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企业碳资产管理案例 分享 碳资产管理基本概念 1 大型企业碳资产管理制度构建 2 大型企业碳资产管理案例 3 目录 碳 资 产 基 本 概 念  碳排放权 即配额 , 是通过政府分配或进行配额交易而获得 的资产 , 它是在 “ 总量配额交易机制 ( Cap-and-Trade) ” 下产生的 , 特征 是稀缺性 、 强制性和实用性 稀缺性 基于总量控制原则 , 配额发放量将不断减少 , 愈发 稀缺 强制性 由于履约的强制性 , 在每年清缴前 , 大量的刚性交易将会 产生 实用性 配额并非虚拟的投资品 , 而是具有实用价值的 商品  碳减排量 减排项目产生的抵消 信用 , 如中国 核证减 排量 ( CCER) 等  其他衍生 品 与石油等能源产品一样,碳资产既有商品属性,又有金融属性;既有经济价值,又是政治博弈的产物 碳 资 产 基 本 概 念 配额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 CCER) 来源 政府免费发放或有偿发放 减排项目产生 初始持有者 控排企业 非控排企业 可使用量 无限制 抵消比例限制 跨区域 可以(试点阶段不可以) 可以 价格 市场定价 市场定价,一般为配额价格的 50-70 目标控排企业 配额有缺口控排企业 所有控排企业 共性 是资产,不是负债 具有存续期、跨当前时点 可量化、可定价、可流通、可转换、可抵押、可储存,是成熟的大宗商品 中国碳市场主要交易产品(碳资产) 碳 资 产 管 理 目 标 实现低成本履约 实现碳资产保值增值 实现低碳发展 1 以遵守碳排放法律法规为最主要目的,参与交易少,接受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满足 政府需求完成履约 目标是最低成本合规履约 合规型 大多数控排企业 将碳交易作为业务形态,以盈利为目的,频繁交易,愿意使用碳金融工具 目标是增值保值,实现碳获利 交易性 少数积极控排企业 重视企业在行业内排位、数据、能力建设、信息化建设 、碳管理体系建设,积极 参与交易,创新使用碳金融工具 目标是实现企业低碳发展 战略性 大型集团企业 企 业 碳 资 产 管 理 步 骤 摸清碳家底 开展碳资产管理 的基本前提 寻找减排空间,做 好碳排放预算管理 碳排放情况跟踪 和形势分析 优化减排途径制 定减排策略 因地制宜构建碳资 产管理组织体系 专门机构 /人员 交易策略 /工具 决策流程 低成本实现碳排放 总量控制 企业参与碳交易 市场的核心目标 能效提高 引入低碳技术 开发运用节能产品 改变能源结构 碳资产管理基本概念 1 大型企业碳资产管理制度构建 2 大型企业碳资产管理案例 3 目录 管理机制建设 -制度  明确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 范围  确认管理层级,明确组织管理和机构职责,确认边界,建立沟通 机制  明确 交易流程,明确碳 交易账户 及 资金专用账户 的 管理  明确碳 市场交易环节 的 决策流程 和风险 管理  明确碳交易 策略  明确监督与考核 机制 集团企业碳资产管理制度 配 套 管 理 制 度 “ 1N” 的制度体系 大 型 企 业 碳 资 产 管 理 制 度 构 建  集团碳交易管理制度构成与要点 编号 构成 要点与问题 1 总则 适用范围集团各分公司、子公司(含全资或控股公司、项目公司,也包括相 对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等) 适用于国内碳交易管理 遵守国家和各个分公司、子公司所在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2 组织管理与职责 集团公司负责碳交易活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 碳资产管理公司负责配额交易仓、交易资金仓、履约配额保障仓和 CCER减排量 仓的运行与管理 控排单位与碳资产管理公司实行碳交易账户托管 CCER项目公司与碳资产管理公司实行 CCER交易账户托管 交易资金账户管理 大 型 企 业 碳 资 产 管 理 制 度 构 建  集团碳交易管理制度构成与要点 编号 构成 要点与问题 3 交易管理 控排单位排放权年度预算制度(年度配额短缺单位的履约预算资金的形成机制 指数法、交易平均价法 预算决策流程) CCER项目减排量预算制度(年度 CCER项目减排量预算的形成机制,基准价法、 交易平均价法 ) 控排单位碳交易账户托管制度 收益分享机制 CCER交易账户托管制度 交易资金账户托管制度 履约配额保障仓制度 4 排放信息报 送 控排企业实际排放量月度数据报送制度 控排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核查数据分享机制 CCER减排量备案进度报送制度 大 型 企 业 碳 资 产 管 理 制 度 构 建  集团碳交易管理制度构成与要点 编号 构成 要点与问题 5 履约 交易账户与履约账户的配额划转机制 CCER减排量划转机制 6 风险控制 交易流程的制订与完善机制 重大交易的风险控制 7 考核与监督 碳资产管理公司的期末考核制度(期末配额、 CCER减排量资产评价) 控排企业的期末考核制度(期末配额资产评价) CCER项目公司的期末考核制度(期末 CCER减排量资产评价) 8 其他 控排企业节能减碳项目的碳资产评估 大 型 企 业 碳 资 产 管 理 制 度 构 建 碳资产管理基本概念 1 大型企业碳资产管理制度构建 2 大型企业碳资产管理案例 3 目录  低碳 发展战略 积极发展天然气 碳捕集及储存( CCS) 寻找低碳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壳牌 注重 与政府、行业及非政府组织一起制定有效的 低碳 政策 创建二氧化碳交易平台,参与先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运行的丹麦和英国的排放交易 体系 成 立新的二氧化碳部门,包括参与制定壳牌公司的二氧化碳战略并开发支撑该战略的相关技术。实践中 除满足集团内履约需求外,还将碳交易作为新的市场机遇,通过专业化碳资产运作获得额外的 收益 将低碳能源业务的发展重点放在车用先进生物燃料及氢燃料、用于发电的风力和薄膜太阳能等技术 , 并 尽力降低这些燃料的 成本  应对策略及实践结果 壳 牌于 1998年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对壳 牌全球 业务潜在 影响研究 并 创建 二氧化碳交易平台 , 主要 参与 EU-ETS及 加拿大的碳交易市场。  壳牌石油公司 炼厂 生产计划 团队 对外客户 商务 谈判 合同商业顾问及确认团队 壳牌 碳资产管理部门 对内客户 壳牌 各 运营公 司管理 屏幕 交易 财务( MI)、风险与合规性 信用与法律顾问 财务运营业务 健康安全环保、质量与技术 团队 主要商务联系人 授权代表 财务顾问与运营 后勤办公室、交付、授权代表与结算团队 后勤办公及结算区  碳 管理体系 设计 壳牌二氧化碳欧盟合同及治理委员会 壳牌二氧化碳交易 壳牌各运营公司  壳牌石油公司 15  碳 管理体系 设计  低碳 发展战略 减少过程工艺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升级低碳产品 投资低碳 未来 将 温室气体排放 管理 纳入 运营 管理 体 系,要求运营 部门评估自身的温室气 体排放表现 ,将 其 应用 到业务运营中 。 大型项目投资决策和设计中,引入了 内部碳价作为额外 需考虑 的成本 /收益 。  应对策略及实践结果 BP于 1998年 9月建立内部碳交易体系,目标为 2010的 碳 排放在 1990年排放 基础上减少 10% 。 BP先 加入 欧洲 碳排放交易 体系, 后 陆续 加入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州、 中国碳 排放交易体系。  英国石油公司( BP) 16  低碳 发展战略 减少作业中的 排放 开发新技术方案 积极参与气候变化政策 制定 作为 外资石油企业的保守力量代表 , 埃克森美孚的战略是 短期增加 能效,近期或中期内实施被证明有效的减排 技术,长期寻求突破性的发展模式 。 它 主要参与 EU-ETS、美国加州、新西兰及加拿大的碳交易市场 ,其 早期参 与规则制定 , 故 获利于政策影响力取得 了 超额 的免费排放 配额。  埃克森美孚 17  低碳 发展战略 降低 排放 强度 寻找 低碳 能源 提高 能源利用 效率 实施 环境绩效和温室气体报告计划 减少 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排放及间接 排放( 2030年石油开采零常规 放空燃烧计划 提高 能源使用 效率( 2008年发布 能源绩效管理指南 CCS技术 应用 发展 低碳能源(化石燃料业务转型、加大对太阳能应用的投入、 推广生物质能源)  应对策略及实践结果 道达尔主要 参与 EU-ETS, 2016年 ,实现市场 内的交易减排量为两千万吨 CO2e。同 BP及壳 牌, 道达 尔在大 型 项目投资决策中,引入了内部碳价作为额外需要考虑的成本 /收益 ,同时, 在 现有 资产绩效评价 中,也 使 用碳 价来评价运营资产的温室气体概况以及绩效改进方案 。道 达尔重视未来可能征收的碳税对其业务经营 的影响。  道达尔 18 参与中国 碳市场的国际集团公司 公司 内容 BP 全球碳交易统一管理,成立专业交易公司。 中国的业务新加坡方面负责商务和管理,上海有交易员,除了交易线上配额外,还负责化工品的交易。 SHELL 全球碳交易统一管理,成立交易公司,目前在上海负责交易,在上海、广州、北京有开户,试点期间交易活跃。 从国外能源集团经验来看, BP、壳牌、道达尔、埃克森 美孚等 企业均设定了各自的 低碳战略 并采取了切实 可行的低碳举措,设置了专门的碳排放管理部门及集团内部支撑平台,从集团层面掌握全集团碳排放状况, 规模化、专业化管理及运营集团碳资产。 他们开展 低碳管理研究,建立了完善的低碳管理体系,积极参与 碳排放权交易,努力主导行业低碳规则与相关标准的形成。 部分国际集团公司开始布局中国碳市场,在树立企业绿色形象的同时,积极开始碳交易业务,并涉足碳汇 项目的投资开发。  结论与启示 19  碳 管理体系 设计  应对策略及行动列表 2008年 , 中国石油 开始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管控工作,设立了温室气体排放领导小组。逐步建立了温室气体排 放核算与报告制度,开展了内部第三方核查;制定并发布了绿色行动计划,提出 了 低碳发展路线图 ; 积极 参与碳交易 试点 2010年在 伦敦完成首单国际碳排放 交易 参与 编制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 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 加入 “国家支撑气候变化谈判专项项目”研究 团队,负责“推动中国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及 技术问题研究”和“碳关税、碳市场相关研究” 项目研究工作; 参与 OGCI国际组织及其碳排放信息披露研究 , 2016年 发布 OGCI-2040 年低碳排放路线图 报告、 CCUS 商业化可持续发展方案 ; 2017年发布 油气行业 2100 年净零排放情景 方案 ; 归口管理机构质量安全环保部  中国石油 20  碳 管理体系 设计  应对策略及行动列表 2012年 4月,总部生产经营管 理部成立 节能减排处 2013年 2月,成立 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 公司碳 资产归口 管理部 门 ,负责 总管理和统筹 能效 管理 碳捕集与利用 甲烷回收与减排 积极减少火炬气 排放 发展 可再生能源  低碳战略 建立 组织保障 体系( 建章立 制; 建立燃动能耗一体化考核新 体系) 新建 改扩建项目进行温室气体 评测, 逐步实行内部碳定价 机制 从源头、过程及末端治理三方面 发挥节能减排降碳一体化 优势 实施 “能效提升” 计划 参与上海 、北京、湖北首单碳 交易 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归口管理机构 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 绿色低碳处  中国石化 21  应对策略及行动列表  碳 管理体系 设计 针对拟控排企业实施碳盘查,摸清家底 加强与国家政策制定、考核管理部门沟通 开展新建项目“碳评” 制定总公司低碳发展专项规划 建立和完善碳排放管理制度体系 2008年启动集团首 个 CDM项目 开发 2010年开发 国际第一个冷能利用 CDM方法学 AM0088 2010年发布 中国海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和 2010年中国海油应 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2011年启动 集团内部温室气体盘查,梳理温室气体控排潜力、控排 方向和重点控排 领域 2012年制定内部 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标准 2012年成功 开发“交通领域 LNG利用 CDM方法学 ” 2013年 起开发中国海 油内部和外部近 20个 CCER项目 归口管理机构集团 QHSE部  中国海油 22  应对策略及行动列表  碳 管理体系 设计 制度建设 -建立集团公司制度体系及碳资产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北京电能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制度 体系, 建立四统一管理原则 参与碳市场建设 -参与制定 国家 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 、 电解铝企业碳排放权交易技术 指南; 交易 履约 -参与 上海、广东、湖北、重庆 4个试点碳市场,年度配额规模 2000余万 吨,各 试点控排企业履约 率 100 信息化建设 -建立国内首个集团碳排放管理系统 减排项目 开发 -在 联合国注册 50余个 CDM项目,减排量签发 70余次,实现核证减排量( CER)销售收入近 4 亿 元 归口管理机构 安全环保部  国家电投 23  应对策略及行动列表  碳 管理体系 设计 华能集团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2010-2020) - 2010年 7月华能碳资产经营 有限公司 制度建设 -建立温室气体减排管理办法,从纲领性文件到实施细则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与系统建设,建立四统 一管理 原则 2014年全面完成非试点地区电厂碳盘查,开展数据报送优化策略研究,建立温室气体数据报送系统,建立排 放统计、指标调剂及优化 系统 减 排项目 开发 -设立自愿减排项目开发专项资金,建立自愿减排量内部调剂系统,利用华能碳基金投资外部 项 目 碳金融创新 - 2014年 ,发起 设立国内第一支经证监会备案的碳交易基金;与兴业银行合作在 深圳发行 挂钩碳 交 易理财 产品;开展碳指标互换期权及碳指标托管 业务  中国华能 24  应对策略及行动列表 建立了较完善的 碳管理体系 ,在央企率先成立集团层面的 碳排放 管理处 开展集团碳 排放约束应对策略研究、碳 战略规划,编写 未来国际国内碳排放约束对中国集团 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 应对当前国内外碳市场形势的工作建议 完成 集团中国境内下属 108家电厂的温室气体数据报送和排放摸底 工作 开发了 碳排放电子报送系统 ,为 未来碳 排放 数据的统计 核算开展技术支撑 在 央企中率先发布十二五温室气体排放 白皮书 归口管理机构集团创新发展部碳排放管理处  中国华电 25  应对策略及行动列表  碳 管理体系 设计 2005年成立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 CDM办公室; 2016年 4月正式成立为大唐碳资产有限公司作 为集团碳管理的 平台 组织碳排放统计、核查与报送 ,建立 碳资产交易管理体系;计划搭建集团公司 内部碳 排放管理信息化 平台 2014年开展集团公司燃煤电厂碳排放核算, 2015年完成集团公司 90余家电厂碳排放核算 工作 2016年出台 集团公司参与 全国碳交易市场工作行动计划; 2017年 7月,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碳资产管理办法 (试行) 归口管理机构 战略规划部  中国大唐  华 新 水泥 归口 管理 机构 气候 保护部( 2016年新成立 )  调整 碳资产管理委员会,增设各区域的碳资产管理 小组  管理制度方面 建立了月度报告制度、盯盘制度和盘面 分析; 正在修订 公司 碳资产管理办 法 暂行) 及财务管理 制度  收集 、整理、 分析了 2013-2015年度碳排放数据及 CTR报表,规范碳数据标准化模板,建立 碳数据 档案  能力建设方面组织学习国家 和地方的 MRV指南、配额分配政策、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16780-2012 、 水泥化验室操作手册 ;计划开展 全集团内部各窑线工厂碳资产管 理 培训  应对策略及行动列表 试点阶段 4个省市的 19家分子公司被纳入排控 ,全国 碳市场启动之后,预计 10个省市的 40余家分子公司被 纳入; 2014年支出 3000余万元购买配额; 2015年净收益 1000余万元,储存配额数十万吨。 27 积极开展 碳资产 管理,不仅是应对碳市场的主要手段,还能从以下四个方面有效发挥集团企业碳资产 管理价值。  结论与启示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