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资源分类
文档管理
收藏夹
最新动态
登陆
注册
关闭
返回
下载
相似
相似资源: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水泥生产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和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体系研究(执行摘要)-12页.pdf
中银国际:政策推动+盈利模式完善,迎接大储放量元年.pdf
中原证券:锂电池销量环比回落,短期谨慎关注.pdf
中泰证券:沿海动力煤价支撑仍强,焦煤需求旺季即将到来.pdf
中信建投:七月社会总用电量维持高增,水力发电量环比改善.pdf
中国上市公司碳中和信息披露质量报告(2020-2022)--西北工业大学.pdf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3).pdf
中国海外煤电投资建设风险预警研究报告——印度尼西亚国别研究-绿色和平.pdf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建材应用现状评估报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pdf
招商证券:工具行业锂电化+智能化趋势下,中国制造从幕后走向台前.pdf
浙商证券:盘古智能-风机润滑系统行业龙头,布局液压变桨引领国产替代.pdf
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协同的空气质量改善战略研究报告--北京大学.pdf
引领城市空中出租车变革(英) Volocopter 2019-6.pdf
徐伟:双碳目标下的热泵发展.pdf
信达证券:电力消费增速有所收窄,重磅电改政策有望落地.pdf
中国臭氧-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的中长期战略研究--北京大学.pdf
向人人享有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公正过渡-国际劳工组织.pdf
正当其时、适逢其势:2023中国基础设施REITs可持续发展行动调研报告-普华永道.pdf
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碳标签推广研究--浙江经济信息中心.pdf
文明的温度: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产业及文化遗产系统性影响评估(甘肃)--绿色和平.pdf
投资气候,投资增长-OECD.pdf
资源描述:
[摘要]“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在全球绿色发展的浪潮中,中国已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和引领者,致 力于推动人民的生活方式向零碳发展。本文围绕社区服务中心零碳建筑的应用展开分析,根据零碳技术的 特点,对零碳建筑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路径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在社区服务中应用零碳建筑技术所造成 的影响做出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社区服务中心;应用;零碳建筑;影响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20)9-0015-03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9月 第9期 ■张毅鹏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都需要给予迫 切关注的问题。中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如何 在有限的碳排放份额下保持经济增长。而绿色发展是全 球未来发展趋势,要以创新驱动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 源革命,在发展理念上坚定不移地把推动清洁能源应用 作为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正因如此,当今社 会建筑的发展趋势就是要以发展绿色低碳的建筑技术,减 少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为己任,节能必然将会成为 未来衡量建筑质量的重要准则。而零碳建筑在社区服务中 心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将会在下文进行阐述。 一、在社区服务中心应用零碳技术的适用性 (一)社区服务中心 住宅小区的社区服务中心一般都是作为配套设施 来配备的,其中大多数在建筑类型上属于低层建筑。社 区服务中心主要是为了给小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务场 所,小区居民可以在这里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同样也可 以作为物业的办公场地。综合各方面因素,在社区服务 中心应用零碳建筑技术,总体来说具备相应的基础条 件,有利于充分运用城市空间内有限的碳汇资源,此外 体量较小,对控制总体增量成本有很好的效果,可推广 性大大增加。服务中心一般是作为物业管理部门使用, 而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营是相结合的,并且在 物业管理的考核要求上有所罗列。所以,为建筑的运营 管理提供了相关的保障,使零碳技术在效果上可以得到 最大程度的发挥。与此同时,社区服务中心与住宅小区 在整体的设计上,具有趋同性。一套方便有效的零碳社 区服务中心的技术体系的建立,为将来广泛应用零碳建 筑技术提供了有关的借鉴经验,为未来的环境保护与建 设做贡献。此外,这种建筑存在小体量的特性和优点,可 以降低经济上的额外成本,而且现如今住宅地产开发, 都较为注重产品附加值,所以零碳社区服务中心的存 在,对小区的发展和建设也有一定的商业推广价值。 (二)零碳建筑 现代建筑的基本理念是追求“低能耗与高舒适度” 的结合。而建筑层面要做到零碳,在设计方面就需要在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量循环利用等等方面做出考量。 我们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零碳建筑已然成为了必然 的发展方向。零碳建筑技术的基本应用原理是充分利 用太阳能、地热以及一些有机物质进行发酵,产生的能 量可以用于核心能源,从而实现“零能耗”的目的,这种 技术尤为重视建筑在围护结构方面的设计,主张打造一 种被动式节能的方式,此外还主张建筑的能源使用逐渐 向可再生能源转变,比如太阳能、水能、风能以及生物质 能等等,从而能够让人类可以做到与建筑、环境和谐相 处,共同发展。经济向前发展,而碳排放量也在急剧增 加,所以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减少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区服务中心应用零碳建筑的技术分析 诸如社区服务中心此类的建筑,如果要应用零碳建 筑,可以结合零碳建筑技术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设 计和规划建筑的方案。 (一)建材要实现低碳化 首先在建筑的材料方面就应该尽量做到低碳化,多 选择和采用具有可再循环性的建筑材料,或者经过EPD 环境产品申明认证的建筑材料。社区服务中心是多层 建筑,在结构体系上可以设计成以木结构、钢结构相结 合的体系。在室内装修和装饰上,应该尽量选择较为简 洁的装饰,比如可以选用清水混凝土,又或者在室内采 取无吊顶设计等,也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自然素材或者废 弃物等,将其变废为宝,避免资源浪费。 (二)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社区服务中心的地理位置以 及该地的气候特征,例如,北半球的建筑,在进行设计 时,都是选用的被动式采暖和被动式利用太阳能的设 计,主要的窗口的朝向大多朝南,如果是朝北的窗户则 要选用较小的联排建筑设计,这样在地理位置上就可以 充分利用朝南的高处窗户,吸收射入的太阳能,充分利 用自然能源。所以,应该在建筑形体和立面设计时对社 区服务中心进行充分的考量,从而使建筑在被动式性能 上有相应的优质保障。由于社区服务中心是居民办理业 零碳建筑技术在社区服区中心的应用及影响分析 15· · DOI10.16227/j.cnki.tycs.2020.0600 务以及休闲娱乐的场所,在遮阳、通风、保温等等方面都 要重点考虑,并且根据性能分析如何提高建筑的保温通 风体系,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结构的绝热性和气密性。 (三)以降低能耗为主导方向 零碳建筑的设计导向就是以降低能耗为主,在技术 上不过分追求先进性。在空调系统的可调性以及部分负 荷性能方面,小型化的空调系统设计思路是较为建议采 取的。关于照明功率密度的问题,做到严格控制,从而能 够通过对照明进行控制,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四)碳中和手段的合理使用 碳中和在建筑过程中应该作为辅助手段存在,它是 实现零碳的补充措施,在建筑的低碳建造以及运营基础 上都要做到合理使用。日常建筑施工中,太阳能光伏发 电、绿地系统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碳中和措施。 三、应用零碳建筑的案例分析 北京旭辉的零碳示范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旭辉 26街区,这一建筑的位置是处在一片森林草地之中,周 围还紧邻社区的公园,社区居民大多都在公园散步游 玩。从这个零碳示范区的周围环境来看,可以把它看成 与景观环境紧密相融的一个小型休闲建筑物。正因为如 此,这类建筑与一些具有可持续性的示范项目中常常采 用的紧密集中型布局是不相同的,可以将整个的建筑主 体划分成几个独立的区域,有的是健身房,有的是会客 厅,而有的区域则是被作为书吧使用。各个区域的大体 结构比较相似,整体的面积有3035平方米,由于其小 体量的优点,使其可以四处分散于树林里,居民住户能 够很轻易进行独立预约的使用,并且彼此之间不存在干 扰的现象。各个区域布局上是采取下沉式砂石渗水庭院 的规划,住户们可以从外部的园路进入,走过雨水花园 里的木栈道,终点就到了。共享组团、架空设计的木栈道 和在它下部的设备管沟共同组成了三个区域,而且在此 基础上还与半覆土的能源以及智能控制中心相连接,整 体构成了一个一拖三的布局。 图1 北京旭辉零碳示范区建筑平面图 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示范区的自然通风,在进行 有关的设计时,需要先设计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基本建筑 原型,大约为5m6m,地理位置属于坐北朝南的一个矩 形场所,北侧的屋顶上,设计时进行局部拔高,安装通风 采光筒,上面也需要安装好导风遮雨板,可以集成太阳 能光电,室内的通风可以通过对顶部拔高的热压通风效 应进行利用,从而实现自然通风,鼓励居民能够在天气 晴朗时少开或者直接不开空调。除此之外,外立面主要 采用双层表皮复合系统,是用来使木表皮和内墙之间可 以产生相应厚度的空腔,从而在夏季遮阳以及冬季防风 的效果上达到较好的水平,另外,上下百叶的开口也对空 腔内的通风有促进作用,处于夏季时,能够将空腔内的热量 散发出来,防止产生闷热现象。碳化木具有耐腐蚀和方便维 护的性质,有利于减少后续的运营维护成本。 图2 北京旭辉零碳示范区轴测图 这个示范区对应用可再生能源于建筑中的设计进 行了多次尝试,比如将薄膜玻璃、光伏发电和顶部导风 板、屋顶设计、玻璃幕墙以及外挂立面进行联结,并且把 太阳能光热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相结合进行供暖。注重屋 顶的绿化,控制系统采取智能调控的方式,实时监控示 范区的环境品质(比如空气的温湿度,光照程度,CO 2 、 PM2.5的排放量,红外等等),使能源系统可以实现自动 控制,提高节能减排的整体水平,人们也可以随时对示 范区内的状态进行观察。 四、应用零碳建筑对社区服务中心的影响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发现应用零碳建筑,在节能减 排的同时还能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和办事能力,创造和 谐的环境,本研究中所提到的一些措施也被应用于此, 对零碳技术做到了充分的利用。 社区服务中心向来都是为居民服务的场地,在环境 和舒适度上都应该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在此应用零碳建 筑,既能够节约能源使用,又能为居民打造一处充满自 然气息的生态化休闲办公场所,使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 身体健康都能够得到保障。并且通过对各种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减少了碳的排放量,为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回顾人类的发展史,到处都可见化石燃料的身影, 而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由于过度使用化石燃料,也 导致人类逐渐陷入能源危机。而零碳建筑的广泛使用, 恰恰缓解了燃眉之急,在减少能源消耗和缓解能源危机 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大部分都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致使二氧化碳在空气 中的浓度不断提高,从而引发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两极 的冰川发生融化,海平面也上升,为地球上存在的所有 生物带来了一场极具威胁性的灾难。零碳建筑在减少碳 的排放量以及改善环境上,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现如 今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的形式日益严峻,所以更应该牢 牢践行零碳理念,把零碳理念不断融入到建筑的规划、 设计以及建造与使用中,不仅是在社区服务中心,更要 在全世界范围推广,从而使人类社会能够做到可持续发 16· ·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4) 展。由此可以得出,零碳建筑在未来领导着建筑发展的 方向,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对零碳建筑未来发展的展望 要想实现零碳建筑,就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 程。零碳是基于低碳向前不断发展的,所以低碳的最终 目标就是零碳。我们应该逐步实现由低碳向零碳这个终 极目标的过渡。将低碳建筑先设为发展的目标,在生活 中大力提倡低碳和零碳。现如今,零碳建筑尚处于基础 起步阶段,所有建成的零碳建筑,都只是实验摸索阶段 的试验品,并没有投入到大规模的使用当中。尽管零碳 技术的发展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社会观念的制 约、科学水平的不足、建筑花费的成本、管理制度的不足 以及执行策略等等方面,但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 的严峻,环保意识大大提高,相信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 不断发展以及更多新型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零碳建筑 将会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领头羊,为生态环境做出重要 的贡献。 综上所述,在社区服务中心应用零碳建筑,不仅能 够减少能源方面的消耗,还能打造一个无污染,有益于 身心健康发展的生态化社区服务中心,为改善生态环境 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零碳建筑不仅要应用于社区 服务中心,在未来全世界都应该得到推广。零碳建筑的 发展可以减少碳排放量,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从而 使人类生存环境得到改善,零碳理念在现代社会已经深 入人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零碳建筑也会成为 建筑行业的主导方向。我们应该加大对零碳建筑技术的 研究力度,时刻牢记零碳理念,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一 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鲁鹏.零碳建筑的认识及其展望[J].中国科技信息, 2017(7)91. [2]朱颖心.热舒适的“度”,多少算合适[J].世界建筑,2015 (7)35-37. [3]鞠颖,陈易.建筑运营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基于碳排 放因子的排放系数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 (3)175-179. [摘要]智慧城市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希望用更加智慧、便捷、综合的方式,优化城市治理,更好 地回应公民需求的一种新型城市治理理念。其建设一直被认为是解决城市病、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城 市居民生活环境的重大战略规划。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在从火热的建设期中抽离,进入调整优化阶段。 通过回顾我国一些典型智慧城市建设经历的阶段,对智慧城市的结构进行分析,从构成智慧城市的多个层 面思考智慧城市发展应如何改进,智慧城市的未来需要有明确的顶层设计、强大的数据中心、互联互通的信 息网络以及不可或缺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关键词]智慧城市;大数据;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20)9-0017-04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9月 第9期 ■王熙婷 智慧城市发展路径研究 智慧城市通过改变当前政府、企业、公民三者之间 的互动方式,对于城市管理中的环境、民生、治安、交通 等这类涉及信息数据巨大、照搬旧的城市管理经验难以 有效治理的城市问题给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将智慧的理 念渗透到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利用科技重塑城市,达到 城市的可持续动态发展。 这一理念是依据智慧地球延伸而出的,受到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IBM公司最先提出智慧地球理 念,此后依托这一理论形成的智能项目被世界各国认为 能够成为应对国际性金融危机、促进经济恢复的重点领 域。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数量以及城市人口快 速增加,城市已然成为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 领域的中心。可以说,城市的发展不仅关乎各国的发展 进程,更是关乎全球各方面的发展进程。2010年,IBM正 式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希望世界各国的城市贡献自己的 力量。由此可见,建设智慧城市是建设智慧地球的不可 或缺的重要一环。 中国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在2010年后先是经历了 17· · DOI10.16227/j.cnki.tycs.2020.0601
点击查看更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