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报告编号JKY-TZJ-032 沁阳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 2020 年度 产品碳足迹报告 第三方机构名称(公章)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 司 报告签发日期2021 年 5 月 30 日 企业名 称 沁阳市宏达钢铁有限 公司 地址 沁阳市产业集聚区沁北 产业园区 联系人 王博 联系方式(电话、 邮箱) 13673913177 标准及方法学 ISO/TS 140672013温室气体产品碳足 迹关于量化和通报的要求和指南、中 国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 指南(试行) 报告编号 JKY-TZJ-032 核算结论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受沁阳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委托,对该公 司产品碳足迹排放量进行核算。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确认 1)核算标准中所要求的内容已在本次工作中覆盖; 工作组确认此次产品碳足迹报告符合 ISO/TS 140672013温室气体产品 碳足迹关于量化和通报的要求和指南、中国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 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要求。 2)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为 2020 年度 单位产品碳排放量 钢铁 0.22tCO2/t 核查组长 郑超超 签名 日期 2021 年 5 月 29 日 核查组成员 郭东晓、史小昆 技术复核人 冯学亮 签名 日期 2021 年 5 月 29 日 批准人 潘玉勤 签名 日期 2021 年 5 月 30 日 目 录 一、概述 1 1.1 报告目的 .1 1.2 目标产品 .1 1.3 核算准则 .1 二、核算过程和方法 1 2.1 工作组安排 .1 2.2 文件评审 .2 2.3 现场沟通 .2 2.4 报告编写及内部技术复核 .3 三、核算方法与内容 4 3.1 企业基本情况 .4 3.1.1 企业简介和组织机构 .4 3.1.2 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6 3.2.系统边界及工艺流程图 .6 3.2.1.系统边界 .6 3.2.2 工艺流程 .7 3.3 功能单位 .7 四、碳足迹计算 8 4.1 计算方法 .8 4.2 产品生产过程碳排放计算 .17 4.2.1 天然气的消耗量 .17 4.2.2 天然气低位发热量 .18 4.2.3 外购电力的消耗量 .18 4.2.4 电极的消耗量 .18 4.2.5 粗钢的生产量 .18 4.2.6 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数据及来源 .19 4.2.7 核定边界排放量的计算 .19 4.3 原材料运输过程碳排放计算 .21 4.3.1 活动数据及来源 .21 4.3.2 排放因子及来源 .21 4.3.3 原材料运输碳排放量计算结果 .22 4.4 产品运输过程碳排放计算 .22 4.4.1 活动数据及来源 .22 4.4.2 排放因子及来源 .22 4.4.3 产品运输碳排放量计算结果 .23 五、产品碳足迹 24 六、结论与分析 24 支持性文件清单 25 1 一、概述 1.1 报告目的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根据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关 于量化和通报的要求和指南ISO/TS 140672013 的要求,独立公 正地对沁阳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 2020 年产品碳足迹进行了核算。核 算和报告过程中遵循通用方法和规范,确保企业产品碳排放量的真 实性,为企业更好地掌握自身产品碳排放情况提供数据支撑。 1.2 目标产品 公司主要生产粗钢和钢材,本报告将粗钢和钢材统一核算,选 取 2020 年度 1 吨钢铁作为目标产品。 1.3 核算准则 ISO/TS 140672013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关于量化和通报的 要求和指南、中国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二、核算过程和方法 2.1 工作组安排 依据 ISO/TS 140672013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关于量化和通 报的要求和指南,依据核算任务以及企业的规模、行业,按照河 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内部工作组人员能力及程序文件的要 求,此次工作组由下表所示人员组成。 2 表 2-1 工作组成员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分工 1 郑超超 组长 主要负责项目分工及质量控制、撰写核查报告 并 参加现场访问 2 史小昆 组员 主要负责文件评审,并参加现场访问与报告编 制 3 郭东晓 组员 主要负责文件评审,并参加现场访问与报告编 制 2.2 文件评审 工作组于 2021 年 5 月 10-12 日进入现场对企业进行了初步的沟 通,包括企业简介、工艺流程、组织机构、能源统计报表等。工作 组在文件评审过程中确认了委托方提供的数据信息是完整的,并且 识别出了现场访问中需特别关注的内容。 现场评审了委托方提供的支持性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见本报告 “支持性文件清单 ”。 2.3 现场沟通 工作组成员于 2020 年 5 月 13-15 日对委托方产品碳排放情况进 行了现场了解。通过相关人员的访问、现场设施的抽样勘查、资料 查阅、人员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现场主要访谈对象、部门及访谈 内容如下表 2-2 所示。 3 表 2-2 现场访问内容 时间 对象 部门 职务 访谈内容 王沛 办公室 科员 王娟娟 生产部 科长 张孟飞 质检部 质检员 曾建旺 仓库 保管员 刘辉 财务 会计 2021 年 5 月 13 日~15 日 张慧珍 采购部 科员 1)了解委托方单位基本信息,产 品 产量情况,原材料采买情况,运输 情况,了解企业工艺流程,能源消 耗情况,电表台账,能源审计状况, 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二氧化碳排 放报告的计算和假设等; 2)数据收集程序及存档管理、数 据 产生、传递、汇总和报告的信息 流和能源使用台账及相关发票。 2.4 报告编写及内部技术复核 遵照 ISO/TS 140672013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关于量化和通 报的要求和指南,并根据文件评审、现场沟通后,完成数据整理 及分析,并编制完成了企业产品碳足迹报告。工作组于 2020 年 5 月 25 日完成报告,根据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内部管理程 序,本报告在提交给委托方前经过了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 司独立于工作组的技术复核人员进行内部的技术复核。技术复核由 1 名具有相关行业资质及专业知识的技术复核人员根据河南省建筑 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程序执行。 ·内部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核算流程及报告编制是否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报告内容真实性; 4 ·排放量计算方法、过程及结果结论是否合理。 2020 年 5 月 30 日本报告通过了内部技术复核并得到批准。 三、核算方法与内容 3.1 企业基本情况 3.1.1 企业简介和组织机构 沁阳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沁阳宏达钢铁)原为沁阳市钢铁厂, 始建于 1958 年,是一家集炼钢和轧钢于一体的国有企业。由于生产 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要求,2003 年 3 月,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2003 年 8 月成立沁阳市宏达钢铁有限 公司,并为沁阳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福建省投资商兴办的股份 制民营企业。公司占地 280 余亩,现有年设计产能为 50 万吨炼轧生 产线一条、年产能热轧 70 万吨生产线一条,2020 年全年生产粗钢 477157 吨,钢筋产量 475484 吨。 公司现有员工 300 人,大专以上学历超过 60,平均年龄 40 岁, 员工多来自国内多所高校,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公司针对不同的职业特点,设置了管理、职能、技术、技能的纵向 职业晋级通道,提供给员工畅通的发展渠道和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宏达钢铁始终坚持以热心、诚心、信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落 实各项工作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 5 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不断增强 企业综合竞争力。公司下一步继续坚持把企业做精、做强、做优, 努力把企业打造成“百年老厂”。 公司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 图 3-1 组织机构图 6 3.1.2 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2020 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3-1 2020 年度生产经营情况汇总表 年度 2020 工业总产值(万元)(按现价计算) 162677 年度主要产品 年度 主要产品名称 年产量(t) 粗钢 475484 2020 钢材 477157 3.2.系统边界及工艺流程图 3.2.1.系统边界 由于数据有限,本报告主要考虑 1.原材料运输的碳足迹计算;2.产 品生产过程的碳足迹计算;3.产品运输的碳足迹计算。图 3-2 为本次 报告中产品碳足迹评价系统边界 图 3-2 产品碳足迹评价系统边界图 产品生产过程原材料运输 产品运输 7 3.2.2 工艺流程 沁阳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是短流程炼钢工序,以废钢为主要原 料,进行冶炼,然后进入精炼炉进行调制,化学成分合格后经连铸 拉成钢坯,进入加热炉(天然气炉),进行轧制,最终轧制成成品 钢材,为超高功率电炉→精炼→方坯连铸→轧钢,主要由炼钢、连 铸、轧钢及其配套设施组成。 图 3-3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3.3 功能单位 本报告功能单位为生产 1 吨产品产生的碳排放量。 本报告仅考虑原料运输、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产品运输产 生的碳排放,其它环节不做考虑。 8 四、碳足迹计算 根据企业数据统计及数据可获得性,本报告碳足迹计算分为两 部分1.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计算;2.原材料和产品运输碳排放计 算。 表 4-1 主要排放源信息 排放种类 能源/原材料品种 排放设施 燃料燃烧排放 天然气 轧钢加热炉、烤包器 工业生产过程 电极 电炉 电力 各生产系统及生产辅助系统净购入电力、热力消费引 起的排放 热力 无 固碳产品隐含排放 粗钢 电炉 4.1 计算方法 根据以下文件要求的碳排放的核算方法进行计算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06) 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 产品生产过程的碳足迹计算 (1)生产过程产生的排放 生产过程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1.计算公式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化石燃料,如实物煤、燃油等。化石 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按照公式(1)、(2)、(3)计算。 9 (1)n1iiiEFADE)(燃 烧 式中 为核算和报告期内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 CO2燃 烧E 排放,单位为吨(tCO 2); 为核算和报告期内消耗的第 i 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单位iAD 为百万千焦(GJ)。 为第 i 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tCO 2/GJ;iEF i 为净消耗的化石燃料的类型。 核算和报告期内消耗的第 i 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 按iAD 公式(4)计算。 (2)iFCNVADii 式中 是核算和报告期内第 i 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iNCV 发热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 吨(GJ/t );对 气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万立方米(GJ/ 万 Nm3); 是核算和报告期内第 i 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对固体或液iFC 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立方米(万 Nm3)。 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按公式(5)计算。 (3)124i iiOFCE 式中 为第 i 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百iC 万千焦(tC/GJ ); 为第 i 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iOF 2.活动水平数据获取 10 根据核算和报告期内各种化石燃料消耗的计量数据来确定各种 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 企业可选择采用相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 行)。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开展实测,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 行检测,也可采用与相关方结算凭证中提供的检测值。如选择实测, 化石燃料低位发热量检测应遵循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 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T 22723 天然气能量的测 定等相关标准。 3.排放因子数据获取 企业可参考相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提供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数据。 (2)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主要是电极消耗产生的。 (三)净购入使用的电力和热力对应的排放 1.计算公式 净购入使用的电力、热力(如蒸汽)所对应的生产活动的 CO2 排放量按公式(7)、(8)计算。 (7)电 力电 力电 力 EFAD (8)热 力热 力热 力E 式中 为净购入使用的电力所对应的生产活动的 CO2 排放量,单电 力E 位为吨(tCO 2); 11 为净购入使用的热力所对应的生产活动的 CO2 排放量,单热 力E 位为吨(tCO 2); 分别为核算和报告期内净购入的电量和热力量(如、电 力AD热 力 蒸汽量),单位分别为兆瓦时(MWh)和百万千焦(GJ ); 分别为电力和热力(如蒸汽)的 CO2 排放因子,单、电 力EF热 力 位 分别为吨 CO2/兆瓦时(tCO 2/MWh)和吨 CO2/百万千焦(tCO 2/GJ)。 2.活动水平数据获取 企业净购入电量数据以企业电表记录的读数为准,如果没有电 表记录,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电费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算凭证上的 数据。企业应按净购入电量所在的不同电网,分别统计净购入电量 数据。企业净购入热力数据以企业热计量表计量的读数为准,如果 没有计量表记录,可采用供应商提供的供热量发票或者结算单等结 算凭证上的数据。 3.排放因子数据获取 电力排放因子应根据企业生产所在地及目前的东北、华北、华 东、华中、西北、南方电网划分,选用国家主管部门最近年份公布 的相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供热排放因子暂按 0.11 tCO2/GJ(温室气 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推荐值)计算,并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发 布的官方数据保持更新。  原料、产品运输服务产生的排放 12 (一)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燃料燃烧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企业核算和报告期内各 种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之和,如公式(9)所示,其 中 CO2 排放量计算如公式(10)(12)所示。道路货物运输企业 还需计算由于运输车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其排放量计算如公式(13)和(14)所示。 (9)ONCHCOEE242- 燃 烧燃 烧燃 烧燃 烧 其中, 为核算和报告期内燃烧化石燃料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燃 烧E 单位为吨 CO2 当量(tCO 2e); 为核算和报告期内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 CO2 排放量,单2-CO燃 烧 位为吨(tCO 2e); 为核算和报告期内运输车辆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 CH4 排4CHE燃 烧 放量,单位为吨(tCO 2e); 为核算和报告期内运输车辆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 N2O ON2燃 烧 排放量,单位为吨(tCO 2e); 1.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 (10)n1i-2iiCOEFADE)(燃 烧 式中 为核算和报告期内消耗的第 i 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单位iAD 为百万千焦(GJ)。 为第 i 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tCO 2/GJ;iEF 13 i 为净消耗的化石燃料的类型。 核算和报告期内消耗的第 i 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 按iAD 公式(11)计算。 (11)iFCNVADii 式中 是核算和报告期内第 i 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iNCV 发热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 吨(GJ/t );对 气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万立方米(GJ/ 万 Nm3); 是核算和报告期内第 i 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对固体或液iFC 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立方米(万 Nm3)。 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按公式(12)计算。 (12)124i iiOFCE 式中 为第 i 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百iC 万千焦(tC/GJ ); 为第 i 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iOF 2.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计算 (13)9,- 10444 CHcbaCHGWPEFkE燃 烧 (14),O- 222 ONN燃 烧 其中, 为核算和报告期内运输车辆的不同车型、燃料种类、排放cba,k 标准的行驶里程,单位为公里(km); 为甲烷或氧化亚氮排放因子,单位为毫克甲烷(氧化亚氮)EF /公里(mgCH 4(N 2O)/km ); 14 分别为 CH4 和 N2O 的全球增温潜势。按 IPCCONCHGWP24、 第二次评估报告推荐的、在 100 年时间尺度下的数值,CH 4 和 N2O 转换成 CO2 当量计的 GWP 值分别为 21 和 310; a 燃料类型,如柴油、汽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b 车辆类型,如轿车、其他轻型车、重型车; c 排放标准,如执行国 I 及以下、国 II、国 III 或国 IV 及以 上排放标准。 3.活动水平数据获取 在核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时,活动水平数据包括项目在核算报告 期内用于其移动源和固定源的各种化石燃料净消耗量及平均低位发 热量;在核算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时,活动水平数据为项目在核 算和报告期内运输车辆的不同车型、燃料种类、排放标准的行驶里 程。 3.1 化石燃料净消耗量 采用能耗统计法作为获取化石燃料净消耗量的基本方法。对于 运输车辆能耗统计基础相对薄弱的报告主体,须采用下述辅助方法 对通过能耗统计法获取的运输车辆能耗数据进行核验,若两种方法 获取的运输车辆能耗数据相差±10 以上,须核对能源消费统计信息, 重新进行统计核算。对于道路货物运输,运输车辆能耗可通过单位 运输周转量能耗计算法进行计算和核验。 (1)基本方法能耗统计法 化石燃料消耗量包括在项目核算边界内全部移动或固定设备中 15 燃烧的化石燃料消费量。可通过报告主体对项目的各种能源消费统 计、项目现场相关统计数据或者查阅工程概预算文件来得到。 运输车辆能耗可依据项目相关统计信息进行计算如运输车辆 燃料消耗情况汇总资料,按车、按日记录车辆号牌、燃料类型、总 质量、核定载质量或最大准牵引质量、出车日期、单运次行驶里程、 单运次载质量和加油(气)量等。 (2)运输车辆能耗统计辅助方法 1-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计算法 企业运输车辆(仅考虑货运)化石燃料消耗量可通过其运输车 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运输周转量计算得到,液体燃料和气体燃 料计算分别如公式(15)和(16)所示。 (15)3ijij10货 运货 运 RKETFCi (16)4ijij货 运货 运i 其中, 是核算和报告期内第 i 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对液体燃料,iFC 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立方米(10 4Nm3); 是核算和报告期内第 j 个车型全部货运交通工具所完成的ij货 运ET 货物周转量,单位为百吨公里; 是第 j 个货运车型完成单位货物周转量所消耗的第 i 种燃ij货 运RK 料消费量,单位为千克(立方米)/百吨公里; 为燃烧的化石燃料类型;i 为运输工具的产品型号。j 应以企业统计数据为准,企业须提供相关的原始统计数据、ij货 运ET 16 相关财务报表和运输合同等材料。对于 企业可根据车辆类型、ij货 运RK 燃料种类及运输状况抽样统计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并以国家或地 区交通主管部门最新发布的全国或地区运输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 耗作为参考。 (3)运输车辆能耗统计辅助方法 2-单位行驶里程能耗计算法 运输车辆化石燃料消耗量可通过其运输车辆单位行驶里程化石 燃料消耗量和相应行驶里程计算得到,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消耗量 分别通过公式(17)和(18)计算。 (17)5i 10iijijCOkFC (18)6i ijij 其中, 是核算和报告期内第 i 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对液体燃料,iFC 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立方米(10 4 Nm3); 是核算和报告期内第 j 个车型全部运输工具的行驶里程,单ijk 位为公里(km); 是第 j 个车型运输工具的百公里燃油(气)量,单位为升/ijOC 百公里或立方米/百公里(L/100km ;m 3/100km) ; 是第 i 种化石燃料的密度。汽油为 0.73 吨/立方米;柴油为i 0.84 吨/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为 0.45 吨/立方米; 为燃烧的化石燃料类型;i 为运输工具的产品型号。j 应以企业统计数据为准, 应以企业对其运输车辆分车型ijk ijOC 17 监测和统计为准。企业还应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府 部门发布的运输车辆综合燃料消耗量作为参考,验证所报告的运输 车辆分车型单位行驶里程能耗监测数据。运输车辆综合燃料消耗量 可通过下述来源获取(1)对于总质量超过 3500 千克的运输车辆, 可根据车辆产品型号在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监测和 监督管理信息服务网”查询其综合燃料消耗量;(2)对于总质量未 超过 3500 千克的运输车辆,可根据车辆产品型号在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汽车燃料消耗量网” 查询其综合工况下燃料消耗量;( 3)如无 法查询到某型号运输车辆的百公里燃油量参数,可参考附录二表 1 中“货车各车型百公里能源消费统计表” 缺省参数。 3.2 化石燃料平均低位发热量 企业可选择采用本技术规范提供的缺省值,如附录二表 2 所示。 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开展实测,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也可采用与相关方结算凭证中提供的检测值。如采用实测,化石燃 料低位发热量检测应遵循GB/T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和GB/T22723 天然气能量的测 定等相关标准。 3.3 运输车辆的行驶里程 应以企业统计数据为准,企业须提供相关的汽车里程表数据或 GPS 行车记录仪数据,以及维修记录、每班次出车原始记录或运输 合同等辅助材料。 4.排放因子数据获取 18 企业可参考相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提供的 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数据。 4.2 产品生产过程碳排放计算 4.2.1 天然气的消耗量 数据来源 2020 年生产年报 监测方法 流量计 监测频次 连续监测 记录频次 每月记录并结算 监测设备维护 1 次/年 数据缺失处理 无缺失 结论 单位 2020 年 (万 Nm3) 569 4.2.2 天然气低位发热量 天然气低位发热量( GJ/t) 数值 38.931 数据来源 中国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缺省值 4.2.3 外购电力的消耗量 数据来源 2020 年生产年报 监测方法 采用电能表测量 监测频次 连续监测 19 记录频次 每月记录并结算 监测设备维护 电业局负责校准和维护 数据缺失处理 无缺失 结论 单位 2020 年 MWh 352080 4.2.4 电极的消耗量 数据来源 原材料明细账 监测方法 消耗量期初库存购入量-期末库存 监测频次 每批次记录 记录频次 每批次记录,每天、每月汇总 监测设备维护 1 次/ 年 数据缺失处理 无缺失 结论 单位 2020 年 t 1230 4.2.5 粗钢的生产量 数据来源 公司生产经营月报表 监测方法 汽车衡 监测频次 1 次/ 炉 记录频次 1 次/ 炉 监测设备维护 1 次/6 个月 数据缺失处理 无缺失 结论 单位 2020 年 20 t 477157 4.2.6 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数据及来源 4.2.6.1 天然气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 天然气单位热值含碳量(tC/TJ) 天然气碳氧化率 数值 15.32 99 数据来源 中国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缺省值 4.2.6.2 电极排放因子 电极排放因子(tCO 2/t) 数值 3.6630 数据来源 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缺省值 4.2.6.3 粗钢排放因子 粗钢排放因子(tCO 2/t) 数值 0.0154 数据来源 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缺省值 4.2.6.4 净购入电力排放因子 电力排放因子( tCO2/MWh) 数值 0.5257 数据来源 2011 年和 2012 年中国区域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中 2012 年华中区域电网平均 CO2 排放因子 21 4.2.7 核定边界排放量的计算 根据上述确认的活动水平数据及排放因子,重新验算了企业温 室气体排放量,结果如下。 4.2.7.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消耗量 (万 Nm3) 低位发 热量 ( GJ/ 万 Nm3) 单位热 值含碳 量 (tC/GJ 碳氧 化率 折算 因子 排放量 (t CO2)年度 种类 A B C D E FA*B* C*D*10- 2*E 总排放 量(t CO2) 2020 天然气 569 389.31 0.0153 99 44/12 12302.85 12302.85 4.2.7.2 生产过程排放 消耗量 ( t) 排放因子 (tCO 2/t) 排放量 (t CO2)年度 种类 A B CA*B 总排放量 (t CO 2) 2020 电极 1230 3.663 4505.49 4505.49 4.2.7.3 净购入电力隐含的排放 电力消耗量 (MWh) 排放因子 (tCO 2/MWh) 排放量 年度 A B CA*B 排放量(tCO 2) 2020 352080 0.5257 185088.456 185088.456 22 4.2.7.4 固碳产品隐含的排放 产量(t ) 排放因子 (tCO 2/t) 排放量 年度 种类 A B CA*B 排放量(tCO 2) 2020 粗钢 477157 0.0154 7348.22 7348.22 4.2.7.5 排放量汇总 年度 2020 燃料燃烧排放量(tCO 2)(A) 12302.85 电极消耗产生的排放量(tCO 2)(B ) 4505.49 固碳产品隐含的排放量(tCO 2)(C ) 7348.22 净购入使用的电力排放量(tCO 2)(D) 185088.456 净购入使用的热力排放量(tCO 2)(E) 0 企业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 2) (DABCDE) 209245.02 23 4.3 原材料运输过程碳排放计算 4.3.1 活动数据及来源 4.3.1.1 原料运输距离 产品运输距离(公里) 地点 存贮仓库 距离(公里) 684910 供货次数 / 数据来源 由企业根据销售商位置估算 4.3.1.1.2.运输车型 产品 数值 货车(柴油) 数据来源 企业提供 4.3.2 排放因子及来源 原材料采用货车柴油车辆运输,采用“运输车辆能耗统计辅助方 法 2-单位行驶里程能耗计算法”。 百公里油耗及甲烷、氧化亚氮排放因子 运输车辆 车辆的排放因子 货车(柴油) 百公里耗柴油 14.4 升 数据来源 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 指南(试行) 气体种类 排放因子(mg/km) 全球变暖潜势(GWP)值 (tCO 2e) CH4 175 21 N2O 30 310 数据来源 指南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 24 制指南(试行) 4.3.3 原材料运输碳排放量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确认的活动水平数据,工作组计算了原材料运输过程 碳排放量,结果如下。 公里 数 每公里 油耗 密度 燃油低 位热值 单位热 值含碳 量 碳氧 化率 CO2 与碳 的分子量 比 温室气体排 放量 km L/km t/L GJ/t tC/GJ -- tCO2 燃油 类型 A B C D E F G IA*B*C* D*E*F*G/100 柴油 684910 0.144 0.00073 43.33 0.0202 98 44/12 226.44 4.4 产品运输过程碳排放计算 4.4.1 活动数据及来源 4.4.1.1 产品运输距离 产品运输距离(公里) 地点 省内及周边 距离( km) 1376910 供货次数 / 数据来源 由企业根据销售商位置估算 4.4.1.2 运输车型 产品 数值 货车(柴油) 数据来源 企业提供 25 4.4.2 排放因子及来源 产品采用货车柴油车辆运输,采用“运输车辆能耗统计辅助方法 2-单位行驶里程能耗计算法”。 百公里油耗及甲烷、氧化亚氮排放因子 运输车辆 车辆的排放因子 货车(柴油) 百公里耗柴油 14.4 升 数据来源 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气体种类 排放因子(mg/km) 全球变暖潜势(GWP)值 (tCO 2e) CH4 175 21 N2O 30 310 数据来源 指南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 4.4.3 产品运输碳排放量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确认的活动水平数据,工作组计算了产品运输碳排放 量,结果如下。 公里 数 每公里 油耗 密度 燃油低 位热值 单位热 值含碳 量 碳氧 化率 CO2 与碳 的分子量 比 温室气体排 放量 km L/km t/L GJ/t tC/GJ -- tCO2 燃油 类型 A B C D E F G IA*B*C* D*E*F*G/100 柴油 1376910 0.144 0.00073 43.33 0.0202 98 44/12 455.23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