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化工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 24 化工 2021年03月24日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 行业走势图 数据来源贝格数据 行业周报-欧洲疫情影响油价,长丝 静待需求复苏-2021.3.21 新材料行业周报-碳中和系列二生 物柴油替代化石燃料,国内市场方兴 未艾-2021.3.21 化工行业周报-国企率先布局发力 碳中和,本周纯碱价格小幅上行 -2021.3.21 碳中和将推动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高耗能化工行业 龙头或先受益 开源“碳中和”化工篇之一 金益腾(分析师) 龚道琳(联系人) 张晓锋(联系人) jinyite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0020002 gongdaolin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120010015 zhangxiaofe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120080059 ⚫ 碳中和政策将推动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高耗能化工行业龙头或先受益 碳中和政策将加速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善,有望推动高耗能化工行业的产能结构 重新布局。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 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 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概念的提出或将加速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升 级,化工行业将面临新一轮供给侧改革,高能耗化工子行业或将迎来产能结构的 重新布局。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高耗能行业的龙头企业或凭优质存量资产脱 颖而出,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受益标的【氯碱化工】三友化工、滨化股份、山东海化、和邦生物、华昌化工、 中泰化学、新疆天业等;【 子行业龙头】云图控股、兴发集团、云天化、金石资 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等;【行业龙头】万华化学、扬农化工、华鲁恒升、恒 力石化、荣盛石化、新和成等。 ⚫ 碳中和将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升级,化工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 目前煤炭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实现 2030 年碳达峰的目标,我国 能源结构或将经历转型。基于目前出台的政策和提及的目标,我们预测到 2030 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40左右,石油占比为18左右,天然气占 比为 14左右,非化石能源占比将提升至28上下。化工行业作为承接自然界 原料和下游终端消费品的重要纽带,将在能源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新一轮的供 给侧改革。在能耗双控的政策背景下,单吨生产能耗更高的化工产品将率先面 临产能重新调整的挑战。在主要化工产品中,煤制甲醇、合成氨、氨纶、工业硅、 黄磷、纯碱、烧碱、电石、电石法 PVC 等产品具有较高的单吨生产综合能耗, 以上产品或将率先受到重点关注,高能耗产品对应的化工子行业或将迎来产能结 构的重新布局,落后产能将面临出清,行业集中度有望获得提升。 ⚫ 各板块龙头企业或将在供给侧改革中脱颖而出,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龙头企业具有规模效应、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和较强的上下游议价能力,并且拥 有技改和扩产的良好基础。分板块来看,未来煤化工产能的大幅扩张或将受到一 定制约,而目前具有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将脱颖而出;石油化工行业“少油多化” 的优质民营炼厂等存量资产有望得到重估;目前氯碱(纯碱、烧碱、电石-PVC)、 黄磷、工业硅等高耗能行业的集中度偏低,基本处于 10-40之间,存在较大 的提升空间,龙头企业将充分受益于落后产能的出清,未来或将凭借成本优势 和获得出清指标以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我们认为,未来高能耗龙头企业或存 在估值提升空间。 ⚫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大幅下滑、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等。 -19 0 19 38 57 75 94 2020-03 2020-07 2020-11 2021-03 化工 沪深300 相关研究报告 开 源 证 券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行 业 深 度 报 告 行 业 研 究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 24 目 录 1、 碳中和或将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升级. 4 1.1、 碳中和国家发展与绿色环保的时代交汇处 4 1.2、 中国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球首位,煤炭仍是碳排放的首要来源 5 1.3、 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或面临重大转型,化工行业将在调整中迎来机遇 6 1.4、 海外化工企业已率先部署能源转型战略 10 2、 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压力下,化工行业“自上而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 11 2.1、 主要化工产品能耗梳理工业硅、黄磷、氨纶、煤制甲醇、合成氨等产品单吨生产综合能耗位居前列 11 2.2、 作为高耗能产品的主要产能地,内蒙古一马当先严控新增高耗能项目 13 2.3、 地方政府陆续制定能耗双控工作目标,化工行业亦成重点关注对象 14 2.4、 高能耗化工产业产能扩张受到制约,落后产能或将面临清出,行业集中度有望获得提升 15 3、 化工各板块龙头企业或将在此轮供给侧改革中脱颖而出 . 15 3.1、 煤化工产能大幅扩张将大概率承压,龙头纵向发展优势凸显 15 3.2、 石油化工油品为主的落后炼厂或将逐步淘汰,“少油多化”的民营优质炼厂步入上升通道 . 16 3.3、 氯碱化工各子板块集中度有望在供给侧改革中进一步提升 17 3.3.1、 纯碱行业未来新增产能较少,龙头产能弹性优势显著 . 17 3.3.2、 烧碱行业行业集中度较低,龙头或凭成本和规模优势脱颖而出 . 18 3.3.3、 电石-PVC行业落后产能发展受限面临出清,电石-PVC全产业链龙头迎来发展机遇 . 19 3.4、 其他基础化工子行业高耗能行业龙头优势或愈发显著和稀缺 21 3.4.1、 工业硅行业行业产能集中在头部企业 . 21 3.4.2、 黄磷行业“三磷”整治趋严,龙头一体化优势显著 . 21 4、 受益标的盈利预测与估值 22 5、 风险提示 22 图表目录 图1 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碳中和政策目标,平衡国家发展与绿色环保的天平 4 图2 我国已正式加入“净零碳排放竞赛” 5 图3 我国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球首位 6 图4 我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和工业 . 6 图5 2019年煤炭的碳排放占比总排放的71 6 图6 2000-2019年煤炭一直是我国碳排放量的首要来源 . 6 图7 我们预测2020-2030年煤炭消费占比将进一步下降 7 图8 我们预测2020-2030年煤炭消费总量呈负增长态势 7 图9 2020-2050年,全球煤炭和石油的消费量或将步入下行通道 . 8 图10 2018年化工行业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速为8.38 . 9 图11 2013-2018年化工行业能源消费占比呈上升趋势 9 图12 2016-2020年化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9 图13 2020年化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下降幅度低于制造业的整体下降幅度 . 9 图14 零碳背景下的化工行业或将以氢能和电能作为主要的生产过程能源 10 图15 九大高耗能产品的各省份产能分布内蒙古稳坐化工能耗大省席位(单位万吨) 13 图16 2016-2020年甲醇产能利用率呈波动上升趋势 . 16 图17 2020年煤制甲醇行业CR5 为19 . 16 图18 自2018年以来成品油消费量呈下降趋势 17 qNqMsQwOzRaQbP8OoMmMmOoPlOoOmPeRnPrM7NmNtNxNqMxOMYsPoR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3 / 24 图19 2019年民营炼化企业炼油产能占比进一步提升 . 17 图20 自2011年以来纯碱产能利用率基本维持稳定 18 图21 2020年纯碱行业CR5为37.9 18 图22 自2016年以来烧碱产能利用率基本维持在85 . 19 图23 2020年烧碱行业CR5为11.3 19 图24 2020年电石产能利用率为68.2 . 20 图25 2020年电石行业CR5为18.2 20 图26 自2016年来PVC产能利用率震荡上升 20 图27 2020年电石法PVC行业 CR5 为24.3 20 图28 2020年工业硅的产能利用率为43.85 . 21 图29 2020年工业硅行业 CR5 为25.4 21 图30 近些年黄磷的产能呈逐年下降趋势 22 图31 2020年黄磷行业的 CR5 为32.7 22 表1 我们预测“十四五”和“十五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2和1.75 . 7 表2 工业硅、黄磷、煤制甲醇、氨纶、合成氨等产品综合能耗位居前列 11 表3 全国部分省、直辖市制定的能耗双控工作目标,化工行业受重点关注 14 表4 未来纯碱新增产能较少 . 18 表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2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4 / 24 1、 碳中和或将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升级 1.1、 碳中和国家发展与绿色环保的时代交汇处 碳中和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选择。碳中和指的是国家、企业、产品、 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和 碳捕捉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以来,全球 变暖的话题一直被社会各界所提及。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公告,2020 年是有记录 以来全球平均温度最高的三个年份之一,全年的平均气温比全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约1.2℃。为应对全球变暖问题,2016年11 月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对2020 年后的全球减碳行动作出安排,协议指出各方要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的上升 幅度控制在 2℃以内,并努力限制升温在 1.5℃以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 员会(IPCC)于2018年10 月8日发布的IPCC 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进一步 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1.5℃的对策建议及其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 中国计划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全球各国积 极应对全球变暖的氛围下,我国也主动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为绿色环 保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20 年 9 月 22 日的第 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 12 月12日,国家 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 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 左右。2021年3月18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成果发布暨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宣布 碳中和总体分为三个阶段2030 年前尽早达峰、2030-2050 年加速脱碳、2050-2060 年全面中和。其中,2028年有望实现达峰,力争2055年左右全社会碳排放净零。 图1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碳中和政策目标,平衡国家发展与绿色环保的天平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各省市政府网、新华网、人民网、开源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5 / 24 图2我国已正式加入“净零碳排放竞赛” 资料来源Energy Climate、开源证券研究所 1.2、 中国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球首位,煤炭仍是碳排放的首要来 源 从总量上看,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根据Global Carbon Atlas 数据统计,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是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 五个国家,其中中国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1.75亿吨,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总 排放量的28;美国居次席,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5。2000-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 放量在2014年达到阶段性峰值后缓慢下降两年,2016-2019年又呈缓慢升高的趋势, 预计未来 10年内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维持缓慢升高的趋势直至 2030年碳达峰。 从碳排放结构上看,我国电力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首位,工业的排放量居次席, 碳排放结构较为集中。根据 CEADs 数据统计,2019 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结构可 分为 5 个部分,分别是电力、工业、地面运输、居民消费和国内航空,各部分占我 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比重分别为 44.64、38.92、8.67、7.22、0.55;其中 电力的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工业的碳排放量占比其次,二者合计占总排放量的比重 超过 80。从能源结构上看,煤炭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根据 Global Carbon Atlas 数据统计,2019 年我国来源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年总排放量的 71,比重较 2012 年的阶段性高点有所下降,2000-2019 年,煤炭一直是我国碳排 放的主要来源;来源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自2010年来占总排放量的比重持续提 升。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6 / 24 图3我国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球首位 图4我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和工业 数据来源Global Carbon Atlas、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CEADs、开源证券研究所 图52019年煤炭的碳排放占比总排放的71 图62000-2019年煤炭一直是我国碳排放量的首要来源 数据来源Global Carbon Atlas、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Global Carbon Atlas、开源证券研究所 1.3、 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或面临重大转型,化工行业将在调整中迎来机遇 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我国煤炭消费占比将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将迎来发展 机遇。在能源消费的过程中,化石能源会产生碳排放,而非化石能源几乎不会产生 碳排放,因此我国想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在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的同时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 49.8 亿吨标准煤;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能源 革命进展报告指出,2025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预计将超过 55 亿吨标准煤,2030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 60 亿吨标准煤以内。据此我们预测,“十四五”期间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2,“十五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 复合增速为 1.75左右。该报告还指出,到 2030 年煤炭的需求占比将从 2020 年的 56.6降至40左右,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需求将合计占比40以上。同时,国家 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 右。基于以上条件,我们预测到203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40左右,石油 占比为 18左右,天然气占比为 14左右,非化石能源占比大约为 28。经测算 我们得出,为实现 2030 年的碳达峰目标,2020-2030 年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煤炭消费 总量大概率将呈现负增长态势;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或将维持当前增长 态势。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200 0 200 1 200 2 200 3 200 4 200 5 200 6 200 7 200 8 200 9 201 0 201 1 201 2 201 3 201 4 201 5 201 6 201 7 201 8 201 9 百万吨 中国 美国 印度 俄罗斯 日本 44.64 8.67 38.92 0.55 7.22 电力 地面运输 工业 国内航空 居民消费 71 15 6 8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工业过程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20 08 20 09 20 10 20 11 20 12 20 13 20 14 20 15 20 16 20 17 20 18 20 19 煤炭 原油 天然气 工业过程 百万吨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7 / 24 表1我们预测“十四五”和“十五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和1.75 时期 “十四五”时期 “十五五”时期 年份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 能源消费总量(亿tce) 49.8 50.8 51.8 52.8 53.9 55.0 55.9 56.9 57.9 58.9 60.0 能源消费总量增速 2.3 2.0 2.0 2.0 2.0 2.0 1.75 1.75 1.75 1.75 1.75 能源消费结构 煤炭 56.6 55.9 54.6 53.0 51.0 48.9 47.1 45.4 43.6 41.8 40.0 石油 18.9 18.9 18.9 18.9 18.7 18.6 18.4 18.3 18.2 18.1 18.0 天然气 8.2 8.7 9.5 10.0 10.6 11.1 11.7 12.3 12.8 13.4 14.0 非化石 16.3 16.5 17.0 18.1 19.7 21.4 22.7 24.1 25.4 26.7 28.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革命进展报告、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全文)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 征程、开源证券研究所 注廖华、向福州.中国“十四五”能源需求预测与展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2) 图7我们预测2020-2030年煤炭消费占比将进一步下降 图8我们预测2020-2030年煤炭消费总量呈负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革命进展报告、习近平在气 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全文)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新征程、开源证券研究所 注廖华、向福州.中国“十四五”能源需求预测与展望[J].北京理 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革命进展报告、习近平在气 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全文)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新征程、开源证券研究所 注廖华、向福州.中国“十四五”能源需求预测与展望[J].北京理 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2) 放眼世界,未来30年内全球煤炭消费量也将步入下行通道,能源缺口或由可再 生能源填补。据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20)报告中预测,2020-2050 年全球一次能源中的煤炭和石油的消费量将步入下行通道,而由此产生的一次能源 缺口或给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带来发展机会。预测显示截至 2050年,全球煤炭 消费量占总一次能源的比重将小于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01 6 201 7 201 8 201 9 202 0 202 1E 202 2E 202 3E 202 4E 202 5E 202 6E 202 7E 202 8E 202 9E 203 0E 亿吨标煤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非化石 -5 0 5 10 15 20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非化石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8 / 24 图92020-2050年,全球煤炭和石油的消费量或将步入下行通道 资料来源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展望(2020)、开源证券研究所 高能耗的电力、钢铁行业已对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展开布局。据新华网报 道,国家电网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正发挥着关键和引领作用,公司于2021年3月 1 日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公司将加快推进能源供给多元化、 清洁化、低碳化、能源消费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据中国核电网消息,在国家 电网做出表率后,南方电网紧随其后于3月18日发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包括能源供应、配置、消费等五大方面的21项重点举措,公司计划将更大 规模推动新能源发展、更大力度推进“新电气化”进程等,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 新型电力系统。钢铁行业方面,据新华网报道,宝武集团于 1 月 20 日发布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2035年实现减碳30,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为实现目标,宝武集团提出将走低碳冶金的发展路线,加大节能环保技术投入,不 断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例,加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 布局氢能产业,推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等措施。 对同属高能耗的化工行业而言,2013-2018年化工行业的能源消费量或将维持波 动上升趋势。化工行业是传统的高耗能行业,其下的两个子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 核燃料加工业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也都属六大高耗能行业。据国家统计 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能源消费量为2.87亿吨标 煤、化学原料及化工品制造业能源消费量为 5.13 亿吨标煤、化学纤维制造业能源消 费量为1,833万吨标煤、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能源消费量为4,459万吨标煤,合计占2018 年能源消费总量的 18.45。2013-2018 年,我国化工行业整体能源消费量呈波动上 升趋势,年均复合增速为4.59,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也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9 / 24 图102018年化工行业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速为8.38 图112013-2018年化工行业能源消费占比呈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开源证券研究所 基于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占比趋势,我们预测短期内化工行业能源消费 量将维持上升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 定资产投资额为 1.52 万亿元,占制造业总固定资产投资额 21.38 万亿元的比重为 7.10。2016-2020 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制造业总固定资 产投资额的比重呈先下降再稳步提升的态势,其中2016-2018年占比下降是由于化工 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督察的趋严,但 2018-2020 年占比呈稳步提升的趋势,且 2020 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多数制造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出现大幅下滑,而化学 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下降幅度远低于制造业整体下降幅度。基于此,我们预测 短期内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制造业总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 重或将维持上升趋势,由于 2013-2018 年化工行业能源消费量仍然保持增长,进而 我们预测短期内化工行业能源消费量仍将继续上升。 图122016-2020 年化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呈 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图132020年化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下降幅度低 于制造业的整体下降幅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开源证券研究所 在未来零碳背景下,化工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也将面临调整。化工行业是承接 自然界原料和下游终端消费品的重要纽带,其对于国家经济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也是众多发达国家至今仍致力发展化工行业的原因之一,而中国是制造大国,化 工行业自然成为整体中的重要一环。从当前化工行业能源消费的双重趋势和重要性 来看,短期内我国化工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很可能将维持上升趋势,且占比能源消费 -2 0 2 4 6 8 10 0 2 4 6 8 1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亿吨标煤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化工行业能源消费量增速()-右轴 16.69 17.39 18.26 17.89 17.92 18.45 15 16 17 18 19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化工行业能源消费量占比总能源消费量 7.85 7.18 6.95 7.03 7.10 6.00 6.50 7.00 7.50 8.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制造 业总固定资产投资额 -15 -10 -5 0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0 / 24 总量也将进一步提升至达峰。而在未来的零碳背景下,高耗能化工行业的能源需求 (非原料需求)也将面临调整,当前我国正处在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阶段,随着各 省市开始布局氢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未来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用能 有望从高耗煤高耗电的能源消费结构向消耗氢能、电能、天然气和生物质能转型, 且大部分电能有望由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而来。届时,化工行业 对煤炭和石油的需求或将全部来源于化工原料。 图14零碳背景下的化工行业或将以氢能和电能作为主要的生产过程能源 资料来源中国2050一个全面实现现代化国家的零碳图景 1.4、 海外化工企业已率先部署能源转型战略 在全球加紧碳中和步伐的大环境下,一些国外化工龙头企业已开始布局落后产 能出清和能源转型战略。据英国石油公司(BP)官网资料,公司宣布为实现 2050 年前成为净零碳排放公司的目标,在 2030 年,公司年度低碳投资将增至 2019 年的 10倍,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将比2019年的水平缩减至少40%,以此计算,BP公司 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速约为-4.5;同时,BP 公司已关停位于澳大利亚 的炼油厂,并以 50 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全球化工业务出售给英力士公司;BP 公司 还与丹麦沃旭公司共同开发工业规模的氢能项目,与挪威石油公司Equinor建立美国 海上风电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据荷兰壳牌公司官网资料,公司宣布直至 2030 年, 公司将每年减少1-2的石油产量,并计划于2030年前停止常规燃烧天然气,同时, 公司还致力于研发年储量2,500万吨的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据中国能源报报道, 埃克森美孚承诺在2025年前实现运营温室气体排放“净零增长”,在 2030年将不再 常规燃烧甲烷;公司于2021年2月宣布关闭位于澳大利亚的日产能9万桶的炼油厂。 据能源界网站介绍,巴斯夫早已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战略,正在推动可再生能源逐 步替代化石燃料以实现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公司与合作伙伴已开 发出将天然气直接分解为氢和碳组分,从天然气中生产氢气的新工艺技术;除此之 外,还提出了一种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化学原料的新方法,已在实验室成功利用乙烯 和二氧化碳生产丙烯酸钠(超吸收剂的重要原料),与目前基于丙烯的超吸收剂生产 方法相比,此项新工艺中以二氧化碳为生产原料可取代约30的化石燃料原料。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1 / 24 2、 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压力下,化工行业“自上而下”供给侧 改革势在必行 2.1、 主要化工产品能耗梳理工业硅、黄磷、氨纶、煤制甲醇、合成氨 等产品单吨生产综合能耗位居前列 在能耗双控的政策背景下,单吨生产能耗较高的化工产品将率先面临产能重新 布局的挑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能耗指标梳理主要化工产品的生产能耗,从而判 断率先迈入产能重新布局的对应板块。一些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电解、汽 化、提纯等多道耗能工序,致使生产单吨产品的综合能耗才是判断化工产品能耗的 重要指标。基于此,我们参照广州市产业能耗指南(2020)、上海产业能效指南 (2018)以及各化工产品的能源消耗限额文件,对主要化工产品单吨生产综合能耗 的行业准入值和国内先进值进行梳理。同一产品的不同综合能耗值是由生产产品所 用原料的不同或产品生产过程的差异导致的,比如使用无烟煤制一吨甲醇的耗能低 于使用烟煤制一吨甲醇的耗能;使用乙烯氧化法制得一吨乙二醇的耗能远远低于以 煤为原料使用合成气法的耗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电石法PVC是利用原料电石和 水反应生成乙炔,将乙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单体(VCM),再通过聚合反应生 成PVC,因此,在计算电石法生产 PVC整个工业过程的单吨生产综合能耗时,需加 上生产单吨电石原料的综合能耗。由此我们计算出电石法PVC整个工业过程的单吨 生产综合能耗行业准入值为 1,016 千克标煤,故电石法 PVC 属于高耗能化工产品。 据卓创资讯和百川盈孚统计的各化工产品产能数据,我们还梳理了所列化工产品的 主要生产省份产能占比,计算方式是用各省份生产企业的产品总产能除以该产品的 国内总产能。 表2工业硅、黄磷、煤制甲醇、氨纶、合成氨等产品综合能耗位居前列 产品 行业准入值(kg标煤/吨) 国内先进值(kg标煤/吨) 主要生产省份产能占比 煤制甲醇 1600(无烟煤)、1800(烟煤) 1378 内蒙古(18.3)、陕西(17.5)、山东( 8.8)、宁夏(8.6)、山西(6.3) 煤制乙二醇 1120(合成气法) 河南(19.7)、 内蒙古(18.4)、 新 疆(18.1)、 山西(15.1)、 山东 (12.3) 合成氨 1350(煤)、1100(天然气) 山东(17.8)、 山西(12.1)、 河南(11.4)、湖北(8.4)、安徽(8.4) 氨纶 1450 浙江(50.7)、河南(12.3)、江苏(9.6)、广东(6.3)、宁夏(6.2) 涤纶短纤 170 100 江苏(53.6)、福建(17.2)、浙江(6.1)、上海(3.3)、河南(3.1) 涤纶POY 94 81 涤纶长丝浙江(56.6)、江苏 (20.4)、福建(7.0)、辽宁(0.6) 涤纶DTY 264 工业硅 2800 2500 新疆(32.5)、云南(22.2)、四川 (17.0)、福建(5.7)、内蒙古 (3.6) 黄磷 2800 2485 云南(46.6)、四川(23.0)、贵州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2 / 24 产品 行业准入值(kg标煤/吨) 国内先进值(kg标煤/吨) 主要生产省份产能占比 (18.1)、湖北(12.4) 纯碱 420(氨碱法)、275(联碱法) 青海(19.0)、河南(16.3)、山东(13.6)、江苏(13.6)、河北(6.9) 离子膜烧碱 650(离子膜法固碱98)、 450(离子膜法液碱45) 山东(27.6)、内蒙古(8.8)、江苏( 8.8)、新疆(6.5)、浙江(4.7) 粘胶短纤 960 新疆(20.1)、江苏(17.3)、河北 (16.8)、江西(16.6)、山东 (11.4) 电石 823 内蒙古(35.8)、新疆(17.6)、宁夏( 16.4)、陕西(8.4)、甘肃(4.3) 电石法PVC 193 内蒙古(22.1)、新疆(20.9)、山东( 11.4)、陕西(7.5)、山西(5.6) 电石法PVC糊树脂 450 内蒙古(25.4)、辽宁(13.8)、新 疆(13.0)、山东(10.3)、安徽 (8.9) 乙烯法PVC 620 山东(24.5)、天津(22.5)、青海 (16.4)、浙江(16.4)、江苏 (16.2) 数据来源广州市产业能耗指南(2020)、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18)、各化工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文件、卓创资讯、百川盈孚、开 源证券研究所 从上表可看出,煤制甲醇、合成氨、氨纶、工业硅、黄磷、纯碱、烧碱、电石、 电石法PVC等产品具有较高的单吨生产综合能耗,且高能耗产品的产能多数分布在 我国的西部地区。工业硅的单吨生产综合能耗行业准入值为2,800千克标煤,在主要 化工产品行业能耗准入值排序中与黄磷并列第一。生产工业硅能耗高的原因有两个 (1)电耗高,生产一吨工业硅需消耗约13,000千瓦时的电;(2)原料纯度不够,生 产工业硅所用的含氧化硅矿物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要高于 99,因为杂质会影响还原 反应的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且加大过程能耗。生产黄磷能耗高主要也是因为电耗高, 生产一吨黄磷需消耗约13,000千瓦时的电,加之生产黄磷的过程主要是以煤为燃料, 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且会排放大量废气污染环境。由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且拥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等),高能耗产品的产能多数分布在西部地 区且较为集中地分布在西北地区。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3 / 24 图15九大高耗能产品的各省份产能分布内蒙古稳坐化工能耗大省席位(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百川盈孚、开源证券研究所 2.2、 作为高耗能产品的主要产能地,内蒙古一马当先严控新增高耗能项 目 作为多个高耗能产品的重要产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出台多项新政严控高耗能 的新增项目以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在国务院颁布新时代的中国能 源发展白皮书宣布实行能耗双控制度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迅速作出回应,于 2021 年2月25日起草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征求 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于 2021 年 3 月 9 日印发关于确保完成“十四 五”能耗双控目标若干保障措施。该文件确立了内蒙古全区 2021 年的能源消耗目 标,并宣布对化工领域的具体产业项目实施严控,相关政策如下 (1)严格落实目标责任。2021年全区能耗双控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3, 能耗增量控制在500万吨标准煤左右,能耗总量增速控制在1.9左右,单位工业增 加值能耗(等价值)下降4以上。 (2)严格节能审查约束。强化新建高耗能项目对“十四五”能耗双控影响评估 和用能指标来源审查,未落实用能指标的高耗能项目,节能审查一律不予批准。 (3)控制高耗能行业产能规模。从 2021 年起,不再审批焦炭、电石、聚氯乙 烯(PVC)、合成氨、甲醇、乙二醇、烧碱、纯碱(内蒙古鼓励类项目除外)、磷铵、 黄磷等新增产能项目,确有必要建设的,须在区内实施产能和能耗减量置换。除国 769 , 18 522 , 12 494 , 11 365 , 8 363 , 8 山东 山西 河南 湖北 安徽 合成氨 4 9 . 3 , 51 12 , 12 9 . 3 5 , 10 6 . 1 , 6 6 , 6 浙江 河南 江苏 广东 宁夏 氨纶 1 6 5 . 3 , 33 1 1 2 . 5 , 22 8 5 . 8 , 17 2 8 . 6 , 6 18 , 4 新疆 云南 四川 福建 内蒙古 工业硅 6 0 . 1 , 47 2 9 . 6 , 23 2 3 . 3 , 18 16 , 12 云南 四川 贵州 湖北 黄磷 630 , 19 540 , 16 450 , 14 450 , 14 230 , 7 青海 河南 山东 江苏 河北 纯碱 1 1 6 3 . 5 , 28 371 , 9 3 7 0 . 5 , 9 2 7 2 . 5 , 6 199 , 5 山东 内蒙古 江苏 新疆 浙江 烧碱 1210 , 36 594 , 18 556 , 16 284 , 8 146 , 4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陕西 甘肃 电石 459 , 22 434 , 21 238 , 11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