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碳中和愿景下 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 ����年��月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课题组 封面摄影王臣立,封面设计祝韵 Roadmap for Financing China s Carbon Neutrality 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课题组 2021 年 12 月 1 课题组成员 课题 组 组长 马骏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 续发展研究院院长 课题组成员(按 姓氏 拼音排序) 安国俊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别智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专业支持处产品经理 陈浩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碳市场部副总经理 陈立平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研究规划部高级经理 陈亚芹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助理 陈韵涵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员 程琳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耿艺宸 平安集团 ESG 专家 韩梦彬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 何晓贝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副主任 胡敏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黄超妮 法国巴黎银行亚太区可持续资本市场主管 黄小薏 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姜楠 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秘书长 康瑾龙 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黎菁 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中级研究专员 2 李冰婷 平安证券研究所非银金融与金融科技行业分析师 李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高级客户副经理 刘景允 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副总裁兼绿色金融事业部总经理 刘康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副研究员 刘薇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 卢毅 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 业务 部 副 总经理 马险峰 中诚信集团首席执行官 饶淑玲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沈奕 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初级研究专员 宋盈琪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ESG 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 孙明春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孙天印 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博璐 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专员 王骏娴 中证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王维逸 平安证券研究所非银金融与金融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 吴功照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ESG 投资研究中心 研究员 吴琼 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中级研究专员 吴越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金融学博士研究生 向飞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构业务部营销管理处处长 肖斯锐 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州碳排放权交 易所研究规划部总经理 解 子昌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构业务部营销管理处主办 3 闫 旭 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权益投资二部均衡风格投资总监 杨鹂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副 主任 殷红 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张芳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ESG 投资研究中心 研究员 张静文 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分析员 趙珈寅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ESG 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 祝韵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 研究 专 员 4 目录 执行摘要 . 6 引言 . 13 第一章 碳中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7 1.1 碳中和政策影响宏观经济的机制 . 17 1.2 影响碳中和效应的经济结构因素 . 19 1.3 碳中和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 21 第二章 碳中和目标下实体经济的转型轨迹 23 2.1 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六大 趋势 . 24 2.2 实体经济绿色转型路径量化分析 . 27 2.3 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分析 . 45 第三章 金融业如何把握碳中和带来的机遇 53 3.1 银行 . 54 3.2 资本市场 . 69 3.3 保险 . 85 3.4 机构投资者 . 101 3.5 碳市场 . 109 3.6 金融科技 . 119 3.7 转型金融 . 129 第四章 金融业如何防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139 4.1 识别和量化气候相关风险 . 140 4.2 转型风险分析方法以煤电和高碳制造业为例 . 149 4.3 披露和管理气候相关风险 . 155 第五章 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165 5.1 我国绿色金融的进展情况 . 165 5.2 目前绿色金融体系与碳中和的差距 . 166 5.3 政策建议 . 168 5 参考文献 . 178 附录一 全球 ESG 相关披露框架与标准 184 附录二 国外 ESG 相关立法、规定与自律组织倡议 187 附录三 国内 ESG 公募基金一览(截至 2021 年 1月 24 日) 191 附录四 美国绿色 ABS 194 附录五 海外代表性养老金机构开展绿色投资实践 . 195 附录六 贝莱德( BlackRock)的 ESG 投资实践 197 鸣 谢 . 199 6 执行摘要 2020年 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 作 出了 我国 将在 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 峰、 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这个承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 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贡献。 我们认为, 碳中和 目标的设立将对 我 国经济增长模式产生 极其 深远的影响, 将 提供加速 经济 绿色 低碳转型的巨大动力,同时将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以及 诸多 挑战。 为了深入研判碳中和 给 金融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完善绿色金融体 系以 激励 大量社会资本参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措施,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 专业委员会 (下称 “ 绿金委 ” ) 组织了 40 多位金融、经济和行业专家,开展了 题为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的课题研究。该 课题 研究 自 2020 年底 启动, 围绕碳中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实现碳中和的产业技术路径和融资 需求、碳中和 为 金融业带来的 发展 机遇、碳中和背景下金融业面临的风险,以 及如何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等重大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 析,提供了大量国内外 参考 案例和分析方法,并针对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提出 了几十项具体建议。 下文对本课题研究 的一些主要结论 进行 了 综述 。 碳中和对宏观经济 的 影响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与低碳发展 相关的新能源、新工艺和新技术投资将加 快,有助于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 但在这一过程中,某些产业的资产搁浅、阶段性成本上升、失业等问题也会给 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各经济体对这些正负面影响的消纳能力主要取决于 其 经济结构、资源禀赋 、 进出口结构 和创新能力 。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一些特点,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我国更有可能在低 碳转型中获得长期增长的新动力。比如,由于我国是化石能源净进口国,碳中 和意味着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替代,我国能源自给率因此将大幅提高、 能源净进口将大幅下降,有助于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再如,我国出台的一系 列绿色金融和产业政策,在未来三十年将拉动数百万亿新增投资,而投资于低 碳行业创造的就业岗位 将 显著多于因退出高碳行业 而 损失的岗位,从而提振总 需求、 GDP 和就业。此外,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有全球最大的绿色产品市场, 在绿色低碳科技方面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和 产业链聚集效应,形成较大的国际竞 争优势。 7 碳中和路径和绿色低碳融资需求 我们研究了碳中和目标下电力、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等实体领域的低碳 转型路径。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将呈现六大趋势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系统 智能 低碳 化、终端能源效率和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产品需求 优化 、低碳基础 设施投资增长和生活方式 绿色 低碳化。 我们的 分析表明, 落实 我国现有 政策 可 实现 温室气体净排放在 2030 年前达峰,但要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还需进 一步强化节能、削减煤炭 消费 、 提升 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力度。 通过对现有政策情景和碳中和情景 下减排路径的量化分析,我们认为,要 确保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电力系统必须在满足可靠性的基础上深度脱碳,主要 路径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加速煤电退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工业绿色转 型 应 主要通过提升工业产品和流程的能效水平、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挖掘系 统节能潜力并推动工业零碳试点。建筑行业则需要加快制定并实施强制性超低 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标准,推广高效节能家电和用能设施、控制建筑总量和延 长建筑寿命等。交通方面需要尽早推动绿色低碳城市规划、降低机动车出行需 求、制定重型车低碳标准以及发展氢能重型交通等。 课题组 对碳中和 背景下我 国 在未来 30 年 间 ( 2021-2050 年)的绿色低碳投 资需求进行了预测。具体测算方法和步骤包括根据 EPS 模型 及文献研究 对低 碳能源系统 的主要部门和领域 所需低碳投资进行估算、根据近期历史数据与 GDP 比例对未来环保和生态投资需求进行估算、将上述“模型口径”的预测数 转换为按绿色产业目录确定的“报告口径”预测数。 我们的结论是,在碳 中和背景下,按“报告口径”测算,我国未来三十年的绿色低碳投资累计需求 将达 487 万亿人民币(按 2018 年不变价计)。 这个预测数明显高于清华大学气 候研究院、高盛和中金报告中的估计数 。 我们与这些机构的 预测 差距主要 是因 为 数据口径不同。比如,我们的数据口径覆盖了 200 多个绿色产业领域(除了 低碳投资之外还包括环保和生态投资),而清华等单位使用的数据口径主要覆盖 了较为有限的低碳 能源 投资领域。 金融业如何把握碳中和带来的机遇 我们从银行、资本市场、保险、机构投资者、碳市场、金融科技和转型金 融共七个方面对 金融支持碳减排的 国内外经验进行了综述,对 绿色金融 体系 现 状与碳中和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行了分析,并对 我国 金融机构提出了一系列具体 建议。 8 银行 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 2021 年 6 月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 到 13.92 万亿元,我国绿色信贷的规模名列全球第一。但是,与碳中和的要求 和国际最佳实践相比,我国的许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在治理框架、战略 目标、实施路径、气候风险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和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差 距。建议我国银行业机构 明确 自身运营和投融资 碳中和目标,设计分步骤、清 晰可执行的碳中和路线图; 建立 与 碳中和目标相适应的治理架构,将绿色与可 持续纳入公司治理,构建绿色与可持续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深化绿色 与 ESG 产品创新,提升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深度及广度;加快研发转型产品,支持高碳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建立碳核算和披露机制、环境气候风险分析和管理机制 、 ESG评价管理机制 及信息披露等绿色专业能力 。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为绿色产业的融资服务已经成为我国绿色金融的重要 组成部分。 从 2016 年 1 月至 2021 年6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累计发行 的 绿色债券规模达 1.6万亿;我国含 ESG主 题 概念类基金和使用 ESG投资策略构 成投资组合的基金约 270 多只,存续规模约 3000 亿元。为推动资本市场更好 地 服务碳中和目标,建议监管部门 加强环境气候信息披露的强制性, 尽快推出 环 境信息披露 操作性指引或标准,完善绿色债券筹集 资金用途的规定,建立规范 第三方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的自律机制。 投资 机构应推出更多融入 ESG 要素 的投资产品,强化本机构的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积极行使股东权利,推动被 投企业 绿色 低碳转型。证券承销机构和交易中介也应重视发行主体的 ESG 表现, 引导市场实现差别化定价,强化产品创新能力,推出更多支持减碳的产品。 此 外,建议 尽快推出碳期货产品,发挥风险管理功能,建立规范的碳金融市场。 保险 近年来我国绿色保险的发展 取得了许多 成果,但与 应对气候变化和 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 风险 保障需求相比还有差距,需要在 数据积累、标准 体系、专业人才和科技赋能 等方面持续发力。 为加快发展绿色保险,更好地服 务碳中和目标,建议加强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 ,不断提升绿色保险产品保障范围, 构建多场景、全方位的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强绿色保险相关数据积累 , 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为绿色保险产品的创新开发、费率厘定、承保理 赔、风险管理服务等提供数据支持;制定重点行业风险评估标准和风控服务规 范,进一步强化保险业气候和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创新激励机制,引导相 关行业领域更多地运用保险市场机制进行风险管理;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积极 研究气候风险相关 特点 以 支持产品创新。 机构投资者 近年来,国内机构投资者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始积极探 索 ESG 投资,逐步开展了相关能力建设。但是,对比碳中和的要求和可持续投 资领域的国际最佳实践,国内许多投资机构的可持续投资能力尚处于早期 阶段 。 建议 政府和监管机构从政策制定端强化 ESG 理念,推动机构投资者建立符合碳 9 中和要求的治理机制 ;建议 机构投资者 将 ESG 理念纳入到战略规划、投资决策、 风险管理等环节 ;建议 资产所有者和资产管理者积极发挥股东的影响力 , 提升 被投企业的 ESG 表现, 与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积极传播 ESG 理 念,加 强投资者教育 ; 加强私募股权机构绿色投资能力建设。 碳市场和碳金融 2021 年 7 月 16 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 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配额规模超过 40 亿吨 /年,标 志着我国碳市场正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但与成熟碳市场相比, 我国的 碳市场 建设 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我们建议加快拓展全国碳市场的行业 覆盖范围 和 全国碳市场的温室气体覆盖范围,将甲烷等纳入管控范围;强化有 偿配额及抵消机制设计,适时推动有偿且差异化配额分配;将增强和发挥碳市 场金融属性摆到碳市场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碳金融 及衍生产品创新;适时允 许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拓宽控排企业节能降碳资金来源;鼓励个人通过 自愿减排 /碳普惠等方式参与碳市场,将绿色出行、植树造林、节电节能、清洁 能源使用等低碳行动转化为收益;推动构建新的碳市场监管机制,发挥政府部 门、交易所、第三方机构和行业协会自律监管以及社会监督作用。 金融科技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 但与碳中和 背景下的 潜在需求相比,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建议进一步拓 展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运用 场景 ,包括 监管机构 可 运用金融科技 建立 绿色金融业务数据的统计 、监测、评估和审计系统 , 落实激励政策(如绿色银 行考核、碳减排支持工具等) , 开展系统性环境风险分析与压力测试 , 通过 建立 碳排放数据共享平台 、个人或企业碳减排行为画像等方法 探索将低碳目标纳入 信用体系建设 ; 金融机构 可 运用大数据和 人工智能 等技术进行绿色 和 棕色资产 的 识别 、 分类 以及 环境 影响 测算 , 开展 ESG 风险管理, 提升 环境信息披露和绿 色低碳业务统计 申报的效率 ; 绿色金融市场 可 依托 区块链和 人工智 能 等技术 在 绿色低碳 产品贴标、 低碳投资者识别与激励、绿色 ABS 等资产交易和清洁能源 交易 等 应用 场景 中 解决数据、机构、资产的可信度问题,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 度和标准化水平,降低成本 。 转型金融 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大量高碳企业需要向低碳或零碳业务 转型。如果因为转型中的企业目前属于高碳行业而无法获得融资, 那 转型就很 难 实现 ,而大范围的转型失败将会导致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我们建议从 以 下 方面推动构建转型金融的框架1)明确转型技术路径,制定转型金融标准, 包括转型技术路径和准入门槛。 2)建立转型认证和信息披露的体系, 披露内容 应该 包括资金使用情况、转型路径的实施情况、转型目标的实现情况、产生的 环境效益等。3)创新转型金 融产品, 如转型并购基金、转型贷款、转型债券、 转型担保、债转股等 ,以 满足不同 类型的转型企业和 路径 的 融资需求。4)设 10 置适当的激励机制,包括政府和监管部门提供的用于开发清洁能源的土地资源、 可再生能源消纳额度、补贴、税收减免、担保、碳减排支持工具等。5)设立 国家级转型基金,为需要进行绿色和低碳转型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提供融资 支持 。 6)加强转型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 金融业如何防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气候相关风险包括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 在碳中和背景下,转型风险可能 成为重大的金融风险来源。金融机构应强化对气候相关风险 ,尤其是转型风险 的识别、量化、管理和披露。 从国际经验来看,以贷款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侧重于评估气候因素对信用 风险的影响,保险公司从承保业务角度一般使用巨灾模型估算损失和保险定价, 资管机构及银行和保险机构的投资业务会评估气候风险对资产估值、投资组合 收益率等指标的影响。近年来 , 我国 部分 金融机构也开展了 环境与气候风险 分 析,但 许多 机构 因为 对气候风险的认识不足、 数据 可得性限制、缺乏专业能力 等因素,对 气候风险 的识别和 分析 还处于起步阶段 。 本 报告 介绍了央行绿色金融网络 ( NGFS) 关于环境风险分析方法的研究成 果, 展示了若干 转型风险分析的国内外案例,包括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 中心关于转型因素对中国煤电企业贷款违约率的影响分析, Vivid Economics 关 于 2 度温升情景下关键行业板块估值变化,和 2 度投资研究所关于关键行业在 “延迟且突然”的转型情景下受到的影响分析。 识别和量化气候风险后,金融机构还需要对其进行 适当 披露。可比性较高 的风险披露能够优化市场透明度、提高市场效率、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基础。 中国积极参与了 关于 气候相关 信息 披露 问题的国际研讨 。 2020年 12月,人民银 行易纲行长表示 , 要针对金融机构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除了量化分析和披露气候相关风险之外,金融机构还应该采取积极措施管 理气候风险。 近年的一些初步实践表明, 金融机构的气候风险管理措施 可 包括 1) 建立气候风险的治理机制和管理框架 ; 2) 设置降低气候风险敞口的具体 目标 ; 3) 完善投前贷前风险评估 ; 4) 根据环境气候风险调整 资产 风险权重 ; 5) 完善投后贷后的气候风险管理 。 建议国内金融机构 进一步 提高对气候风险重要性的认识, 在监管部门指导 下开展环境气候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 建立气候风险的治理机制和管理框架, 完善投前贷前 气候 风险评估 和 投后贷后的气候风险管理 ,强化环境信息披露能 力,加快对碳风险对冲工具的研发。 11 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过去几年,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在多个领域产生了 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但是, 与碳中和目标的要求相比,我国目前的绿色金融体 系还面临着 若干 挑战。 我们 建议 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 完善绿色金融 政策 体系, 吸引更多的 社会资本充分参与低碳、零碳建设,有效防范气候相关风险 一是以碳中和为约束条件,修订绿色金融标准。建议参照绿色债券项目 支持目录( 2021 年版)的做法,按碳中和目标的要求以及“对任何可 持续目 标无重大损害”原则 , 在绿色信贷统计标准、绿色产业目录中剔除化石能源相 关的高碳项目 。 未来在绿色基金、绿色保险 等 界定标准的编制过程中,也应该 强调同样的原则。 二是指导金融机构对高碳资产敞口和主要资产碳足迹进行计算和披露。建 议金融监管部门在明确界定棕色资产的基础上,要求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 信息披露,其中应包括金融机构持有的绿色、棕色资产信息及相关资产的碳足 迹。可根据国内机构 的能力 ,分阶段逐步提高对碳足迹相关环境信息的披露要 求。 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强化能力建设。建议金融监 管部门和金融企 业开展前瞻性的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包括压力测试和情景分 析。行业协会、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也应组织专家支持金融机构开展能力 建设和相关国际交流。金融监管部门可牵头组织宏观层面相关风险分析以研判 其对于金融稳定的影响,并考虑逐步要求大中型金融机构披露环境和气候风险 分析的结果。 四是围绕碳中和目标,建立更加强有力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 在落实“碳 减排支持工具”的过程中,建议关注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明确贷款用途的界定, 包括符合投向的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贸易融资等贷款品种;二是出台碳减排 工具信息披露标准,围绕碳减排 贷款,明确如何测算其带来的碳减排量,指导 金融机构制定可操作和可追溯的测算方法和披露流程;三是选择合格的第三方 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供商业银行选择,或给出第三方机构需符合的标准 。 除了碳减排支持工具之外,还可以考虑将较低风险的绿色资产纳入商业银行向 央行借款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在保持银行总体资产风险权重不变的前提下,降 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提高棕色资产风险权重。 五是鼓励主权基金开展 ESG 投资,培育绿色投资管理机构。建议外汇管理 部门、主权基金和社保基金继续加大可持续投资的力度以引领社会资金参与, 方式包括按可持续 /ESG投资原则建立对投资标的和基金管理人的筛选机制等。 12 同时积极建立环境和气候风险的分析能力,披露 ESG 信息以带动整体行业信息 透明度提升,并积极发挥股东作用,推动被投资企业提升 ESG表现。 六是提高金融机构在对外投资中环境气候风险管理水平。落实对外投资 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指导投资机构遵守“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监 管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对外投资中所应遵循的环境气候标准。行业协会和研究机 构可协助开展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的能力建设。 七是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确保碳市场有效发挥引导资源向低碳活动配置 的作用。新的碳 市场监管机制应该被赋予设计、筹建和统一监管碳现货市场和 碳衍生品市场的责任,其监管原则转变为通过确定合理的碳总量控制机制, 使得碳价格与碳中和目标相一致,以引导所有企业(不仅是控排企业)积极减 碳、进行低碳投资;构建有金融资源充分参与、有流动性的碳交易市场和衍生 品市场;有效管理碳交易可能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和其他风险;建立碳价稳定 机制,防范在极端情况下碳价的大幅波动。 13 引言 2020年 9月 ,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宣布, 我国 力争于 2030年前实现碳达 峰,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① 。 2020 年 12 月,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巴黎协定五 周年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 203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将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 森林蓄积量将比 2005 年增加 60 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 到 12亿千瓦以上。” ② 2021年 3月,在两会期间发布的“ 十四五 ” 规划 纲要 中 也 明确 提出要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 峰行动方案” ③ 。 2021年 10月 2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完整准确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 作的意见 ,指出“ 到 2060 年,绿色低 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 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80以上” 。 ④ 从技术路径上来看,各方 研究已经就满足碳中和要求的未来能源系统和实 体经济 减碳路 径 达成如下初步共识 零碳电力将成为现实,绝大多数发电需求将由非化石能源满足,主要 通过可再生能源,以及核电和少量配备了碳捕获和封存技术( CCS) 的化石能源发电; 几乎所有的建筑用能、一半左右的交通和工业用能可使用零碳电力, 从而实现极低排放; 某些配备分布式光伏等节能 技术的建筑,还有可能 实现 负碳排放; 航空、重型车等交通方式有望由 生物燃油或 绿色氢能驱动,满足约两 ① 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全文)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546728556033497wfrspiderforpc ② 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5886086689898196wfrspiderforpc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④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49728.htm 14 成以上的交通用能; 尽管工业部门在整体上达到零碳排放仍有一定难度,但有可能通过氢 还原等技术 替代部分工艺过程所需 的 化石燃料 ,实现超低 碳排放; 最终剩余部分则要 通过 碳捕获和利用技术( CCUS)以及碳汇等方式实现 零碳排放。 我国 宣布的“ 30· 60目标”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首先,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碳排放国, 我国 承诺并落实碳 中和目标大大提升了全球实现 巴黎协定 目标的可能性。 它不但会加速 我国 的绿色低碳转型,也正在激励其它主要国家做出碳中和承诺,有望成为确保 巴黎协定在全球实质性落地的最重要推动力,进而避免出现亿万气候难民 的危机 。 因此, 它 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重要 的 内容之一。 第二,碳中和将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 可以 支持我国经济持续以较快的速 度增长。 本课题 的 研究显示,在 碳中和背景下, 未来 30 年 内 我国在清洁能源、 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低碳工业 、环保和 林业等领域 将产生 487 万亿 人民币 的 绿色低碳投资需求 。与传统的发展轨迹相比,碳中和意味着更强的投资拉动, 有望提升我国的长期增长潜力。 第 三 ,宣布并落实 碳中和目标,将为我国未来科技创新提供 新的 动力。要 实现碳中和,需要 在 清洁能源、节能、储能、碳捕捉、低碳材料、工业交通电 气化等领域中 进行 一系列 技术创新。确立了碳中和目标之后,各类经济主体将 会以更大的力度投资 并 参与低碳、零碳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有望开启一个以绿 色低碳技术为主导的新的能源和产业革命。 我国 作为这些绿色技术最大的市场, 享受规模效益和成本优势,有望在全球取得领先地位。 第四,绿色低碳转型将为 我国 企业带来巨大的全球市场机会。 我国 已经成 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投资、制造、出口和消费国。 2019 年, 我国 多晶 硅、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的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份额的 67、 79、 71。 我国 清洁能源技术的市场渗透率也在加速提高,由于 我国 制造业产业链的完整性和 国内规模效益的巨大潜力,我国在包括清洁能源设备、氢能技术、电动车、智 能制造、低碳工艺、低碳材料等领域都有望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最主 要的全球供应商。目前, 我国 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占全球市场 53。 第 五 , 明确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将有助于持续改善 我国 生态环境 。 碳排放与空气污染 、 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有高度相关性和同源性。落实碳中和 的 各项 措施,可以 降低与碳排放同源的 各 类 污染 物 排放, 尤其是空气污染 ; 降 低资源消耗,改善生物多样性,提升 人民 健康水平和生活环境 质量 。 15 第 六 ,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将引导我国金融体系更加有效 地 服务实体经济。 以碳中和为引导,规划主要项目融资需求并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保 证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防止金融“自我循环、自我膨胀”所 带来的金融泡沫和金融风险 ,同时规避由于金融体系对高碳产业的过度暴露所 导致的金融风险。 当然,实现碳中和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对许多行业、地方来说还是巨大 的挑战。尤其是我国经济的如下三个特点,更使得我们要比许多其他国家 付出 更 多 的 努力。首先, 我国经济结构中工业比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 2017 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约为 40, OECD国家平均水平为 22.5(世 界银行, 2019) 。 我 国第二产业中钢铁、水泥等重工业占比远高于发达国家,高 附加值产业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 2018 年工业能耗 在 终端能耗 中占比 65左右 王庆一, 2020。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在保持经济中高增速的同时大幅调 整产业结构,减少工业占比,促使工业新增产能向高附加值和低碳甚至零碳的 方向发展。 第二, 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 2020 年,煤炭占 我国 一次 能源消费比重为 56.7,远高于多数发达国家 。现阶段的 CCUS和氢能技术水平 还不能 进行 大规模商业化。 第三, 我国人均生活耗能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2018年我国人均用电量约为美国的 1/3,是 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 60左右(王 庆一, 2020)。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电力需求未来将会长期持续增长, 2050 年我国人均用电量可能达到现有水平的一倍以上(国网能源研究院, 2019)。 实现碳中和需要数百万亿绿色投资,是金融机构绿色业务快速成长的机遇 , 但金融业也需要防范和管理气候风险。 过去几年,我国初步建立了 一个绿色金 融体系框架,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国际合作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丰硕的 成果。 但是, 与碳中和目标的要求相比,我们的绿色金融体系在界定 标准、激 励机制、信息披露和金融产品 等领域还有许多不足,金融机构也面临着许多能 力建设的问题。本报告试图比较系统地分析碳中和为我国金融业带来的机遇和 挑战,并就如何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以及各主要金融业态和创新领域(包括 银行、资本市场、保险、基金、金融科技等) 的 创新能力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 议。 本报告以下部分分为 五 章 第一章讨论碳中和对宏观经济 的 影响; 第二章 讨论 碳中和目标下实体经济的转型轨迹,研究了电力、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 的转型路径,并对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绿色低碳的需求进行了预测;第三章讨论 了金融业如何把握碳中和带来的机遇,从银行、资本市场、保险、机构投资者、 碳市场、金融科技和转型金融共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第四章讨论了金融 业如何防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即气候相关风险的识别、量化、管理和披 16 露;第五章就如何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出了建议。本 报告 的附录提供了许多国内外的具体案例和技术性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碳中和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未来四十年,要在确保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同时实现碳中和, 我国实体经济的主要部门需要经历极为深刻乃至颠覆性的转型。未来的生产、 运输、消费等模式的主要特点将包括低排放(乃至零排放)、低能耗和资源节约。 目前常见的绝大多数 由化石能源支撑的 生产、建筑、交通和消费方式将会被淘 汰。 不断加剧的气候变暖将在本世纪对全球造成巨大 的经济和财产 损失。 根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在 2017年发 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全球温升幅度在 22 摄氏度的全球平均气温基础上每提 高 1 摄氏度,会降低发展中国家人均年度 GDP增长率 0.9-1.2个百分点 ① 。因此,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实现脱碳转 型( decarbonization)、最终实现碳中和是全球经济维持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 在碳中和目标约束条件下,不同的低碳转型路径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什么影响, 对各国选择合适的转型路径和设计合理的政策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关于脱 碳转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包括对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等指标的影响)的学 术分析和定量研究仍然非常有限。下文对现有文献中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并 提炼出对 我国 的若干启示。 1.1 碳中和 政策影响宏观经济的机制 理论上来说,碳中和对经济增长有多重影响,这些 影响有些是正面的,有 些是负面的。新能源行业和其他绿色产业的投资增长,以及内生的技术进步驱 动的新能源成本下降及效率提升,是脱碳转型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高碳行业的棕色资产搁浅、成本上升和失业可能是脱碳转型对经济造成的主要 负面影响。这些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净影响是正还是负,取决于各个经济体(国 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进出口结构等。 1.1.1 脱碳转型对宏观经济的正向影响 碳中和过程中投资 的 增加和技术进步可能会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力。 首先,脱碳转型需要增加对于新能源、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投资,这些投资 形成的资本积累将提高经济增长潜力。目前学者和机构估计 ,在未来三十年 转 型过程中 , 我国 所 需要 绿色低碳 投资在 100 到 500 万 亿 人民币 之间。清华大学 ① 世界经济展望 2017 年 10 月寻求可持续增长 短期经济复苏和中长期挑战, p218。由 于发达国家大多位于温带和寒带,而发展中国家多位于或靠近热带,因此气候变暖对于发展中 国家的 GDP 增长更为直接。 18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估算, 我国 实现 1.5 度目标导向转型路径在未来 三十年需要累计新增 低碳 能源供应投资约 138 万亿元,加上工业、建筑、交通 部门 中与低碳能源相关 的投资需求,总计 174万亿元, 超过每年 GDP的 2.5① 。 本课题组用 与 我国绿色产业目录相匹配的更宽口径估算,认为在碳中和背 景下,未来 三十年 我国将 产生 487 万 亿人民币的绿色低 碳投资需求(详见本报 告第 二 章) 。从宏观的角度 看 ,这个规模的投资增长 将 对总需求和 GDP 起到明 显的拉动作用 。 其次,投资带来内生的技术进步,清洁能源的成本会不断降低,生产效率 会不断提高。目前低碳技术的平均成本要高于传统能源技术,但随着时间的推 移,成本的差距会缩小,最后会出现低碳技术和产品的成本明显低于高碳技术 和产品的情况。比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光伏和风电的发电成本已经下降了 90,未来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光伏和风电 成本将低于煤电发电成本。另外,储 能技术、碳捕捉技术等绿色技术与产品的成本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在中 长期将变得具有竞争力。例如,根据 Busch,Ma,Harvey and Hu2021的研究,蓄 电池的成本自 2010年以来已下降 87%,交通系统电动化逐步成为经济可行的选 择。国际行业专家认为, 2023-2024 年是 “ 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价格相同 ” 的 转折时点 ② 。 许多实证研究显示,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低碳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提升全要 素生产率( TFP)和经济增长。 Tugcu2013基于土耳其数据的研究显示,可再 生能 源消费对 TFP 有正面影响,可再生能源消费对 GDP 影响的弹性在 0.7 至 0.8 之间,而化石能源消费对 GDP 影响的弹性在 -1.7 至 -2.1 之间。 Rath 等 ( 2019)基于 36 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消费与高 TFP 增长率 呈正相关,而化石能源消费与低 TFP增长率呈正相关。 Yan等( 2020)基于中国 省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中国绿色行业生产率显著正相关, 新能源技术创新显著推动了居民收入的上涨。 1.1.2 脱碳转型 对宏观经济的 负面 影响 碳中和过程中出现的资产搁浅、阶段性成本上升、失业等问题可能会对宏 观经 济产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