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2020 中国现代化的 新征程 “十四五”到碳中和的 新增长故事 致谢 本报告是能源基金会与多个研究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研究由能源基金会牵头,由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负责 协调,国内国际多个研究机构参与。 能源基金会和研究团队向能源基金会中国中长期低碳发展战略综合工作组的国际咨询圆桌会专家、相关机构和报告评阅 人表示感谢,他们为改进本报告的框架和具体研究内容提供了宝贵建议 评阅人 (按英文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Sonia Aggarwal 能源创新政策与技术公司副总裁 白荣春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Richard Baron 2050 路径平台(2050 Pathways Platform)执行主任 Jae Edmonds 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全球变化联合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Michael Greenstone 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米尔顿 · 弗里德曼讲席经济学教授 Cameron Hepburn 牛津大学史密斯学院院长,环境经济学教授 Frank Jotzo 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气候与能源政策中心主任 姜克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Elmar Kriegler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转型途径”研究部代理主任 Amory Lovins 落基山研究所联合创始人兼荣誉主席 李俊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晓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刘强儿童投资基金会(英国)北京代表处项目总监 Bert Metz IPCC 第三次和第四次评估报告缓解气候变化联合主席,气候政策专家 Artur Runge-Metzger 欧盟委员会环境部国际谈判和欧盟行动监测部门气候战略主管 Nicholas Stern勋爵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Ronan Palmer 第三代环保主义组织(E3G)项目负责人 Jonathan Pershing 威廉与弗洛拉 · 休利特基金会环境项目主任,原美国气候变化特使 Jim Skea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委员会英国能源战略研究员,教授,IPCC 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 Antonio Soria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气候变化,能源与交通经济学主任 Robert Stowe 哈佛大学环境经济学项目执行主任,哈佛大学气候协定项目联席主任 Massimo Tavoni 米兰理工大学气候变化经济学教授,经济与环境欧洲研究所所长 Adair Turner勋爵能源转型委员会主席,新经济思维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王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王志轩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 John Ward Pengwern Associates 咨询公司常务董事 Matthias Weitzel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项目官员 Harald Winkler 开普敦大学能源研究中心教授,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主要协调作者 谢春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政策研究员 周大地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国家“十四五” 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专家组副组长 周嵘国际金融公司绿色金融专家 此外,感谢能源基金会徐薇、余岚和卢伊楚在该报告校对和制作过程中给予的支持。 中国现代化的 新征程 “十四五”到碳中和的 新增长故事 建议引文 能源基金会( 2020). “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 2020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 . 能 源基金会,北京,中国 . https//www.efchina.org/Attachments/Report/report-lceg-20201210/Full-Report_Synthesis-Report- 2020-on-Chinas-Carbon-Neutrality_ZH.pdf 研究和作者团队 主要协调作者 →能源基金会 傅莎,杜譞 →美国马里兰大学 Leon Clarke,余莎 主要作者 ( 按照单位和作者英文名字字母顺序排列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凤振华,王雪成 →能源基金会 陈灵艳,杨卓翔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刘俊伶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 杨鹂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 Nicklas Forsell,郭非,Volker Krey →中国人民大学 陈敏鹏,王克 →清华大学 柴麒敏,张强 →美国马里兰大学 崔宜筠,Nathan Hultman,楼洁红,宋嘉玮 2020年12月 前言 今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宣布了力度空前且具有雄心 的气候目标中国将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一个具有丰富深刻历史含义的里程碑,也是 2015 年巴黎协定以来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最为积极的进 展。 然而,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能源基金会是一家自 1999 年起就在中国开展工作 的非营利性慈善组织,我们的愿景是通过推进可持续能 源促进中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和气候安全。三年前,我 们发起了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旗舰计划中国中长期 低碳发展战略综合工作组( LTS)。在过去的三年中, 我们支持了一揽子政策研究并提供了策略性政策建议, 为实现可持续繁荣与碳中和下的新增长模式奠定了基 础。2019 年 6 月,我们编制了能源基金会 LTS 工作组 的发展战略,提出了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及 2070 年 前实现气候中和的总体目标。在同一周召开的中国环境 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CCICED)年度会议上,我们 率先向中国高层决策者提出了对中国长期气候目标的构 想。近一年多以来, LTS 工作组持续邀请国内外气候、 能源、经济发展及重点行业的专家,为净零的可行性提 供了技术支持及充分论证。 能源基金会充分调动国内外资源,竭尽全力支持碳 中和愿景的实现。去年我们的 LTS 工作组与清华大学气 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了“中国长期低碳 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项目,共有国内 24 个顶级 研究部门参与,为中国中长期低碳发展转型战略提供了 技术支撑。同时,为吸纳国际观点、开拓国际视野,能 源基金会与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马里兰大学、欧 盟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领先的智库和国际专家合作,并 与国际能源署、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 2050 路径平 台及 E3G 就 LTS 模型和技术展开探讨,为中国长期低 碳发展战略提供建议。通过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能源 基金会培育了全球 LTS 模型组网络,推动了气候和能源 领域的知识共享,并建立了开放的多边知识合作平台。 此外,能源基金会通过“国际咨询圆桌会议”和“经济 学家对话”推动“碳中和”在高层决策中主流化,并支 持行业和地方层面低碳试点示范项目的落地生根。 今天,能源基金会第一份基于多模型比较研究的综 合报告和大家见面,我感到分外激动,这是 LTS 工作组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份报告综合集成了国内外知名研 究团队的观点,并发挥了能源基金会作为战略建议者、 协调推进者和再捐资者的重要作用,为决策者提供全面 的支持。 综合报告全面地阐述了中国低碳转型战略,有 效地识别战略中整个经济体系以及各经济部门的关键 要素,为后续研究工作指明方向,支持中国成功实现 2060 年前碳中和承诺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目标,并 为 “十四五”规划提供决策参考。这份报告的面世再 一次证明,中国正在以自信和开放的姿态引领全球气候 进程,积极地与国际社会合作和交流,这将为以多边方 式解决全球问题奠定基础。 今天的中国蓄势待发,准备好迈向更清洁、更具活 力且普惠的新增长道路。能源基金会将继续积极支持中 国探索“多赢”的长期低碳发展路径,推动实现绿色低 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未来书写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大 趋势下的“中国新增长故事”贡献力量。 2020 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我们将这份综合报告 作为新年献礼,伴随大家开启新的征程。这是我们来 自中国、美国与欧洲的作者团队夜以继日通力合作的 成果。在此,我由衷的感谢我们世界一流水平的作者团 队,并感谢能源基金会 LTS 国际咨询圆桌会议的各位 专家在百忙之中为我们提出宝贵建议。同时,我还要特 别感谢能源基金会的梦之队,你们创造了奇迹,拥有你 们,才能梦想成真再次诚挚的感谢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i 目录 1. 引言 2 2. 中国新增长故事 6 3. 长期战略的关键要素 12 4. 部门策略与机遇 26 4.1 电力部门转型 27 现状与趋势 长期战略要素 29 近期挑战 、 机遇与行动 34 4.2 建筑部门转型 36 现状与趋势 长期战略要素 38 近期挑战 、 机遇与行动 40 4.3 工业部门转型 42 现状与趋势 长期战略要素 44 近期挑战 、 机遇与行动 49 4.4 交通运输部门转型 50 现状与趋势 长期战略要素 51 近期挑战 、 机遇与行动 56 4.5 农业 、 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 57 ii 现状与趋势 57 长期战略要素 59 近期挑战 、 机遇与行动 62 5. 金融部门在长期战略中的作用 66 5.1 为长期低碳转型提供融资 67 5.2 金融部门的气候和转型风险 71 6. 总结 76 7. 参考文献 78 iii 图目录 图 2-1 国家目标的关键时点 P7 图 2-2 中国人均 GDP 预测与部分国家 2019 年人均 GDP(图 A),以及部 分国家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率及预测(图 B) P7 图 2-3 2017 年全球绿色经济规模(图 A)和 2019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从业 人数(图 B) P8 图 3-1 部分国家 / 地区的历史 CO 2 排放量(图 A);部分国家 / 地区的历史 碳排放强度(相比经济产出)(图 B);特定国家 / 地区的人均历史 碳排放量(图 C);中国各部门的历史碳排放量(图 D) P13 图 3-2 1.5℃和 2.0℃情景下中国 CO 2 和部分非 CO 2 温室气体排放量 P15 图 3-3 1.5℃情景下,2015 年历史 CO 2 排放量及本报告所选模型在 2035 年和 2050 年的 CO 2 排放量(上图);相比 2015 年的各部门 CO 2 减排量(下表) P16 图 3-4A 本报告采纳的 1.5℃情景下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P18 图 3-4B 本报告采纳的 1.5℃情景下终端能源消费量 P19 图 3-5 跨部门减排策略及其在不同部门的应用 P20 图 4-1 2007-2017 年不同技术的发电量 P28 图 4-2 1.5℃和 2℃情景下电力部门的 CO 2 排放量 P29 章节 2 章节 3 章节 4 iv 图 4-3 选定模型 1.5℃情景下中国传统煤电(左图)和非化石能源发电(右 图)的占比 P30 图 4-4 1.5℃情景下发电总量 ( 图 A) 和发电总量中不同技术的占比 ( 图 B) P32 图 4-5 电力系统灵活性的来源 P33 图 4-6 2017 年建筑部门的终端(“运营”)能源使用 P36 图 4-7 2006 年 -2018 年的建筑存量动态 P37 图 4-8 1.5℃和 2℃情景下建筑部门的直接 CO 2 排放 P38 图 4-9 1.5℃情景下中国建筑部门的终端能源消费量 P39 图 4-10 1.5℃情景下建筑部门的电气化率 P39 图 4-11 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在世界产量中占比的变化 P42 图 4-12 中国主要工业产品至 2050 年需求预测 P43 图 4-13 1.5℃和 2℃情景下工业部门的 CO 2 排放 P44 图 4-14 1.5℃情景下工业终端能源消费 P45 图 4-15 1.5℃情景下工业终端能源消费中电力、氢能和生物质能占比 P47 图 4-16 2018 年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能源相关 CO 2 排放及能源需求占比 P50 图 4-17 1.5℃和 2℃情景下交通部门 CO 2 排放量 P52 v 图 4-18 三个模型 1.5℃情景下货运和客运的活动水平变化 (货运吨公里; 客运人公里) P53 图 4-19 交通运输部门的电气化率(图 A)以及两种代表模型的能源需求和 燃料结构(图 B) P54 图 4-20 AFOLU(农业 、 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 量的历史构成 P57 图 4-21 不同情景下的中国人口预测 P58 图 4-22 中国人均食品消费量预测 P59 图 4-23 1.5℃和 2℃情景下 AFOLU 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预测 P60 图 4-24 1.5℃和 2℃情景下 AFOLU 部门的 N 2 O 和 CH 4 排放量预测 P61 图 4-25 1.5℃和 2℃情景下 LULUCF 部门的净 CO 2 排放量 P62 图 5-1 2010 年到 2019 年可再生能源累计投资排名前 20 位国家(左图) 和 2019 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右图) P67 图 5-2 1.5℃和 2℃情景下中国年度能源投资结构 P68 图 5-3 与气候相关的风险、机遇和金融影响 P71 图 5-4 转型风险压力测试 P72 图 5-5 不同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P73 图 5-6 中英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试点 P74 章节 5 vi 1 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 2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 2020 1. 引言 当今中国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变化科技、能源和产业革命飞速发展,国 际领导地位不断提升,中等收入人群日益增加,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短期 内,这些变化与全球经济下滑及新冠疫情所引发的健康和社会影响相互交织。 在这些变化中,首屈一指的当属气候变化以及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这一全球危机 的迫切需求。上述变化给中国近期及中长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探索新的增长路径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让中国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 和的发展目标。新的增长路径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创 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从而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愿景。 中国践行新的增长路径不仅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也将有利于解决全球气 候变化问题。中国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目 前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历史累计 CO 2 排放量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 国。因此,中国在全球减排方面所做的贡献,将对全球温升幅度控制在科学预 估的 1.5℃或 2℃之内目标的实现起到决定性作用。实施新的增长路径也将进 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向世界传递积极信 号,彰显全球领导力。 全球温升控制在显著低于 2℃以内才能避免气候变化所产生的恶劣影响, 而国际社会希望温升能控制在 1.5℃以内。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必须在本世 纪中叶左右将全球 CO 2 排放量降为净零,才有可能将全球温升控制在 1.5℃之 内;而将全球升温控制在 2℃以内则要求全球 CO 2 排放量在 2070 年左右降至 净零。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新增长路径,将为全球实现上述温控目标做出巨大贡 献,并对中国能源、土地、城市发展与工业体系的转型产生全面、快速、深远 的影响。 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对这些挑战。纵观历史,中国始终致力于制定 成熟且具有前瞻性的国家规划,并因此得以建设从万里长城到南水北调这样的 伟大工程。精心设计的国家规划让中国保持数十年经济和工业快速发展,并在 现今的全球经济中占据领先地位。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纲要将于 2021 年 3 月公布,第一个气候变化五年专项规划也将于同 年秋季发布。与此同时,作为巴黎协定缔约方,中国也将更新国家自主贡 献(NDC),制定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 MCS)。中国近 3 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 期公布的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以及 2030 年前碳排放 达峰的承诺,是中国向气候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能源基金会联合中国顶尖大学 和智库以及国际领先的研究机构与专家,共同发起中 国低碳发展路径的综合研究。该研究将持续开展,识 别实现长期发展目标的关键要素及其对近期政策措施 及“十四五”规划的短期需求,并建立由气候变化、 能源、经济、环境等领域顶级学者组成的生态圈,以 满足未来数十年共享信息和共同研究的需求。 本报告为能源基金会碳中和系列综合报告的开篇 之作。报告旨在全面阐述实现内在关联的不同发展目 标的路径及相应的问题与挑战,基于对不同研究机构 和模型团队既有和新转型情景的综合分析,识别关键 部门的长期战略以及近期可采取的行动,以支持中国 成功实现低碳增长之路。作为开篇之作,本报告也识 别了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和研究方向,为中国实 现现代化发展及碳中和目标提供参考。 专栏1-1 本报告采用的模型情景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来自能源模型、综合评估模 型和农业模型中的众多定量情景。全球模型(主要 来自 CD-LINKS 项目),用以了解全球背景下中国碳 中和目标的性质。这些模型包括 GCAM-China, IMAGE 3.0.1, MESSAGEix-GLOBIOM 1.0, POLES CD-LINK, REMIND MAgPIE 1.7-3.0 以及 WITCH-GLOBIOM 4.4 等。本报告还基 于来自多个模型的系列情景探索中国整体经济和各 经济部门低碳转型的细节问题,模型包括 C-GEM, DPEC, ERI-LEAP, GCAM-China, IPAC-AIM / technology, MESSAGEix-GLOBIOM, PECE V2.0, PECE_LIU_2019 和 POLES-JRC 2019 等全经济范围综合模型的情景结果, 用于分析部门和跨部门战略;以及 AGHG-INV(农 业和土地使用), CBEM(建筑), ERI-Industry(工 业),ICSDD-LoMLoG(电力)和 Transportation-CATS(交 通)等部门模型的情景,用于分析具体部门转型的 细节。部分模型情景来源于已发表的文献,而其他 一些情景则是专门为本报告搭建的。在整份报告 中,我们有针对性地使用这些情景,论证结论并详 细说明未来转型的关键要素。作为系列研究的第一 份报告,本报告中的大多情景仅反映单一模型的计 算结果,今后的报告将在基准线、部门核算方法以 及影响多个模型之间可比性的其他方法学等方面尽 可能的作出更多的协调。 4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 2020 5 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 6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 2020 2. 中国新增长 故事 全球环境瞬息万变。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互联互通以 及生产力的重大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量子通信等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 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彼此互动的方式。电池、光伏组件和电动汽车 等清洁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甚至超过了十年前所有人的预期。这些趋势催生 了全新的行业、经济发展机遇和商业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发展。未来几 十年至关重要,因为新增长动能将全面取代旧动能。 中国发展日新月异。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GDP 每年以近 10% 的速度增长,超过 8.5 亿人摆脱了贫困(世界银行, 2020)。中国目前是全 球第二大经济体,其贸易、投资、国际领导力以及中国智慧使其全球影响力不 断扩大。望眼未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日益加深的经济联系、贸易和投资的 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变化,都为中国带来机遇与挑战。事 实证明,中国在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制造业、出口和投资以及廉价劳动 力驱动下实现的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不断下降的生产力和劳动力等结构性 限制已经使中国增速放缓。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也引发了体制和社会问题。短期 内,中国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和贸易争端所带来的挑战。长远来看,中等收入 人群不断扩大,带来对安全、健康、幸福和平等生活的更高要求,现有模式下 放缓的经济增长可能无法满足其需求。向更加稳健、更可持续的发展转型将创 造新的机遇。 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巨变。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立足于改善民生和 福祉,提出新的发展观,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中国目前已经开始着手建设 “生态文明”,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当中,这种理念对中国未来 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此过程中,中国政府提出“美丽中国” 倡议,在新的框架下将环境保护、生态友好型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有机地结合 起来,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在稳步迈向“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中国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恰逢其时。作为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碳中和目标将 为中国践行新的发展观提供坚实的基础。 7 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 图2-1国家目标的关键时点 (来源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的建议; 习近平主席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新发展观的基础是以更绿色、更高效和可持续的 消费与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帮助改善 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建设更健康的生态系统,共同谱写 “生态文明”。新发展观要求将当前的工作重点,从 过去单一追求 GDP 增长转移到追求更全面的高质量发 展。新发展观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要坚持“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 观也体现在中国的“两个百年目标”中,即到 2021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到 2049 年将中国建设成 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 发展观着眼于建设更高质量、更开放包容、更具凝聚 力的经济、政治与社会体系(见专栏 2-1)。 新增长路径关注的不是当今的中国,而是未来的 中国,这一点至关重要。到 2060 年中国将发生翻天 覆地的变化,届时,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将接近当前大 多数发达经济体(图 2-2A),老龄化程度加深(图 2-2B)。此外,中国城市人口将不断增加,到 2050 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 80(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 部,2018)。 图2-2中国人均GDP预测与部分国家2019年人均GDP(图A),以及部分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率及预 测(图B) (图 A 数据来源 Dellink R. 等(2017)的预测数据 ; 2020 年 世界发展指标(WDI)的历史数据 ; 图 B 数据来源UN-DESA,2019) 2020年消除农村 绝对贫困 2021年建成小康社会 (人均GDP 超过 1万美元) 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 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和美丽中国的目标 2060年前碳中和 约 2050年建成全面发展、 繁荣富强的国家,实现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 2025年完成“中国制造 2025”十年计划,高科技 行业实现 70%的自给率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 2055 2060 中国人均GDP预测,购买力平价(2005 美元) 人均GDP ,购买力平价(2005 年不变价美元) 2019年美国人均GDP 2019年欧盟人均GDP 2019年日本人均GDP 中国人均GDP,购买力平价(2005年不变价美元) 中国人均 GDP预测,购买力平价( 2005年不变价美元) A 8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 2020 中国新增长路径的优势 以“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和碳中和目标所 引领的经济转型为中国描绘了新增长路径的蓝图。新 增长路径可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创造 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结构化转型,通过减少空气污染 提升公民健康,创造美好环境。 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竞争力 中国已成为全球新 兴绿色技术(如光伏组件,电池和电动汽车)的领导 者,并正在逐步成为 5G 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国 家。如果布局合理,新增长路径将加快上述新兴产业 的创新与发展。对低碳技术与人才的投资,也将加速 上述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从而推动全球新兴绿色经济 的发展。新增长路径将巩固中国作为 21 世纪科技领域 国际领先者的地位,有助于推动国内良性产业转型并 提高长期的经济竞争力(见专栏 2-2)。 就业与繁荣 2060 年碳中和目标所体现的经济转 型,将促进强劲的就业增长,创造普惠的经济繁荣。 目前,全球绿色经济规模可与石油天然气领域相媲美 (图 2-3A),中国在绿色能源经济领域的优势红利已 显现并将加速扩大。 2010-2019 年间,中国在可再生 能源领域的投资额达到 8180 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 的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市场。 2019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 领域的就业人数达到 440 万,占全球该领域就业总人 数的 38(图 2-3B)。中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 中必将面临巨大挑战,需要从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经济 模式过渡到低碳的经济模式(见专栏 2-3)。尽管如 此,经济转型也会进一步扩大绿色经济领域的就业机 会,包括电池生产、可再生能源、建筑(如既有建筑 改造)及相关服务(如共享出行)( Huang 等,2020 年)。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中的领导地位将决定国际 能源产业格局,也将会为中国带来强劲的就业增长并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见专栏 2-2)。 图2-3 2017年全球绿色经济规模(图A)和2019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从业人数(图B) (来源FTSE Russell ,2018; IRENA,2020) 专栏2-1 构建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相一致的2035年目标 中国现有目标和政策将服务于碳中和目标所必 须的新增长路径,近期政策也反映了中国新发展目 标与整体技术环境和增长战略的衔接。 2020 年通过 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概述 了中国未来 15 年的主要发展目标。这些目标的主要 特征如下 ► 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 家前列; ►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 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 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加强各个领域的发展,包括但不限于经济、 卫生、人均 GDP、区际公平和技术。 总体而言,上述 2035 年目标显然与 2060 年碳 中和战略一致。中国下一阶段的讨论和规划重点应 放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行动上,推动当前的政策与 2035 年目标衔接,并保证转型方向与 2060 年长远目 标相一致。 0 1 2 3 4 5 6 7 8 9 工 业产品和服务 科技 银行 医疗 油气 绿色经济 个 人及家庭用品 零售业 餐饮业 房地产 保险 金融服务 化学品 公共事业 基础资源 旅游休闲 汽车及零部件 媒体 电信 建筑和材料 投资工具 总市值(万亿美元) A 9 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 结构性改革 碳中和目标将促进中国产业结构改 革,从高污染、高碳产业模式向低碳产业转变 。低碳 转型将提升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改变生产方式,培育新 的商业模式,从而实现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整体目 标。 加强能源安全 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之一, 中国已经在 2018 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 国(IEA, 2020 年)。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 国和进口国。 2019 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高达 28.7 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 53%,煤炭进口 量占全球煤炭进口总量的 21%(IEA, 2020 年)。对 进口化石燃料的严重依赖削弱了中国的能源安全。碳中 和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国内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 量,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提升国家能源安 全水平。 改善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 碳中和目标有助于减 少空气污染,提高公民健康水平,维护生命安全,改善 自然环境。实行低碳转型战略将降低电力、工业以及建 筑领域对煤炭的依赖,加速新一代低污染车辆的应用。 这些措施将大大降低细颗粒物( PM 2.5 )、二氧化硫 ( SO 2 )以及氮氧化物(NO x )排放所带来的健康风险。 然而,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并不足以实现保障健康的长 期目标。如果将中国空气质量目标与碳中和目标所隐含 的绿色发展要求相结合,将推动中国实现世卫组织最严 格的空气质量标准(见专栏 2-3)。 旧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走向终结,中国即将在 新愿景的指导下开启新的发展篇章。碳中和目标是新愿 景的基础,它必将促进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消费与生 产,建设更高质量、更开放包容和更具凝聚力的经济、 政治与社会体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专栏2-2 新经济领域就业 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有助于带动多个行业的就 业增长,实现普惠的经济繁荣。在转型过程中,就 业机会将从化石燃料领域转向 21 世纪新兴产业。越 来越多的分析强调新兴技术所带来的积极就业影响, 同时也指出由于新兴技术比传统技术更加清洁、高 效,采用新技术是顺应潮流的。拥抱变化并及时作 出改变的国家将有机会成为 21 世纪全球经济的领导 者。 低碳领域当前就业形势。 中国目前在全球绿色 能源经济领域的优势红利已经显现,新的就业机会 不断增加,同时这种红利会快速扩大。过去十年低 碳技术以及服务领域的就业显著增长,低碳经济转 型会持续带动就业。 2010 年到 2019 年间,中国在可 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额达到 8180 亿美元,成为全球 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市场。 2020 年,中国可再 生能源领域的就业人数约 440 万,占全球该领域就 业总人数的 38(IRENA,2020 年)。 实际上,中国在四大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就业人 数已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光伏发电、陆地及海上风 力发电、水电以及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行业的就业人 数分别为 220 万、50 万、60 万和 70 万,占全球上述 行业就业总人数的 59、44、29 和 81。 清洁能源领域就业的未来增长。 在决定国际能 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 位,这将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强劲的就业增长,创 造经济产值。预计 205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人数 将增长四倍。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将 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建筑以及相关服务如共享出 行方面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Huang 等,2020 年)。 除了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创造的直接就业机会以外, 中国目前力推的创新以及“环境友好、低碳及循环 型”战略新兴产业,如新一代通信、人工智能、先 进机器人以及大数据等,不仅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同时也有利于绿色就业增长,推动经济结构变革, 最终实现低碳经济转型(MHRSS, 2019 年)。 配套政策。 低碳经济转型对整体就业形势会产 生积极影响,但化石燃料和其他碳密集型产业短期 内将出现就业机会流失。高碳就业机会流失与低碳 产业和服务领域就业增长之间能否达到平衡,取决 于中国所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如果政策措施设计 合理,在保持低碳经济就业增长趋势的同时,通过 有针对性的政策设计将解决煤炭转型所导致的失业 问题,从而实现公平合理的绿色经济转型。其他国 家和地区的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低碳产业与服务业领 域实现公正转型与就业增长的可能性( Caldecott 等, 2017 年;Gales 和 Hölsgens 等,2017 年;Herpich 等, 2018 年)。此外,近期研究证实了绿色产业领域开 展再就业培训的潜力( OECD,2019 等;Bowen 等, 2018 年)。研究表明,如通过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 管理就业转型,绿色经济领域短期内的就业增长可 以实现,对工人的影响也会降到最低( Bowen 等, 2018 年)。这些配套政策包括技能提升与培训、能 力建设以及职业培训计划。由于煤炭工人通常受教 育水平较低,就业选择面有限( Fei,2018 年),这 些培训计划将是中国低碳经济政策战略的重中之重。 尽管前期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转型 的信心,但我们对就业市场动态变化的认识仍比较 有限,未来需要考虑到中国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 对一揽子政策计划的就业影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以改善气候政策决策基础。很多研究对中国低碳经 济转型所带来的就业影响做了量化分析,未来需要 更多的研究与分析,用以识别影响政策效率的重要 因素。 10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 2020 专栏2-3 健康、空气质量与气候变化协同共治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同根同源,温室气体 减排战略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反 之亦然。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共同排放源主要 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废物处理、农业以 及土地利用变化( IPCC,1990 年)等。此外,大多 数大气污染物(如黑碳、硫酸盐、硝酸盐及臭氧) 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目前全球大气气溶胶 - 辐射 相互作用导致的直接辐射强迫和气溶胶总辐射强 迫分别高达 -0.45(-0.950.05 瓦 / 平方米和 -0.9 (-0.950.05 瓦 / 平方米(IPCC,2014 年)。 过去十年,尽管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中国 依然面临着空气污染与公众健康方面的挑战。尤其 在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人群健康对空气污染 将更为敏感。 众多研究表明,相对于单独治理温室气体或大 气污染物,协同治理更为有效且成本更低( Li 等, 2019 年)。据 Nam 等 2013 年估算,如果中国在 2015- 2050 年期间以每五年 8-10 的速度减少 SO 2 和 NO x 的排放,到 2050 年可累计减少 200 亿吨 CO 2 排放量。 Tong 等学者 2020 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如果中国能切 实履行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现有的清洁空气计划, 主要大气污染物(如 SO 2 、NO x 、一次 PM 2.5 以及挥发 性有机物)排放在 2015-2030 年间将减少 29-52。 如果采用更严格的气候减排方案将温升控制在 2℃ 以内并采用最佳末端治理措施,到 2050 年,这些主 要污染物排放将在 2030 年基础上进一步下降 36- 61(Tong 等,2020 年)。此外,Li 等学者在 2018 年 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不采取气候减排措施相比,如 实施碳定价政策并确保碳排放强度以每年 4 的速 度下降,到 2030 年,中国人口加权 PM 2.5 浓度将降低 12,与 PM 2.5 污染相关的过早死亡人数将减少 9.4 万 人。Li 等人在 2019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如果将 2℃情景下的能源转型措施与最佳末端治理措施相结 合,可将 2050 年中国人口加权 PM 2.5 浓度降至约 16μg/ m 3 。最新研究发现( Cheng 等,2020 年),现行的大 气污染末端治理措施对 2030 年后空气质量的改善作 用非常有限。只有将更严格的气候减排目标与末端 治理措施相结合,中国的 PM 2.5 污染水平才能在 2050 年达到或低于世卫组织标准(年均浓度 10μg/m 3 )。 燃煤电厂是中国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的主要来 源。电力部门的大气污染与碳排放协同治理工作, 需要聚焦于低碳结构调整和发电效率提升两个方面。 在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的同时,提升现有 设备的效率并关闭落后电厂,从而切实降低电力行 业煤耗。研究表明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减少碳排放。 Yang 等学者发现,如果 2030 年中国光 伏装机达到 4 亿千瓦,将减少 4.2 的 CO 2 排放量和 1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