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资源分类
文档管理
收藏夹
最新动态
登陆
注册
关闭
返回
下载
相似
相似资源: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水泥生产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和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体系研究(执行摘要)-12页.pdf
中银国际:政策推动+盈利模式完善,迎接大储放量元年.pdf
中原证券:锂电池销量环比回落,短期谨慎关注.pdf
中泰证券:沿海动力煤价支撑仍强,焦煤需求旺季即将到来.pdf
中信建投:七月社会总用电量维持高增,水力发电量环比改善.pdf
中国上市公司碳中和信息披露质量报告(2020-2022)--西北工业大学.pdf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3).pdf
中国海外煤电投资建设风险预警研究报告——印度尼西亚国别研究-绿色和平.pdf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建材应用现状评估报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pdf
招商证券:工具行业锂电化+智能化趋势下,中国制造从幕后走向台前.pdf
浙商证券:盘古智能-风机润滑系统行业龙头,布局液压变桨引领国产替代.pdf
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协同的空气质量改善战略研究报告--北京大学.pdf
引领城市空中出租车变革(英) Volocopter 2019-6.pdf
徐伟:双碳目标下的热泵发展.pdf
信达证券:电力消费增速有所收窄,重磅电改政策有望落地.pdf
中国臭氧-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的中长期战略研究--北京大学.pdf
向人人享有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公正过渡-国际劳工组织.pdf
正当其时、适逢其势:2023中国基础设施REITs可持续发展行动调研报告-普华永道.pdf
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碳标签推广研究--浙江经济信息中心.pdf
文明的温度: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产业及文化遗产系统性影响评估(甘肃)--绿色和平.pdf
投资气候,投资增长-OECD.pdf
资源描述: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研究报告(总第 100期) 重振增长 2023-2027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1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 ACCEPT 2022年 12月 一、 未来五年增速极为重要 2 2035年人均 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到 2035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 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 国家 水平” 3 实现 2035年 人均 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的目标,从 2023年开始 需要 4.61的年均复合增速 为了实现 2035年人均 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假设 2022年 的人均 GDP不变价增速为 3,需要从 2023年至 2035年年均复合增速达 到 4.61 4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人均 GDP翻一番需要 2023至 2035年 4.61的年均增速 挑战 2010-2019 GDP增速呈现单调下降趋势 2023年至 2035年需要 4.61的复合增速 即便不考虑疫情冲击, 2010年开始至 2019年,平均每年下降 0.33个百分点,如果 按照这一下滑速度,从 2023开始,只需要 2年时间就会低于 4.61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10-2019年人均 GDP增速平均每年下降 0.33 GDP增速 人均 GDP增速 必须尽快 逆转过去多年来 GDP增速下降的趋势 为实现到 2035年人均 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必须重振增 长,逆转过去多年来 GDP增速的下降趋势 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释放经济活力,特别是抓好未来五年发展的 机遇期,为实现这一目标打好基础尤为重要 必须推出一揽子重振增长的计划 二、 目前的问题 7 (一)房地产市场短期风险与长期拐点交织 1. 房地产业出现绝对规模的萎缩,部分企业陷入流动性危机和债务危机 2. 房地产对中 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开始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名义 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在 2006-2010年平均为 2.4。 2011-2015下降至 1.9 , 2016-2021年进一步降至 1.1。房地产开发投资占 GDP的比例 2015 年以来也已转升为降。 2021年 18.2万亿的商品房销售额大概率将成为 我国商品房销售额的历史峰值(扣除货币价值变化的影响) 8 (一)房地产市场指标 销售额与销售面积 9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000 商品房销售额增速 从 2016年 34.8降至 2021年 4.8,今年 前 10月累计进一步降至 -26.1 商品房销售额 增速(右轴)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0000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 2016年为 22.5。今年前 10月累计增速 降至 -22.3 商品房销售面积 增速(右轴) 数据来源 Wind数据库 (二)地方政府债务无法持续,严重拖累地方经济活力 1. 2020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已接近 100万亿元,相当于 GDP的 100 2. 政府部门已超过非金融企业部门,成为国内最大的负债主体 3. 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投向是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占比 76( 2020), 基建债总规模与 GDP之比约为 73。地方政府的基建债务主要依靠地 方国有企业举借,占 80( 2020),债务合计达到约 64万亿元,与 GDP之比约为 63,占全国地方国企总负债的近六成 4. 地方政府债务已经无法持续地方财政收入加国企的可用财力只相当 于地方债规模的 2左右 ,不足以支付 债务利息,更无力还本 5. 后果 地方政府财力已经无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10 (二)地方政府 偿债能力11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分析 1.6 2.3 -0.7 0.2 0.6 0.1 0.0 0.6 4.3 3.3 2.2 1.9 2.0 2.0 1.6 1.3 5.9 5.5 1.6 2.1 2.6 2.1 1.9 -1.0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地方财政盈余 /地方政府债务 数据来源 各省 财政厅 、国资委、 ACCEPT测 算 (三)民营经济活力不足 我国 民营经济发展出现了信心不足、积极性下降的趋势 , 对中国经济增速长期保持 在合理区间形成了较大拖累 1.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2. 众 多民营企业家对共同富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等概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还存在 诸多担心、困惑,甚至误解,对于“亲”“清”政商关系的理解也不够到位,显得 束手无策 3. 针对平台经济 的大力度整顿导致 平台经济的从业者、投资者普遍出现悲观情绪 4. 不少民企在科技转型、产业升级过程中难以 适应 ,有的则在 代际传承 中出现 问题 5. 部分政府官员出现了保守型的行为模式,形式主义、不作为 ,对民营经济态度冷漠 12 (四)消费增速持续下滑 1. 人均消费实际增速 下滑 2. 居民人均消费倾向从 2014年的 0.7左右下降至 2022年的 0.65左右 0.5 0.55 0.6 0.65 0.7 0.75 居民人均消费倾向 线性 居民人均消费倾向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计算 居民人均消费倾向 -15 -5 5 15 25 20 14 -03 20 14 -06 20 14 -09 20 14 -12 20 15 -03 20 15 -06 20 15 -09 20 15 -12 20 16 -03 20 16 -06 20 16 -09 20 16 -12 20 17 -03 20 17 -06 20 17 -09 20 17 -12 20 18 -03 20 18 -06 20 18 -09 20 18 -12 20 19 -03 20 19 -06 20 19 -09 20 19 -12 20 20 -03 20 20 -06 20 20 -09 20 20 -12 20 21 -03 20 21 -06 20 21 -09 20 21 -12 20 22 -03 20 22 -06 20 22 -0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同比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_累计同比实际增速 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_累计同比实际增速 人均消费、可支配收入和 GDP增速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 (五)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不足 官员考核表面上是多重考核指标,但是实质上集中关注一票否决性指 标,从而造成形式主义与层层加码问题突出 地方自主权不足, 容错机制不足, 担当作为激励缺乏 干部提拔任命标准模糊,对干部行为产生错误导向 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激励主要集中于生产侧,对于发展消费和服务业的 激励不足 对基层百姓和市场主体的需求反应迟缓,决策前广泛征求意见的机制 弱化 14 (六)人口总量下降和人口老龄化 1. 人口总量即将见顶 ( 2022联合 国世界人口展望) 2. 现有退休制度下,人口老龄化 导致 劳动供给减少 3. 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对 社保基 金 的可持续性带来挑战 15 0 5 10 15 20 25 30 35 0 2 4 6 8 10 12 14 16 1950 1954 1958 1962 1966 1970 1974 197 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2006 2010 2014 2018 2022 2026 2030 2034 2038 204 2 2046 2050 人口总量(亿人) 15-64岁人口总量(亿人)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右 轴, ) 数据来源 联合国全球人口展望 2022 (七)青年失业率持续走高 1. 从 2010年 , 职业总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数 , 供 需缺口持续 , 有扩大趋势 2. 年龄结构 。 2018年以来 , 我国 16-24 岁人口城 镇调查失业率呈上升趋势 , 且远高于整体失 业率 。 2022年 10月 , 我国 16-24岁人口城镇调 查失业率为 17.9, 高于整体 12.4个百分点 , 高于 2019年同期 5.5个百分点 3. 服务业发展趋缓 。 从 2012年到 2015年 , 我国 服务业 PMI从业人员指数显著高于制造业 , 但在 2015年后制造业就业景气程度总体呈上 升态势 , 而服务业却持续走弱 9.8 12.4 13.2 14.2 17.9 0 5 10 15 20 25 数据来源 wind数据库 全国 16-24 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 (八)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下降 1. 中国经济体量逐步增大, 外贸相对比例下降 中国 GDP占全球 GDP比重,经常项目余额和进出口总额占 GDP比例 2. 世界经济衰退概率上升,全球贸易 呈现 低增长趋势 IMF、 OECD,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预测 三、 未来潜力 18 (一) 未来人口经济地理加速优化 将释放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从历史长期维度来看 , 人口地理分布的变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 求 。 未来二十年人口将继续向城市群 、 都市圈聚集 , 相较于生产力 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 , 我国人口地理分布未来优化调整的空间还很 大 在未来人口经济地理加速优化的过程中将释放出持续而巨大的经济 发展潜力 1. 城市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空间的改造与提升将进一步拉动城市投资建设 2. 常住人口有序市民化的过程中 , 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 释放内需巨大潜力 3. 有助于打破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 , 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 提升要素配置 效率 4.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 强化 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和带动 , 实现区域化协调发展 (二)高储蓄率是应对调整和重振增长的基础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中国 印度 德国 日本 法国 美国 英国 主要国家的国民储蓄率 ( 2015-2019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与世界银行 WDI数据库 注储蓄率计算方法为 ( 当年 GDP-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 /当年 GDP 100 中国经济国民储蓄率非常高 国民储蓄是化解历史问题的重要基础拥有高储蓄率的 国家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具有更多回旋余地,能够更 好地化解历史上形成的呆账坏账问题,化解存量不良资 产与历史包袱,避免出现全国性的债务危机 国民储蓄也是重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投资是增长的 基础,如能将大量国民储蓄利用起来,投入数字经济等 增长潜力巨大的新经济部门,将能启动中国经济的巨大 活力,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劳动就业与收入提升机会 ,推动共同富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 (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是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重要基础 2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 00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20 15 20 18 20 21 20 24 20 27 20 30 20 33 20 36 20 39 20 42 20 45 20 48 中国的人力资源总量(亿人) 人口总量 折算人口当量 人力资源而非人口总量是 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 长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源总量 σ𝑠,𝑎人 口 𝑠,𝑎 健康指 数 𝑠,𝑎 教育 指数 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在 2050年之前将保持稳定 若以 2020年为基年 , 将人力资源总量折算成人口当量 , 则相较于 2020年的 14.249亿人 , 2050年我国的人力资源 总量将升至 16.440亿人 , 增加约 15.4 人力资源将成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支撑 如果我国的人力资源能得到有效提升和充分利用 , 那 么中国经济平均增长潜力在 20212030年为 5.9, 20312040年为 4.9, 20412050年为 4.1 (四)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 22 我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 我国研发支出全球第二 大量的工科人才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研究生毕业生中理 工大类毕业生占比 41.1,而美国占比仅为 18.3 0.3 25.7 0 10 20 30 40 5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中国和美国占全球国际专利( PCT)申 请总量比例( 1995 2021年) 中国 美国 主要国家的研发支出占全球份额 2020年研发支出 (亿美元)2018年 2019年 2020年 美国 24.7 25.2 25.0 6097 中国 21.8 22.5 23.2 5637 日本 8.3 8.0 7.8 1910 德国 5.5 5.4 5.3 1300 印度 3.9 4.0 4.0 965 (五)中国的大市场孕育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企业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全社会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一批 数字经济企业走在世界前列,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带动了一 大批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 激烈的竞争激发数字经济企业加速创新 ,从而涌现出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技术,激发市场经济 活力 13.60 5.36 0 4 8 12 16 美国 中国 德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韩国 印度 加拿大 意大利 墨西哥 巴西 澳大利亚 俄罗斯 2020年主要国家数字经济规模(万亿美元) 近年来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革命,并且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在数字技术领域,美、中两国目前占据着主导优 势“全世界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有一半在这两 个国家,它们占过去五年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融资 总额的 94,占世界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 70,占全球最大数字平台市值的近 90。”( UNCTAD, 数字经济报告 2021 ) (六)国际经济的应对能力和塑造能力上升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经济不但能有效应对逆全球化的冲击,还具备成为新 型经济全球化引领者的潜力 中国经济 体量大,对外影响力上升 中国经济的 产业布局最全,一些关键产能世界影响力大 面对全球化,国内经济的利益调控能力 相对 比较强,有利于形成一致的对外政 策 参考文献李稻葵等, 谁来引领全球化中国经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角色分析 ,中国经济 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工作论文, 2022 (七)统一大市场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 统一大市场能够促进大规模、跨区域、跨行业的生产要素重组 通过大规模、跨区域、跨行业的生产要素重组,实现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 生产率 ,充分释放潜在的经济增长 统一大市场能够增强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庞大的工程师规模为科技研发提供了智力基础;中国经济规模带来全球最大的科技应用市 场,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和外溢效应,持续释放科技研发自主创新红利 统一大市场有助于增强宏观经济的稳定 从跨国比较来看,当国内经济循环规模足够大,宏观经济的韧性足,可调节的空间大,经济所 内生的抗击外部冲击的能力将显著增强,受到外部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较小,产生宏观稳定红 利 25 四、 政策建议 26 (一)分发消费券,强启消费增长 需打破经济增速下降和消费增速下降的恶性循环 大规模分发消费券 , 提升消费 , 带动经济增长 , 效果比拉动基建更好 (二)稳定房地产,构建房地产推动经济增长新机制 避免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刺激 顺应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 在房地产市场供给不足的地区适当增加供给 构建房地产长期发展新机制 , 在重塑供需平衡的过程中释放结构性潜能 根据产业地理布局和人口流动规律 , 优化建设用地供给结构 , 实现 “ 人地挂钩 ” 重点针对农民工 、 大学毕业生等新市民群体 , 通过政府与市场协作 , 构建与其购买力相匹配 的住房保障制度 在人口流入规模较大的城市 , 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尤其是是长租房市场 逐步试点推广房地产 REITs产品 , 实现房地产 市场存量资产与增量建设之间的良性循环 (三)积极稳妥解决地方债这一灰犀牛问题 以国债置换部分地方债 , 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高悬的问题 同时 , 中央财政设立地方债重组基金 , 重组地方不良债务 建立地方政府市场化举债机制 , 成立全国性的基础设施投资公司 , 统一管理地方基建项目的规划 、 融资 、 建设与监督 (四)恢复民营经济活力 修好政府与市场经济学 把稳定和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 重要指标 案例引导 若干保护私人财产、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好案例 兴办培训机构、研究机构 等, 想方设法帮助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实现 接班 30
点击查看更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