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文章编号1007-046X201104004204 生态建材 国外碳排放核算标准现状与分析 Study On International Carbon Emission Assessment Standards 庄 智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 摘 要碳排放核算是碳减排量计算、碳交易的基础。目前国际权威组织如ISO、WR.I/WBCSD、BSI等均已发布相关的碳排 放核算标准。从基于终端消耗碳排放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两个层面分别时几种主流的碳排放核算标准进行介绍分析, 为同行人士进行碳排放核算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候变化;碳排放核算标准;碳足迹 中图分类号X321.0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 carbon emission assess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calculation and trade.Relevant assessment standards have been publis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uthorities such as ISO,WRI,WBCSD,BSI,etc.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some popular standards from the aspects of terminal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 and life cycle carbon emission,which is expected to shed some lights on carbon emission assessment work for colleagues. Key wordsClimate change;Carbon emission assessment standard;Carbon footprint 0前言 1 碳排放核算标准介绍 大量温室气体GHG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 趋严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的特点 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因此针对各种社会活动的碳 排放量核算成为衡量低碳经济成效的重要指标。为使核算 成果具有可比性,自上世纪末以来,发达国家政府和国际 组织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0、世界资源研究所 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英国 标准协会BSI等已通过大量调研形成了系统的碳排放核 算标准,涵盖了国家、企业组织、产品和服务、个人 等层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认知度较高的碳排 放核算标准,如ISO 14064[11、GHG Protocol E21、PAS2050[31 等。这些标准的实行,为促进全球碳减排起到了巨大推动 作用。然而,国内关于碳排放核算方法的认识不深入,在 实际操作中存在碳排放边界定义不科学、计算方法不统一、 碳排放因子确定不明确等问题。为了更加科学地借鉴和使 用国际标准,本文对国内外几种典型的碳排放核算标准进 行调研和比较分析,论述各标准的特点及使用范围,为同 行相关人士进行碳排放核算提供参考。 上海建设交委基金项目HT0110049E605 42 CoAL AsH 4/2011 对于“低碳”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基于终端消耗的碳 排放量低;另一种是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低。目前 在两种不同的方向上,国内外都有着一些比较典型的碳排 放核算标准见表1,下面分别从基于终端消耗碳排放 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两个层面进行具体论述。 表1 国际碳排放评价相关标准 核算层面标准或规范名称 ’发布时间 适用范围 制定组织 核算方法 餐端捎耗 GHGProtocol 2004 企业、I贸目 碳排放 ISO 14064 2006 企业 、项目 PAS 2050 2008’产品、服务 全生命周 ISO 14o40/l4O44 2006 产品、服务 期碳排放P odu吼and .即将发布产品、服务 ChainGHGProtocol。一 。’ ” ISO 14067 即将发布产品、服务 对企业或项目现 有终端排放源的 监测和审计 建立数据库和模 型,对产品/月务 全生命周期碳排 放进行估算 1.1基于终端消耗的企业或项目碳排放核算标准 基于终端消耗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主要面向企业组织 或项目层面。欧盟委员会于2011年3月正式发布的欧盟 2050低碳经济路线图表示 “欧盟将在2020年实现CO 减排25%,同时将现有能效提高20%。欧盟的最终目标是 I ● 相较1990年的排放值,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减排80%一 90%”。路线图针对各个行业出台硬性政策指标,包括交 通、电力、建筑、工业、农业等各个行业。各个行业内的 企业发展必然将受到“碳债务”的影响。对企业自身进行 碳排放核算并寻求碳减排途径也就成了企业发展的必由之 路。 企业组织或项目的碳排放核算指对该组织在定义 空间和时间边界内的活动所产生或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的核算。对项目的碳排放核算包括对该项目设计减排量的 “审定”和项目实施后实际减排量的“核查”。目前适用 于企业或项目碳排放核算的标准有GHG Protocol2004 和ISO 140642006系列标准。 1.1.1 GHG Protocol GHG Protocol,又称“温室气体议定书”,是一项由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WBCSD经过长达lO年合作,集合全世界商界、政府 界、环保团体共170余个跨国组织的力量,创建的一个权 威的、有影响力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项目。议定书提供几 乎所有的温室气体度量标准和项目的计算框架,2004年发 布的议定书内容包括两部分①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核算 与报告准则,为一套步骤式指南,协助公司量化及报告温 室气体排放量;②温室气体议定书项目量化准则,为一份 量化温室气体削减计划减量值的指南。这份议定书同时成 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编制ISO 140642006的基础。该 标准仿效财务核算标准,根据企业拥有的不同排放源或设 施,认定其排放责任。 GHG Protocol标准范围涵盖京都议定书中的6种温室 气体,并将排放源分为3种不同范围,即直接排放、间接 排放和其他间接排放,避免了大范围重复计算的问题,为 企业、项目提供温室气体核算的标准化方法,从而降低了 核算成本;同时为企业和组织参与自愿性或强制性碳减排 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1.1.2 ISO 14064 2006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公布了ISO 14064 系列温室气体核查验证标准。作为一项国际标准,规定了 统一的温室气体资料和数据管理、汇报和验证模式。通过 使用此标准化的方法、计算和验证排放量数值,可确保组 织、项目层面温室气体排放量化、监测、报告及审定与核 查的一致性、透明度和可信性,可以指导政府和企业测量 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了GHG减排和碳交易。ISO 140642006标准由三部分组成。 1ISO 140641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消减的量 化、监测和报告规范,详细规定了在组织或企业层 次上GHG清单的设计、制定、管理和报告的原则和要求, 包括确定GHG排放边界、量化GHG的排放和清除以及识 别企业改善GHG管理措施或活动等方面的要求。 2ISO 140642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消减的量 化、监测和报告规范,针对专门用来减少GHG排放或 增加GHG清除的项目或基于项目的活动,给出项目的 基准线情景及对照基准线情景进行监测、量化和报告的原 则和要求,并提供GHG项目审定和核查的基础。 3ISO 140643温室气体声明验证和确认指导规 范,详细规定了GHG排放清单核查及GHG项目审定 或核查的原则和要求,说明GHG的审定和核查过程,并 规定具体内容。 1.2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碳排放核算标准 基于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主要面向产品或服务 层面,给出了对某产品或服务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估算方 法和规则。ISO将生命周期定义为,通过确定和量化与评 估对象相关的能源消耗、物质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来评估 某一产品、过程或事件的寿命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提取 与加工、制造、运输和销售、使用、再使用、维持、循环 回收,直到最终的废弃。因此各个核算标准制定的关键在 于收集整理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排放数据,并采用 适当方法进行碳排放估算。现今较为主流的核算标准有 PAS 20502008和ISO 14040/140442006。许多跨 国企业在销售产品时附在产品外包装上的产品碳足迹标签 即通过这些标准计算所得。除此之外,WRI/WBCSD Product and Supply Chain GHG Protocol和ISO 14067等标准也在制 定中。 1.2.1 PAS 2050 PAS2050,又称“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 体排放评价规范”,由英国标准协会BSI编制,旨在对 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要求做出明确 的规定。该规范在帮助企业管理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碳排放 外,还希望协助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使用、运输等各 个阶段寻找降低碳排放的机会,以达到最终生产出低碳产 品的目的。该规范在补充完整成标准之前,为英国社会各 界和企业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评估各种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 期内GHG排放的方法。实际上自2008年10月公布以来, 已成为国际碳足迹计算的主要参考依据。 PAS 2050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是根据ISO 14040/14044 4/2011粉煤灰 43 标准的评价方法并通过明确规定各种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 期内的GHG排放评价要求而制定。因此在排放边界和排 放因子的确定上两者基本一致。规范从企业到企业B2B 和企业到消费者B2C两个角度对如何确定系统边界、该系 统边界内的与产品有关的GHG排放源、完成分析所需的 数据要求以及计算方法作了明确规定。 1.2.2 ISO 14040/l4044 由ISO于2006年公布的ISO14040环境管理生命 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和ISO1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 评价要求与指南,规定了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的范 围、功能边界确定、基准流的确定。目前中国采用的 GB/T 240402008和GB/T 240442008生命周期评价标准 即从这两项国际标准等同转化而来。 1.2.3 Product and Supply Chain GHG Protocol WBCSD与WRI自2008年底即着手规划Product andSupply Chain Standards产品及供应链碳排放标准,2010年 1 1月份完成了第二轮修订稿,目前正处于征求公众意见阶 段。该标准将包含两项指引产品生命周期计算与报告以 及企业价值链范畴三计算与报告。这项标准是对已有 的全球性框架下的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的补充。企业标准 帮助企业了解自身运营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而新标准将为 企业了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及价值链产品供 应链中的碳排放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1.2.4 ISO 14067 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正积极制定ISO 14067产品碳排放 核算标准,预计2011年正式公告,其cD版已于2010 年3月公布,并已有企业使用该标准绘制产品碳足迹图。 该标准包括ISO 140671量化、计算;ISO 140672沟通、 标识两部分。其核算范围将不仅包括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 六种温室气体,同时也将包含蒙特利尔议定书中管制的气 体等,共63种温室气体。这一标准以PAS 2050为前身, 而其正式公布后,其它计算准则将有终止或依据ISO标准 修正的可能性。 2碳排放核算中需注意的问题 2.1碳排放核算流程 图1所示基于终端消耗和全生命周期这两个层面的碳 排放核算在实际操作流程中的基本步骤。从图1中可见,这 两类标准均按照碳排放边界确定一碳排放源分类一碳排放 计算一制作报告一外部核证的流程,两者间的主要差别在 于碳排放边界的合理定义与划分。另外,碳排放量计算这 44 coAL AsH 4/2011 个步骤在实际中很关键,且通常存在很多争歧,如碳排放 因子的选择和确定。 哪 畔 f.运营边界 I f.间接排放 l 卜数据收集 l 卜公布报告 I l·基准年 I l I I.碳排放因子I l I a基于终端消耗的企业/项目碳排放核算 1.系统边界 I I.输出流 I 卜活动水平数l 1.公布报告 I {·功能边界 l 『.废物流 I l据收集 f f f l l t I l·碳排放因子l I l b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碳排放核算 图1 两类碳排放核算标准流程比较 2.2碳排放边界定义 对企业的碳排放边界仅限于某一阶段该企业终端消耗 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核算,如某一企业某年的碳排放量核算 报告;而产品的碳排放核算则是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消 耗所产生的排放。如某~产品从设计、生产、运输、使用、 再回收利用或填埋销毁的整个过程所涉及的原材料、外来 能源消耗和填埋销毁所产生的碳排放。PAS 2050规定的产 品核算期限为100年。 2.3碳排放因子确定 碳排放因子是指每一种能源燃烧或使用过程中单位能 源所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由专业机构根据以往的数据统计 计算得出。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 假定,认为某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是不变的。而事实上, 每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不同,从而造成能源使 用效率的不同,因此碳排放因子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核算 碳排放量的过程中,核算人员可参照下列原则进行碳排放 因子的评估、选择和确定①选择最接近真实状况的排 放因子;②选择最容易获取准确的活动数据的排放因子; ③选择目标用户能否承认的排放因子。 3结语 碳排放核算是碳减排量计算、碳放信息比较的基础。 碳排放核算标准的出台使得无论是对于个体或组织、还是 产品或活动的碳减排工作有了量化的依据,为合理地评价 和约束碳排放提供了有力条件。本文介绍的碳排放核算标 准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多、影响较大的几项,并有实际的 案例加以实践,比如在英国,多家知名企业已根据PAS 2050 完成了产品、服务的碳排放核算与评价。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面对来自国际社会巨大的碳减排压力,我国采取了积极的 态度,制定了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 45%的目标,同时通过国家层面的产业规划、政策鼓励等 措施将其分解到各个部门,至今取得的成效在2010年坎 昆气候大会上得到世界的认可。然而国内对碳排放量计算 的基准、计算方法等尚未与国际标准接轨,而且由于我国 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差异使得碳排放的历史数据、碳排放因 子的选取更加困难。因此在借鉴国际标准的同时,更有必 要通过实际数据采集和大量案例研究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 碳减排核算标准。 参考文献 [1】ISO technical committee ISO/TC 207.ISO 14064-1Greenhouse gases// Part 1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at the organization level for quan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of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movals[S]. Switzerland,2006. 【2】ISO technical committee ISO/TC 207.ISO 140642 Greenhouse gases// Part 2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at the project level for quantification,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s or removal enhancements[S】.Switzerland,2006. 【3】ISO technical committee ISO/TC 207.ISO 14064-3 Greenhouse gases //Pan 3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for the 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greenhouse gas assertions[S].Switzerland,2006. 【4】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and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A Corporate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tandard[S].USA,2004. [5]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PAS 2050 Specific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goods and services[S]. United Kingdom,2008. [6]ISO technical committee ISO/TC 207.ISO 14040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Life cycle assessmentPrinciples and framework[S]. Switzerland,2006. [7]ISO technical committee ISO/TC 207.ISO 14044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Life cycle assessment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S]. Switzerland,2006. [8】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and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HG Protocol Product and Supply Chain Initiative[S]. USA,2011. [9】ISO technical committee.ISO 14067 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S]. Switzerland.20 l1. 作者简介庄智,男,1982年生,博士、博士后,E-maih zhgzhigmail COm. 收稿日期2011年7月2日 上接g41页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方法求出各点处的关联系数 和各子序列的关联度和关联极性,结果见表8。 表8 钢渣一矿渣复合道路硅酸盐水泥关联度和关联极性 从表8可知,SS掺量,BFS掺量和cc掺量与3 d及 28 d强度关联度的大小顺序均是 c% 7ss,而且只 有cc掺量与胶砂强度正关联,BFS掺量和ss掺量均与胶 砂强度负关联。对各龄期强度而言,对胶砂强度影响最大 的均是cc掺量,其次是BFS掺量和SS掺量。 5结论 1由灰色关联分析法可知,对钢渣一粉煤灰及矿渣 复合道路硅酸盐水泥胶砂强度影响最大的是cc掺量,其 次是SS掺量、GFA掺量及BFS掺量。胶砂强度随cc掺 量的增大而增大,随SS掺量、GFA掺量及BFS掺量的增 加而减小。 2在进行水泥组成设计时,Cc用量的准确是非常 重要的。cc掺量太少,会影响胶砂的强度,CC掺量太多, 又增加了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会降低SS的掺量, 使得其耐磨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虽然矿渣具有较 好的活性,但是由于其干缩较大,耐磨性差,因此在进行 组成优选时也要予以控制。 参考文献 [1]黄彭.钢渣道路水泥混凝土性能的研究[J】.华东公路,1993,103 2429. [2]李永鑫.含钢渣粉掺合料的水泥混凝土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北京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3卜4O. 【3]周士琼,李益进,尹健,等.超细粉煤灰的性能研究[J].硅酸盐学报, 20033. 【4】谢友均,周士琼,尹健,等.超细粉煤灰作用效应研究[J】.山东建材 学院学报,199861. [5】Caijun Shi,Jueshi Qian.High performance cementing materials fromindustrial stagsa review.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029195207. 作者简介周敏1981一,女.周士琼1939--,女,教授,博士 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委员.联系地址 佛山市魁奇二路l8号2座2楼,中南大学铁道校区,Emailminmin19811 014163.corn. 收稿日期2011年2月28日 4/2011粉煤灰 45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