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
资源分类
文档管理
收藏夹
最新动态
登陆
注册
关闭
返回
下载
相似
相似资源:
2022年度中国资管行业ESG 投资发展研究报告(英)-深高金.pdf
施耐德碳中和暨可持续发展咨询服务.pdf
2022年度中国资管行业ESG 投资发展研究报告-深高金.pdf
走向碳中和系列:碳关税元年,谁会成为重点“课税”对象?-东方证券.pdf
2022年碳中和领域研究及锂电制造市场研究报告-艾瑞咨询.pdf
BCG:通往农业碳中和之路.pdf
2022年网络零售TOP100报告:创新 社交 绿色——网络零售制胜之道-德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pdf
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2022年)-国家电网.pdf
碳中和政策点评系列一:欧盟碳关税落地,加速推动碳中和-申万宏源.pdf
碳中和下的水电价值再发现:涓滴不弃,江流入海-海通证券.pdf
碳达峰与碳中和政策解读与实现路径.pptx
【政策】湖北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pdf
2022中国ESG发展创新白皮书-社投盟&华夏基金.pdf
甲烷减排:碳中和新焦点-北京绿金院&iGDP.pdf
《自然教育基地建设碳中和指南》(TCSF 012-2022).pdf
周健工:实现碳中和需要(中国)加速创新.pdf
杜祥琬院士碳中和思考汇总.pdf
利乐中国碳中和目标与行动报告(2022).pdf
《ESG与绿色金融》(9月-10月)-绿金院.pdf
重点工业行业碳达峰碳中和需求洞察报告(2022年)官微发布版-202212-83页.pdf
机构投资者如何促进高质量发展:以ESG投资创造可持续“共赢”-财新智库.pdf
资源描述:
2021年度中国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研究报告 亿欧智库 https//www.iyiou.com/research Copyright reserved to EqualOcean Intelligence, December 2021 前言 ◆ 近年来 ,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 , 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 , 大力推广 布局碳 中和战略 。 随着碳中和热度的进一步上升 , 一级市场的资本 运作活跃度也不断提升 。 2021年更是被称为碳中和的投资元年 , “ 标的 ” 供不应求 。 ◆ 中国碳中和一级市场投资从 2010年开始迅速发展 , 2017年投资频数达到最高峰 257起 , 2021年的前 11个月投资规模累计值更是达到了 622亿人民币的 历史新高 。 在 2010到 2021年 11月这段碳中和投资高速发展期 , 共有 937家碳中和企业获得投资 , 1668家投资机构参与碳中和投资 。 亿欧智库预估中国 碳中和市场规模将在 2025年达到 311.59万亿元人民币规模 。 ◆ 在碳中和相关政策稳步推动 、 投资热度持续升温 、 减排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 , 亿欧智库发布 2021年度中国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研究报告 , 旨在 对中国碳中和企业发展背景及现状和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分析 。 基于对碳中和投融资的深刻洞察 , 本报告还将给出对碳中和投资的发 展趋势 , 以期给关注碳中和投资的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 1 碳中和企业发展背景及现状 1.1碳中和企业研究范围界定 1.2碳中和企业发展背景 1.3碳中和企业区域分布 2 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分析 2.1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现状 2.2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轮次分布 2.3 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细分行业分布 2.4 一级市场碳中和被投企业和投资机构图谱 3 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发展趋势 3.1碳中和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 3.2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趋势 目录 CONTENTS 1 碳中和企业发展背景及现状 5 研究范围界定碳中和企业是指仅提供碳中和实现技术或服务的企业 ◆ 碳达峰指一个组织或行业在某一个时点 , 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 , 之后逐步回落 。 碳中和指企业 、 团体或个人在一年内产生的二氧 化碳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应用达到平衡 。 ◆ 碳中和的实现有五条路径源头减量 、 能源替代 、 节能提效 、 回收利用 、 负碳技术 。 本文对碳中和企业 “ 标的 ” 的选择 , 范围限定于仅提供碳 中和技术或服务的企业 。 ( 特别说明该报告中新能源汽车属于集成产品 , 不属于统计范畴 。 ) 报告的研究重点是 一级市场 2010年 1月 -2021 年 11月碳中和投 资情况 。 注释一次能源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二次能源指氢能电力等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 来源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特别报告 全球变暖 1.5℃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何谓“碳中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源头减量 能源替代 节能提效 负碳技术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 排放的主要领域 。 煤炭 、 石油等 化石能源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材 料 。 原料端减碳是指 通过政策的 手段 , 压缩工业部门的产量 , 行 业产能落后的企业将被淘汰 , 能 源消耗和碳排放将大幅下降 。 基于数据分析 , 源头减量在一级 市场上目前还未显山露水 。 能源替代指用排碳量更小的能源 来代替常规的化石能源 。 具体的 方式有 氢能化 、 电气化和可再生 能源使用 。 氢能化 、 电气化指交通行业 、 建 筑行业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用氢 能和电力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直接 使用 。 可再生能源又称清洁能源 , 是指 可从自然界不断开发并长期利用 的能源 , 如太阳能 、 生物质能源 、 风能和水能等 。 可再生能源既可 以直接代替化石能源使用 , 也可 以用来制造电力等二次能源 。 回收利用指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 消费过程中产生的 , 已经失去原 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的各种废 弃物 , 经过 回收 、 加工处理 , 使 其 重新获得使用价值 。 这种路径 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 提高 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 降低原生资 源的使用 , 从而减少初次生产中 的碳排放 。 节能提效路径是指节能服务公司 通过 给企业或项目制定相关计划 或管理方法 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 的 。 这是一种运用市场手段促进 节能的服务机制 。 目前我国的节 能服务公司服务范围已扩展到工 业 、 建筑 、 交通 、 公共机构等多 个领域 。 负碳技术是指 吸收转化二氧化碳 的技术手段 。 目前中国碳中和行 业的负碳技术主要有三种 碳汇 造林 、 生物炭技术和碳捕捉技术 。 碳汇造林是指以减少环境碳排放 为主要目的 , 实施的造林活动 。 生物炭是由生物质能原料经热裂 解形成的木炭 。 埋于土壤中增加 土壤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 。 碳捕捉技术是捕捉大气中二氧化 碳并封存至地下安全场所的技术 。 亿欧智库碳中和实现路径 回收利用 碳中和发展背景顶层支持推动碳中和行业发展,企业多聚焦于实体行业 6 ◆ 据亿欧智库统计 , 截至 2021年 11月 , 中国共存续 11517家碳中和企业 , 有 76.3的企业是在 2010年后 成立的 。 2015年开始 , 碳中和企业的年 新增数量开始逐年上升 。 2018年 , 中央以及多个地方政府 相继出台节能减排相关政策 , 引导碳中和行业规范快速发展 , 一年内新增 1475家碳中 和企业 , 达到 第一个高峰期 。 “ 3060目标 ” 主旋律使得碳中和行业进入新的高增长期 , 截至 2021年 11月相关企业的年内累计新增数量高达 1357家 。 ◆ 2010年至 2021年 11月产生的碳中和企业有 8791家 , 有 47从事科技制造业 , 是所有碳中和行业中占比最高的 。 29的企业从事工业制造行业 , 18的企业从事交通业 。 大部分碳中和企业聚焦在实体行业 。 135 121 138 129 169 152 281 429 386 390 543 737 997 1475 1081 963 1357 0 500 1000 1500 2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11 碳中和企业年新增数量(个) 亿欧智库中国碳中和 行业 发展历程 来源天眼查、亿欧智库整理 ◆2005年 , “ 十一五 ” 规划 纲要 首次 提出建设节能环 保型社会 , 碳中和企业数 量 每年稳定增加 。 ◆2007年 , 国务院发布 中 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 案 , 提出要在 发展经济 的同时保护全球气候 。 ◆2010年 , 国家发展 改革委通知开展 低 碳城市试点 工作 。 2011年 , 碳中和企 业 年新增数量增加 。 ◆2011年 , 全国人大 在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提出 碳交易市场 的建设计划 , 2012 年 , 碳中和企业 年 增量创新高 。 ◆2014年 , 发改委首次明确全国统一的 碳市 场总体框架 。 同年中美两国联合发布 中 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 ◆2015开始 , 碳中和企业年新增数量 持续走 高 , 中国逐步迎来碳中和企业 创业热潮 。 ◆2018年 , 国务院发布全国 2018至 2020三 年内的 减排计划 。 同年 , 中央以及多个地 方政府相继出台 节能减排相关政策 , 碳中 和企业一年内新增 1475家 , 迎来第一个 高峰期 。 ◆2020 年 , 受 疫情 影响 , 碳中和企业 新增数量明显 下滑 。 同年 , “ 3060 ” 计划 成为十四五规 划的重要目标 。 ◆截至 2021年 11月 , 碳中和企业新增 1357家 , 迎来 新高 峰期 , 同年 7月 碳 交易市场 正式成立 133 233 249 1575 2511 4090 农业 金融 企业服务 交通 工业制造 科技制造 各行业碳中和企业数量(个) 亿欧智库 2010至 2021年 11月碳中和相关企业各行业分布 2005-2009年 2010-2012年 2013-2018年 2019-2021年 11月 1952 62 72 80 102 107 117 136 145 182 187 192 205 218 254 281 283 288 290 302 318 329 332 340 368 462 612 670 989 3523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重庆市 吉林省 海南省 甘肃省 黑龙江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福建省 陕西省 贵州省 山西省 云南省 河南省 天津市 湖北省 江西省 上海市 内蒙古自治区 四川省 浙江省 北京市 河北省 辽宁省 山东省 安徽省 湖南省 江苏省 广东省 截至 2021年 11月各省份碳中和企业数量(个) 7 ◆ 据亿欧智库统计 , 碳中和企业在中国除香港 、 澳门 、 台湾外已经全面布局 。 其中 , 广东省的企业数量远远大于其他省份地区数量 , 占据全国总 数的 30。 江苏省的数量紧随其后 , 占全国总数的 8.6。 东部沿海地区分布最密集 , 西北地区还有待拓展 。 ◆ 广东省的碳中和相关企业发展较早 , 2010年被列入 低碳城市试点 , 2016年 广东省发改委制定 珠三角城市群低碳发展方案 , 此后碳中和企业发展 迅速 , 62.7省内碳中和企业在 2016年后成立 ;广东省作为 外资供应链 大省 , 为了更好地和外资企业进行协同作用 , 将 外资企业的 ESG绿色标 准 植入广东本土企业内;广东省产业 创新度 较高 , 满足碳中和企业发展的 技术基础 。 注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相关数据缺失 来源亿欧智库整理 碳中和企业区域分布东部沿海地区碳中和企业最密集,广东省企业最多 企业数量 1000 700企业数量 1000 400企业数量 700 200企业数量 400 0企业数量 200 企业数量 0 亿欧智库 2021年 11月中国碳中和企业地域 分布图 2 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分析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34 56 65 33 41 116 289 289 269 255 197 622 78 118 121 80 141 238 228 257 182 162 127 17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11 投资规模(亿元人民币) 投资频数(次) ◆ 中国碳中和一级市场的投资频数和规模在 2010-2017年整体呈上升趋势 。 其中 2014-2017年期间迅速发展 , 投资总金额持续升高 , 投资频数呈 上升趋势 , 2017年达到一个投资频数的最高峰 。 2016年开始 , 中国 新能源汽车 产业投资开始布局 , 大部分新能源上下游企业属于碳中和企业 , 行业整体成本和估值偏高 , 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开始突破 1亿元 人民币 。 ◆ 2018-2020年 , 一级市场 监管政策 频出 , 尤其是资管新规的落地加剧中国一级市场的融资难度 。 2018年一级市场出现 “ 资本寒冬 ” , 2020年 疫 情 影响投资市场 。 这三年间投资规模和投资频数都呈 下降 趋势 , 投资规模 下降趋势 较小 , 投资频数 下降幅度 较大 , 平均单笔投资金额 较 2018年 前增加 , 2019年突破 1.5亿元 人民币 。 ◆ 2021年初 , “ 十四五 ” 双碳战略背景下 , 央行发布 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 明确提出引导 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 , 碳中和一级市场投资开始复苏 。 截至 11月 , 2021年 的投资规模达到历史新高 ( 622亿元人民币 ) , 但投资频数仅为 166。 单笔投资金额激增到 3.66亿元人民币 , 创历史新高 , 投资更加向 优质项目 靠拢 , 行业投资的 “ 马太效应 ” 开始出现 。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亿欧智库整理 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现状 2021年投资 规模和单笔投资金额创新高 亿欧智库 2010-2021年 11月中国碳中和 企业投资现状 0.44 0.48 0.54 0.41 0.29 0.49 1.27 1.12 1.48 1.57 1.55 3.66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亿元人民币) 2021.11 9 亿欧智库 2010-2021年 11月中国碳中和 企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 ◆ 从 投资规模 上看 , 能源替代 路径 最受投资机构的偏好 。 2016年到 2021年 11月 , 能源替代路径的投资规模爆发式增长 , 除了受疫情影响投资规 模骤降的 2020年 , 其他年份该路径的投资规模 超过其他三项实现路径的规模总和 。 2021年截至 11月 更是达到 563.0亿元人民币 , 创造历史新高 。 ◆ 从 投资频数 上看 , 2010-2016年节能提效路径和能源替代路径的投资事件数量相当 。 节能提效路径在 2015年投资频数达到了 116件 , 达到了投 资高峰;能源替代路径的投资高峰出现在 2017年 , 达到了 133件 。 2017-2021年 11月 , 节能提效路径的投资频数逐年下降 , 能源替代路径的投 资频数占全碳中和行业投资频数 比例最高 并在这段时间 不断提升 , 2021年 11月已达到 70.6。 来源亿欧智库整理 一级市场碳中和实现路径投资情况 能源替代路径成为资本热点 18.6 30.6 26.6 6.2 13.6 41.4 214.9 224.5 207.7 177.4 106.0 563.0 15.7 25.5 38.7 26.7 23.7 69.2 70.3 56.4 44.2 63.3 91.0 55.9 0.0 0.2 0.0 0.3 3.7 5.4 3.8 8.1 17.2 13.9 0.3 3.0 0.5 0.4 1.2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11 投资规模(亿元人民币) 能源替代 节能提效 回收利用 负碳技术 38 57 50 24 61 98 114 133 101 99 79 12038 58 66 52 67 116 95 97 63 52 47 42 1 2 1 3 11 21 17 24 18 8 1 4 1 1 4 1 2 3 2 3 0 3 0 4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11 投资频数(个) 能源替代 节能提效 资源回收利用 负碳技术 亿欧智库 2010-2021年 11月中国碳中和各实现路径投资规模(亿元人民币)和投资频数(次) 10 ◆ 种子 /天使轮投资占比 在 2016年开始从 29降至 2021年 11月的 13, Pre-A/A/A轮的占比 也从 2016年的 43下滑到 2021年 11月的 26, 这些早期投资的下降说明投资机构在 规避风险 , 对风险更高的早期投资偏好开始下降 。 整体投资开始 向中后期投资偏重 。 ◆ 中后期投资 ( Pre-B到 IPO前 ) 的占比到 2013年 达到历史最高值 ( 占比 36) , 之后一直在波动变化 , 2019年开始稳定在 20左右 。 ◆ 随着碳中和企业的 逐渐成熟 , 如高瓴 、 红杉资本等投资机构碳中和投资布局大量增加 , 战略合作增多 , 双方寻求更好的 业务协同和发展 。 战略 投资的占比 从 2010年的 9猛增到 2020年的 45, 2020年和 2021年前 11个月的战略投资频数分别高达 57起和 74起 。 来源亿欧智库整理 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轮次分布 早期投资占比降低 ,战略投资增多 22 14 26 33 74 67 64 42 21 25 21 18 44 33 60 72 103 99 90 54 22 53 68 43 20 15 27 32 37 28 33 32 19 27 15 8 5 7 3 12 10 7 23 6 7 9 6 2 5 1 3 4 5 9 8 2 3 3 2 0 74 57 43 29 28 18 20 5 9 5 5 7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21.1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种子轮 /天使轮 Pre-A/A/A轮 Pre-B/B/B轮 C/C轮 D轮 -IPO前 战略投资 亿欧智库 2010-2021年 11月中国碳中和投资市场 各阶段投资频数占比 11 ◆ 从 投资规模 上看 , 科技制造 、 工业制造 、 交通三个行业是 2010-2021年 11月碳中和投资规模 TOP 3行业 , 投资总额 均超过 400亿人民币 。 2010-2015年工业制造业 的投资规模 最高 。 2016年 开始 科技制造业 和 交通行业 反超工业制造业分别排名 第一 、 第二 。 2021年前 11个月 科技制 造业 的投资规模 超过其他 5个行业的总和 , 达到 416.76亿元人民币 , 科技制造业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 。 交通行业的投资规模升至 108亿元人民币 。 工业制造业降低至 83.19亿元人民币 , 排在交通行业之后 。 ◆ 从 投资频数 上看 , 2010-2021年 11月 工业制造业 的投资总频数排名 第一 , 科技制造业 排名 第二 , 两个行业的总投资规模 均超过 700次 。 排名 第三 的是 交通行业 , 投资总频数为 117次 。 其他两个行业 的投资频数 均低于 100次 。 所有行业 的 投资高峰均出现在 2017年 , 金融行业 的投资事 件一直较少 , 可 开拓空间较大 。 来源亿欧智库整理 一级市场碳中和行业投资情况 工业制造获投频数最多,科技制造最“吸金” 107 66 87 75 103 81 73 52 17 40 36 26 763 48 52 56 70 108 104 140 78 61 78 79 51 925 12 5 10 20 25 23 11 6 1 2 1 1 117 1 3 4 8 11 8 9 3 1 1 0 0 49 2 1 2 1 2 1 1 0 0 0 0 0 10 工业制造 交通 企业服务 金融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总计2021.11 416.76 89.64 107.45 113.29 168.98 183.78 29.63 10.52 4.61 15.81 15.37 10.26 1166.10 83.19 93.51 66.06 54.12 35.72 28.60 69.38 21.26 28.13 48.22 37.47 23.99 589.65 108.05 12.20 64.40 84.41 77.58 71.46 11.77 7.26 0.50 1.01 3.25 0.01 441.90 0.55 0.75 13.40 3.53 3.42 5.09 2.27 0.20 0.02 0.01 0.00 0.00 29.24 13.30 1.00 2.77 0.20 0.33 0.30 2.60 0.00 0.00 0.00 0.00 0.00 20.50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总计2021.11 12 科技制造 亿欧智库 2010-2021年 11月中国各行业碳中和投资规模(亿元人民币)和投资频数 (次) ◆ 科技制造业 、 工业制造业和交通行业的发展成熟度较高 , 投资轮次较后 , 早期投资频数占比少 。 这三个行业 中后期投资规模大 , 其中科技制造 和交通行业在 Pre-B/B/B轮的总投资额均超过了 100亿人民币 , C/C轮均超过了 70亿人民币 。 智能制造 、 企业服务和金融行业 早期投资频数 和规模占比较高 , 创业者在这些行业有较好的融资环境 。 ◆ 各行业碳中和投资中 战略投资的热度一直很高 , 科技制造和工业制造业 的投资规模均超过 200亿人民币 , 投资频数超过 100次 。 交通行业 的战 略投资频数次数仅为 20次 , 但投资规模高达 106.22亿人民币 , 平均单笔投资规模高 , 投资项目更加优质 , 如微宏动力的战略投资达到 27亿人 民币 。 企业服务和金融行业 的投资中 战略投资的占比最高 。 来源亿欧智库整理 一级市场碳中和行业投资轮次分布 各行业投资发展不均,战略投资热度高 9.33 15.92 27.70 1.70 0.33 151.49 129.53 70.38 10.88 1.00 302.39 61.96 121.60 1.60 0 98.72 30.83 71.00 1.00 0 28.85 68.28 45.00 0 0 575.32 283.13 106.22 14.07 19.17 13 Pre- A/A/A轮 Pre- B/B/B轮 C/C轮 D轮 - IPO前 战略投资 种子轮 / 天使轮 亿欧智库 2010-2021年 11月总计中国各行业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 轮次分布投资规模 (亿元人民币)和投资频数(次) 科技制造 工业制造 交通 企业服务 金融 142 226 23 10 2 279 337 41 30 4 112 145 26 3 0 36 51 6 1 0 16 27 1 0 0 178 139 20 5 4 Pre- A/A/A轮 Pre- B/B/B轮 C/C轮 D轮 - IPO前 战略投资 种子轮 / 天使轮 科技制造 工业制造 交通 企业服务 金融 种子轮 /天使轮 Pre-A/A/A轮 Pre-B/B/B轮 C/C轮 D轮 -IPO前 战略投资 ◆ 2010-2021年 11月一级市场碳中和企业共有 937家 企业获得投资 , 有 82家 企业获投超过 1亿元人民币 , 占比 8.8, 有 24家 企业获投超过 3亿元 人民币 , 占比 2.6。 这 24家企业的 整体估值较高 , 有 6家 的总投资超过了 15亿人民币 。 22家 企业处于 B轮及 B轮以后 , 整体轮次偏 后期 , 行业 成熟度较高 。 处于 战略 投资轮次的有 13家 企业 , 投资规模较大 。 有 15家 最近一笔投资在 2019-2021年 11月 , 大多数企业近两年受资本关注度 较高 , 但 能健电气 和 北京环卫集团 的最近一笔投资分别是 2011年 和 2015年 , 资本对他们的重视度较低 。 ◆ 能源替代 路径相关企业有 17家总投资超过 3亿 , 投资热情较高 ; 节能提效 路径有 6家企业 , 发展空间较大 ; 回收利用 路径仅有 1家企业投资超过 3 亿 , 负碳技术 路径 没有 总投资 3亿以上的企业 , 这两条路径的发展还处于萌芽期 , 项目较少 。 注释气泡大小和气泡内数字表示企业的总投资金额;负碳技术领域没有总投资在 3亿以上的企业,本报告挑选一家融资最多的负碳技术企业“ Bayeco海湾环境”列入图谱中 来源亿欧智库整理 一级市场 2010-2021年 11月 总投资超 3亿元人民币的碳中和被投企业图谱 14 中核新能源 3 Bayeco海湾环境 1.5 烁普新材 10 蓝谷智慧 4 时空能源 29 EcoFlow正浩 7.3 能健电气 5.5 格林晟科技 3 时空电动 19 星恒电源 8.6 银隆新能源 30 微宏动力 27.6 绿霆动力 10 华电蒙东 10 裕能新能源 9.0 中环应用 6.2 中车新能源科技 5 海博思创 5 辽能风电 4.8沐禾节水 9 神雾科技 17.3康恒环境 30 能链众合 14 沃特节能 3.5 北京环卫集团 15 小黄狗 12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2021.11 能源替代 节能提效 回收利用 负碳技术 ◆ 2010-2021年 11月一级市场共有 1668家 投资机构参与碳中和投资 , 投资频数总数在 6次及以上的投资机构有 36家 。 这些机构未来重点关注碳中 和投资的可能性较大 。 ◆ 36家机构中有 7家机构的总投资规模超过 5亿元人民币 , 投资的项目大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该产业链自 2016年以来投资热度很高且企业成本 较高 , 相关投资金额数巨大 。 一级市场 2010-2021年 11月 总投资频数超过 6次 的碳中和投资机构图谱 15 6-7次8-9次10-11次12-13次14次及以上 1.0亿 0.2亿1.0亿1.0亿1.0亿1.1亿 2.0亿 1.8亿3.0亿4.2亿5.0亿1.6亿1.8亿1.0亿1.0亿 1.2亿 1.0亿1.5亿1.0亿2.7亿1.2亿1.2亿0.35亿1.0亿 3.0亿3.8亿7.1亿6.5亿10.3亿3.5亿5.2亿2亿2.7亿7.1亿7.1亿 亿欧智库 2010-2021年 11月总投资频数超过 6次的碳中和投资机构图谱 注释蓝框内数字表示累计投资频数,投资机构图表上方数字表示累计投资规模 来源亿欧智库整理 3 一级市场碳中和投资发展趋势 ◆ 亿欧智库根据中国的累计碳排放量和节能协会统计的每吨二氧化碳减排成本 , 预估中国碳中和市场规模将会在 2021年 达到 262.82万亿 元人民币 。 在碳中和相关政策稳步推动 、 投资热度持续升温 、 减排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 , 市场规模预计将在 2025年 达到 311.59万亿 元人民币规模 。 ◆ 能源替代的投资热度将持续上升 。 电气化 未来将会 大幅度取代化石燃料 的使用 , 氢能 由于其 可控 和 无污染 , 未来在技术成熟后会出现在更多应 用场景 , 这两项领域依然是 未来投资重点 , 其他清洁能源短期内没有太大的发展态势; 节能提效 的技术需要 击穿壁垒 , 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 效应 , 未来才会有 爆发式增长 。 回收利用路径 的发展受技术驱动较小 , 受大宗商品及材料价格影响较大 , 当大宗商品和材料的价格 高涨 时投资 前景会被看好 ;负碳技术 中最具 投资潜力 的是 碳捕捉技术 , 是未来碳中和实现组合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目前的 成本太高 , 且项目 周期太 长 , 需要技术的进一步革新才能提升投资热度 。 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建立的 climate watch 网站、中国节能协会数据、亿欧智库整理 趋势一市场规模超两百万亿,技术将成为投资的核心考量因素 17 亿欧智库中国 碳中和 市场规模(万亿元) 251.21 262.82 274.67 286.74 299.05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亿欧智库 中国碳中和各路径发展趋势 能源替代 太阳能和 风能 技术成熟且多为地 区性项目 , 发展稳定 。 。 生物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新型 可再生能源技术处于开发初期。 一级能源 二级能源 电气化材料革新 。 电池技术革新 。 推动 电力化进 一步取代 传统燃料 H 可控、无污染 的氢能技术 吸引 资本关注 度上升 回收利用 特点分析 市场开发还处于 萌芽期 。相比其 他路径,回收利用路径的设备和 技术 成本更低 ,对 技术 的 依赖 程 度也 较低 。 发展趋势 工业原料价格 大宗商品价格服 务 影 响 未来回收利用路径的发 展受材料价格影响较大 节能提效 市场将会爆发式地增长 节能提效 企业 击穿 技术壁垒 服 务 被服务企业 降本增效 并有明显 经济效益 完成政策 的硬性减 排要求 发展趋势 负碳技术 发展意义 碳捕捉技术 广泛应用 推 动 能源结构从化 石能源为主 平 稳过渡 到可再 生能源为主 发展趋势 整体项目周期长、 设备多、 成本高 倒 逼 技术革新 缩减 流程并 降低 成 本,资本 热度 持续上升 最受关注的负碳技术 “碳捕捉技术” 相关技术 239.81 311.59 4.46 ◆ 近年来碳中和行业的 单笔投资额持续上升 , 2021年前 11个月的单笔投资金额更是激增到 3.66亿元人民币 , 整体投资轮次靠后 , 投资 向优质项目 集中 。 优质项目的平均投资规模不断提高 , 中小型投资机构因为 资金压力 竞争优质项目的难度会进一步提升 。 ◆ 随着投资机构对碳中和企业的投资经验日益丰富 , 投资机构会更加审视碳中和企业的业务细节 , 杜绝 “ green wash” 行为 。 “ green wash” 一词是指一些公司作出一些虚假的环保宣传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或品牌影响力 。 随着碳中和的热度不断上升 , 投资机构会更加关注被投企业 的环保细节 , 环境回报和社会影响力 会逐渐成为投资的 重要衡量标准 。 投资机构对 ESG理念的践行可以促进资金进一步向真正具有低碳效益的 企业倾斜 , 扩大对绿色领域的投资规模 ,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实现碳中和的经济支持 。 ESG投资是除了公司的基本面之外 , 还考虑了社会 、 环 境 、 公司治理等因素的一种投资方式 。 来源 WRI建立的 climate watch 网站、中国节能协会数据、亿欧智库整理 趋势二优质项目竞争难度增加, ESG投资占比将提高 18 亿欧智库影响碳中和优质项目投资难度的因素 这种贴标签行为初期可 以迅速地得到投资方或 地方政府的关注度,为 其早期融资或补贴创造 价值。对于投资机构来 说,“ green wash” 被投企业的环境回报、 经济效益从长期上来看 普遍不理想,负面社会 影响也会波及投资机构。 GREEN WASH 促进 ESG 理念践行 环境维度 ( Environmental) 社会维度 ( Social) 公司治理 ( Governance) 完善企业的量化 环境信 息有助拓宽国际融资渠 道并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 企业内部展开碳中和培 训和企业文化建设,提 升企业的绿色影响力 加强碳中和技术革新; 和投资机构高效协同; 建立上下游减排的绿色 供应链。 ESG被投企业 扩大绿色 投资规模 发挥资本市场对实 现碳中和经济支持 亿欧智库 ” green wash” 的负面影响倒逼“ ESG投资”的发展 投资热度以及高昂的技术设备成本 使得碳中和的优质项目估值极高 , 竞争优质项目考验投资机构的资金 实力 。 估值高 碳中和优质项目多属于技术驱动型 企业 。 技术的研发以及应用使得投 资的回报周期较长 , 银行对该类投 资的贷款较为慎重 。 周期长 ◆ 碳中和相关产业涉及技术以及设备成本较高 , 供应链庞大 , 为了提升投资机构与碳中和企业的协同合作效率 , 投后服务会更加全面 。 ◆ 碳中和投后服务包括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两种投后服务 。 企业外部投后服务聚焦于持续融资 、 品牌推广 、 上下游资源整合 。 企业内部投后服务 聚焦于战略规划 、 技术支持 、 运营优化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来源亿欧智库整理 趋势三更全面的投后服务将提升企业和投资机构协同合作效率 19 上下游资源整合 投资机构投资的企业中有需要做减排服务的制造业、有碳 中和技术原料的供应商、有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的 SaaS开发商 。投资机构将这些碳中和企业和上下游企业 做一个资源的整合,达到协同发展、 降本增效的效果。 战略规划 投资机构深入了解被投企业的经营运作、生产研发、 市场拓展等方面情况,协助被投企业完成公司战略、 品牌战略、产品研发等方面的规划并持续更新调整 战略方向,帮助企业落实战略目标并提升经济效益。 技术支持 技术是碳中和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投资机构可以 提供给被投碳中和企业多维度的技术支持服务,其 中包括先进技术引进并整合、供应链绿色化、技术 顾问咨询、 ESG 制度建立。 运营优化管理 投资机构针对被投企业进行财务、法务、公司制度 三方面的管理。财务管理是帮助被投企业完善财务 制度,规避财务风险;法务管理是完善企业的法务 部门;公司制度管理是帮助企业搭建中高层力量, 协调企业内部运营。 人力资源管理 投资机构拥有各行业的人才资源,可以利用自身人 才库补充被投企业的人才储备。此外投资机构还可 以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协助企业进行招聘;公司 的组织架构、薪酬以及激励机制也可以由投资机构 协助进行长期规划。 企业内部投后服务 品牌推广 投资机构协助被投企业制定 品牌定位和宣传方案、打造品 牌形象,对接媒体和行业协会资源,提供危机公关应对, 设计市场策划和传播方案、提升企业影响力。 持续融资 投资机构协助被投企业获得持续的投融资、开拓多种融资 渠道、推荐优质项目标的。投资机构还可以帮助被投机构 对接金融及中介机构,开展上升、并购等资本运作。 企业外部投后服务 提升企业和投资机构协同合作效率 亿欧智库碳中和投后服务的组成部分 致谢 20 本报告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来自投资机构、碳中和企业、协会、高校等多位专家、学者、从业人员的支持,非常感谢以下机构对本报告项目组 的帮助(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更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