基础,近亲繁殖造成不可逆的物种退化 等。基因(遗传)多样性的大幅下降很可能会导致人类永久性丧失从中发现未 知价值的潜在可能性,这是一种风险未知的损失。 一旦损失了,人类可能永远 无法知道损失了什么。 第五,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受损,还会直接影响未来 食物来源和工农业资源。 生物多样性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纤维、木材、药材等多种工农业资 源和材料。随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上述资源和材料的供 应紧张,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1.3.2 对社会层面的冲击 从社会层面看, 生物多样性 还 为人类直接提供了美学价值,名山大川、自 1 资料来源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62715 14 然造化鬼斧神工,花鸟鱼虫,万物斑斓竞自由,构成了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 怡的自然美景,也激发了人类的文学甚至科学创作与发现。如果生物多样性丧 失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其带给人类的美学价值也将一并消失。 比如激发“两岸 猿声啼不住” 创作灵感 的白掌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已经被认定为野外灭绝, 事实上白掌长臂猿的最后目击记录为 1988 年,人们最后一次听到它鸣叫是在 2000 年。此后人们都没有 未再寻找到 它的踪迹,也没有找到进食或排泄的痕迹, 甚至没有听到鸣叫。 这些野外消失了的物种可能无法再像其在古代那样激发后 人的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1.3.3 对经 济运行方面的影响 从直觉上看,似乎生物多样性与社会经济没有直接联系。实际上,人类经 济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与生物多样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首先,生物多样性 损失,可通过上文所述对人类生存条件的冲击传导到经济损失,比如流域上游 的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并严重威胁下游的安全,直接影响下游的正常经济 活动,如历史上泥沙淤积导致的多次黄河改道对流域的经济破坏极大,甚至导 致了多个王朝的更替。人类因各类生物多样性损失而导致生存条件的恶化,则 可能导致生产生活的停顿,从而导致或轻或重的经济损失。 其次,生物多样性损失最终迫使人们花费 更大的经济成本来进行治理和修 复。如果事前就能避免生物多样性损失,尽管可能限制了部分生产生活,但可 节约巨大的修复费用。 第三,第一产业仍然是当前人类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经济活动之一,生物多 样性若遭到严重损失,育种将无从谈起。 总的来说,我们应当把生物多样性本身理解为一种巨大而不可或缺的自生 式固定资产, 生物多样性的损失也即意味着人类正在损失其无可替代的固定资 产。正如英国剑桥大学的帕萨 达斯古普塔( Partha Dasgupta) 所言,“试图过 多干预大自然,她会习惯性地进行反击。我们应该永远记住,我们不了解大自 然,她太复杂了。毕竟大自然已经经过了 43 亿年的演化,而智人只有区区 20 万年的历史 ” 。 生物多样性作为一种固定资产,正在为经济活动提供着人类尚 未完全理解清楚的“收益”。 15 二、 生物多样性危机给金融机构带来的物理风险 越来越多的证据和实例表明,生物多样性危机会给金融机构本身的资产和 业务运作带来风险,而且,当生物多样性危机广泛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时候, 会给金融系统带来系统性金融危险,从而影响金融稳定。生物多样性风险主要 分为两大类物理 风险和转型风险。物理风险是 生物多样性本身维系着相关金 融活动,一旦生物多样性遭到损失,将直接引发金融、投资标的物的损失,从 而引发金融风险。 2.1 传导机制 金融机构面临的生物多样性 物理 风险主要来自两个层面 一方面,金融机构参与的投融资项目有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从金融角度来看,由于大量资金投入到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产业,生物多样性 丧失对经济的影响必然会波及金融稳定性。在上述的行业中,其投资价值可能 会因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变低,或出现估值下降。某些贷款也会由于生物多样 性丧失而变成坏账。 另一方面,生物多样性损失反过来也会增加金融风险。生态失衡引发重大 破坏(如物种入侵给农林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而与该经济 活动相关联的金融投资亦有可能遭到连带损失 。 比如根据 NGFS( 2021)所指出, van Toor 等 ( 2020)发现荷兰 的 金融机构 36 的投资高度或非常高度依赖于一 种或多种生态系统服务 。 保险领域 是 未来 生物多样性损失引发物理风险的 潜在 渠道,如某些生态价 值保险,是以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价值作为保险标的,当该区域因为自然或 人为因素面临生态 价值损失时,保险公司就有了赔偿义务。如 2022 年 9 月 14 日,中国太保( 601601)产险 因为台风登录而向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方支 付了 24.6 万元台风损失赔款 ,这是与自然因素冲击相关联的生态价值物理风险。 目前由于生物多样性本身的价值评估尚未建立,因此目前尚未出现直接基于度 量生物多样性的保险业务。 2.2 金融的生物多样性物理风险分析 16 从目前看,人们已知的直接依赖于生物多样性的 物理风险 还相对有限 ,但 也不可小觑。 可能的来源主要是第二章所涉及的农业生产、具有直接经济价值 (包括药用价值)的动植物、旅游 观光 类行业等。 第一, 企业、银行和投资者可能面临保险风险 。 例如与生物多样性丧失造 成的保险费增加(例如墨西哥坎昆的珊瑚礁)、保险索赔或因环境退化而恶化的 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投资回报率降低有关 。 第二, 企业、银行和投资者可能面临 信贷相关风险。 当前不少农业生产活 动依赖于小额贷款,而小额信贷业务往往风险比较大,并且缺乏足够的担保抵 押品保护金融机构的投资,因此如果农业生产遭受生物多样性损失导致的冲击 (如更易受病虫害侵袭),则可能会进一步该领域小额信贷风险的收益下降及风 险上升。 由于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或依赖性导致资本成本或贷款需求增加, 金融风险可能与获得资本有关 。 第三 , 企业、银行和投资者可能面临 投资机会损失。 某些动植物是重要的 经济作物来源,若生物多样性受损,可能会导致该领域变得没有投资价值。 旅 游观光类行业,比如生态公园等,若其生物多样性受损,特别是 其明星物种消 失,则会使得该生态公园损失观光价值,从而其相关投资项目失去投资价值 。 因为投资者越来越多地采用影响力投资或排除策略,优先考虑减少对生物多样 性的不利影响甚至支持积极影响的投资( Girvan et al., 2018[13]) ,因此导 致 企业和投资者可能会面临投资机会的 额外 丧失 。 2.3 案例 2.3.1 墨西哥珊瑚礁保险 墨西哥政府在大自然保护协会和瑞士再保险的协助下成功地开展了坎昆 ( Cancun)计划,该计划由政府税收资助,为坎昆地区的珊瑚礁群进行保险投 保。据 Business Insurance 报道, 2019 年保险行业为墨西哥坎昆地区的珊瑚礁 群提供了高达 38 亿美元的保险保额 。 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坎昆,是墨西哥东南部的度假胜地,拥有世界第二大 的珊瑚礁群,细白沙滩与清澈海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珊瑚礁拥有其重要性,维持渔业资源、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海岸线免于被 海浪侵蚀等,但近年人为破坏加上气候变化使珊瑚状况恶化,这威胁着旅 游业 17 数十亿美元的商机。在 2005年威尔玛飓风的袭击造成墨西哥 75亿美元的损失, 海域附近饭店业者便开始向政府要求额外税收来修复海滩及保护礁石。 当地仰赖观光的业者集体投保,支付约 100 万至 750 万美元的保险费,保 护沿岸 60 公里长的珊瑚礁及所属海滩。若遭暴风雨破坏,保险公司在当年度将 付约 2500 万至 7000 万美元的修复费用。 2.3.2 荷兰 荷兰中央银行( DNB)是第一家试图量化其监管的金融机构面临生物多样性 丧失风险的程度的中央银行。 DNB 审查的 14000 亿欧元投资中, 5100 亿欧元的 高度或非常高度依赖一种或多种生态系 统服务,即 36的金融投资通过其资助 的公司的活动间接接触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失将导致业务流程 的重大中断和财务损失。 该研究考察了动物授粉消失的风险,估计风险为 280 亿欧元。据估计,全 球作物产量的 5-8(全世界每年价值 2350-5770亿美元),都依赖于动物授粉。 2.3.3 法国 2021 年 8 月,法国银行 ( Banque de France) 发布了法国金融机构持有证 券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性和影响的评估报告 法国金融机构所持证券总价值的 42是由高度或非常高度依赖至少一种生 态系统服务的公司发行的 。 9是由对 至少一种生态系统服务有非常高的直接依 赖性的公司发行的, 21是由对五种或更多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依赖性至少为 “ 中等 “的公司发行。投资组合公司特别依赖与供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某 些维护和调节服务(侵蚀控制、洪水保护和气候调节)有关的生态系统服务。 2.3.4 巴西 2021 年 8 月 , 世界银行首次评估 巴西 金融部门面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 。 46的巴西银行的非金融企业贷款组合集中在高度或非常高度依赖一种或多种生 态系统服务的行业。这一数字占银行总信贷投资组合的 20。生态系统服务的 18 崩溃可能会使企业不良贷款的长期累积利率提高 9 个百分点。 2.3.5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银行与世界银行合作,探索马来西亚与自然相关的金融风险 。利 用安可数据库,探讨了银行业通过其部门贷款组合所面临的潜在实物风险。 在其 分析的商业贷款组合中,有 54流向了高度依赖生态系统服务的部门。 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突出依赖性是地表水( 29)、碳储存等气候调节( 26)以及 洪水和风暴保护( 16)。 2.3.6 墨西哥 墨西哥银行分析 了 墨西哥银行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性,并研究其风 险敞口和与生物多样性损失相关的可能经济损失 。 除了专业融资外, 风险 最大的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钻探、电力公司、多样 化的支持服务和农产品。依赖生态系统服务最多的行业是农产品 ( 15 项服务) 和林业生产 ( 12 项服务)。大多数部门所依赖的服务是地表水 ( 28 个子产业); 地下水 ( 24个子产业);气候调节 ( 15个子产业);以及洪水和风暴保护 ( 11个 子产业)。超过三分之一( 36.5)的银行部门贷款是发放给高度或非常高度依 赖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服务的子行业 。 三、 生物多样性危机给金融机构带来的转型风险 与物理风险相比,生物多样性危机带来的转型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更直 接和更严重的威胁,而这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冲击金融安全的风险往往并未得 到金融机构的充分认识。或者即便意识到转型风险,也因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 域涉及的专业性质,导致金融机构在转型风险的管理能力缺乏,从而难以避免 风险的冲击。 3.1 传导机制 生物多样性危机涉及转型风险往往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政策密切相关。大 体而言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 政府因为针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政策趋于严格,导致该领域变得投 19 资经济价值。例如,部分药物直 接提取自某些动植物,如果政府发布针对这些 动植物的保护政策,则可能该类药物的生产会受限制,甚至可能被禁止,因此 针对该行业的投资将会失去经济回报前景。拥有这类动植物资产作为主营业务 的公司而言,这些受保护的动植物资产将变为“ 搁浅资产 ” ,成为该行业的重要 投资风险。 第二,现有法律法规针对投资项目具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条款或相关规定, 而相关企业未尽保护责任而造成生物多样性损失,并且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而导致的投资损失。这类风险是目前金融机构最主要的风险暴露。由于生物多 样性保护往往涉及高度专业性,因此金融机构往往在投资 项目时缺乏对项目可 能的生物多样性风险的识别、计量和防范能力,从而在投资项目启动后因为相 关违法违规行为引发项目中止,导致金融机构的投资损失。后文所介绍的云南 绿孔雀案和 萨哈林 2 号油气开发项目 都是典型案例。 3.2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演进分析 金融体系所面临生物多样性的转型风险 主要源自于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要 求和 各类保护 政策 的推动。自顶向下主要包括 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 生物 多样性保护方面最顶层的“根本大法” ,国家性质的自然保护地相关法律体系, 以及地方的生物多样性 法律法规三大层次 。 3.2.1 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逐渐引起 国际社会普遍 关注 , 并成为当今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 1988年 11月 联合国环境署开始组 织启动国际生物多样性 公约文本的起草工作。 1992 年 6 月 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 环 境与发展大会上 , 生物多样性公约连同 21 世纪议程等几个重要文件 一起提交与会各国并开放签字。当时的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该公约。 同年 11 月 七届人大常委会 第 28 次会议审议批准加入公约。公约于 1993 年 12 月 29 日正式生效。目前已有 174 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 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在逐渐丧失 , 是 生物多样性公约 产生的土壤 、 基 础和时代背景 。 在我国, 在过去的数十年乃至一两百年中 , 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受到人口 数激增的严重压力, 大面积森林被砍伐 , 尤其是毁林开荒 , 围湖造田 , 使野生动物的栖息环 境丧失而遭灭绝。 因此, 生物多样性公约 一开始就谈到 , 20 “ 缔约国 , 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 , 和生物多样性及其组 成部分的生态、 遗传 、 社会 、 经济 、 科学 、 教育 、 文化 、 娱乐和美学价值 , 还意识到生物多 样 性对进化和保持 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性 。” 生物多样性公约 全面地 、 十分概括地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从而奠定了 “ 保护 ” 的思想基础 ,加强 了 “ 保护 ” 的紧迫感和决心 。 生物多样性公约 有处使用了 “ 保护与持久使用 生物多样性 ” 的措词,而且专门在整个第条讨论 “ 保护和持久使用方面的一般 措施 ” 。其中规定 “ 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久使用订入有关部门或跨部门的 计划、方案和 政策内。 ”“ 持久使用 ” ,即指 “ 使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方 式和速度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长期衰落,从而保持其满足今世后代的需要和 期望的潜力 ” 。这就是人类经济长期探索后提出的 “ 永续利用再生资源 ” 的思 想 。 生物多样性公约 的就地保护 in-situconservation原则,是构成国家 保护生物多样义务的重要支柱之一。除了要求各缔约国必须设立一套保护区系 统外,它也表达了对生物科技可能导致环境破坏的关注。为增加农业生产,活 生物体的基因改变已更加普遍地被加以运用,其对环境乃至人类健康的潜在危 害,也引起更广泛的讨论和重视。于是, 生
点击查看更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