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 FORECASTING AND PROSPECTS RESEARCH REPORT CEEP-BIT-2021-001(总第 49 期) 我国“十四五”能源需求预测与展望 2021 年 1 月 10 日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http//ceep.bit.edu.cn 特别声明 本报告是由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 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 学院、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和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 专业委员会联合出版的系列研究报告之一。如果需要转载,须事先征得本中心同 意并且注明 “转载自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 字样。 我国“十四五”能源需求预测与展望 执 笔 人廖华 向福洲 魏一鸣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联 系 人廖华 研究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21002,71950007) 。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8918551 传真010-68918651 E-mail hliaobit.edu.cn 网址http//ceep.bit.edu.cn Center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1, China Tel 010-68918551 Fax 010-68918651 E-mail hliaobit.edu.cn Website http//ceep.bit.edu.cn 1 我国“十四五”能源需求预测与展望 “十四五” 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 一个“五年” ,也是我国提出力争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后的第一 个“五年” 。在此重大历史背景下, “十四五”时期我国的能源发展将 有重大的历史转型意义。 “十四五”的能源发展走势至为关键,将直 接影响到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影响到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信心。 一、 “十三五”能源发展简要回顾 (一)总量控制目标如期实现, 受疫情影响强度降幅与目标有所差距 能源消费中低速增长, 2020年接近 50亿吨标准煤。 “十三五”前 四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处在较低水平。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 经济增速在 2020年一季度大幅下滑至 -6.8后逐步回升。能源消费增 速也呈现同样变化方向,但波动幅度小于总体经济增速的波动幅度。 初步测算, 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49.7亿吨标准煤,增长 2左右, “十三五”全国总量控制目标实现。 单位 GDP能耗前四年持续下降, 2020年因疫情下降甚微。 自 2015 年大幅下降 5.7后,单位 GDP能耗降速有所放缓, “十三五”前四年 累计下降 13.2。当前我国能源与资本的替代弹性较弱,与劳动的替 代弹性相对较高。 2020年能源密集型行业受新冠疫情的负面冲击相对 较小,公用事业和居民生活刚性用能不减甚至保持较高增速,因此单 位 GDP能耗在一季度出现显著上升局面, 前三季度累计同比仍然略有 上升。初步测算,单位 GDP能耗在 2020年下降甚微, “十三五”累计 2 降幅大约 13.5,尽管比预设目标差 1.5个百分点,但成绩来之不易。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总体上略低于 0.5, 2020年因疫情反弹到 1。“十 三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十二五”同期系数减少了 0.1。 2020年新冠疫情造成弹性系数增加到 1.0左右。 “十三五”期间我国总 体上实现了能源消费每增长 1支撑经济增长超过 2,能源弹性系数 略低于 0.5。随着经济增速减缓,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下降进程对于 单位 GDP能耗能否保持快速下降至关重要。 (二)能源供应清洁化进程加快,能 源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推进 能源清洁供应规模大幅增加,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任务超额完 成。 初步测算,从一次能源生产看,原煤、原油、天然气、一次电力 生产占比分别降至 67.7、 6.7、 6.1和 19.5。从消费结构看,化 石能源比重稳步下降,由 87.9下降至 83.8,其中煤炭降至 57,石 油基本稳定在 18.5,天然气提升至 8.3。非化石能源占比增至 16 左右,比预设目标提高约 1个百分点。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 能源贮运能力显著提高。 2020年末, 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突破 21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 9亿千 瓦,占比超过 40。据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数据,我国 已建成天然气主干管道超过 8.7万公里、石油主干管道 5.5万公里、 330 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 30.2万公里,建成 9个国家石油储备项目, 初步建立天然气储备体系。能源储运调峰能力大幅提升。能源综合应 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在疫情防控中经住了考验。 (三)能源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市场主体用能成本总体下降 3 市场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能源领域 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十三五”期间,我国积极推进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促进竞争,降 低成本。组建了国家油气管网集团。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油气勘探 开采市场进一步放开。石油天然气交 易中心、煤炭交易中心等能源交 易平台相继成立。跨省跨区送电规模大增。 2020年,全国市场化交易 电量接近 3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近 40。 市场主体用能成本总体下降,可再生发电成本迅速下降。 “十三 五”期间,受国际供需格局波动等影 响,原油价格总体低位运行。非 常规天然气价格逐步放开,居民用气门站价格逐步理顺。电力体制改 革显著降低电价水平。一般工商业电 价大幅下降,大工业电价也有明 显下降,企业用电负担减少。光电、风电单位成本随市场规模扩容和 技术进步而大幅下降。受气温下降 、进口受限以及国内经济强劲复苏 远超预期等影响,煤炭价格在“十三五”期末大幅上涨。 (四)居民用能条件显著改善,能源普遍服务水平继续提高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程强力推进,清洁取暖率达到 60 以上。 2017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强力推进下,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程取得显 著成效,清洁取暖率超过 60,较 2016年至少提高 25个百分点,替代 散烧煤约 1.4亿吨。各级政府财政和居民家庭也为之付出了很高的经 济成本。 煤炭、 柴草等固体燃料在家庭炊事用能中的比重也持续下降。 室内外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农村用电条件继续改善,光伏扶贫一举多得。 继 2015年全面解决 无电人口问题之后,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平均 4 停电时间降至 15小时,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到 99.7。全国农村大电 网覆盖范围内全部通上动力电,农村电气化率达到 18。因地制宜实 施了光伏扶贫工程,每年可产生发电收益约 180亿元,惠及 400余万贫 困户。 二、 “十四五”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能源技术发展预见难 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 能源科技创新 地位愈加突出。能源技术预见是优化 能源产业政策的前提之一,稍有 不慎可能造成巨大浪费。但由于技术 演化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技术发 展规律有不同认识,各利益相关方均很难准确把握能源技术发展趋 势。市场参与方对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型能源技术发展路线 有不同认识。随着能源系统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新型能源 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更加受营商环境和管理体制影响, 这对政府各职能 部门间的协同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用能权和碳交易市场机制建设难 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是节约能源、 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之一。 碳市场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均已实施或试行多年,但仍然面临不少困 难。当前企业碳核算主要依靠能源消 耗实物量核算。由于用能企业和 车间数量庞大且千差万别、用能技术和工艺复杂且不断变化、用能信 息繁多且难监测, 监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第三方与用能主体之间存在极 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实物量核算比会计核算更加繁杂、更难监管, 人为操作空间和合谋空间更大。无论 是确定配额还是核查数据,都存 5 在巨大困难,如果方式方法不当,可 能会造成市场扭曲。免费配额本 质上是计划手段,需尽早过渡到拍卖 。建设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市 场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做出努力、不断总结经验。 (三)应对短期经济下行风险与促进长期发展统筹难 短期经济波动无时不在, 特别是在疫情冲击和国际经济秩序恶化 的情形下。各地区为应对短期风险, 在经济下行情况下,难免萌生出 台以“土建项目”为主的投资导向型刺激政策的冲动,这可以从 2020 年下半年的钢材、水泥、挖 掘机等与建筑业相关的工业品产量增速反 映出来。 短期投资刺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载能密集型的土建工 程项目,这直接关系到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 三、 “十四五”能源需求预测与展望 2020年联合国大会和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我国 “ 2030碳达峰, 2060碳中和”及“ 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 25左右” 等目标,这对我国未来经济和能源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源系统贯 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 作为当前应对气候、环境和资 源问题的主要阵地,必将肩负更大历史使命。 “十四五”期间, “清洁、 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发展与转型主题将更加鲜明,能源系统转 型在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工作中的权重将显著增大, 流入能源转型相关 领域的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财政资 金将显著增多,智慧能源产业将 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并支撑能源系统转型。 (一)能源需求增速减缓,单位 GDP能耗继续快速下降 国际局势变化和全球新冠疫情增加了 我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6 若世界较早摆脱疫情困境,我国外贸恢复进程有望加速,国内国际双 循环同向发力双轮驱动; 若疫情持续时间较长、 国际局势无明显改善, 我国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特征将更加凸 显。预计“十四五”期 间年均经济增速在 5.66.0范围,能源消费弹性大约降至 0.35水平, 能源消费年均增长 2左右,年均增量约 1亿吨标煤,能源消费总量可 控制在 55亿吨标煤,单位 GDP能耗有望再降 16。 (二)非化石能源规模继续大幅提升 ,化石能源消费有望接近峰值 “十四五”期间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不仅关系到这五 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流量占比, 还关系到 2025年以后能源供应设施的 存量结构与惯性,更关系到今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信心。在各部门 主动推进、各市场主体积极响应下, 2025年非化石能源比重有望超过 20, 化石能源消费则有望接近峰值。 近期全力推进非化石能源发展, 需要一套更加系统综合的经济激励政策和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尽管初 始成本偏高,但从长计议,从保障国 家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 护生态环境,从引领全社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从加快形成“以国内 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发展格局等方面来看, 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是相当值当的。 (三)工 业用能有望步入下行区间,交通用能继续增长 传统基础设施在建规模增速减缓甚至逐步减少, 能源密集型工业 占比下降,工业用能达峰(约 33亿吨标准煤)并进入下行区间。交通 用能在“十四五”期间仍将继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带动 交通用电量大幅增长。交通用能峰值预计在 “十五五”甚至“十六五” 7 期间。 (四)新兴产业用电量大增,全社会电气化水平再上大台阶 “十四五”时期,现代服务业体系继续壮大,数字经济与传统产 业加速融合,智慧交通等新模式新业 态快速兴起,将进一步拉动电力 需求增长。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还将 持续稳定增长。电能的清洁、安 全、便捷等优势将进一步促进电能替 代。全社会电气化水平将再上大 台阶。 四、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继续完善营商环境和市场竞争 环境,依靠竞争促进可再生 能源发展, 以市场牵引能源技术路线选择。 加快建立和完善电力现货、 期货和辅助服务市场,实现可再生能源在不同时空的定价。 (二)发挥地方能动性,形 成地方因地制宜争相推进能源系统清 洁低碳转型的竞争机制和氛围,鼓励 地方政府互相学习和竞争,大力 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城市智慧能源系统。 (三)考虑在地方节能绩效评估中, 纳入和完善能源浪费指标。 建筑工程带动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耗约占我国全部能源的 40。我国 建筑物寿命短,大拆、大修、大重建是当前最大的能源浪费。 (四)建立完整的非化石能源统计制度和交通用能统计制度,为 能源低碳转型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支撑。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是 2009 年经学校批准成立的研究机 构,挂靠在管理与经济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中心大部分研究人员来自魏一鸣教 授 2006 年在中科院创建的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CEEP-BIT)面向国家能源与应对 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 针对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 系统研究,旨在增进对能源、气候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认识,并为政府制 定能源气候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能源企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为 社会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 中心近期部分出版物 Yi-Ming Wei et al. Energy Economics Understanding Energy Security in China. 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 2019. Yi-Ming Wei et al. Energy Economics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Energy Poverty in China. 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 2018. 魏一鸣 , 廖华等 . 能源经济学(第三版)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9. 魏一鸣 . 中国能源经济数字图解 2014-2018.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 2019. 魏一鸣,廖华,余碧莹,唐葆君等 . 中国能源报告( 2018) 能源密集型部门绿 色转型研究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018. 中心近年“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 总期次 报告题目 总期次报告题目 1 “十二五”中国能源和碳排放预测与展望 29 2017年我国碳市场预测与展望 2 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走势预测 30 新时代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 3 2012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31 2018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4 我国中长期节能潜力展望 32 2018年石化产业前景预测与展望 5 我国省际能源效率指数分析与展望 33 新能源汽车新时代新征程2017回顾及未来展望 6 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34 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处置现状、趋势及对策 7 2013年我国电力需求分析与趋势预测 35 我国碳交易市场回顾与展望 8 国家能源安全指数分析与展望 36 新贸易形势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 9 中国能源需求预测展望 37 2019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10 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38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现状与展望 11 我国区域能源贫困指数 39 高耗能行业污染的健康效应评估与展望 12 国家能源安全分析与展望 40 我国社会公众对雾霾关注的热点与展望 13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能源展望 41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水平分析及展望 14 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42 2019年光伏及风电产业前景预测与展望 15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望 43 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发展与展望 16 我国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的潜在收益展望 44 2020年光伏及风电产业前景预测与展望 17 “十三五”及2030年能源经济展望 45 砥砺前行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18 能源需求预测误差历史回顾与启示 46 2020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19 2016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47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进展与布局展望 20 2016年石油产业前景预测与展望 48 2020年碳市场预测与展望 21 海外油气资源国投资风险评价指数 49 我国“十四五”能源需求预测与展望 22 “十三五”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50 基于行业视角的能源经济指数研究 23 “十三五”碳排放权交易对工业部门减排成本的影响51 全球气候保护评估报告 2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形势展望 52 全球气候治理策略及中国碳中和路径展望 25 2017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53 新能源汽车产业2020 年度回顾与未来展望 26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016回顾与2017展望 54 碳中和背景下煤炭制氢的低碳发展 27 我国共享出行节能减排现状及潜力展望 55 2021 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28 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 56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指数(2010-2018)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