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资源分类
文档管理
收藏夹
最新动态
登陆
注册
关闭
返回
下载
相似
相似资源: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水泥生产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和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体系研究(执行摘要)-12页.pdf
中银国际:政策推动+盈利模式完善,迎接大储放量元年.pdf
中原证券:锂电池销量环比回落,短期谨慎关注.pdf
中泰证券:沿海动力煤价支撑仍强,焦煤需求旺季即将到来.pdf
中信建投:七月社会总用电量维持高增,水力发电量环比改善.pdf
中国上市公司碳中和信息披露质量报告(2020-2022)--西北工业大学.pdf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3).pdf
中国海外煤电投资建设风险预警研究报告——印度尼西亚国别研究-绿色和平.pdf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建材应用现状评估报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pdf
招商证券:工具行业锂电化+智能化趋势下,中国制造从幕后走向台前.pdf
浙商证券:盘古智能-风机润滑系统行业龙头,布局液压变桨引领国产替代.pdf
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协同的空气质量改善战略研究报告--北京大学.pdf
引领城市空中出租车变革(英) Volocopter 2019-6.pdf
徐伟:双碳目标下的热泵发展.pdf
信达证券:电力消费增速有所收窄,重磅电改政策有望落地.pdf
中国臭氧-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的中长期战略研究--北京大学.pdf
向人人享有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公正过渡-国际劳工组织.pdf
正当其时、适逢其势:2023中国基础设施REITs可持续发展行动调研报告-普华永道.pdf
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核算与碳标签推广研究--浙江经济信息中心.pdf
文明的温度: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产业及文化遗产系统性影响评估(甘肃)--绿色和平.pdf
投资气候,投资增长-OECD.pdf
资源描述:
2022年智能汽车市场研究 王博 IDC中国研究经理 2022年7月 2© IDC | 智能汽车市场概述 IDC将智能汽车市场定义为利用互联网、IoT、人工智能、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技术,与汽 车及交通基础设施相关的公司、产品和服务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监管与规范 道路与基础设施 应用与服务 车队管理 信息娱乐系统 地图与定位服务出行即服务平台 MaaS 远程诊断与OTA升级 技术元素 传感器 数据管理与变现 自动驾驶平台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操作系统与互联平台 语音控制 安全与隐私 电力与替代性能源 传统核心产业链 智能制造 零部 件供 应商 运输和物流管理 后市场/专业服务 行业主体监管主体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网络连接 汽车制造商 /主机厂 gYcXxUNAnPqQpPpO6M9R9PmOmMoMsQiNpPsNiNtRnQ7NnNyRNZmRqRNZpOrP 3© IDC | 内容总览 从需求端与供给端两个角度分析自动驾驶、新能源车、智能网联几个领域的发展现状 需求端 供给端 在乘用车市场实现落地的功能 消费者对未来自动驾驶的预期 乘用车市场L2级别自动驾驶 L2级别自动驾驶供应商自动驾驶 新能源车 智能网联 新能源车用车场景 现有用户满意度 新能源车市场规模预测 上下游产业链对新能源行业的影响 在线功能与服务的实现途径偏好 智能网联现有功能感知 智能座舱内人机交互模式未来趋势 抬头显示突破屏显限制 4© IDC | 消费者研究 -研究设计 被访者为过去1年内购车的车主或计划未来1年内购车的潜在车主,对智能网联、自动驾驶、 新能源车几个概念拥有基本的认知 样本量及被访者条件 被访者配额 样本量N300 新购车主/潜在车主(11) - 新购车主过去1年内购买过一辆新车 - 潜在车主未来12个月内打算购买新车 本人或家人为车辆所有者 购车过程中的主要决策者 本人持有驾照,且为车辆主要使用者 针对过去/未来购买的车辆,能够判断 - 是否属于智能网联汽车 - 是否属于L2级自动驾驶 - 属于哪种动力类型 所在城市生活3年及以上 最近六个月未参加过汽车类市场调查 排除相关行业 城市线级 一线城市 58 二线城市 30 三线及以下城市 12 年龄 30 岁以下 28 31 – 35 岁 39 36 – 40 岁 26 40 岁以上 7 车身形态 轿车 46 SUV 47 MPV 7 品牌类型 传统自主品牌 32 传统主流合资品牌 37 传统豪华品牌 15 造车新势力 16 5© IDC | 自动驾驶 6© IDC | 自动驾驶技术在乘用车市场落地的功能 自动泊车功能市场潜力巨大;同时,TJA交通拥堵辅助虽然市场普及度不高,但使用过的消费 者倾向于频繁使用这些功能 重要性/装配率 功能使用经验 ACC自适应巡航 LDWS车道偏离警示 LKA车道保持辅助 交通标志智能识别TSR 自动泊车 FCW前方碰撞预警 AEB主动刹车系统 并线辅助/变道辅助 TJA交通拥堵辅助系统 盲区监测 高速公路驾驶辅助 高精地图 拨杆变道 15 35 55 0 20 40 功能重要性 功能装配率 功能 曾经使用 使用频率 盲区监测 高速公路驾驶辅助 ACC自适应巡航 高精地图 AEB主动刹车系统 自动泊车 FCW前方碰撞预警 并线辅助/变道辅助 LDWS车道偏离警示 TJA交通拥堵辅助系统 LKA车道保持辅助 交通标志智能识别TSR 拨杆变道 28 28 27 24 21 20 20 18 17 16 15 15 12 30 17 22 39 20 11 27 25 29 23 22 27 14 49 27 57 44 41 30 47 42 53 53 53 51 19 20 42 17 17 36 48 23 27 16 23 16 20 49 几乎每次开车都用 经常用 偶尔用 用过一两次 Source C5. 自动驾驶功能重要性, C5a. 自动驾驶功能装配情况, C5b. 自动驾驶功能使用经历, C5c. 自动驾驶功能使用频率; 样本量 N300 7© IDC | 消费者对未来自动驾驶的预期 消费者认为自动驾驶功能将在未来越发重要;并且多数消费者对未来长期完全自动驾驶的落 地持乐观态度;但对其安全性的放心程度有所保留,正在观望专家及官方消息 未来购买 L5级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系统在购车时的重要程度 88 潜在用户愿意单独购买选装 94 现有用户下次购车时会继续购买自动驾驶汽车 (打分TOP2非常重要) 40 49 本次购车 下次购车 9 35 若市场上出现,在日常出行中对L5级自动驾驶感到放心 77 过去12个月中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放心程度有所提升 放心程度 提升原因 72 44 35 33 27 汽车网站(汽车之家/ 品牌官方网站 专业人士推荐 资讯类网站/论坛 门户网站的汽车版块 51 认为未来的道路上会全都是L5级玩全自动驾驶汽车 93 放心程度会受到自动驾驶服务的提供商的影响 自动驾驶 服务提供 商偏好 52 19 15 5 自动驾驶领域科技公司 现有汽车制造商 综合性大型科技公司 MaaS供应商(网约车 Source C7. 潜在用户选装意愿; C11. 现有用户下次选装意愿; C4. 自动驾驶重要程度; C12. 下次购车自动驾驶重要程度; C13. 对L5放心程度; C14. 对L5放心程度变化; C14.a 信息渠道; C16. 是否相信L5能够落地; C17. 自动驾驶服务供应商重要性; C18. 自动驾驶服务供应商种类偏好; 样本量 全样本 N300 8© IDC | L2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乘用车 定义 统计 口径 软件/硬件厂商 OEM整车厂商 消费者经销商 order sale in sale out direct sale in 或 sale in direct sale in 自动驾驶市场数据追踪 -市场定义 针对乘用车市场,追踪L2(在有限的运行设计域内持续智行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及以 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出货量 L0 L1 L2 L3 L4 L5 应急辅助 部分驾驶辅助 组合驾驶辅助 有条件自动驾驶 高度自动驾驶 完全自动驾驶 在有限的设计运行条件内, 不持续智行车辆横向或纵 向运动控制,但执行部分 目标和事件的探测与响应 在有限的设计运行条件内, 持续执行车辆横向或纵向 运动控制,但不执行全部 目标和事件的探测与响应 在有限的设计运行条件内, 持续执行车辆横向和纵向 运动控制,但不执行全部 目标和事件的探测与相应 在有限的设计运行条件内, 持续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 务,但不执行动态驾驶任 务接管 在有限的设计运行条件内, 持续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 务,并执行动态驾驶任务 接管 可持续执行全部动态驾驶 任务,并执行动态驾驶任 务接管,没有设计运行条 件限制 9© IDC | 自动驾驶域底层架构 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以自动驾驶域的集中控制作为底层架构基础,目前市场上的多数车 型正在向这一方向过渡 L2级自动驾驶乘用车市场–自动驾驶域控制 传统车型中的每个功能由独立的ECU控制,并单独布线;自动驾驶向更高级别发展时,要求车辆统筹各传感器收集到的信号 环境信息 传感器 1 ECU 1 车身控制 系统控件 1 辅助功能 1 传感器 2 传感器 3 ECU 2 ECU 3 车身控制 系统控件 2 车身控制 系统控件 3 辅助功能 2 辅助功能 3 环境信息 传感器 1 自动驾驶域主控芯片 底盘域线控系统 一定条件下的 自动驾驶任务 传感器 2 传感器 3 驾驶辅助域的不同功能运行时,相互之间完全独立 传感器在接收信号后,直接对车身控制系统中相应的部件发 出条件反射式的指令 对驾驶辅助相关的所有功能实现统一调配 由自动驾驶域的主控芯片统一接收环境信息,并向车辆的线 控系统发出指令 L2级自动驾驶 乘用车 21.4 自动驾驶域 实现集中控制 78.6 自动驾驶域 未实现集中控制 10© IDC | 新能源车 11© IDC | 新能源车用车场景 消费者在上下班通勤、市内购物、接送家人等短途场景中能够接受利用新能源车代步;燃油 车在中长途场景中的作用依然难以替代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差异感知 新能源车vs.燃油车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存在差异的场景 Source D6a.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存在差异的场景; D6b.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倾向; 样本量 全样本 N300 73 39 36 34 34 32 15 13 5 中长途旅游 上下班通勤 市区内购物/就餐/聚 接送家人/孩子/朋友 短途旅游 回老家/探亲 接待客户 商务应酬/跑业务 工作拉货 新能源车 燃油车 ←倾向于新能源车 倾向于燃油车→ 中长途旅游 上下班通勤 市区内购物/就餐/聚会/休闲娱乐 接送家人/孩子/朋友 短途旅游 回老家/探亲 接待客户 商务应酬/跑业务 工作拉货 12© IDC | 对新能源车的整体满意度 60 38 2 满意 ↓ 不满意 ↓ 用户满意度 用户对现有产品的技术水平较为满意,尤其是智能汽车时代的意见领袖群体,即智能出行的 偏好者与高净值人群;同时,主流群体(三口之家)亦对现有新能源车的接受度较好 人群细分现有用户使用情况 对新能源车的整体满意度 满意原因 Top 5 产品技术水平高 63 使用成本低(电费方面的花费) 52 续航里程完全满足需求 50 产品质量好(不包括电池) 46 维修保养成本低 35 不满意原因 Top 5 续航里程不够高(如虚高、冬天续航里程少) 小样本量, 排序仅供 参考 产品质量担忧(不包括电池) - - - Source D8. 新能源车满意度; D10. 满意原因; D9. 不满意原因; A1. 收购/换购/增购; 样本量 新能源车新购用户 N53 三口之家 62 38 0 满意 ↓ 不满意 ↓ N39 偏好智能 出行者 79 183 满意 ↓ 不满意 ↓ N34 高净值 人群 67 33 0 满意 ↓ 不满意 ↓ N42 74 首购第一次购车 24 换购置换家中其它车辆 2 增购家中已有其它车辆 13© IDC | 新车 渗透率 市场存量 渗透率 26新车渗透率 52 100 新能源车市场规划 国内新能源车的发展水平领先于世界;全球汽车行业2050年实现零排放的目标要求2035年 起开始停售燃油车 2026 20502022 20352030 3市场存量渗透率 13 100 2022-2026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规模预测 美国 新能源车新车渗 透率达到50 清洁能源署 全球范围内燃油车停产 清洁能源署 汽车行业实现零排放 欧盟 新车零排放 加拿大 新车零排放 14© IDC | 新能源车市场上下游产业链 动力电池的生产将逐步分散,锂资源短缺的情形将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步得以缓解;充换电基 础设施的运营模式将逐渐成熟,并开始为新能源车在长途场景中的使用提供条件 20502022 203520302023 2024 大众 位于西班牙的 车用动力电池 工厂将开始生 产电池组 蔚来 自研的电池产品于 下半年开始投产 特斯拉 4680电池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搭载4680 电池的电动车Model Y正式下线 宁德时代 麒麟电池开始投产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 2026 固态电池 提升充放电效率,缩短新 能源车的充电时间 消除了电解液腐蚀泄露的 隐患,提升热稳定性,更 加安全 单离子导体不存在副反应, 使用寿命更长 动力电池资源化回收 减少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 染,减轻新能源车产业的 负外部性 通过梯度回收利用方案, 解决部分底端电池市场需 求,一定程度缓解电池原 材料紧张的情形 通过拆解回收技术实现电 池材料的再利用 DLE直接提锂/DLP直接制锂 扩宽可以被利用的锂资源 种类,缓解全球范围内的 锂矿短缺 减少锂生产对淡水资源的 消耗,减小电池生产的负 外部性 动力 电池 充/ 换电 基础 设施 2025 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 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 施意见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 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服 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 其他地区不低于60 78 53 52 43 33 25 23 12 公共快充桩 小区共享慢充桩 单位快充桩 家用慢充桩 换电服务 单位慢充桩 公共慢充桩 家用飞线 消费者充电方式偏好 长期维续模式 开展充电桩的安装业务,或作为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以打包的形式提供全生命周期的 充电服务 作为公用桩的运营商,以B2C的模式直接为新能源车的车主提供充电服务 以V2G模式入网,作为储能单元在用电高峰时期反向为供电系统提供支持,或为使用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地区在该类天然能源供给出现断续时提供补充 15© IDC | 智能网联 16© IDC | 在线功能与服务的实现途径偏好 多数消费者出于用车体验的整体性,倾向于使用前装/车载的智能网联系统实现互联;对于人 机交互模式,多数消费者倾向于通过语音对座舱进行控制,且经常使用这一功能 车机vs. 手机 交互模式 车内在线功能与服务的实现方式倾向 倾向使用智能手机的原因 Top 5 上下车能有更好的连贯性(手机随身携带) 57 智能手机性能更好更快 54 更喜欢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和服务 43 减少车载系统账号登录的麻烦 36 更好的用户体验 35 66 2 30 2 倾向使用前装/车载智能网联系统的原因 Top 5 能够与车辆本身的设置更紧密地结合使用 63 更喜欢车载智能网联系统的应用和服务 49 更好的用户体验 45 购车价格中已经包含了车载网联系统 43 技术经过了汽车制造商的验证 41 前装/车载 智能网联系统 后装 智能网联系统 智能手机 手表或其它 智能穿戴 消费者偏爱的车上人机交互模式 63 车上装载了智能语音交互系统 10 44 8 1 几乎每次开车都用 经常用 偶尔用 用过一两次 Source B5. 在线功能实现途径; B7. 偏好前装/车机的原因; B6. 偏好手机的原因; B16a. 人机交互方式偏好; 样本量 全样本 N300; B13a. 现有车辆语音交互功能装配情况; B13b. 语音交互功能使用频率; 样本量 现有用户 N153 73 42 30 30 10 语音识别/语音控制 触屏 手势识别/手势控制 面部识别 按钮 使用体验的整体性是消费者的第一追求,车联网与IoT物联 网的融合,将使更多消费者倾向于使用车机系统使用在线 功能与服务。 17© IDC | 消费者对未来智能网联的预期 智能网联功能作为消费者购车考量因素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加;智慧交通、健康检测、个性化 设置是最受关注的功能趋势;多数消费者对数据共享持保守态度 未来购买 功能发展导向 智能网联系统在购车时的重要程度 49 57 本次购车 下次购车 8 94 车载智能网联功能与服务越是简单易用,越愿意使用 具有吸引力的功能与服务趋势 共享数据的类型与目的 下次购车时是否购买智能网联汽车 94 5 1 是,会购买前装/车载 智能网联系统 否,但会加装后装智 能网联系统 对于分享数据,以降低/减免智能网联相关费用 10 17 56 4 12 完全同意,因为能够节省成本 会考虑同意,但要看具体细节情况 Source; 样本量 B14. 下次购车时是否购买智能网联; B18. 简单易用导向程度; B20. 具有吸引力的功能; B21.信息共享意愿; B22. 信息共享目的; 样本量 全样本 N300 否,且不会后装系统 与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相联接 62 健康座舱(驾驶员全方位健康检测、救援) 54 车内个性化设置(座椅位置等车内设置) 52 整车在线升级(整车OTA) 49 多模式人机交互(如人脸识别、手势控制) 46 高性能智能座舱(车内多屏幕互动) 43 车载5G技术 36 车内支付(如支付过路费、停车费等) 33 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结合 33 与智能家居设备互联 27 完全同意,因为我习惯了分享数据 不感兴趣,但我不排斥分享数据 不感兴趣,数据隐私更重要 数据共享意愿 用于改善您的汽车性能表现 89 匿名的实时交通或天气数据 85 车辆购买数据与用车数据 83 驾驶数据用于保险公司调整车险 75 用于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设置、应用等 75 18© IDC | 智能座舱发展趋势 人机交互向智能化逐步发展,“机械”向“屏显”的转化将被新的技术进一步超越 集成于方向盘背后的仪表盘,需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低 头或用余光观看,容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导致其无法对 可能的突发状况做出及时反映,因而影响驾驶安全。 美国高速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数据显示,90以上 的重大事故都是由司机的过错导致。这推动着汽车生产商和 供应商不断开发和测试自动系统,但在道路上大规模应用完 全自动驾驶(即SAE L4L5)可能需要20年或更长的时间。 行车系统将车速、导航等驾驶员需要的信息投射在前风 挡上,避免驾驶员的目光从路面移开。同时,在ADAS系统介 入驾驶时给到驾驶员恰当的提示,使车辆更好地配合驾驶者。 然而,低阶的抬头显示依然有可能因成像模糊而导致驾驶员 需要分配更多的注意力读取信息,同时过近的成像距离有可 能干扰驾驶员视线对远方的聚焦,在短时间内造成视觉辐辏 冲突。因而行业内依然迫切需要更加先进的成像技术。 在车辆逐步实现自动驾驶的未来,驾驶员的角色将逐渐由 执行者变为管理者,而人机交互的作用也将由“配合驾驶”转变 为“汇报车辆行驶状态”。 这意味着车机系统给到驾驶者的信息不再需要指挥具体的驾 驶操作,因而车速、导航箭头等信息将被弱化。取而代之的, 是在更高层面帮助消费者做出决策的出行信息。甚至更进一 步,消费者将由机会在乘车时享受电影、游戏等涉及视觉的 影音娱乐体验。这对于广告传媒领域也意味着巨大的商机。 仪表信息 高级驾驶辅助 传统 模式 当下 模式 未来 模式 自动驾驶下,由“驾驶相关”转变为“出行相关” 19© IDC | 智能座舱 -抬头显示 抬头显示技术作为代表性功能正在汽车市场逐渐普及,“安全驱动”向“智能驱动”的转化正在进 行当中 消费者操控偏好 在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即SAE L1L3)的基础上,汽车行业试图通过自动化提升安全性能。这些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方式需要司机一 直控制车辆(L1L2)或在几乎没有通知的情况下接手驾驶(L3)。 增强HUD技术可以完善驾驶员监测并提升人机交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项技术能将通知、警告以及其他重要的车辆和道路信息 直接投影到司机必须看的仪表盘上。 此外,通过边缘处理和机器学习,系统能够为每个司机调整投影的内容,减少无用的信息,专注于真正需要的信息。 不过由于投影和视野的问题,以及昂贵的造价,此类系统可能会先运用在利润率更高的高端车型上,在成本支持时才会在更低端 的市场铺开。 相关驱动因素 智能经济AI、人类和有组织的“学习” 不断提升的消费者期待更方便、更定制化、更优的控制 感知、计算、行动数据价值最大化 IT影响 仔细分析托管后的司机行为,才能了解如何采用增强的HUD支持驾驶员监测 增强HUD需要系统级通知,含有全车信息,包括跨感知、规划和ADAS系统 机器学习算法需要应用于驾驶员监测系统的反应和反馈,为司机训练和调整HUD通知 10 2025全球预测10的L2L3自动驾驶车辆将采用 增强抬头显示 20 影响 提升司机20的安全、意识和 效率 操控 偏好69 15 智能 人工 消费者购车考虑因素 80 47 46 13 8 7 安全性/可靠性 实用性 科技领先/创新性 个性/时尚感 尊享/限量感 认可/归属感 © IDC 联系我们 Liam Liu 刘思源 | 投资研究经理 Direct 86 10 58891537 | Mobile 18911863288 Email liliuidc.com Bull Wang 王博 | IDC中国研究经理 Email buwangidc.com
点击查看更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