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资源分类
文档管理
收藏夹
最新动态
登陆
注册
关闭
返回
下载
相似
相似资源: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水泥生产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和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体系研究(执行摘要)-12页.pdf
中银国际:政策推动+盈利模式完善,迎接大储放量元年.pdf
中原证券:锂电池销量环比回落,短期谨慎关注.pdf
中泰证券:沿海动力煤价支撑仍强,焦煤需求旺季即将到来.pdf
中信建投:七月社会总用电量维持高增,水力发电量环比改善.pdf
中国上市公司碳中和信息披露质量报告(2020-2022)--西北工业大学.pdf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3).pdf
中国海外煤电投资建设风险预警研究报告——印度尼西亚国别研究-绿色和平.pdf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建材应用现状评估报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pdf
招商证券:工具行业锂电化+智能化趋势下,中国制造从幕后走向台前.pdf
浙商证券:盘古智能-风机润滑系统行业龙头,布局液压变桨引领国产替代.pdf
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协同的空气质量改善战略研究报告--北京大学.pdf
引领城市空中出租车变革(英) Volocopter 2019-6.pdf
徐伟:双碳目标下的热泵发展.pdf
信达证券:电力消费增速有所收窄,重磅电改政策有望落地.pdf
中国臭氧-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的中长期战略研究--北京大学.pdf
向人人享有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公正过渡-国际劳工组织.pdf
正当其时、适逢其势:2023中国基础设施REITs可持续发展行动调研报告-普华永道.pdf
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碳标签推广研究--浙江经济信息中心.pdf
文明的温度: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产业及文化遗产系统性影响评估(甘肃)--绿色和平.pdf
投资气候,投资增长-OECD.pdf
资源描述:
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 打造智能低碳企业1 3 7 11 15 19 27 29 30 30 致辞 第一章 实现碳中和是颠覆性的能源革命 、 科技创新和 经济转型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对企业而言不仅仅是为化解风险 , 更是一种战略机遇 第三章 企业低碳转型需要与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 , 相互促进 第四章 企业亟需构建与业务整合的碳计算能力 第五章 SAP气候行动方案助力实现零排放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联系人 目录1 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 , 打造智能低碳企业 | 致辞 致辞 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 , 打造智能低碳企业 | 致辞 12 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 , 打造智能低碳企业 | 致辞 近年来 ,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面向未来最为 重要的战略议题之一 , 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与 日俱增 。 根据德勤2022年全球首席战略官调 研 , 有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 ,“ 拥抱可持续 发展和社会责任 ” 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1 。 然而 在另一份德勤2022年全球高管可持续发展报 告显示 , 企业对外表态和落实行动之间仍存在 鸿沟 , 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高管认为难以衡量 影响与收益是阻碍企业投入资源开展气候行动 的最大障碍 2 。 可持续发展代表了企业更远大 的雄心 , 需要高管们有意识地作出一系列战略 选择 , 也要求企业发展出一套新的能力 , 将可 持续发展管理融入日常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 如果施展得法 , 可持续发展将是驱动和重塑业 务增长的绝佳机会 , 进而强化企业的长期价值 和韧性 。 以可持续发展引领的企业低碳转型 , 需要我们 更加深入地理解价值创造机制 , 发掘价值创造 与碳中和举措的有机联系 , 用数据说话 , 通过 数据进行检视 , 衡量转型进展和向内外部利益 相关方沟通转型成效 , 并及时采取基于数据分 析的决策与行动 。 相信本文将对构建企业碳计 算能力的必要性与实现方式有所启发 , 帮助相 关专业人士深入思考 , 付诸行动 。 李佳明 德勤管理咨询中国首席战略官 可持续发展服务联合负责人 如果说21世纪的前20年 , 是数字化转型的时 代 。 那么毫无疑问 , 未来几十年 , 将是数字 化和绿色化双转型的新商业时代 。 世界各主 要经济体疫后经济政策的核心 , 纷纷指向数字 化与绿色化的协同转型 。 中国在最新的国家十 四五信息化规划中 , 明确提出以数字化引领绿 色化 , 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 , 推动数字化绿色 化协同发展的要求 。 欧盟面向未来几十年的欧 洲绿色协议 , 强调没有数字技术就没有绿色协 议 , 要发挥数字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 护政策中的重要作用 , 推动孪生转型 。 显然 , 数字经济不仅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发展 日益重要的新动能 , 同时对实现包容性增长 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 数字技术的成熟 , 使得人类资源管理的范围和深度获得了质的 飞跃 , 重塑了经济的衡量方式和发展方式 , 驱动产业实现系统级的可持续发展 。 这场以 碳中和为引领 、 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产业 革命浪潮 , 将从制造范式 、 创新理念 、 产业 生态 、 排放标准 、 环境规制 、 消费方式等各 个方面深刻影响未来的竞争格局 。 如何在这 场双转型中占领先机 , 打造数据驱动 、 智慧 互联 、 绿色低碳的新型中国企业 , 成为企业 未来竞争的核心和关键 。 彭俊松博士 SAP大中华区首席数字官 可持续发展负责人3 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 , 打造智能低碳企业 | 第一章 实现碳中和是颠覆性的能源革命 、 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 第一章 实现碳中和是颠覆性的 能源革命 、 科技创新和 经济转型 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 , 打造智能低碳企业 | 第一章 实现碳中和是颠覆性的能源革命 、 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 34 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 , 打造智能低碳企业 | 第一章 实现碳中和是颠覆性的能源革命 、 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复杂的挑 战 , 为在本世纪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 高控制在1.5 摄氏度之内 , 需要将过往两百多年来 构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 在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急速切换到以可持续能源 为主体的低碳模式 。 然而气候问题具有跨时空的外 部性 , 一方面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 , 所有国家和人 群都将面临由此造成的危害 , 另一方面应对气候变 化所采取行动 , 影响的是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 且效果与体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这就要 求减排必须成为各个国家自觉自愿的行动 , 秉持 “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的理念 , 同心聚力 , 承担起 “ 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 3 (Common but differential responsibility )”。 中国积极参与气候议题 , 在促成 巴黎协定 的 签署过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推动者的角色 , 并在 2020 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正式宣 布 , 中国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力度 ,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 , 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 和 。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同时也是当前全 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 , 在未来四十年经济增长与 碳中和双重目标约束下 , 无论是从工业化进程 、 能 源结构 、 产业结构考虑 , 还是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 时间 、 绝对减排量 、 碳排放强度等诸多指标来看 , 中国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 图1 中国 、 美国 、 欧盟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间隔与绝对减排量比较 *中国2030 年碳达峰二氧化碳峰值排放量预测约110 亿吨 数据来源 Global Carbon Project 中国 美国 欧盟 100 亿吨 年碳排放量 共30 年2030-2060 110 亿吨* 共45 年2005-2050 61 亿吨 共71 年1979-2050 41 亿吨 80 亿吨 60 亿吨 40 亿吨 20 亿吨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2060 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 , 打造智能低碳企业 | 第一章 实现碳中和是颠覆性的能源革命 、 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5 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 , 打造智能低碳企业 | 第一章 实现碳中和是颠覆性的能源革命 、 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 图2 实现碳中和 , 中国面临的挑战远大于美国与欧盟 数据来源 Global Carbon Project , 世界银行 , 德勤分析 欧盟已于1979 年实现碳达峰 , 到碳中 和的过渡期有71年 ; 美国已于2005 年实现碳达峰 , 到碳中和的过渡期有 45年 中国在2030年碳达峰后 , 到碳中和的 过渡期只有30年 , 更重要的是欧盟与 美国达到碳排放峰值是一个自然而然的 结果 , 而中国是事前设定的约束条件 欧盟碳排放峰值约41亿吨 ; 美国碳排 放峰值约61亿吨 中国碳排放峰值据预测约110亿吨 , 时 间和排放量两个因素决定了中国从碳 达峰到碳中和的减排斜率要远比欧盟 和美国陡峭 2019年欧盟碳排强度是0.2千克/ 美元 , 美国是0.3 千克/美元 , 中国是0.9 千克/ 美元 。 我国的碳排放强度目前约是欧 盟的4.5倍 、 美国的3 倍 从侧面说明中国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 , 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 、 碳排放存在强 耦合关系 , 需要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 碳中和双重目标约束 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短 达成碳中和的绝对减排量大 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高 当前中国每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不扣减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 活动碳汇的情况下大约130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 未来达成碳中 和的总体思路是在能源供给端推进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能成 为供能主体 , 实现电力清洁化 , 并利用清洁电力的红利提升电 气化率 , 在非电能领域则需要加速推动氢能 、 碳捕集等新技术 的开发与应用 。 具体到温室气体五大排放领域 , 分别有其相应 的低碳转型路径 , 从中可以看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我们国家 而言意味着颠覆性的能源革命 、 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 从能源系统的角度看 , 实现碳中和要求能源系统从工业革命 以来建立的以化石能源 ( 煤炭 、 石油 、 天然气 ) 为主导的能 源体系转变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体系 , 实现能源体 系的净零排放甚至负排放 ( 结合生物质能源 碳捕获与封存 利用 );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看 , 从现在起到2030 年 , 全球减排量的 大部分都来自当今现成的技术 , 但到2050 年 , 几乎一半的 减排量将来自目前仅处于示范或原型阶段的技术 4 , 需要重 大技术突破 , 并且实现碳中和所涵盖的科技领域不仅包含能 源 , 还涉及工业 、 交通 、 建筑 、 农业 、 生物科技 、 信息技 术 、 数字化等方方面面 ; 从经济转型角度看 , 正如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 、 诺贝 尔经济学奖得主Joseph Stiglitz 所言 “ 衡量方式影响发展方 式 ”, 从简单以GDP增速论英雄到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 ”, 中国正在从追求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 加强生 态文明建设 , 它不仅需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 也需要整个 经济体系里每一个经济个体的转变 , 同时还需要相关基础设 施 、 金融体系 、 政策机制 、 社会治理的配套支持 。6 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 , 打造智能低碳企业 | 第一章 实现碳中和是颠覆性的能源革命 、 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 图3 五大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总计占比超过90 , 实现碳中和将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电力清洁化 – 清洁能源替代火电成为主力电源 多能互补 – 通过分布式光伏 、 储能技术突破与智能电网建设 , 降低电网消纳成本 , 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电改加速 – 完善电力市场机制 , 解决清洁电力供需时空错配 的难题 可再生能源 规模化部署 源头减量 与节能提效 创新农业生产技术与方式 – 发展稳产高产的再生农业 , 建立 透明 、 可持续的供应链 , 以及推进精准农业 、 基因编辑等技 术应用 饮食结构调整 – 提高资源消耗较少的食物在饮食中占比 , 例 如以植物基蛋白 、 水产养殖替代肉类与乳制品作为蛋白质摄 入来源 绿色建材 – 借助工业脱碳技术降低建材生产的碳排放 , 以及推 广轻质隔墙等绿色材料和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新型建材 绿色运营 – 通过电气化 、 节能改造 、 和多能互补的智能能源管 理系统实现建筑运营阶段脱碳 温室气体排放占比 1 电力与热力 低碳转型路径 42 4 工业系统 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 – 控制高耗能产业 , 淘汰落后产能 , 发展高端装 备 、 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 非电领域脱碳 – 包括电气化 、 氢能 、 碳捕集等关键技术发展与 应用 节能降耗增效 – 通过数字化赋能与循环经济实现效能提升 、 精益运营 工业与 废物处理 2 33 燃料替代 与智慧交通 生产与消费 方式转变 燃料替代 – 以电气化及低碳或零碳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方 式降低各类交通工具的碳排放 智慧交通 – 通过自动驾驶 、 车联网 、 共享出行提供更为灵活高 效 、 环境友好的出行服务 , 同时以更合理的城市规划和更宜居 的社区进一步减少交通需求 交通运输 农业 8 5 建筑 1 温室气体排放占比来源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2018 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2 包括化石燃料和工业过程所产生的排放 , 工业领域排放约八成自于钢铁和水泥两大行业
点击查看更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