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ISSN 1000-4890,CN 21-1148/Q 生态学杂志网络首发论文 题目 我国低碳社区发展历史、特点与未来工作重点 作者 陈一欣,曾辉 收稿日期 2022-02-24 网络首发日期 2022-05-17 引用格式 陈一欣,曾辉.我国低碳社区发展历史、特点与未来工作重点[J/OL].生态学 杂志.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21.1148.Q.20220516.1700.002.html 网络首发在编辑部工作流程中,稿件从录用到出版要经历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等阶 段。录用定稿指内容已经确定,且通过同行评议、主编终审同意刊用的稿件。排版定稿指录用定稿按照期 刊特定版式(包括网络呈现版式)排版后的稿件,可暂不确定出版年、卷、期和页码。整期汇编定稿指出 版年、卷、期、页码均已确定的印刷或数字出版的整期汇编稿件。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稿件内容必须符合出 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编 辑部对刊文的录用要求,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稿件内容应基本符合国家有关书刊编辑、 出版的技术标准,正确使用和统一规范语言文字、符号、数字、外文字母、法定计量单位及地图标注等。 为确保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严肃性,录用定稿一经发布,不得修改论文题目、作者、机构名称和学术内容, 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文字的修改。 出版确认纸质期刊编辑部通过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约,在中国 学术期刊(网络版)出版传播平台上创办与纸质期刊内容一致的网络版,以单篇或整期出版形式,在印刷 出版之前刊发论文的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因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是国家新闻出 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网络连续型出版物(ISSN 2096-4188,CN 11-6037/Z),所以签约期刊的网络版上网络首 发论文视为正式出版。 我国 低碳社区 发展 历史、 特点 与 未来工作重点 陈一欣 曾 辉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55) 摘 要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实现 “双碳 ”战略目标,不仅需要从国家层 面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纲领,更需要全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而低碳社区建设就是公众参与、发展 低碳生活、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 回顾了 低碳社区的概念演变和发展历史,分析了 低碳社区 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我国低碳社区 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一是 规划建设缺乏细节指导, 推广实施难度较大 ;二是 建设过程缺少评估、社区维护缺少监督 ;三是社区居民集体互动行为较少,居 民行为准则缺乏。最后,结合我国 “双碳 ”战略目标发展需求,从政府和公众参与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低碳 社区未来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1)亟需建立政府主导下公众积极参与的低碳社区发展模式,有序推进 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和发展;( 2)亟需定量评估低碳社区建设的碳中和潜力及其在我国碳中和的贡献,增 强公众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获得感。 关键词 低碳社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碳中和;碳达峰 Low-carb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CHEN Yi-xin, ZENG Hui* Schoo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Shenzhen 518055,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belong to major strategies for China s futur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is “dual carbon“ strategy, a national-level action plan is needed, along with a strong public participation. Developing a low-carbon community is important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for materializing low-carbon economy and carbon neutrality.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w- carbon community concept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carbon communities. We then examine the problems in low-carb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which include the lack of detailed guidance i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lack of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in community maintenance, and the lack of detailed guidance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behaviors in the collective action. Finally, we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nd areas for future low-carb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oth governmen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ual carbon“ strategy. We believe that two major areas should be focused in building low-carbon communities to establish a low-carb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model under the government guidance; an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carbon neutrality potential of low-carbo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its contribution in carbon neutrality, thus to enhance human feeling in low-carbo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low carbon community;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l; carbon neutrality; carbon peak.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加剧 ,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各国政府结合各自社 会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纷纷提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节点,我国也明确实现双碳战略的目标 和实 际节点 ( Zhao et al., 2022)。碳减排和碳增汇是实现碳中和的两个决定性因素;碳减排的核心就是节能、 调结构、 提质 增效和发展清洁能源;碳增汇的核心则是生态恢复和提高生物固碳能力,碳中和涉及到 经 济 社会的 方方 面面,影响深远(方精云, 2021)。在现有碳中和相关研究中 “technology”的中心度较高, 表明减排技术研究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围绕工业、金融 、建筑、交通等领域,探求实现碳中和的具体技 术路径和策略(陈毅晰等, 2022)。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人为日 常生活中的碳排放,也是实现碳中和发展 的 重要举措,维持在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基础上,如何 转变生活方式、降低碳排放也是目前关注的重要内容(黄贤金等, 2021)。因此,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 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张新安, 2021)。由此发展低碳城市、低碳社区成为 公众参与、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 Tozer et al.,2018; Laine et al.,2020; Kamei et al.,2021)。 世界自然基金会 The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给出的低碳城市定义是在城市快速发展背 景下,保持较低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国际气候组织( The Climate Group)则认为低碳城市是一种 以城市空间为载体推行低碳措施的城市发展模式。社区作为城市发展 的基本空间单元( Reith et al.,2015), 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而低碳社区建设直接关系到低碳城市和低碳 经济发展( Lyu et al.,2013)。目前 对 于低碳社区的定义 , 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1) 低碳社区就是在 深圳市稳定支持计划项目( GXWD20201231165807007-20200812142216001资助。 收稿日期 2022-02-24接受日期 2022-05-05 *通讯作者 E-mail zenghpkusz.edu.cn 网络首发时间2022-05-17 101537 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21.1148.Q.20220516.1700.002.html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实现传统社区生产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 2)通过绿化、节能措施等实现 将 社区排放 的碳降到最低或达到社区零碳排放( Xie et al.,2017);(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 认为低碳社 区是通过改变社区居民行为模式,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 CO2排放 (辛章平等, 2008; Li et al.,2020), 突出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改变;( 4)在城市建设方面,认为社区结构与建筑密度对城 市能源及 CO2排放起到了关键作用(陈飞等 , 2009),因此低碳社区建设需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初期就 必须考虑城市建设和运行期间 CO2排放的潜力及控排措施。 本文 通过对 低碳社区的 概念演变、 发展历史 与 特点 综述 , 系统梳理 我国低碳社区 发展 的特点和 所面临的问题, 并 结合我国 “双碳 ”战略目标发展需求 , 阐述 了我国低碳社区未来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1 国外低碳社区发展现状与特点 1.1 发展现状 低碳社区起源于欧洲,在英国、德国、瑞典等国家,关于低碳社区建设与实践已经取得了比较成熟 的经验,并形成了可以借鉴与推广的模式(陈凯芳等 , 2013)。从现有低碳社区建设案例看,比较著名 的低碳社区实践有英国贝丁顿社区 ( Beddington) 、德国沃邦社区 ( Vauban) 、瑞典哈马比社区 ( Hammarby) 等。 英国贝丁顿社区突出特点包括两个一是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达到 化石 能源零消耗的目的 ( Jiang et al.,2011);二是就地选材 ,通过充分利用本地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最 大限度地实现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类延辉等 , 2020),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筑材料筛选、优化结构设 计和居民日常行为改变,实现社区零 碳 排放。德国沃邦 社区 的特点是以步行为导向,致力于交通绿色出 行,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 Broaddus,2010)。该 社区以 “无车社区 ”和 “零容忍停车政策 作为首选(尹 利欣等 , 2020),通过城市规划及社区布局优化达到低碳出 行 。 瑞典哈马比社区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城市 废弃地开展生态恢复与重建提高碳汇功能,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尤其是可再生资源 的开发利用。 低碳社区建设的核心是 化石 能源的零消耗, 最大限度地利用清洁能源,减少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从而实现绿色社区发展模式。 低碳社区建设主体包括低碳建筑、低碳交通 出行 和低碳 生活 环境 营造 三个 方面 ( Bai et al.,2021) 。 具体 建设 中 需要考虑六个方面( 1)建造节能建筑随着技术不断更新,可持 续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出,使得现有建筑效率大大提高,极大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利用新 能源加强能源供给端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实现低碳环保。 改善 “能源 ”结构 更直接地决定社区建筑物的 使用情况 ( Maria et al.,2013)。 ( 3)采用环保材料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建筑材料上应采取 “就近获 取 ”原则 , 尽量 减少流通环节的能源消耗,积极推广废弃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 ( 4)优化社区结构贝 丁顿社区的建筑优化配置模式值得推崇。通过对社区房屋空间进行合理配置,用于建设社会公共设施、 出租和销售,促进小区与外界的联系,以及小区居民与社会的交流,促进小区居民和谐共生。( 5)倡导 绿色交通通过优化公共交通设施,提倡低碳出行, 减少私人汽车 ,降低交通能耗。同时,大力推广使 用清洁能源 等 交通工具。( 6)倡导公众参与居民参与社区的低碳活动是建设低碳社区的重要环节。居 民可以通过沟通协调, 亲身 感受到在社区发展中的 “归属感 ”, 彼此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承担责任,从而 意识到 建设 低碳 社区 的责任和意义( 辛章平等 , 2008)。 在欧洲低碳社区的发展中 公众参与 是必不可少 的一环, 公众参与 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所以通过这一有力的行为有效推动低碳社区 的 建设 与 发展。 1.2 发展特点 纵观国外低碳社区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自上而下的全方位 发展理念如荷兰制定的能源 节约法,明确要以低碳化节能示范项目作为社区节能改造先行实践与试验。英国政府基于气候变化 法案英国低碳转换计划,制定了低碳社区能源发展规划基本框架,从国家、城市和地区三个层面 上提出了低碳社区规划与建设方案 ( Peters et al.,2010);( 2)规划 -建设 -行动全过程的实践模式低碳 社区强调规划与建设、实践行动的有机结合,将低碳发展的理念贯穿于规划、建设和行动中,通过全过 程低碳理念实践达到低碳社区发展的目的;( 3)社区居民互动 -集体协作的公众参与模式强调公民在社 区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参与性,以及政策制定的话语权( Genus et al.,2016)。 在 低碳社区发展中,尤其关注个人、社区、政府的作用,提倡集体参与、共同负责 ( Kalkbrenner et al.,2016; Warbroek et al.,2019) , 通过法制和机制建立、社区建设和个人行为引导实现低碳社区发展。 2 中国低碳社区发展历史与现状 2.1 发展历史 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和低碳社区在我国起步较晚,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 好型社会,我国在 低碳社区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 举措。 2000年,我国制定的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基本标准中,将 “社区 内净化、绿化、美化、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作为硬性标准; 2004年,国务院又进一步提出了在我国开展 “绿色社区 ”建设,与低碳社区建设目标一致; 2010年,我国颁布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旨在从 源头避免和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通过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确保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或处置; 2011 年, 国家把开展低碳社区试点作为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抓手。 2014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了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 各地政府做好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的组织、创建和落实工作。 2015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又进一步印发了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目的是在推进城镇低碳化 发展、控制居民生活碳排放。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四五 ”规划中,已经明确加快发展绿色建 筑、 降低碳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任务,由此 倡导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开展低碳社区创建也将成为必然选择 (欧阳慧 , 2016;吴凡 等 , 2017) 。 低碳社区建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城市碳中和能力。为了推动 低碳城市绿色发展,我国各级政府 部门从不同方面开展了试点,如低碳城市试点、节能减排财政 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可再生能源规模 利用市场试点、低碳交通城市试点、智慧城市试点、海绵城市试点、资源转型城市试点、生态文明先行 示范区等,结合不同部门职能,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010年,我国启动了第一批 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尤其强调区域代表性、已有工作基础和工作意愿等; 2012年和 2017年分别 启动了第二批和第三批试点工作。目前,我国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已全面展开(庄贵阳 , 2020),开 展低碳城市试点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适宜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特征和资源禀赋地区的绿色 低碳发展道 路和模式,从而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其中,第三批试点城市增加 了 CO2排放目标考核, 设定了 CO2排放峰值,对碳达峰目标进行了实践尝试(庄贵阳 , 2020)。通过开展低碳城市试点,极大 提升了各地对低碳发展的认 知 和能力建设,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 2.2 我国低碳社区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在政策上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但关于试点社区的具体政策建 议与实施办法相对欠缺。低碳城市和低碳社区建设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碳汇能力核算、 碳汇交易市场建设、政策法规以及体制机制等工作。 低碳社区已经成为实现低碳城市和低碳经济发展的 重要途径,是公众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叶昌东等 , 2010)。国内现在已经建设的低碳社区可 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商业产业园区相结合的新兴社区,以产业为主导实施零排放区域;一类是以社区 街道活动形式开展,强调低碳生活或节能减排的理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 诸如可持续发展社 区、生态宜居社区、绿色低碳社区、碳中和社区等概念。尽管这些概念 的名字存在差异,但其侧重点和 内涵均聚焦于居住环境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等方面,强调 CO2减排与增汇,强调社区居民的日常行 为,最 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社区及城市的碳中和目标 (董锴等 , 2013)。 目前我国关于低碳社区的 建设 主要有以下 特点 ( 1)重视政策制定与顶层规划,但具体实践执行薄 弱( Lo,2014)。我国针对低碳城市、低碳社区制订了一系列指南,但对于不同地区如何开展低碳城市、 低碳社区规划与建设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尽管不同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国外低碳社区 建设的成功案例,但如何将这些成功经验与中国实际状况相结合未能给出建设性意见(吴丽娟等 , 2016)。如何根据不同类型居民的实际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 如何根据区位 特点、资源禀赋和经济 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提出科学的建设模式 , 目前还比较缺乏。本质上低碳社区规划与建设受到 规章 制度、 公众认知、文化行为、 建设 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王卓然 , 2017)。( 2)重视低碳评价指标和碳核 算,缺乏科学公认的评价指标。如何评价低碳城市和低碳社区一直是我国学者关注的重点, 不同学者 从 不同角度给出了低碳城市和低碳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多侧重于低碳排放和个人 日常 行为,而对于低 碳建筑、绿色环保材料和低碳环境的营建重视不够。如赵国超等( 2016)基于对社区低碳关键领域的分 析,构建了社区低碳系统,提出了遵循 “控碳源、扩碳汇 ”的建设理念。石龙宇等( 2018)通过分析中外城 市低碳社区实践经验,将低碳社区规划总结为创新型规划、资源型规划和学习型规划三种模式,提出 了 可持续框架下低碳社区建设的策略。( 3)个人低碳行为响应积极, 集体协作互动不足 。随着低碳城市和 低碳社区推广,绿色环保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政府指导下,各种低碳活动不断展开,如低碳公 众 教 育、每天熄灯 1小时、无车日活动等。在清洁能源使用方面 也 取得了不错效果,如鼓励使用清洁、高效 新型能源 ,以及完善小区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如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等。 个人 的低 碳意识和行动在社区的推广宣传下已得到了积极响应,但集体 互 动与 协作 行动较少。 这与我国社区管理 特点有关,一是 因为社区内组织结构复杂 ,不仅有 居民委员会 ,还有 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公司等, 而 各自管辖范围和 服务边界不 清 晰,导致 低碳 社区建设的集体 行为 存在困难 (陈佳佳 , 2017) ; 二是缺少 对低碳社区集体行为的指导 性 建议。 个人如何参与低碳社区建设有了较多的宣传和关注,但是如何通过 自发的民间团体参与提高集体在低碳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和效率目前比较 欠缺 。 三是 我国 居民固 有的传统 思想 和意识 , 将 低碳社区建设 寄托于 “自上而下 ”的 政府管理 模式 ,缺乏积极主动的责任意识 。 因此 我国低 碳社区 建设与 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 3 我国低碳社区现存问题与未来发展重点 低碳社区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国家高度重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颁布的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 (发改气候 [2014]489号)提出了详细的试点建议,如 将低碳社区试点分为三类城市新建社区、城市既 有社区、农村社区, 基本涵盖了我国大部分社区类型;但如何让低碳社区试点时保留地方特色的生产生 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各种环境下 的 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一直是开展低碳社区 建设 试点 所 关注 的突出问题。然而 , 目前面临的 主要 问题是建筑寿命短、技术发展更新过快,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生命周 期,进而影响低碳与绿色发展。在发展低 零 碳社区时,必须考虑城市规划的延续性、建筑的质量和可持 续性、提升设计水平,延长社区建筑的生命周期。目前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存在一些政策上和技术上的问 题,但主要挑战有一是公众参与度和自觉性较低;二是规划缺乏具体的细节指导;三是集体互动行为 较少,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3.1 我国低碳社区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 1)规划缺乏细节指导,推广实施有难度 在现阶段的低碳社区建设中,政府更注重打造模范标准的低碳社区,所以从试点地选择上都以标准 化为重要因素,一些城市的政策文件中没有或淡化了促进行为改变和个人行动的努力( Tozer et al.,2018)。 一般 试点选取遵循以下原则 1)具有地域和文化特色,低碳社区建设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社区管 理具有明确的主体,符合城市总体定位和土地利用规划; 3)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对当地低碳发展具有引 领示范作用; 4)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智慧城市试点、循环经济城市试点等社区将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5) 优先选择能源消耗较大、节能设施相对 落后急需改造的社区。低碳社区建设 的这一策略具有示范带动作 用,但低碳生活不仅是试点社区、试点城市才需要发展,涉及到国家的所有地区。或许大部分社区不能 贯彻执行试点政策,但依然可以从低碳生活宣传、 低碳 环境营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推进,通过 公民个人的行动推动碳中和 目标 实现,从而全面实现碳中和。一步到位固然有效,但是循序渐进也是一 种发展方式。 ( 2) 建设过程缺少评估、 社区维护 缺少监督 我国低碳社区建设主要路径是规划设计低碳化、建筑材料低碳化、社区环境低碳化、能源系统低碳 化、资源利用低碳化和生活方式低碳化(张佶等 , 2017)。 低碳社区 建设过程中 尤其重视 规划设计、建 筑材料使用、能源系统以及资源利用。 但 在建设中 常常 为 了 追求设计亮点、环保材料、清洁能源和废物 的循环利用, 导致 过度设计 、 忽略运输过程 、 能源设备制造维护 造成的 再次污染。所以,贝丁顿社区 作 为成功的案例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就地取材,就地使用能源 材料 。如何避免建设过程中的疏忽,有必要为 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进行监督和评估。 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用在 科学 研究或项目验收 阶段 ,建设过程 中 的评价监督也 是不可忽视 的 环节 , 这样 才 切实 做到了低碳 发展 。低碳社区的维护 需要 社区服务 (管理) 方与居民共同 努力 完成 。 但是, 边防 等( 2019) 提出了 社区 有复杂 的 管理模式和多个参与主体, 各个参 与主体的权益和责任未能明确界定, 这对于 社区 管理维护工作 造成诸多困难。 所以,需要明确社区负责 维护低碳建设的主体,也需要提高公民低碳环保意识 , 从而实现双向监督。 或者提出第三方监督策略, 维护低碳社区的发展。 ( 3)集体互动行为较少、未能形成居民行为准则 低碳社区建设是未来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而发展低碳社区主要有两种模式 “自上而下 ” 和 “自下而上 ”( Schäfer et al.,2018)。政府在低碳社区建设与发展上秉持大力支持的态度, “自上而下 ”这 种模式比较适合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初期。 “自下而上 ”这种公众参与模式存在争议,虽然国家政策中指明要 大力推广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公民低碳意识,但公民低碳环保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如何从 思想认识方面改变居民理念、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了解低碳生活的本质和意义十分必要。 民众自发参与管理是最有效维持社区稳定与发展的方式 。 低碳社区管理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沃邦模式, 包括 三个层级的行政运作平台最上层由市政府主导和负责,最下层则由社区居民所组成的论坛社群来 主导, 而介于市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市议会则负责信息交换、讨论与决策。在我国, 社区居民在参与 低碳社区建设过程中,一般性的节能环保行为较多,专业性低碳参与活动相对较少;个体行为较多,相 互协助、互动行为较少;多数居民将低碳社区建设的最重要职责寄希望于政府行为(曹志刚等 , 2014)。 与西方低碳社区强调民众参与和责任分担( Middlemiss et al.,2010)相比较,表现出较大差异,由此影响 有针对性的政策设计。低碳社区作为城市的基础微观空间,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 础空间,但目前低碳社区的建设成果并不显著。要让社区居民从被动参与发展到主动参与、个体参与发 展到相互影响、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层面。 3.2 我国低碳社区建设未来工作的重点 我国低碳社区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为实现 2060年碳中和目标,碳中和社区建设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尚不成熟、经济成本较为高昂,短期内从碳吸收端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不符合实 际,目前实现碳中和的建设策略应是加快建 设低碳社区(任柯 , 2021)。 ( 1)亟需建立政府主导下公众积极参与的低碳社区发展模式 低碳社区建设是一个典型的 “自下而上 ”发展模式,亟需公众的积极参与。公众参与低碳社区建设主要 有三种途径个人 自身的学习与行动、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学习,以及有组织的集体行动 (叶昌东等 , 2010)。通过社区成员自身学习低碳生活所需的环境学、生态学、化学、气候学等各个相关领域的专业 知识,增强对低碳文化发展和低碳社区建设的意识,提升居民在低碳社区建设中的获得感。通过社区成 员之间思想交流可以促使社区成员的低碳意识共同进步,达到社区 成员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形成有利 于低碳社区建设的行为准则和组织体系( Moloney et al.,2010)。社区的集体行动不仅有利于 社区内部形 成低碳文化的氛围,而且可以通过社区的集体行为 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然而,我国 是一个高度民主集中的国家,政府主导往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适合我国政府主导、公众积极 参与的低碳社区发展模式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 2)亟需定量核算低碳社区的碳中和潜力及其在我国碳中和的作用 我国针对低碳社区展开了大量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在我国提出 2060年 实现碳中 和目标以后,城市、社区的碳中和潜力有多大公众在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中的作用将是社会关注的热 点。城市碳排放通常经历增长、达峰、中和等阶段,社区也不例外。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社区碳排放仍处于增长阶段,碳中和社区建设主要受限于社区居民的低碳生活意识以及 碳吸收技术效率等瓶颈(任柯 , 2021)。结合低碳社区 “自下而上 ”的发展模式,亟需制定科学的社区碳排 放核算方法,建立社区碳排放数据库,通过开展碳中和社区愿景规划,培养市民低碳素养以及低碳消费 行为和生活方式。为此,定量核算低碳社区碳中和潜 力及其实现路径,提高居民对低碳社区建设在我国 “双碳 ”战略中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推广低碳社区建设、助推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如何运用好城市和社区现有土地资源,加强清洁能源开发,提高城市社区碳中和潜力,也是 实现低碳社区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城市屋顶光伏 资 源的开发。为此,亟需科学、准确评价城市和社 区建筑屋顶光伏 资 源可开发的潜力及其实现路径( Arnaudo et al.,2018; Buffat et al.,2018; Tiwari et al.,2020; Xu et al.,2021; Ren et al.,2022)。 4 结 语 我国低碳社区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也是发展的最佳时机,如何通过低碳社区建设、助推我国 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是目前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低碳社区建设在我国已开展了大量实践,通过低碳 城市新区建设、经济低碳化、绿色交通、节能减排等措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低 碳社区建设、低碳城市发展在国家层面已经形成了共识,而 “自下而上 ”的公众参与模式在我国还有许多工 作要做。针对我国 2030年碳达峰和 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强化低碳环保理念、推行低碳社区建设势在 必行。为此,亟 需建立政府主导、公众积极参与的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积极有序地推动我国低碳社区发 展;其次,需要定量评估低碳社区的碳中和潜力,客观评价低碳社区建设在我国碳中和战略的作用,使 得广大公众对低碳社区建设在国家 “双碳 ”战略中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低碳社区建设与发展不仅可以增 强人民群众对低碳事业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低碳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实现社会 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边 防 , 吕 斌 . 2019. 转型期中国城市多元参与式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 城市规划 , 4311 81-89. 曹志刚 , 孙秋云 . 2014. 低碳城市社区 居民认知与居民参与 青岛社区居民调查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346 93-96. 陈 飞 , 褚大建 . 2009. 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 . 城市规划学刊 , 4 7-17. 陈佳佳 . 2017. 国内外低碳社区建设研究进展 . 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海南省规划委员会、海口 市人民政府 北京邦蒂会务有限公司 14-18. 陈凯芳 , 朱隆斌 . 2013. 英国低碳社区挑战项目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 现代城市研究 , 12 37-41. 陈毅晰 , 徐智浩 , 陈煌鑫 . 2022. 基于知识图谱的碳中和相关主题文献研究 . 经济研究参考 , 1 123-144. 董 锴 , 侯光辉 . 2013. 城市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以万科假日风景社区为例 . 生态经济 , 3 56-59. 方精云 . 2021. 碳中和的生态学透视 . 植物生态学报 , 4511 1173-1176. 黄贤金 , 张秀英 , 卢学鹤 , 等 . 2021. 面向碳中和的中国低碳国土开发利用 . 自然资源学报 , 3612 2995-3006. 类延辉 , 王 琦 . 2020. 英国贝丁顿零能耗开发研究 . 城市住宅 , 275 54-58. 欧阳慧 . 2016. 基于碳减排视角的国家试点低碳城 镇 发展路径 . 城市发展研究 , 236 15-20. 任柯 . 2021. 长三角建设碳中和社区的愿景和路径 . 城市开发 , 11 20-22. 石龙宇 , 许 通 , 高莉洁 , 等 . 2018. 可持续框架下的城市低碳社区 . 生态学报 , 3814 5170-5177. 王卓然 . 2017. 既有低碳城市社区更新改造目标人群分类研究 . 城市发展研究 , 244 138-143. 吴 凡 , 刘雪娇 , 桑百川 . 2017. 国家试点低碳城 镇 发展现状、问题与路径选择 . 现代管理科学 , 2 18-20. 吴丽娟 , 李晓晖 , 刘玉亭 . 2016. 欧洲规划建设低碳社区的差异化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国际城市规划 , 1 87-92. 辛章平 , 张银太 . 2008. 低碳城市社区及其实践 . 城市问题 , 10 91-95. 叶昌东 , 周春山 . 2010. 低碳社区建设框架与形式 . 现代城市研究 , 258 30-33. 尹利欣 , 张铭远 . 2020. 国外生态社区营造策略解析 以德国弗莱堡沃邦社区、丹麦太阳风社区为例 . 城市住宅 , 275 24- 26. 张 佶 , 钱秉玺 . 2017. 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基于美国 LEED-ND评估体系与实践的思考 . 城市规划 , 4111 102-110. 张新安 . 2021.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自然资源改革发展整体布局中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 3412 1. 赵国超 , 王晓鸣 , 何晨琛 , 等 . 2016. 基于 ANP的社区低碳系统结构分析 . 生态经济 , 3211 80-83. 庄贵阳 . 2020. 中国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设计逻辑 .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 303 19-28. Arnaudo M, Zaalouk OA, Topel M, et al. 2018.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at urban district level–A Swedish case study. Energy Procedia, 149 286-296. Bai Y, Zhang W, Yang X, et al. 2021. The framework of technical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constructing low-carbon communities in China. Buildings, 11 479. Broaddus A. 2010. Tale of two ecosuburbs in Freiburg, Germany Encouraging transit and bicycle use by restricting parking provis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2187 114-122. Buffat R, Grassi S, Raubal M. 2018. A scalable method for estimating ro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