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相似
资源描述:
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做 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中发〔2021〕36 号 和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国发〔2021 〕23 号, 推动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特制定本 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发展的系列 重要指示批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三 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以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为引 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协调推动能源、产 业、交通与城乡建设四大领域节能降碳,加快形成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空间格局,蹄疾步稳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争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优等 生”。 二战略路径。 源头减碳,重塑清洁能源结构;过程少碳,提高提质 增效水平;生态固碳,推动陆海增绿添蓝; 技术存碳, 强化科技研发应用;人人低碳,建立全民参与机制 ;联 合治碳,积极引导国际合作。通过全程精准控碳,推 动全民节能降碳,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碳达峰碳中和 工作提质升级。 三基本原则。 全省统筹、科学谋划。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省 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着力探索热带岛屿特色的低 碳绿色发展新模式、新路子。科学规划部署重点任务, 推动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发展,建立科学精准、细化量 化的硬指标、硬计划、硬举措,压实各部门、各行业、 各地方的主体责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争 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优等生”。 双轮驱动、提质增效。坚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 动”,加快构建有利于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 制,实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为海南实现碳达峰碳 中和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机制创新,形成强 大工作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充分调动绿色低碳科技 创新内生动力;推进管理创新,系统谋划协同攻关体 系,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要素等一体化配 置。 节约优先、全民参与。坚持实施节约优先战略, 建立全社会参与机制,引导全民树牢节约意识、环保 意识、生态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节能减排浓厚氛围。 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降低资源消耗;在消费领域,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环境 增值、民生福祉优化。 有序减碳,防范风险。坚持降碳、减污、扩绿、 增长协同推进,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 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事求是、 稳妥有序推进,实现多维度、多目标下的统筹,不把 碳达峰变成“攀高峰”。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 健全预警机制,有效防范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可能 伴生的各种风险。 二、总体目标 在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产业结构优质现代化、交通 运输结构去油化、城乡建筑低能耗化,海洋和森林碳 汇贡献、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低碳政策体系制度集成 创新等方面,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走在全国前 列,争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优等生”,在国际应对 气候变化交流中展示出海南靓丽名片。 到 2025 年,初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碳排放强度得到 合理控制,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打牢基础。非化石能源 消费比重提高至 22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0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 放下降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 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继续下降。 到 2030 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重点领域绿 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能源岛建设不断深化,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非化石能源消 费比重力争提高至 54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 化碳排放相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顺利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建设安全高效清洁能源岛。 1.高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 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光、生物质等可再 生能源,高效安全、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不断提高非 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坚持分布式与集中式 并举,加大分布式光伏应用,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应 用,按照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林光互补模式有序发 展集中式光伏,配套建设储能设施。积极发展海上风 电。推进城市垃圾和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发电建设。 建立制氢、储运氢及用氢的全产业链,打造一区氢 能产业先行示范区 、一环 全岛场景应用示范环 、多 点氢能产业发展落地平台 的氢能发展路径。探索推 进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应用,在海岛开 展多类型新能源集成利用示范。加快推进昌江核电二 期、昌江多功能模块化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建设,适 时推进浮动堆示范建设和新建核电项目选址工作。探 索解决远海岛屿和大型海上设施的供能问题,打造海 岛微电网,提升岛礁能源自给能力和用能清洁化水平。 继续在中深层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等领域开展技术 研究和工程应用。到 2025 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 400 万千瓦,投产风电装机约 200 万千瓦,非化石能 源发电装机比重达 55。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资 源充分开发利用,发电装机比重达 75,低碳能源生 态系统初具规模。 2.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 持续推进“去煤减油”,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合 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通过集中供热、能源综合 利用等途径,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全面淘汰分散燃煤 小锅炉。在电力、水泥等重点行业推进煤炭清洁化改 造,推进燃煤锅炉、工业炉窖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煤 改电”“煤改气”。深度挖掘各类机组调峰潜力,大 力支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工 程,鼓励发展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项目, 重点建设洋浦热电、海口气电、三亚西气电、海口气 电二期、三亚东气电等气电项目,在重点园区适时建 设分布式天然气综合能源站。到 2025 年,煤炭、石 油消费比重进一步下降,能源治理水平和能源结构显 著改善。到 2030 年,能源消费结构更加清洁、高效, 能源清洁转型基本实现。 3.全面提升绿色电力消纳能力。 以现代电力能源网络与新一代信息网络为基础,依托 数字化、智慧化等先进的前沿技术,不断提高电网数 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 侧、负荷侧、储能侧资源,坚守安全底线,探索构建 具有绿色高效、柔性开放、数字赋能等特征的新型电 力系统。在资源禀赋较好的地方开展微电网建设,促 进微电网、局部电网与大电网协调发展,推动微电网 参与大电网的频率/电压调节以及削峰填谷等,扩大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场景应用。推动电动汽车有 序充电和车网互动V2G技术示范应用。引导用户优 化用电模式,释放居民、商业和一般工业负荷的用电 弹性。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化体系构建,积极参与南 方区域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动电力现货市场、 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完善 输配电价定价机制及节能环保电价政策,推动健全能 源电力上下游各环节价格形成和成本疏导机制。到 2025 年,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显著提升,新型 电力系统示范省初步建立,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先 行地。到 2030 年,电网调节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 建成数字电网,全面建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 4.优化能源安全供应体系。 坚持以能源安全保供为重心,以安全为前提、以稳定 为基础,统筹兼顾能源平稳转型、安全转型、低成本 转型,坚持算清需求账、可靠性供应账和需求侧管理 账。从能源保供的全链条入手,建立健全能源安全保 供预警机制,以数字化赋能为抓手,构建由电网企业、 能源供应企业、能源设备企业、能源服务企业、互联 网企业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全面可观、精确可测、高度 可控的能源安全监管体系。针对风、光等新能源不确 定性、波动性、对极端天气耐受能力相对脆弱等特性, 进一步加强各类电源协调规划发展,支持主力电源送 出工程建设,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针对大面积停 电、极端天气、煤炭供应特别是电煤保供、油气管道 安全等可能存在的风险,谋划应对措施、制定应急预 案,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能源安全保 供。加快推进能源终端设备全方位智慧化发展和智能 化改造,依托一、二次能源管网及各类能源数据采集、 传输通信等网架,构建分级、分层次的智慧综合管控 平台。到 2025 年,海南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 体系初步建立,能源自给率达 24。到 2030 年,能 源自给率达 54。 二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产业体系。 1.持续优化绿色低碳产业结构。 发挥绿色、生态、服务、开放优势,推动实现海南绿 色经济和数字经济“两翼”驱动新模式,推动形成以 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建立开放型、生态型、 服务型产业体系。推进传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实施 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梯级利用,推动现有制造业向智 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型转变。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 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 目节能审查制度,制定项目引进低碳指南,创造条件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成石 化、化工、水泥、玻璃等行业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改造, 实现产品能效向标杆水平靠拢。持续推进石化、化工、 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 物综合整治,推动实施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产品源头 替代。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确保重点用能企业全 面落实能效标准与节能要求。全面推行重点行业、重 点领域实行清洁生产、能源审计,提高产业整体能源 利用效率。到 2025 年,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 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 12、35、15,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 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到 2030 年,绿 色产业比重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绿色化水平再上台 阶,海南自由贸易港绿色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2.创新旅游低碳发展新模式。 严守生态底线,确保海南旅游业走生态优先、绿色低 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创建零碳、低碳旅游景区试点, 创新低碳旅游形式,开发多样性低碳旅游项目。依托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打造低碳休闲房 车营地,谋划低碳露营地,配置低碳旅游设施,建设 生态停车场、生态厕所、生态垃圾桶等。促进旅游交 通低碳发展,在万宁、琼海、陵水、文昌等市县,开 展氢燃料汽车应用示范试点。发展低碳旅游酒店,到 2022 年底,全省范围内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 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 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到 2025 年底, 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宾馆、酒店、民宿。 3.加快发展绿色现代服务产业。 提升现代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以现代物流、医疗健 康、现代金融、商务服务为发展重点,对标国际先进 水平,推动服务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构建海南自 由贸易港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海口商贸服务型、三 亚空港型、洋浦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推进海南 湾岭、澄迈金马等物流园区建设。充分释放博鳌乐城 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新旧“国九条”政策红利,打造 医药研究、临床试验、临床治疗、健康疗养为一体的 高水平医疗服务产业集群。积极吸引境内外银行、证 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琼落地,推动发展贸易金融、 消费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特色金融业务。推 动会展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鼓励办展设施循环利用。 有序发展外卖配送、网约车、即时递达、住宿共享等 领域共享经济,规范发展闲置资源交易。加快信息服 务业绿色转型,做好数据中心、网络机房绿色建设和 改造,建立绿色运营维护体系。加快创意设计、建筑 设计、工业设计和集成电路为主的“国际设计岛”建 设。到 2025 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 到 5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35以上。 4.着力培育低碳高新技术产业。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重大产业平台为支撑,以高新 技术企业为主体,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壮大绿色 低碳型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优化石油化工产业结构, 深化芳烃、烯烃、新材料三大产业链,鼓励应用节能 新技术、新工艺,减少能耗,降低碳排放。鼓励园区、 企业积极参与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绿色工艺标准体 系认定,推进石油化工产业“5G工业互联网”两化 融合智能提升改造,加快智能工厂建设。加快推进新 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制造业发展,分阶段实现汽车清 洁能源化。通过组合绿电制氢和捕集二氧化碳,探索 开展二氧化碳制甲醇工程化研究,并上溯技术研发、 设计、制造新型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下延碳基新 材料、甲醇燃料电池、新型绿色化工、多元电力智能 调控等行业,同时辅以微藻生物固碳等技术为主的高 附加值经济产品制造。拓展数字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 融合应用,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推进绿色发展。鼓励 开展节能环保咨询服务、节能环保设施设备建设及运 营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合同环境服务、节能 环保贸易及金融服务等。到 2025 年,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突破 8000 亿元,在清洁能源产业领域投入 800 亿元,产值突破 330 亿元;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 350 亿元。到 2030 年,分别在儋州市、东方市和昌江黎 族自治县推动建成 12 个绿色新材料基地。 5.大力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全省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提升生态循环农 业示范省建设水平。适度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支持 推广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化装备。大力推进农业节水, 推广高效节水技术。以“向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 闲渔业走”为方向,引导发展绿色生态健康渔业,推 行水产健康养殖。加快构建园区化、产业化、品牌化、 数字化的现代农业新型产业融合体系。支持发展观光 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休闲渔业、 美丽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推进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 工程、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鼓励推广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加强绿色食品、有机 农产品管理。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推进退化耕 地综合治理,加强农膜污染治理。实施农药、兽用抗 菌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 三推进绿色宜居型城乡建设。 1.推进城乡布局绿色低碳化。 推动城镇更新由传统“大拆大建”模式向渐进式、适 应式的综合环境整治更新模式转型,在有条件的地区 探索形成空间资源高度“循环利用”的“海南模式”, 打造热带滨海岛屿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优化城 乡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建筑规模,统筹安排各地 区建设用地指标,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将低 碳发展理念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规划。 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合理规划 建设城市绿色空间、一级通风廊道、环城绿带、交通 走廊绿化通道,提升城市绿色化水平,积极推进海绵 型城市建设。在沿海地区推动生态岸段和生态海域保 护,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建设森林城市。推动建立以绿 色低碳为突出导向的城乡建设管理机制,加强建筑拆 除管控。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加快农房和村庄现 代化建设,促进县城、小城镇、村庄融合发展。开展 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构建服务便捷、配置完善、布局 合理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缩短城乡居民出行距离和 时间。推进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2022 年新建装 配式建筑占比达 60以上,带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2.建设和谐发展生态型城镇。 以建设和谐发展生态型城镇和区域为抓手,加快打造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示范样板。深 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带动工业源、农业源、生 活领域源和其他类的固体废物减排与处置方式转变, 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协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加快推进三亚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国家低碳试点 城市及海口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加强县城绿色低 碳建设,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重大开放平台建设,支 持文昌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东方市、临高县、琼海 市建设产城融合的低碳城镇,探索打造一批富有特色 的生态示范村、镇。支持海口江东新区、海口国家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三亚中央商 务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南生态软件 园等园区根据产业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探索开展不同 类型低碳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推动各市县创建一批低 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校区、低碳景区、 低碳建筑试点。到 2025 年,各市县至少完成 3 个近 零碳排放社区试点的创建。到 2030 年,全省建成一 批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低碳示范区域试点。 3.有效降低建筑全寿命期能耗。 探索适宜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模式 和技术路径,逐步将建筑节能改造纳入基础类改造。 以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为契机,以应用热带海 岛气候适配型高效制冷、热泵、LED 等节能低碳技术 为重点,推动既有居住建筑绿色节能改造,有条件的 同步开展电气化改造,预留适宜的配电网容量,为接 入更多零碳电力创造便利条件。加强公共建筑用能监 管,推动超过能耗限额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进公 共建筑能耗、碳排放监测监管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 完善制定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相关技术标准,加大既有 建筑绿色改造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力度。提高城镇新建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快推广集光伏发电、储能、智 慧用电为一体的新型绿色建筑,探索研究试行“光储 直柔”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 4.推动城市运行绿色化转型。 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等重大平台,实现各类要 素数字化、虚拟化、实时可视可控,通过城市管理信 息化水平的提升助力城市绿色转型。加快推进 CIM 平台集成创新应用,提升数据质量并赋能行业多元应 用。积极推广应用温拌沥青、智能通风、辅助动力替 代和节能灯具、隔声屏障等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和产品。 加大工程建设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推动废旧路 面、沥青、疏浚土等材料以及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推动城市道路桥梁、公共照明等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 改造。到 2025 年,城市管理运行体系日趋精细化, 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协调、安全水平逐步提高。到 2030 年,海口、三亚、儋州、琼海等地基本建成城 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5.深入推行农村清洁化用能。 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建设行动,推动能源生产清洁化、 消费电气化、配置智慧化,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 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 村生活中的应用,开展示范项目建设,在有条件地区 推行整村试点,探索适合海岛农村电气化和零碳用能 新模式。发展节能低碳农业大棚,推广节能环保灶具、 电动农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和渔船,持续推进农村 电网改造升级,基本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提升 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村民生活 等领域电能替代,鼓励居民炊事、卫生热水等以电代 气。打造琼海市会山镇加略村和琼中烟园村综合能源 示范村等示范工程。引导新建农房执行节能及绿色建 筑标准,鼓励农房节能改造,推广使用绿色建材,鼓 励选用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到 2030 年, 电能成为农村用能的主要方式,占比进一步提高。 四构建低碳化海岛交通系统。 1.加快交通运输能源清洁转型。 建立全省全域性绿色、智慧、高效的新型交通网络体 系,加快交通电气化进程,推动航空、铁路、公路、 航运低碳发展。进一步推动公转铁、公转水,显著提 升铁路货运比例。充分利用既有环岛高铁,有序推进 “海口经济圈”“三亚经济圈”城际铁路规划,构建 以铁路为骨架的岛内客货运输体系。逐步提高清洁能 源在机场能耗中的占比,降低货物运输空载率。推动 码头等改建岸电设施,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推进 港口原油、成品油装船作业油气回收。建设覆盖高速 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公交场站、物流中心等公共 区域的充电桩与充电站,形成高速公路和城乡充电网 络。打造全省统一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智能监管服务平 台,推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全岛“一张网”运营发展。 以液化天然气LNG 为主,压缩天然气CNG和充电为 辅,推动原有加气站进行改造升级。 2.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船应用。 落实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和相关扶持政策, 分阶段分领域逐步推进全省各类汽车清洁能源化,建 设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加快推进社会运营交通 领域清洁能源化,以轻型物流配送、城市环卫、租赁 车、网约车等领域为重点,推动新能源车替代,鼓励 私人用车新能源化。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效 率的老旧船舶,加快电、氢等新能源在船舶领域的应 用,推进船舶“油改气”工作,重点在海口、琼海、 三亚、三沙以及洋浦经济开发区等地建设船用液化天 然气加注站,发展天然气车船。到 2025 年,公共服 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 比例达 100。到 2030 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 车。除特殊用途外,全省公共服务领域、社会运营领 域车辆全面实现清洁能源化,私人用车领域新增和更 换新能源汽车占比达 100。 3.建设低碳智慧交通物流体系。 加速发展货物多式联运,因地制宜推动公铁、公水、 空陆等形式多样的多式联运发展,探索多式联运“一 单制”。积极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推动新能 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在城市轻型物流配送、邮政快递、 铁路货场、港口和机场服务等领域应用。引入物流企 业加强智慧运行,优化物流路线布局,整合运输资源, 提高利用效率,推进系统化节能降碳。继续完善冷链 食品可信追溯平台体系,鼓励大型企业建设冷链物流 供应链数字平台,提升物流信息服务水平。“十四五” 期间,全省公水联运集装箱比例年均增长 15以上。 到 2030 年,力争构建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 网络节点体系,积极打造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4.打造全岛绿色出行友好环境。 加快推进全岛智慧交通一张网,构建绿色出行体系。 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公共交通向乡 村延伸覆盖,建设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提升公 共交通品质与吸引力,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发展 省内重点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服务系统,强化 省内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衔接,增强公众绿色出行意 识,打造全岛绿色出行友好环境。到 2025 年,提高 绿色交通方式分担率、增加绿色出行方式吸引力,进 一步提高绿色出行水平,加快构建形成布局合理、生 态友好、清洁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 到 2030 年,三亚等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 70以上, 打造绿色生态交通,努力争创国家绿色交通范例。 五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1.多措并举推动蓝碳增汇。 高标准建设蓝碳研究中心,搭建科研创新交流平台, 开展蓝碳核算与监测技术、增汇方案、投融资机制等 研究。积极参与蓝碳标准制定,开发各类碳汇方法学, 开展试点示范,挖掘我省蓝碳潜力。依托重点园区高 校和科研机构,探索开展南海海域地质碳封存、碳封 存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积极推进地质碳封存标 准规范和监测技术体系。开展蓝碳生态系统提升工程, 落实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 综合管理。到 2025 年,新增红树林面积 2.55 万亩, 修复退化红树林湿地 4.8 万亩。 2.稳步推动林业固碳增汇。 落实国家公园体制,将抓实抓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 园建设作为生态立省的重中之重,充分挖掘海南林业 资源碳汇潜力。持续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指标核算 研究,推动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工作,为政府工作 决策提供支撑。实施生态系统重大修复工程,以环海 南岛重点海洋生态区和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国家 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点,推进中部山地生态保护修复 区、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区、台地平原生态修复区、 流域生态廊道生态保护修复区等四类国土空间生态修 复分区生态修复。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扩大和优 化城乡绿化空间与质量。通过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着 力增加森林碳储量;改造低质低效老残林,提高林地 生产力、森林经营效益和森林碳汇。研究成立海南省 林业碳汇研究中心。 3.挖掘农业固碳增汇潜力。 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采用 保护性耕作措施、扩大水田种植面积、秸秆还田、有 机肥施用、采用轮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使土壤 有机碳库产生显著差别,将农田土壤由碳源转化为碳 汇。增加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坚持有机无机肥 料配合施用,开展农作物轮作及其多样性种植。推进 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低碳农业模式。研发应用增汇 型农业技术,分区域、分类型推动农业固碳试点示范 项目,提升农业系统碳汇增量。 六强化低碳科技创新支撑力。 1.加强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支持省内外企业、高校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绿色技 术基地、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支持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 并通过合作开发、技术入股等方式,联合承担各类绿 色低碳科技研发项目。围绕清洁能源替代、节能减排 等关键领域,立足应用导向,强化低碳、零碳、负碳 技术攻关,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 工业流程再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态碳汇 等重点领域加强前沿探索与创新实践。将低碳技术研 究列入省科技创新规划的重点,开展一批绿色低碳领 域的科技创新研究项目,推动解决制约低碳产业发展 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2.构建低碳领域科技创新平台。 搭建低碳科技创新平台,将产业和科研深度融合,探 索重点科技项目,协同推进成果转化与试点应用工程。 完善绿色技术全链条转移转化机制,推进绿色技术交 易应用,建立绿色技术转移、交易和产业化服务平台。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检测、 评估、认证体系。支持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针对低碳 科技设立分支机构、重点研究所或孵化中心。联合国 内高校、科研机构打造低碳智库平台。 3.推动低碳技术成果应用示范。 推广先进成熟的国内外绿色低碳技术,在省内开展示 范应用。立足我省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应用国内外 低碳技术,构建可再生能源生产体系,扩大应用场景。 在省水泥、石化化工等重点排放领域开展可再生能源 替代示范,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依托国家 气象观象台,建设温室气体气象观测站网,开展区域 生态碳汇模拟分析评估。积极探索使用国家二氧化碳 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等科学监测数据,对全省碳排放情 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开展碳捕捉、封存和利用CCUS 示范,以福山油田 CCUS 项目为范例,在水泥、石化 和化工领域推进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和利用等技术试 点工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温室气体控制、碳达峰碳 中和提供更可靠有力的技术支撑。到 2030 年,CCUS 等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碳封存能力达 50 万吨/年。 七创建高水平绿色低碳社会。 1.全省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厉行节约,着力破除奢靡铺张的歪风陋习,坚决遏制 餐饮浪费等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行为。深入推进节 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 行、绿色商场创建行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优先在各类大型商场营造绿色消费场景,并逐渐推广 到全省购物中心、超市、专营店等,提升游客在岛绿 色消费水平。鼓励居民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低碳产品, 严格落实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加大政府绿色采 购力度,扩大绿色产品采购范围,国有企业率先全面 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做好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 收。在海口市、三亚市、文昌市、琼海市创建生活垃 圾分类示范样板城市,在其他市县创建不少于 70 个 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样板乡镇。在充分总结推广试点工 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全域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到 2025 年,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 60。到 2030 年,初步建设基本完善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 系。 2.积极发挥碳普惠机制作用。 研究制定系统科学、开放融合且符合海南生态产品特 点的碳普惠机制。优先选取涉及旅游消费吃、穿、住、 用、行等密切相关产品,统一制定碳普惠认证实施规 则和认证标识,建立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碳减排 量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率先在党政机关等公共机 构开展碳中和实践活动,通过植树造林、认养珊瑚、 购买绿色电力、驾驶新能源车等方式中和自身碳排放, 带动更多社会主体参与碳普惠活动;发挥“海易办” APP 已有的平台功能与数据资源,开发“碳账户”管 理系统,建立绿色低碳行为相关数据收集分析平台, 探索开展碳普惠应用实践。到 2025 年,初步建立全 省碳普惠应用平台,基本建成应用场景丰富、系统平 台完善、规则流程明晰的碳普惠系统。到 2030 年, 碳普惠机制更加健全,形成人人低碳的良好氛围。 3.推动企业落实绿色发展责任。 推动企业承担绿色发展的社会责任,激发企业自觉走 绿色发展道路的内在动力。通过政策引导,实施清洁 生产评价、能源审计等,鼓励企业加大对环保事业的 投入,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之中,倒逼 企业减少其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持续实 行双强制绿色采购“全省一张网”,引导企业开展绿 色产品、有机产品等高端品质认证,鼓励电商企业、 市场、商场、超市设立绿色产品销售专区。建立企业 承担绿色发展责任的评估体系,对企业履行生态环境 保护责任的表现和绩效进行评估,对于不符合要求的 企业给予通报。 八开拓国际交流合作新模式。 1.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主动对接国际规则,积极举办各类论坛、交流会议、 搭建展示平台,深化绿色产品、技术、经济等的国际 合作与交流,推动绿色国际合作机制创新,形成国际 低碳岛建设的海南经验。用好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 绿水青山生态文明济州论坛、海南加州应对气候变 化合作对话、澳门国际环保展等外宣平台,发挥海南 在“一带一路”的地缘优势,深化在应对气候变化、 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的国际气候变化务实合作,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索开展减排项目及配额互认, 服务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充分挖掘利用博鳌亚洲论坛 资源,联合东盟各国科研机构,重点开展“自由贸易 港低碳建设区域气候使者行动”、“基于自然的解 决方案”、“应对气候变化与红树林保护行动”、 “能源与气候空气污染防治协同 行动”、“蓝碳城 市与海洋减塑行动”等应对气候变化合作项目。鼓励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等在技术研发、人 才培养方面开展对外合作交流。谋划海南可持续发展 示范工作,争取国家支持海南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 议程示范样板,开展 SDG 大数据综合应用示范。 2.加强绿色经贸技术交流合作。 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前沿优势,积极引进全 球优质资源,鼓励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 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进口。大力发展高质量、高附加 值的绿色产品贸易,加大自主品牌培育,支持企业开 展国际认证,提升出口商品附加值,鼓励企业全面融 入绿色低碳产业链。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原辅料 减免关税政策,形成成本优势,打造海上风电装备出 口制造中心,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支 持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开展先进生物降解材料关键技 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鼓励面向东南亚等潜在 市场进行合作推广。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清洁能 源等方面加强与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供应链管理、 咨询、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与制造业协同走出去。 切实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碳金融国际合作与交流,建 立并深化与全球领先的碳金融机构和人才的交流合作 机制,努力将海南打造成我国碳金融国际交流和合作 的支点与窗口,促进省内碳金融产业转化,全力助推 省内碳金融企业“走出去”。 3.探索共建自由贸易港绿色发展联盟。 积极发挥对外开放的前沿优势,全面对标接轨国际,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国际合作,积极搭建生态低碳合作 平台,开展绿色低碳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共建绿色 “一带一路”。强化与其他自由贸易港在绿色基础设 施建设、绿色投资与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建设 信息共享平台、技术交流平台与高端智库平台,共担 绿色发展责任,开拓绿色发展模式,探索共建自由贸 易港绿色发展联盟。 四、绿色低碳示范引领专项工程 聚焦重点任务相关领域,谋划推动一批特色、亮点工 程,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为 碳达峰工作提供坚实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 入实施和系统推进。 一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工程。 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重点项目建设,优化整合电 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要素,提高电网与各侧的 交互响应能力,实现源、网、荷、储深度协同。智能 输电建设方面,持续优化主网架,高起点高标准建设 500 千伏主网架,加快建成投产覆盖全岛的 500 千伏 口字型环网,进一步形成覆盖全岛的“日”字形目标 网架结构。在智能配电建设方面,全面推进以故障自 愈为方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在智能用电方面,加快 推动“新电气化”进程,促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 重和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积极推进电力需求响应,加 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升工业电气化水平, 持续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效。在数字化方面,充分 发挥能源电力大数据“生产要素”和“算力算法” 叠加倍增效应,以数字电网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到 2025 年,力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电量比重分别 达 85、75左右,科学合理控制尖峰负荷规模,以 智能配电网及智能微网建设为突破口,探索构建源网 荷储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 到 2030 年,力争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 75左右,清 洁能源装机比重 92左右,大电网与配电网、微网、 微网群协调发展的电网形态基本形成,逐步形成占年 度最大用电负荷 5左右的需求侧机动调节能力,大 幅度提高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全 面建成数字电网、全面建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 二重点园区低碳循环发展工程。 推动现有园区循环化、节能低碳化改造。着力在产业 园区构建循环型产业链,抓好石化、化工、造纸等重 点企业资源消耗减量化。以提高资源、能源的投入产 出效率为主线,围绕资源输入、利用、输出三个环节, 紧抓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各产业体系和企业发 展的上下游衔接更加紧密,形成企业之间、产业之间 大循环大发展的格局。开展化工类园区与绿色能源消 费融合,重点推进绿氢化工示范工程建设。到 2025 年,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方临港产业园区、 三亚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完成循环化改造工作。 到 2030 年,基本完成全省重点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 三零碳示范区域创建引领工程。 以生态能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零碳、 智慧、循环”为方向,按照生态优先、低碳集约、量 化管控的原则,在海口、三亚、博鳌等市镇,结合各 地产业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挥科技创新、 旅游康养、会议培训、体育农渔等地区发展特色要素, 差异化打造一批高质量近零碳、零碳示范区域。通过 示范区总体路线制定、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替代、数 字赋能实现智慧控碳、绿色建筑全配套、低碳交通方 式改造和碳中和科技应用等,探索开展零碳试点工作。
点击查看更多>>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
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